研究發現史上首次生物大滅絕持續僅20萬年

2021-01-10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南京1月6日電(記者王珏玢)記者6日從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一個由中國、澳大利亞、美國等多國古生物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新近發現4億多年前地球史上出現的首次生物大滅絕事件,僅發生在短短20萬年之間。這一成果,為人類精確研究大滅絕的成因和發生機制提供了重要依據。

  在已知地球歷史上,共發生過5次全球性的大規模集群滅絕事件。發生在4億多年前奧陶紀末的生物大滅絕是其中第一次。這次大滅絕重創了海洋生態系統,導致當時85%的海洋生物物種滅絕。科學界普遍認為,此次生物大滅絕與冰川作用有關,但其持續時間、過程和具體發生機制等,一直沒有定論。

  此次,科研團隊歷時8年探索,在我國雲南永善縣發現一個連續完整的奧陶系—志留系界線剖面。這段地層完整保留了首次生物大滅絕期間的化石沉積物記錄,研究人員對其中保存的化石進行研究,並對巖層進行精確定年,最終發現,奧陶紀末的這次大滅絕,發生在4.431億年前到4.429億年前的20萬年間。

  「20萬年在地質歷史上不過短短一瞬。但這一時期形成了大規模冰蓋,總規模達到1.5億立方千米,是今天地球南極和北極冰蓋總和的6倍以上。當時,全球海平面急速下降100至150米,絕大部分海洋生物遭受了『滅頂之災』。」此項研究主要組織者、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詹仁斌說。

  相關研究成果已於近日發表在《固體地球科學》上。

相關焦點

  • 地球首次生物大滅絕導致85%物種莫名消失,我國科學家發現其成因
    但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沈延安課題組運用新方法研究認為,是火山大噴發導致氣候劇變是這次大滅絕的真正原因,沈延安研究團隊在華南地區找到與大滅絕同時代的黃鐵礦,對其中的硫同位素進行高精度分析,發現奧陶紀末期發生的火山大噴發曾將大量的二氧化硫、硫化氫等輸送到大氣層20公裡高空,抵達了大氣平流層並在那裡形成以硫酸鹽為主的「氣溶膠層」,太陽照射到地球表面的陽光熱量因此減少,全球氣候變冷,導致地球海洋大範圍結冰
  • 研究發現:每隔2700萬年,地球生物就會迎來一次大滅絕
    在近日的《歷史生物學》雜誌上,研究者發表了一項驚人的研究:每隔2700萬年前左右,陸地生物就會迎來一場大滅絕,而且這個研究周期,也與此前研究者發現的海洋生物大滅絕周期相符,那麼,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每隔2700萬年一場大滅絕?
  • 地球史上最嚴重的一次生物大滅絕!97%生物消失,持續了500萬年
    地球上曾經發生過多次的生物大滅絕事件,就目前以人類的文明科技探索,只能發現到歷史上出現過的五次的生物大滅絕。分別是發生於4.3億年前的奧陶紀末,3.7億年前的晚泥盆世,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和2億年前的三疊紀末,以及大家最為熟悉的6500萬年之前的白堊紀末!
  • 史上最嚴重的生物大滅絕 是誰「謀殺」了海洋中的八成生物
    記者帶著問題採訪了領導此項研究的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張華。史上最嚴重的生物大滅絕到目前為止,地球歷史上有過5次非常大的滅絕事件,其中,二疊紀末生物大滅絕毫無爭議地被公認為地質歷史時期嚴重的一次滅絕事件。過去,由於統計尺度較粗,二疊紀生物大滅絕曾被認為發生在很長的時間(大約1000萬年)內。
  • 地球史上的五次生物大滅絕,而下一次最可怕!
    據科學家探索發現,其實我們所居住和生活的地球已經經歷過五次生物大滅絕。第一次大滅絕發生在4.5億年前,地球上的物種滅絕了一半以上。美國太空總署(NASA)認為,原因可能是一顆超新星釋放出了極強的伽馬射線,摧毀了地球上一半的臭氧層。
  • 海洋酸化可能造成史前生物大滅絕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據新華社華盛頓4月10日電(記者林小春)美國《科學》雜誌10日發表的一項新研究顯示,海洋酸化可能是造成2.5億年前地球上生物大滅絕的「元兇」。  由英國愛丁堡大學領銜的這項研究發現,當時西伯利亞火山猛烈噴發,釋放出大量二氧化碳,導致海洋變酸,結果地球上90%的海洋生物與三分之二的陸地生物滅絕。這也是地球史上5次生物大滅絕中規模最大的一次。
  • 史前生物滅絕元兇曝光:太恐怖了
    美國《科學》雜誌10日發表的一項新研究顯示,海洋酸化可能是造成2.5億年前地球上生物大滅絕的「元兇」。由英國愛丁堡大學領銜的這項研究發現,當時西伯利亞火山猛烈噴發,釋放出大量二氧化碳,導致海洋變酸,結果地球上90%的海洋生物與三分之二的陸地生物滅絕。
  • 「史上最兇悍生物」巨齒鯊為何滅絕了?
    古生物界目前對它有限的認知是,巨齒鯊體長達20米,重達70噸,牙齒咬合力更是空前絕後!  總體來說,巨齒鯊可謂「史上最強獵手」。只是,它為何最終走向滅絕了呢?古生物學家和海洋動物學家的研究表明,這樣的場面描述基本上是靠譜的。  巨齒鯊大致生活在2800萬年至150萬年之間,在那個時代,它就是海洋中的頂級殺手。世界各地都發現過被巨齒鯊攻擊留下齒痕的鯨魚骨骼化石。
  • 為什麼會有五次生物大滅絕?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什麼時候會來臨?
    什麼是生物大滅絕?「生物大滅絕」這個詞彙是我們經常聽說的,但是很少人真的了解這事咋回事。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話說科學家通過研究就發現:地球上至今為止已經生活過100億種物種。比今天的人類都多,但是絕大多數的物種,在歷史的長河中銷聲匿跡了。
  • 滅絕動物為何重新出現?科學家研究發現,地球生物可能在反覆輪迴
    地球上生長著許多種生物,但是大家應該也知道歷史上地球曾經遭遇了5次物種大滅絕。其中就有我們最熟悉的恐龍滅絕事件,可以說每一次的物種滅絕最後帶來的後果都是非常嚴重的,基本上地球的生物都會因此少了很多。而這些滅絕的生物基本上也就從未出現在地球上了,這一直以來都是科學家的共識,但是在一次偶然的科學發現中,科學家們發現事情可能並沒有那麼簡單。這個發現就是印度洋一座島嶼上的白喉秧雞,這是一種已經滅絕了的動物。這種動物因為不會飛,所以在13.6萬年前,這座島嶼被海水淹沒,這些動物就滅絕了。
  • 第六次生物大滅絕拉開序幕,大多數物種滅絕前,會持續存活多久?
    從地球上生命出現至今,已知的物種大滅絕,已經發生過5次。每一次物種大滅絕,對於地球上的生物來說,都是一次「大洗牌」,每一次倖存下來的動物都快速演化,重新讓地球變得生機勃勃,那麼,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後,地球是否會再次恢復如初呢?
  • 研究人員稱古毛犀牛滅絕是因氣候變化所致
    科學家研究了關於史前巨型動物,如長毛象、穴居獅和毛犀牛在上一個冰河時代結束時的滅絕現象。此前,這一滅絕事件與早期人類在全球範圍內對狩獵動物的傳播有關。然而,新的研究發現,毛犀牛滅絕的原因可能與過度獵殺不同。
  • ...火山活動 峨眉山玄武巖 鈣藻 生物大滅絕 研究小組 研究發現...
    從2005年開始,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支持下,英國利茲大學Paul Wignall教授領導的小組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教授賴旭龍領導的研究小組合作,對大規模火山活動對環境產生的影響進行了研究。該研究發現:火山噴發、生物滅絕同時發生,並緊接著產生碳同位素負偏。該研究提供了目前為止火山活動導致生物滅絕最直接的證據。
  • 活了6000萬年,逃過了生物大滅絕的魚類活化石,你見過嗎?
    在現今的生物研究中,能活過幾萬年的生物已屬少見,從前的古生物大多數都只能以化石的面貌出現在人類的眼前,人類也只能通過這些化石來獲取古生物的構造。不過,這世界上還是有一些另類的存在的,它們不僅頑強地支撐了幾百甚至幾千萬年,還逃過了生物大滅絕時期,至今仍活在這個世上。
  • 研究數據顯示在近12.6萬年裡共有至少351種哺乳動物滅絕
    研究數據顯示在近12.6萬年裡共有至少351種哺乳動物滅絕(© AP Photo / Peter Dejong)(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研究數據顯示,在近12.6萬年裡共有至少351
  • 顯生宙的五次生物大滅絕---「Big Five」
    ↑ 生物大滅絕( mass exinction)是指在相對短的地質時期內,全球環境嚴重惡化導致大量生物消亡。大滅絕重創或毀壞了原有的生態系統,加速和催化了優勢類群的更替,使演化軌跡發生重大改變。假如這次滅絕沒有發生,奧陶紀生物大輻射還將穩步持續;假如大災變環境持續甚或更為嚴酷,海洋生命將遭受更嚴重的創傷,生命演化軌跡亦將發生更大的改變。晚泥盆世大滅絕主要也對海洋生物以重創。
  • 神農架發現的「驢頭狼」,早已滅絕50萬年的生物,為何會出現?
    神農架可真是一個神奇的地方,之前聽說過湖北神農架有野人出沒,最近又聽說神農架裡面似乎出現了一種已經滅絕了的物種,那就是驢頭狼。什麼是驢頭狼呢?這個驢頭狼體型差不多和毛驢差不多大,可以說比一般的狼要大上不少了,雖然它長著一張酷似驢的頭顱,但是它的四肢卻有像狼爪一樣的利爪,並且它也是一種食肉動物。在20世紀六十年代,就有人聲稱在神農架目擊過這個生物,但是根據發掘出來的化石發現這個生物主要生活在距今450萬年到700萬年的歐洲、亞洲以及非洲大陸上,也就是說,這個物種早就已經滅絕了。
  • 亞洲獅增長到近700隻,滅絕6500萬年、13.6萬年生物為何重現?
    作者:文/虞子期生物是「構建」地球生態系統最重要的一部分,少了它們,地球將可能處於生態系統的「崩潰」邊緣,而隨著人類的開發,對生物棲息地的破壞,生物捕殺等因素出現,越來越多的物種逐步走向滅絕或消失,所以這就讓我們想到了生物大滅絕的開始。
  • 亞洲獅增長到近700隻,滅絕6500萬年、13.6萬年生物為何重現?
    作者:文/虞子期生物是「構建」地球生態系統最重要的一部分,少了它們,地球將可能處於生態系統的「崩潰」邊緣,而隨著人類的開發,對生物棲息地的破壞,生物捕殺等因素出現,越來越多的物種逐步走向滅絕或消失,所以這就讓我們想到了生物大滅絕的開始。而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月刊上發布的新結論指出,研究數據顯示第六次物種大滅絕可能在加速。
  • 生物大滅絕事件(一)
    生物大滅絕是指大規模的集群滅絕,生物滅絕又叫生物絕種,整科、整目甚至整綱的生物在很短的時間內徹底消失或僅有極少數存留下來(也就是咱們平時說的世界末日)。在集群滅絕過程中,無論在生態系統中的地位如何,都逃不過劫難,而且還經常是很多不同的生物類群一起滅絕,卻總有其它一些類群倖免於難,還有一些類群從此誕生或開始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