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獅增長到近700隻,滅絕6500萬年、13.6萬年生物為何重現?

2020-12-02 騰訊網

作者:文/虞子期

生物是「構建」地球生態系統最重要的一部分,少了它們,地球將可能處於生態系統的「崩潰」邊緣,而隨著人類的開發,對生物棲息地的破壞,生物捕殺等因素出現,越來越多的物種逐步走向滅絕或消失,所以這就讓我們想到了生物大滅絕的開始。

而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月刊上發布的新結論指出,研究數據顯示第六次物種大滅絕可能在加速。

這說明什麼問題?意味著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已經開始,並且更多的生物都將走向滅絕或消失,聯合國去年也發布了公告警告稱,全球近800萬種物種中,有100萬種正面臨滅絕,其中許多將在幾十年內滅絕。

所以說如今生態系統的維護是我們最為嚴峻的問題,只有將生物維護好才能發展出一個穩定的生態系統。而下面我們需要給印度「點讚」,這次印度「立功」了。

「極危貓科」增長

根據印度發布官方數據顯示,在過去的5年之中,印度稀有的「亞洲獅」數量出現了近三分之一的增長,這可以說是非常好消息。我們都知道亞洲獅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之中,已經是極危(CR)物種了,所以印度的保護正在挽救貓科動物,如今該動物已經達到了近700隻,就連印度的總理都稱讚「出色的壯舉」,確實比較出色,挽救了該物種。

根據科學報告指出,而這次主要是針對生活在古吉拉特邦吉爾森林的亞洲獅調查,增長的數據比較大,這也是印度生活、棲息地亞洲獅最多的區域之一,印度是每5年進行一次調查,而這次是在6月初進行的,沒想到保護成效這麼好。當然亞洲獅本身來說也是在人類的影響之下才發展這麼壯大的,在1908年的時候,其實亞洲獅只剩下最後13隻,為了不讓它們徹底走向滅絕,人們把它們全部捕捉進行人工飼養。

當然在這個時候,科學界就宣布了亞洲獅在野外消失了,並被宣布野外滅絕。而當人們建立好了亞洲獅更好的生存和繁殖基礎之後,我們又把它們放到了印度西部的吉爾森林中並建立了保護區。

截止至2008年底,亞洲獅雖繁殖有350多隻,所以才緩慢的發展出來了。不過人類的參與也引發了後續的問題,雖然說人工繁衍出來的亞洲獅是13隻具有傳統血液的後代,但是他們已經形成了種族退化,也就是說已經發生了轉變,所以野外收集的13隻亞洲獅可能全部滅絕,但是如今它們的後代起來了,也算是保護的成功。

2020年有什麼生物滅絕了?

當然我們看到了保護生物的成功,但是也出現生物的滅絕,每個人應該都知道在2020年年初,就有一種生物被報導已經滅絕了,那就是「長江白鱘」,準確全部滅絕的時間是在2019年12月23日,這是比較令人心痛的,該生物屬於我國特產稀有珍貴動物,具有有「水中大熊貓」之稱,所以說未來我們也看不到, 只能看到一些化石或者標本,不過對於很多人來說,也有人說長江白鱘可能並沒有滅絕,也許隱藏起來了。

這個也只有等到後面調查看看會不會真的還有,但是對於長江白鱘的生活區間來看,由於生態環境惡化,白鱘分布區逐漸縮小,數量逐年減少,個體越來越小。所以這就是導致它滅絕的主要原因,本身來說人工繁殖也沒有大量地進行,暫時不明確是否存在一些我們人工繁育的「長江白鱘」存在。

但是公開的數據已經認定了它的滅絕。不過話說回來,「長江白鱘」如今宣布了滅絕,但是也有可能重現,因為2020年我們看到了不少報告指出宣布滅絕的生物重現。

為什麼滅絕生物或植物重現?

例如:消失近90年,被人們認定為已經滅絕的物種——枯魯杜鵑(Rhododendron adenosum)被發現了,全球僅此一株。已經滅絕了至少6500萬年的「腔棘魚」被發現,1620年前後消失的百慕達海燕,在歷經300多年的苦苦尋覓,發現了18對百慕達海燕出現,宣布近80年的睫角守宮也被發現,神秘失蹤60多年的中華鳳頭燕鷗重現,13.6萬年前滅絕物種「白喉秧雞」重現。等等,這都說明了越來越多的滅絕生物或植物出現,這到底是什麼情況?

確實也比較奇怪,並且很多物種都是近千年,上萬年沒有出現了,也被宣布滅絕了,而如今被公開出來,再次出現,這到底是什麼情況呢?可以說很多人都不明白,但是有幾種可能性,第一,這些生物根本沒有滅絕,但是科學家們又給出了滅絕的證據,這就是爭議點。

第二,生物「重複進化」,演變出了相同的物種,這又不符合進化論的說法,又是爭議點。第三,生物生活到了一些人類未涉足的地區,所以很久沒發現宣布滅絕了,與第一種情況比較類似等等。

但是綜合情況來說,科學家們都沒有一個特定的證據來證明真的就是這樣,所以說大家如今都感覺到科學家們說的生物滅絕只是自己的認定,到底為何滅絕生物或植物重現,也給不上來一個完全說服大家的理由,但是對我們生態系統而言,無論是以什麼狀態出現,都是一個好消息,好好保護吧。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亞洲獅增長到近700隻,滅絕6500萬年、13.6萬年生物為何重現?
    我們都知道亞洲獅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之中,已經是極危(CR)物種了,所以印度的保護正在挽救貓科動物,如今該動物已經達到了近700隻,就連印度的總理都稱讚「出色的壯舉」,確實比較出色,挽救了該物種。
  • 滅絕至少6500萬年,13.6萬年前就沒有的物種都再現地球
    其實在生物滅絕或消失的時候,也會迎來一些比較奇蹟的事件,那就是被認定為滅絕或消失的物種會「驚喜」地再次出現,但是具體是為什麼科學家還沒有找到原因。 科學家在研究地球上的生物,發現了一種生物,它的脊柱是中空的,第一次出現在3.5億年前的泥盆紀,當時在地球上極其豐富,由此被人們稱為「恐龍時代的活化石」。 因為在後續的研究中並沒有發現它們的蹤跡,因此科學家推測這種生物——腔棘魚在6500萬年前就已經滅絕了,畢竟當時的霸主恐龍都已經滅絕了,更何況是普通的淡水魚。
  • 本已滅絕的生物,卻在13萬年後「重現江湖」,它們有重生能力嗎?
    ,據了解科學家能確定、命名和記錄的生物卻只有200萬種左右。13萬年前滅絕的生物「重現江湖」而這其中還包括了一些已經滅絕的物種,因為人類的進化,造成環境的汙染以及對生物的肆意捕捉,導致了很多生物的滅絕,一旦滅絕這些生物就再也無法看見了,在全世界就有很多滅絕的生物,像渡渡鳥、南極狼、澳洲小兔猼、開普獅這些生物都應經成為了歷史再也看不見了,但是如今有人發現一種在13萬年前就滅絕的生物,竟然「重現江湖」了。
  • 6500萬年前,海裡的滄龍是怎麼突然滅絕的?
    恐龍滅絕事件,是地球生命進化史上的一個未解之謎。迄今為止,科學界普遍認可的是小行星撞擊說。這種說法是指6500萬年前的一顆小行星撞擊了地球,深刻改變了地球環境,恐龍因此才突然退出了歷史舞臺。事實是否真的是如此?陸地上的恐龍消失也就算了,為什麼連海裡的蛇頸龍,滄龍也會滅絕?
  • 2020年有哪些滅絕或消失的生物重現?
    根據科學報告指出,在2020年5月份的時候,自從1929年被發現以來,消失近90年的植物——枯魯杜鵑(Rhododendron adenosum)被發現了,引發了科學界的熱議,這為何會出現呢?是不是我們地球的環境保護越來越好了,當然具體的原因還不知道。
  • 恐龍滅絕之謎:恐龍為何在6500萬年前絕跡?
    恐龍最早出現在2.4億年前的三疊紀,是地球上的第一代霸主,支配地球陸地生態系統超過1.6億年之久。物種從誕生到消失,是生物演化的自然規律,不足為奇。但如此一個龐大的,佔據統治地位的家族,竟然跟其他很多物種一起,在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滅絕,不得不令人感到懷疑。
  • 非洲遠古滅絕鳥類突然原地復活,已消失13萬年,為何突然出現?
    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根據考古研究發現,生命誕生至今已經走過了至少32億年的時光,在這段漫長的時間長河裡,很多物種誕生又因為某些原因滅絕了,關於滅絕的原因,有的是因為優勝劣汰、物競天擇被大自然所淘汰掉了,有的則是因為地球的環境突然變得惡劣,不再適合它們生存,而慢慢自我滅亡掉了。
  • 研究發現:每隔2700萬年,地球生物就會迎來一次大滅絕
    在近日的《歷史生物學》雜誌上,研究者發表了一項驚人的研究:每隔2700萬年前左右,陸地生物就會迎來一場大滅絕,而且這個研究周期,也與此前研究者發現的海洋生物大滅絕周期相符,那麼,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每隔2700萬年一場大滅絕?
  • 神秘孤島出現一呆萌鳥,不會飛導致滅絕,3萬年後重現又不會飛
    13.6萬年前,海水淹沒了島嶼,不會飛的白喉秧雞滅絕大約在13.6萬年前後,一場災難來到了,海平面上升淹沒了這個環礁,白喉秧雞的棲息地也沉入海水下面。這下糟了!白喉秧雞已經不能飛了,也不會像鴨子那樣會遊泳,所以無法逃脫,整個物種就這樣遭受滅頂之災,最終全軍覆沒。
  • 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後,恐龍堅持了多久才滅絕?
    」,導致大量的「物種」永久滅絕,注意這裡說的是「物種」而不是「生物」,在生物大滅絕事件中,往往是整個分類單元中的生物滅絕,只有少數的幸運兒可以倖存下來。在地球上生活了1.6億年的恐龍,在6500萬年前迎來了它們的終焉。
  • 如果6500萬年前沒有恐龍滅絕的發生,後來恐龍會進化成什麼樣?
    根據科學家的研究探索,人類能夠在600萬年前誕生,我們最應該感謝的就是6500萬前那顆撞擊地球的小行星。為什麼這麼說呢?相信很多人都知道,6500萬年前是恐龍稱霸地球的時代,那個時期恐龍已經在地球生活了1.6億的時間。
  • 13.6萬年前的滅絕物種再現,消失物種為何頻繁出現?
    13.6萬年,隨著海平面的上升,位於印度洋的阿爾達布拉島最終被海水淹沒了,生活在島上的一種「不會飛的鳥」也跟隨著滅絕了。模里西斯島的渡渡鳥,因沒有天敵進化到失去飛行能力,在17世紀被人類發現後慘遭滅絕。
  • 6500萬年前的部分恐龍其實存活至今!
    根據生物演化理論,現代的「雞」的確是恐龍的後代,但並非6500萬年前因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滅絕的恐龍。 鳥類的祖先也是恐龍 常識告訴我們,65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最終導致了恐龍的滅絕,然而這個說法其實是有偏差的,小行星撞擊導致了大型恐龍的滅絕,比如霸王龍、梁龍等等,然而也一些小體型的恐龍最終卻活了下來,並演化成其他物種。
  • 研究數據顯示在近12.6萬年裡共有至少351種哺乳動物滅絕
    研究數據顯示在近12.6萬年裡共有至少351種哺乳動物滅絕(© AP Photo / Peter Dejong)(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研究數據顯示,在近12.6萬年裡共有至少351
  • 恐龍滅絕到人類出現,歷經6000萬年,這段時間什麼生物主宰了地球
    在大約6500萬年以前,一顆小型行星和地球的碰撞,標誌著恐龍時代的徹底結束。在這之前,恐龍已經統治了地球1.6億年。可以說是非常漫長的一段時間了,直到恐龍的滅絕之後,才出現了哺乳類生物的出現。很多人都說,也可能在恐龍時代就已經有了哺乳類生物,只不過是恐龍這個強大的生物主宰地球,所以根本就沒有哺乳類動物的生存空間。而人類的歷史才500萬年,也就睡說人類最早出現於500萬年前,期間經歷過無數次的進化才發展到現在這樣,在這之前又是什麼生物主宰地球的呢?
  • 消失近90年、絕跡40年的動植物重現我國,滅絕生物再現是啥原因?
    例如:2020年我國就宣布了幾種消失或被認為已經滅絕的動植物出現,神秘失蹤近90年枯魯杜鵑(Rhododendron adenosum)出現,1982年被宣布滅絕的「陽彩臂金龜」再現。所以綜合情況來說,這些生物的出現說明了生態環境的一個轉變,消失近90年,1982年宣布滅絕的生物都重現地球,未來可能也會又更多的稀缺動植物出現,確實在9月我們再次迎來了一個好消息。
  • 13.6萬年前白喉秧雞再現,滅絕物種為何頻繁出現?
    鳥類是地球上非常重要的一大生物類群,它們被認為是恐龍的後代,今天的鳥綱都可以追溯至鳥翼類,而鳥翼類是因為手盜龍下的分支,古生物學家發現的手盜龍化石最早出現在侏羅紀時期,經歷過第五次生物大滅絕僥倖存活,經過6500萬年的發展演化,到今天進化出了將近1萬多種鳥類,在我國分布就有1400餘種,主要是遊禽
  • 消失8000萬年的史前生物,堪稱海洋霸主,滅絕原因可惜了!
    消失8000萬年的史前生物,堪稱海洋霸主,滅絕原因可惜了!生活中出現過許多玄幻的詞語,例如死而復生、長生不老等等,這些皆與自然規律相悖。任何生物生存在地球上,都該遵循自然界中的規律,一旦違背,下場都格外悽慘。
  • 13.6萬年前的白喉秧雞「復活」,這意味著什麼?重生還是從未滅絕
    83年前的袋狼復活,13.6萬年前的白喉秧雞再次出現,背後有何玄機?大自然總是能夠給予人們太多的驚喜,在整個的人類歷史發展當中,全部的時間加起來也不過是500多萬年的時間而已,這要是和整個的大自然相比就顯得是微不足道了,地球的誕生距今已經是有幾十億年之久,可從那時候就開始了整個的生物進化,遙想當初恐龍在地球上的統治時間是持續了1.6億年,比起人類來說是相當遙遠。當然整個地球上的生物是在不斷的滅絕當中,這對於全人類來說是不好的一個訊息。
  • 在過去12萬年,96%滅絕動物皆因我們,人類或成物種滅絕推手
    地球生物發展史大約有38億年的歷史,目前已知已經發生過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每一次發生都會導致當時地球上80%以上的物種消失滅絕。當然,這五次生物大滅絕都跟人類沒有任何關係,那個時候人類還沒有出現。3.65億年以前的泥盆紀晚期,這也是魚類發展到巔峰的時代,大量脊椎動物出現,同樣的地球溫度下降海平面下降,導致大量海洋生物消失;第三次生物大滅絕發生在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