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萬年前白喉秧雞再現,滅絕物種為何頻繁出現?

2021-01-13 科學黑洞

鳥類是地球上非常重要的一大生物類群,它們被認為是恐龍的後代,今天的鳥綱都可以追溯至鳥翼類,而鳥翼類是因為手盜龍下的分支,古生物學家發現的手盜龍化石最早出現在侏羅紀時期,經歷過第五次生物大滅絕僥倖存活,經過6500萬年的發展演化,到今天進化出了將近1萬多種鳥類,在我國分布就有1400餘種,主要是遊禽、涉禽、攀禽、陸禽、猛禽、鳴禽六大類。

在這近萬種的鳥類動物中只有大約40多種不具備飛行能力,常聽說的如企鵝、鴕鳥、奇異鳥等,而科學家發現的一種在13.6萬年前滅絕的白喉秧雞也是不會飛行鳥類之一,更加令人稱奇的是它在印度洋的一座小島上再次被發現,它屬於涉禽類的一種,簡單來說就是一種溼地水鳥,主要靠著從水底及汙泥中尋找食物。

塞席爾群島西南方1000km,坦尚尼亞東南海岸約500km的印度洋海面上,有一座環礁被稱為阿爾達布拉環礁,這裡仿佛是被人類遺忘的動物天堂,生存著很多珍稀動物,也是受人類幹擾最小的地方之一,但是在13.6萬年前阿爾達布拉環礁被上升的海水淹沒,而在小島上不會飛的白喉秧雞自然就滅絕了。

我們都知道生物進化是沒有方向的,一般一個物種滅絕就不會再次出現了,但是令人想不到的是僅僅在阿爾達布拉環礁漏出海面三萬年後,這種不會飛的白喉秧雞再次出現。

有一點我們是可以確定的,13.6萬年前的白喉秧雞必然是已經滅絕的,因為對於不會飛行的它們,面對海島被水淹沒,最終就只有一個結局-全軍覆沒。那麼它們再次出現科學家就有了另外的猜想,當阿爾達布拉環礁重新漏出水面後,白喉秧雞再一次的遷入該島,最後經過「短短時間」再次進化喪失了飛行能力。這種情況被科學家稱之為 「重複進化」(iterative evolution),這是非常罕見的現象。

由於阿爾達布拉環礁的特殊環境,這個島上沒有白喉秧雞的天敵存在,也少有其它捕食者,最多的就是一些巨型海龜,因此隨著進化白喉秧雞就逐漸的喪失了飛行能力,變成了地面上氣息的鳥類,科學家稱這些鳥類可能是來自於附近的馬達加斯加。

每一次阿爾達布拉環礁被海水淹沒,白喉秧雞可能就會滅絕一次,之後待海島重新露出水面,馬達加斯加的白喉秧雞會順著島嶼遷徙,最終來到阿爾達布拉環礁繼續發展進化,最終都喪失了飛行能力。這幾是大自然得魔力,好像在雕刻複製著生物。

近年來很多曾經被宣布滅絕的物種再次被人類發現,其實道理也很簡單,就是曾經的生存環境恢復了,生態環境變好了,可能倖存的少數個體經過發展再次的壯大了種群。因為一個物種被宣布滅絕,是需要我們去判斷的,如果該生物分類單元的最後一個個體死亡,那麼意味著物種滅絕。

那麼勢必就會出現遺漏的情況,尤其是那些體型較小生存需求較小的生物,很可能會有個體的遺漏,而隨著環境的變好它們再次發展起來。但這些都不是科學家關注的重點,最主要的是「重複進化」的出現,雖然是非常罕見的情況,但也讓我們對生物進化以及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13.6萬年前滅絕物種再現,白喉秧雞竟原地重新復活!
    地球上目前約有40種不會飛的鳥類,除了企鵝、鴕鳥及鷸鴕(奇異鳥)廣為人知之外,科學家又發現1種同樣不會飛、且在13.6萬年前就已滅絕的「白喉秧雞」(Dryolimnas cuvieri),它竟然又在印度洋的一座小島上重新被發現。
  • 13.6萬年前的滅絕物種再現,消失物種為何頻繁出現?
    13.6萬年,隨著海平面的上升,位於印度洋的阿爾達布拉島最終被海水淹沒了,生活在島上的一種「不會飛的鳥」也跟隨著滅絕了。島嶼再次出現是因為海平面下降,而被滅絕的物種為什麼可以死而復生?更具體地說,將兩塊至少可以追溯到13.6萬年前的肱骨與在大約10萬年前的沉積物中發現的另一塊鐵軌腿骨進行了比較。他們發現,10年前的鳥肱骨顯示出高級狀態,腳踝骨骼表現出獨特的特性,即它正在向不能飛行的方向進化。
  • 滅絕至少6500萬年,13.6萬年前就沒有的物種都再現地球
    白喉秧雞是一種在13.6萬年前就已經出現滅絕的物種。 按照情況,這種不會飛的白喉秧雞應該會在海平面上升的過程中滅絕或者消失才對,而且在白喉秧雞滅絕之後的10萬年時間內,人類也並沒有發現白喉秧雞的任何痕跡,因此白喉秧雞就被確認為滅絕了。
  • 滅絕生物重新出現,消失38年的袋狼「復活」,白喉秧雞也出現了
    引言:在自然因素以及人為因素的驅使下,地球有很多生物面臨著滅絕,甚至有的生物早已在地球上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基於地球物種的多樣性,人類逐漸保護瀕危滅絕的生物。然而有消息傳出滅絕的生物重新出現,已經消失38年的袋狼「復活」,白喉秧雞也出現了,這到底意味著什麼呢?
  • 消失52年的青蛙出現!13.6萬年前滅絕鳥再現地球,啥原因?
    而除了消失生物重現之外,我們還是得說一說關於一些滅絕生物重現的生物情況,這種就更加罕見了,最出名的我相信很多人也看到過,那就是——白喉秧雞(Dryolimnas cuvieri)。13.6萬年前滅絕,突然再現地球根據樸茨茅斯大學和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科學家稱,白喉秧雞(Dryolimnas cuvieri)確實是於13.6萬年前滅絕,這是一種陸地鳥,它以前是生活在塞席爾的阿爾達布拉(Aldabra)環礁上,但是這種鳥確實一種不會飛的鳥,所以海洋的變化,導致了這個環礁被淹沒在了水底,所以最終導致這種生物滅絕,但是大約10萬年前,這塊陸地又重新出現在海面上。
  • 消失83年的袋狼再次出現,白喉秧雞也復活了,這世界怎麼了?
    地球上出現過很多生物,有的生物在人類還未出現的時候就已經滅絕了,如恐龍,一旦一種物種被冠以「滅絕」一詞,也就是說這個物種已經從地球上徹徹底底地消失了,人類也再見不到它們了。但是也不知道怎麼回事,這幾年來,人類一直被「打臉」。
  • 又一宣布滅絕的生物出現了!的確13.6萬年前就沒了,科學暫時不解
    ,科學家們暫時沒有說明原因,為何會這樣。這一消息出現引發了科學界的熱議,根據樸茨茅斯大學和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科學家稱,於13.6萬年前滅絕的一種陸地鳥——白喉秧雞(Dryolimnas cuvieri)「原狀復活」,並且已經發現了,並且也是的確滅絕了。主要分布於印度洋(包括馬達加斯加群島及其附近島嶼。白喉秧雞是印度洋中海洋西部最後存留下來不能飛的鳥,這次的發現可以說是驚喜。
  • 消失了83年的袋狼「復活」了,白喉秧雞也出現了,網友:2020,意味著...
    消失了83年的袋狼「復活」了,白喉秧雞也出現了,網友:2020,意味著什麼?俗話說:「人死不能復生」。雖然我們經常在電視上看到主角明明已經宣布死亡了,但往往又會在緊要關頭復活了,真的是令人震驚。不過我們也都知道在線實時世界中,這種情況幾乎是不可能出現的。
  • 13.6萬年前的白喉秧雞「復活」,這意味著什麼?重生還是從未滅絕
    83年前的袋狼復活,13.6萬年前的白喉秧雞再次出現,背後有何玄機?大自然總是能夠給予人們太多的驚喜,在整個的人類歷史發展當中,全部的時間加起來也不過是500多萬年的時間而已,這要是和整個的大自然相比就顯得是微不足道了,地球的誕生距今已經是有幾十億年之久,可從那時候就開始了整個的生物進化,遙想當初恐龍在地球上的統治時間是持續了1.6億年,比起人類來說是相當遙遠。當然整個地球上的生物是在不斷的滅絕當中,這對於全人類來說是不好的一個訊息。
  • 消失了83年的袋狼「復活」了,白喉秧雞也出現了,這意味著什麼
    難道真的會有「復活」這一行為出現嗎?這就不得不提到袋狼了,消失了83年的袋狼竟神奇「復活」了,連白喉秧雞也出現了,這意味著什麼呢?很早以前,人類文明只是在非洲、歐洲和亞洲這三塊大陸出現並逐漸成長。隨著新航路的開闢,歐洲人發現了美洲地區,並把人類文明帶到了美洲大陸。但是,給美洲地區帶去的不僅是人類文明,還有破壞。
  • 如果白喉秧雞會飛行,或許它們就不會走向滅絕?
    24萬年前在地球上出現的白喉秧雞便是其中一種。體型並不是很大,可以用纖長來形容。大部分的毛色為明亮的慄色,但是咽喉的部分卻是呈現白色,這也是其名字的來源。它們喜歡在沼澤地當中出沒,一來沼澤當中的草叢可以作為日常的食物,另外繁密的草叢也是一個躲藏的好地方。生性敏感的它們,一感受到一絲絲風吹草動,便立刻躲起來。不過,現在我們已經不能夠再次見到或為矯健或為靈活的它們了。
  • 已滅絕多年的動物接連出現,難道物種在輪迴?
    然而異狀從來都不是單獨出現的,當科學家發現地球上早已滅絕多年的動物又重現人間時,相當的震驚。地球經歷過多次的生物大滅絕,僅被人類知曉的就多達5次,其中二疊紀時期更是造成了97%以上的生物滅絕。雖說如今地球上的生物品種看似還非常之多,但和物種最初誕生於地球相比,卻僅僅只佔據1%。
  • 陽彩臂金龜再現,1982年被宣布滅絕,消失物種為何頻頻出現?
    科學家通過化石證據以及推測認為地球生命有38億年的歷史,在整個演化的過程中目前已知發生過五次較大範圍的生物大滅絕事件,每一次滅絕事件發生都有當時地球上80%以上的物種消失,因此說物種滅絕並非是罕見的事情而是非常常見。
  • 滅絕至今13萬年的物種,如今竟然復活了!科學無法解釋
    在這個過程中,有無數的生命和物種在地球上誕生又消失。這些滅絕已久的動物真的就這樣消失了嗎?實際上並不是,今天就一起來看看,一個曾經一度被認定為已經滅絕,如今又重新復活的物種。在印度洋的一個小島上,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不會飛的鳥。這種鳥和世界上已知還存活的物種都不相符。
  • 陽彩臂金龜再現,曾在1982年被宣布滅絕,消失物種為何頻頻出現?
    科學家通過化石證據以及推測認為地球生命有38億年的歷史,在整個演化的過程中目前已知發生過五次較大範圍的生物大滅絕事件,每一次滅絕事件發生都有當時地球上80%以上的物種消失,因此說物種滅絕並非是罕見的事情而是非常常見。
  • 生物滅絕或成趨勢!的確13.6萬年前就沒了的鳥重現,有點解釋不通
    是很難遇到了,這說明什麼問題,那就是生態環境變了,生物的種群少了,所以這些物種已經在逐步遠離我們的視野,這就是生物大滅絕趨勢可能已經出現的原因。當然說了這麼多不好的消息,那我們還是說有些滅絕生物出現的情況吧,這是科學界如今最熱議的一種生物。13.6萬年前滅絕物種重現,是什麼原因?
  • 已消失6000年的野牛將重返英國,一種消失13.6萬年的鳥也出現了
    還真的有,一種13.6萬年前生活在亞達伯拉島礁的白喉秧雞在滅絕以後,再次出現了。用進廢退,這些白喉秧雞的飛行能力快速退化,變成不會飛行的白喉秧雞。當海平面上升以後,這座島礁被海水淹沒,這些不會飛的白喉秧雞也被淹沒了。
  • 消失近90年、絕跡40年的動植物重現我國,滅絕生物再現是啥原因?
    例如:2020年我國就宣布了幾種消失或被認為已經滅絕的動植物出現,神秘失蹤近90年枯魯杜鵑(Rhododendron adenosum)出現,1982年被宣布滅絕的「陽彩臂金龜」再現。所以綜合情況來說,這些生物的出現說明了生態環境的一個轉變,消失近90年,1982年宣布滅絕的生物都重現地球,未來可能也會又更多的稀缺動植物出現,確實在9月我們再次迎來了一個好消息。
  • 非洲遠古滅絕鳥類突然原地復活,已消失13萬年,為何突然出現?
    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根據考古研究發現,生命誕生至今已經走過了至少32億年的時光,在這段漫長的時間長河裡,很多物種誕生又因為某些原因滅絕了,關於滅絕的原因,有的是因為優勝劣汰、物競天擇被大自然所淘汰掉了,有的則是因為地球的環境突然變得惡劣,不再適合它們生存,而慢慢自我滅亡掉了。
  • 滅絕不等於結束,環境合適,這種鳥就會再次出現
    在印度洋的亞達伯拉小島上,生活著一種不會飛的鳥,體型和雞差不多大,根據化石骸骨發現,這種不會飛的鳥大約在13.6萬年前滅絕了。它們生活在小島上,由於海水上升,吞沒了它們的「家園」,這些鳥不會飛無法逃脫,當海水襲來時,一下子,整個物種就滅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