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白喉秧雞會飛行,或許它們就不會走向滅絕?

2021-01-08 奇物紀

你是否想過世界上存在不會飛行的鳥類?24萬年前在地球上出現的白喉秧雞便是其中一種。體型並不是很大,可以用纖長來形容。大部分的毛色為明亮的慄色,但是咽喉的部分卻是呈現白色,這也是其名字的來源。它們喜歡在沼澤地當中出沒,一來沼澤當中的草叢可以作為日常的食物,另外繁密的草叢也是一個躲藏的好地方。生性敏感的它們,一感受到一絲絲風吹草動,便立刻躲起來。不過,現在我們已經不能夠再次見到或為矯健或為靈活的它們了。

白喉秧雞生前的棲息地為印度洋的馬達加斯加群島以及附近的島嶼,最主要的還是馬達加斯加島。來自英國的倫敦自然博物館和布茨茅夫大學組合而成的研究團隊通過分析白喉秧雞的化石之後,發現有一批白喉秧雞在13.6萬到24萬年前從馬達加斯加島跑到了亞達伯拉環礁,之後便在這裡繁衍生殖。亞達伯拉環礁沒有白喉秧雞的天敵,所以它們逐漸散失了飛行的能力,所以說不是它們不會飛行,是它們的「懶散」磨平了它們的飛行能力,而這也給它們的生存留下了後患。時間一天一天過去,地球發生了史前大洪水,亞達伯拉環礁自然而然不可以倖免,它被淹沒了,連同一起葬身於大海的島上的白喉秧雞。而如果它們會飛行的話,或許還有一點生還的可能。

地球的環境變幻萬千,待史前大洪水時期結束之後,亞達伯拉環礁再一次出現。這一次也引來了一批白喉秧雞。科學家分析了這一批白喉秧雞的化石,它們的翼骨所反應出的信息是它們並不會飛行,同樣對它們的踝骨研究之後也發現它們並不會飛行。那麼這一批和上一批來到亞達伯拉環礁的白喉秧雞有什麼聯繫嗎?為什麼這兩批白喉秧雞都不會飛行呢?在《林奈學會動物學報》當中,研究團隊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認為在亞達伯拉環礁上出現的兩批白喉秧雞屬於兩個不同的白喉秧雞物種,它們的共同點是都不會飛行。

從上我們也可以看出,一種動物往什麼方向進化,或者說會進化成什麼樣子,其實大部分的決定因素是其所處的環境。如果存在兇猛的天敵,動物就會往更為強健靈活的方向進化,希望能夠和天敵抗衡,或者是在如此兇殘的天敵之下能夠有存活繁衍的可能。而如果沒有天敵的威脅,它們就會越發慵懶,逐漸失去了很多能力。這一點我們也可以在動物園當中看到,科學家發現在人們的飼養下,這些安逸的老虎獅子的敏感度會逐漸降低,其曾經的兇猛也會帶有一絲乖巧。你們可能會問,老虎不是頂級的獵食者嗎,它們哪有什麼天敵?其實不然,掠殺者就是它們最大的天敵。如今在人們的保護下,它們習慣於「張口飯來,伸手衣來「。

相關焦點

  • 13.6萬年前白喉秧雞再現,滅絕物種為何頻繁出現?
    在這近萬種的鳥類動物中只有大約40多種不具備飛行能力,常聽說的如企鵝、鴕鳥、奇異鳥等,而科學家發現的一種在13.6萬年前滅絕的白喉秧雞也是不會飛行鳥類之一,更加令人稱奇的是它在印度洋的一座小島上再次被發現,它屬於涉禽類的一種,簡單來說就是一種溼地水鳥,主要靠著從水底及汙泥中尋找食物。
  • 13.6萬年前滅絕物種再現,白喉秧雞竟原地重新復活!
    地球上目前約有40種不會飛的鳥類,除了企鵝、鴕鳥及鷸鴕(奇異鳥)廣為人知之外,科學家又發現1種同樣不會飛、且在13.6萬年前就已滅絕的「白喉秧雞」(Dryolimnas cuvieri),它竟然又在印度洋的一座小島上重新被發現。
  • 滅絕動物接連復活,白喉秧雞和袋狼陸續出現,究竟是好是壞?
    300年的時間裡,數百種美麗的動物因為人類對於生態環境的破壞和大規模的獵殺,永遠離我們而去,當然,動物的滅絕最早可以從石器時代算起,當人類學會了製作工具,動物就迎來了自己的滅頂之災。拿澳大利亞舉例子,24種大型動物滅絕了23種,其中就包括我們今天的主角之一——袋狼。
  • 滅絕生物重新出現,消失38年的袋狼「復活」,白喉秧雞也出現了
    引言:在自然因素以及人為因素的驅使下,地球有很多生物面臨著滅絕,甚至有的生物早已在地球上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基於地球物種的多樣性,人類逐漸保護瀕危滅絕的生物。然而有消息傳出滅絕的生物重新出現,已經消失38年的袋狼「復活」,白喉秧雞也出現了,這到底意味著什麼呢?
  • 滅絕不等於結束,環境合適,這種鳥就會再次出現
    在印度洋的亞達伯拉小島上,生活著一種不會飛的鳥,體型和雞差不多大,根據化石骸骨發現,這種不會飛的鳥大約在13.6萬年前滅絕了。它們生活在小島上,由於海水上升,吞沒了它們的「家園」,這些鳥不會飛無法逃脫,當海水襲來時,一下子,整個物種就滅絕了。
  • 被宣告滅絕的生物又復活?生物學家告誡:要珍惜,關注和保護
    只是可惜的是,在大約13.6萬年以前,一場大水將這座小島徹底淹沒,因為白喉秧雞的飛行能力早在這種舒適的環境中退化,所以只得和這座小島一起沉入水中。可是神奇的是,十多萬年以前,因為海平面下降,所以亞達波拉島再次從水面浮現出來,只不過白喉秧雞卻沒有出現,於是專家便宣告了它們的滅絕。
  • 神秘孤島出現一呆萌鳥,不會飛導致滅絕,3萬年後重現又不會飛
    ,由於不會飛,導致滅絕,但是3萬年後又重新出現在這裡,但是它又退化不會飛。大約在13.6萬年前後,一場災難來到了,海平面上升淹沒了這個環礁,白喉秧雞的棲息地也沉入海水下面。這下糟了!白喉秧雞已經不能飛了,也不會像鴨子那樣會遊泳,所以無法逃脫,整個物種就這樣遭受滅頂之災,最終全軍覆沒。
  • 已經滅絕的生物不斷「復活」,這意味著什麼?人類的第二次機會
    可是科技是一把雙刃劍,在給我們帶來方便快捷的同時也會出現一些弊端。自從人類成為了地球的主人之後,活動範圍就越變越大,不斷地侵佔其他動物的家園,圍湖造田,伐樹造房等等。在短短幾十年間,我們的環境就變得非常惡劣,很多動物也因此走上了滅絕。然而這幾年來,科學家們陸續發現了曾經滅絕的物種又重新出現了,這其中還包括十幾萬年前的生物,它們為何會重新出現在大家視野當中呢?它們是怎樣「復活」的呢?
  • 消失了83年的袋狼「復活」了,白喉秧雞也出現了,這意味著什麼
    雖然我們經常在電視上看到主角明明已經宣布死亡了,但往往又會在緊要關頭復活了,真的是令人震驚。難道真的會有「復活」這一行為出現嗎?這就不得不提到袋狼了,消失了83年的袋狼竟神奇「復活」了,連白喉秧雞也出現了,這意味著什麼呢?很早以前,人類文明只是在非洲、歐洲和亞洲這三塊大陸出現並逐漸成長。隨著新航路的開闢,歐洲人發現了美洲地區,並把人類文明帶到了美洲大陸。
  • 13.6萬年前的白喉秧雞「復活」,這意味著什麼?重生還是從未滅絕
    83年前的袋狼復活,13.6萬年前的白喉秧雞再次出現,背後有何玄機?當然整個地球上的生物是在不斷的滅絕當中,這對於全人類來說是不好的一個訊息。有很大一部分的動植物都是由於人類的不當行為,最終是讓它們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家園,地球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儼然是有失偏頗的一個生物圈,可近年來卻是出現了另外的一個奇異現象,曾經滅絕的一些個生物最終竟然是復活了,這樣的現象著實是令人有所不解地,在1936年9月7日,最後的一隻袋狼死於塔斯馬尼亞島上的霍巴特動物園,可83年過去了,據說是有人再次看到了這個物種的存在,「死而復生」究竟是有著什麼樣的玄機所在呢
  • 滅絕百年的物種不斷現身,印度「金龜」是其一
    甚至這些「穿越」到現代的白喉秧雞,竟然還進化出了飛行的能力,原本不會飛的它們,已經可以開始短距離的低空飛行了。同時,前不久在印度,也發現了罕見的物種,它們是一群金色的烏龜,看起來就好像是「一坨坨黃金」一般,雖然模樣古怪,但是也曾經被認為已經滅絕了,這次接連現身,也是令人感到不可思議。那麼,究竟是什麼讓這些已經被宣布滅絕的生物,重新在地球上現身了呢?
  • 滅絕至少6500萬年,13.6萬年前就沒有的物種都再現地球
    地球自誕生至今已經有46億年的歷史了,在這個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地球也經歷了很多變化,其中就有很多生物由於無法適應地球的環境變化而最終走向滅絕,如猛獁象,它們的滅絕就與地球的環境變化有關,而且諸如此類的情況還不少。
  • 消失了83年的袋狼「復活」了,白喉秧雞也出現了,網友:2020,意味著...
    消失了83年的袋狼「復活」了,白喉秧雞也出現了,網友:2020,意味著什麼?俗話說:「人死不能復生」。雖然我們經常在電視上看到主角明明已經宣布死亡了,但往往又會在緊要關頭復活了,真的是令人震驚。不過我們也都知道在線實時世界中,這種情況幾乎是不可能出現的。
  • 13.6萬年前的滅絕物種再現,消失物種為何頻繁出現?
    「死而復生」科學家發現,這種「不會飛的鳥」原本是馬達加斯加本土的物種——白喉秧雞,它們的數量經常會爆炸式的增長,迫使這些鳥從東非海岸外的島嶼上大量遷徙。而那些向西飛行的白喉秧雞則降落在非洲,在那裡,它們被捕食者吃掉。而少數向東飛行的幸運兒最終來到了阿爾達布拉島。由於在這個島上沒有天敵,這些鳥類進化並失去了飛行的能力,就像模里西斯島的渡渡鳥一樣。
  • 滅絕至今13萬年的物種,如今竟然復活了!科學無法解釋
    這些滅絕已久的動物真的就這樣消失了嗎?實際上並不是,今天就一起來看看,一個曾經一度被認定為已經滅絕,如今又重新復活的物種。在印度洋的一個小島上,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不會飛的鳥。這種鳥和世界上已知還存活的物種都不相符。在取得了這個鳥類的相關信息之後,科學家們對比了很多的物種,發現這個鳥類和在13萬年前就滅絕了的一種生物十分相似。
  • 這種鳥已滅絕3次,科學家發現它又「復活」了,到底怎麼回事?
    地球歷史上曾發生過5次大的生物大滅絕事件,有科學家認為,地球現在正在經歷第六次,從地球誕生至今存在過的物種當中,有99%已經滅絕了,但至今地球上的生物圈依然千姿百態。與前幾次滅絕不同的是,目前地球上正在經歷的生物滅絕中,人類的因素佔到了大部分。這不得不說十分讓人深思。然而,地球生命充滿著奇蹟,已經滅絕的動物也可能通過某種方式再次「復活」。
  • 已經滅絕的生物會被重新發現嗎?野生華南虎會重新出現嗎?
    生活在此區域的白喉秧雞雖然長著像鳥,但是和鳥類動物不一樣,不會自由飛行。所以這種不會飛行的鳥類自然而然就被大海水給淹沒了,最終整個物種都在世上消失匿跡。,根據人類的常識認為它們是不會再次出現的。但是出乎人意料的是,人類有一天發現消失的白喉秧雞竟然重新出現在了大眾的視線,這個現象讓人既驚奇又難以置信。
  • 非洲遠古滅絕鳥類突然原地復活,已消失13萬年,為何突然出現?
    一些滅絕動物在已經消失了上千上萬年之後,竟然又會回到我們的視線之中,並且貌似還進化了。根據英國一個考古團隊的化石分析報告,差不多在24萬年前,最早起源於馬達加斯加的白喉秧雞來到了非洲的亞達伯拉,開始在這裡生存。
  • 原本已經滅絕的生物,為什麼會突然出現?
    一、白喉秧雞早已滅絕白喉秧雞主要生活在印度洋的西部一帶地區,是這世界上極少數不會飛的鳥類之一,它們滅絕距今已超過了十幾萬年。白喉秧雞滅絕的原因正在於它們作為鳥類卻不會飛翔,而其棲息地又分布在靠海的地方,所以當海洋水位上升,它們的棲息地就被淹沒了。但是經過這數萬年,早已沉沒的岸礁又再度上升到陸地表面,令人驚喜又震驚的是隨著舊日的棲息地重現,白喉秧雞也「復活」了。
  • 消失83年的袋狼再次出現,白喉秧雞也復活了,這世界怎麼了?
    一些被冠名「滅絕」的生物,竟然又再一次出現在人類的眼中,如已經滅絕了83年的袋狼竟然「復活」了,就連白喉秧雞也出現在人類的視野中,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一起來探討吧。很久之前,人類文明的種子只在非洲、歐洲和亞洲這三塊大陸生根發芽,然後逐漸發展開花結果。據史料記載,隨著新航路的開闢,歐洲人到達美洲後,最初受到了土著居民的抵抗,但是由於歐洲人擁有槍枝彈炮,所以很快就「制服」了當地土著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