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食物語》的策劃開始將這款遊戲推向國外,而目前確定的一個地方就是日本。而《食物語》這款遊戲雖然說是一款國風類型的遊戲,通過食魂們美食化靈,來講述一個個的歷史來源當然這些故事並不是不是胡編亂造的,都是有真實可靠的。而如今《食物語》的策劃又開始在雷區周圍瘋狂蹦迪,在國服配日語,讓食魂化靈後說日語。
其實《食物語》出日服的話,是完全正常的,必竟不管是什麼文化都不能想著飽守在國內。推到國外去才可以很好地傳承並弘揚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而且相信很多的少主都會喜歡聽到日語版的配音。但是這次《食物語》的策劃選擇直接將日語元素加入到國服中,這樣一來難免會受到玩家們的爭議。必竟《食物語》是款國風遊戲,也正是因為「國風」這個字眼才讓它小有成就,而在國服中加入了日配,就有點小過分。
試想一下,當玩家們打開了《食物語》後,裡面的食魂說出來的都是日語,那這該是一個多麼悽慘的故事。本來是一個國風遊戲,卻被強加了日語,完全違背了「國風」這個字眼。假如說,我們的後代接觸到了這款遊戲,食魂們一襲國風裝扮,用日語講著我們的歷史,那該是多麼悲哀的一件事。日服就是日服,國服就是國服,國服是為了讓少主們不忘本,日服是傳向國外的,而不是在國內影響下一代的少主。
也許在策劃們看來,《食物語》這款遊戲就是純粹地為了盈利,而是否可以考慮一下玩家們的感受,感同身受一下。就像是某些活動,是不是應該跟玩家們協調一下,然後考慮全面了在發行。玩家們並不是為策劃買單,既然他們選擇了這款遊戲,就是喜歡這款遊戲,那說明這款遊戲可以給玩家們帶來快樂。而如果策劃非要親手毀掉自己所創造的這一切,玩家們也是無可奈何的。也許食魂們就是一個盈利工具,或許吧。
《食物語》如果說只是日服日配的話,身為少主的我們的卻無話可說,必竟現在不會說閉關鎖國了。但令玩家們實在不想不明白的是,一個國產國產和日本沒關係的手遊,為什麼非要出日配語音包?如果少主們喜歡日配的話,完全可以去玩日服啊。每個國家的文化都需要被尊重,也許在策劃看來這沒什麼,但是在少主們的眼裡卻並非這樣。我們承認會喜歡某些日風文化,但是並不是說同意將其與國風文化混淆。
《食物語》作為一個中國風格的養成手戲,弘揚的應該是中國的文化,而且食魂的化靈那段歷史,都是真實可考的,試想一下,假如說開水白菜、鍋包肉……這些食魂開口就是日語得有多悲涼?這並不是什麼立場問題,如果玩家們真的喜歡這款遊戲,怎麼能不考慮你喜歡的這些角色,當他們處於這樣的情況時顯得他們的抗爭有多可笑呢?也許在每個少主心中,這些食魂們不僅僅是朋友,更是在玩家們無依無靠時的親人。
《食物語》的奇葩策劃在國服中配日語,食魂化靈用日語講訴自己的故事,這確實有點讓部分玩家難以接受。確實,文化要包容開放,不管是支持者還是反對者,都別輕易拿「包容」這兩個字壓人。歷史理當銘記,但我們不必沉湎過去,更不要因此偏激,而且玩家們喜歡日配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而《食物語》加入了日語說明了策劃業務水平高,但是有些事需要明白,那就是國風遊戲就是國風,不能跟別的文化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