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外科手術:這是一個網紅臉的時代

2021-01-11 澎湃新聞

文:Jia Tolentino

翻譯:後現代商業評論

社交媒體,FaceTune和整形外科如何創造一張獨特的電子生態臉

—— Jia Tolentino

剛剛過去的夏天,我買了一張到洛杉磯的機票,希望對過去十年可能最奇怪的遺留產物做一次調查:漸漸興起的職業美女——一張獨特的電子生態臉。當然,那會是一張年輕的臉龐,有著零毛孔的肌膚,和飽滿的高顴骨。

這樣的臉還會擁有一雙貓一樣的眼睛,卡通人物般長而卷翹的睫毛,小而挺的鼻子,以及豐厚的雙唇。當這樣一張臉羞澀但呆呆地望著你時,就好似它的主人已經服用了一半的克諾平(Klonopin),正在考慮是不是要問你借一架私人飛機去克切拉音樂節(Coachella)。

顯然,這是一張白人的臉,但卻沒有清晰的種族特點——《國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 )的一篇文章解釋到,如果未來每個美國人都是金·卡戴珊(Kim Kardashian West)、貝拉·哈迪德(Bella Hadid)、艾米麗·拉塔科夫斯基(Emily Ratajkowski)、和肯達爾·詹娜(Kendall Jenner)(她看起來確實很像艾米麗)的直系後裔,那麼2050年的美國人都長什麼樣。

「就好像一個性感的……尤物……老虎」,紐約高端調色師CaraCraig是這麼跟我說的。明星化妝師Colby Smith告訴我,「嗯,這就是網紅臉(Instagram Face)。它就好像一個不切實際的雕刻品。批量化生產的。這是一張看起來好像用粘土打造的臉。「

Instagram,這個在2010年10月才創立的平臺已經形成了有著自己的審美語言:理想的形象往往是在手機屏幕上當即彈出的那個。這種審美也印上了一個熟悉的人類心願的鉻印,以前的結婚照就是最好的證明,有著千篇一律的共性。Insta Repeat等帳戶通過給不同用戶上傳的照片加上網格來闡釋平臺的單調性,這些照片本身就沒有什麼辯識度,比如一個穿著黃色雨衣的人站在瀑布下面,或者一隻手舉著一片色彩明亮的落葉。僅僅只是有些東西表現得不錯。

人類的身體也成為Instagram一個不尋常的主題:只要技術到位,身體也是可以被調整的,並且隨著技術的進步,會被調整得越來越好。長久以來,雜誌社的美術指導都會對名人的照片進行調整,以更好地符合不切實際的審美標準;現在,你只需在手機上輕點幾下,也能調整自己的照片了。

創立於2011年的Snapchat,最初因為是「閱後即焚」的運營商而為人所知,現在,提供照片濾鏡則成為其維持用戶基數的一大手段,如果濾鏡能增加10%的吸引力——比如更苗條的身材、更光滑的肌膚、更大的眼睛、以及更豐滿的嘴唇,那麼你就會變得非常熟悉這樣的自己。

Instagram已經在其應用商店中增加了一系列受人追捧的自拍濾鏡。2013年發布的FaceTune就承諾幫助「你的每一張自拍都能贏得朋友們的喝彩」,FaceTune甚至能做到更精準。許多Instagram用戶專注於分辨明星們用修圖軟體調整過的容貌特徵。

有著逾100萬粉絲的Celeb Face轉載明星帳戶發布的照片,然後在修圖軟體疏忽的地方標上箭頭,使人們的注意力集中於此。關注Celeb Face一個月,你就開始覺得涉及美化圖片過程的內容似乎是單調乏味,且病態的。你會有種感覺,這些女人或者她們的助理在修圖時都有一種單純的防禦本能,打個比方,用FaceTune修整你的下頜輪廓就好像在酒吧洗手間檢查你的眼線。「

我認為Instagram 95%最受歡迎的用戶都會很熟練地使用FaceTune」,Smith告訴我。「我想說,這些人中,95%也會有著某種類型的美容流程。你會看到很多事情變流行起來——比如,現在人人都通過肉毒素來提升眉頭。現在凱莉·詹娜 (Kylie Jenner)的眼瞼周圍就跟以前有所不同。

二十年前,整形外科手術曾經風靡一時,昂貴的、植入式的、永久的,但也常常是危險的。但是,到了2002年,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批准將肉毒素用於預防皺紋產生;幾年之後,食品和藥品管理局批准通過了喬雅登(Juvéderm)和瑞藍(Restylane)等透明質酸填充物,這些產品最初用於填充細紋和皺紋,現在可以用於重塑下頜、鼻子和臉頰。這些產品的效果可能持續六個月到一年,並且不會像外科手術那般昂貴。(每隻注射用填充物的均價為683美金。)你可以在注射肉毒素之後立馬轉身回到辦公室。

一些明星整形外科醫生已經出現在Instagram,他們發布延時拍攝的注射程序視頻,和注射前後的對比照片,這些視頻和照片都會收穫成百上千的評論和點讚。據美國整形外科醫師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Plastic Surgeons)稱,2018年美國有超過700萬人次接受神經毒素注射,逾250萬人次接受填充物注射。同一年,美國人在整容手術方面的支出達到165億美金;92%為婦女。

歸功於可注射產品,整容手術不再僅限於那些希望大改容貌的人們,亦或同衰老苦苦抗爭的人們,千禧一代也享受著整容手術帶來的福利,甚至,出生於1997年的卡戴珊家族成員凱莉·詹娜在她的電視真人秀節目《Life of Kylie》中也說過希望填充嘴唇,因為在她15歲時有一位男生曾評論她的嘴唇太小。

女性只能通過痛苦的物理手段來變美的觀念一直伴隨著我們,從中國封建時期婦女裹小腳,到19世紀歐洲流行的纖纖細腰皆如此。但是,當代持續可視自廣播體系——電視真人秀,社交媒體——已經創造出新的持續可視自發展規範。

社交媒體在審美方面施加了強大的壓力,把一個人的身份視作潛在的利潤來源,身體也可以是潛在的利潤來源,對於年輕女性來說,尤其如此。10月,Instagram宣布將下架所有會產生整容影響的濾鏡,但是,這一舉措似乎意味著所有的影響明確與整形外科手術有關,如「Plastica」 和「Fix Me兩款濾鏡。能給予你網紅臉的濾鏡仍將存在。對於那些天生麗質(相貌、金錢,或者兩者兼俱)的人來說,他們似乎能夠明智地、甚至自然而然地按照麥肯錫顧問評價一家公司的方法來評價自己的身體:甄別並改造不良資產,拋棄不能提升利潤的一切,重新整合業務。

大約在五年前,Smith就率先注意到了網紅臉現象的侵蝕,「當時剛開始出現唇部填充物」,Smith說到。「我在給人化妝時發現,嘴唇完全沒有紋路。所有口紅都能非常平滑地上色。」他玩笑似地說到,這使他的工作變得輕鬆了。「過去,我的工作是使人們看上去像那樣,但是現在,因為有了整形外科手術,當人們到我這裡來的時候,就已經是那個樣子了。太棒了。過去我們只能通過畫輪廓的方式來實現這樣的臉龐,但是,現在,你可以很容易實現。」

我說過,從人種角度來看,網紅臉有些奇怪——算法趨勢似乎是盡力把一切變平滑,合成一個最有吸引力的整體,由此得到一個完美的美人典範,這便於白種女性打造一張沒有根基的、有著異域風情的臉龐。「當然」,Smith說到。「我們正在討論曬得過黑的膚色,南亞人的眉毛和眼睛,非裔美國人的嘴唇,高加索人的鼻子,美洲和中東土著的臉部結構。」Smith認為網紅臉真的會讓人看起來更好嗎?他的回答是肯定的。「人類絕對是在變美」,他說。「當今世界如此賞心悅目,也只會變得更美,人們想要升級與此相關的一切。」

這是一種樂觀看待當前形勢的方法。我告訴Smith我沒法撼動這種感覺, 即科技正在改寫我們的身體以使其與自身利益相稱——如何能增加約會,如何能提升好感度,我們就怎麼來重塑我們的臉。「你不覺得如果人們一直這麼做會是件很恐怖的事嗎?」我問Smith。

「當然,很可怕」,他說。

貝弗利山是洛杉磯整形外科醫院比較集中的地區。在百貨商店林立的威爾希爾大街、棕櫚樹成蔭的大道和遍地精品餐廳的聖莫尼卡形成的三角地帶,每個街區都會有一個或幾個整形外科醫生。在一個周三的下午,我把租來的車停在一個微型地下停車場,走出去旁邊就是Sprinkles Cupcakes和一個布吉靈媒辦公室,我已經約好一位知名的明星整形外科醫生進行諮詢。這個醫生在Instagram發布的整形前後視頻經常獲得50萬的瀏覽量。

我已經預約了諮詢,因為我很好奇一位想要變年輕的病人的真實體驗,事實上我不得不一直跟我的男朋友提及此事,他似乎有些擔憂我回來後會變成只一長得像人的貓。

就在幾周前,我第一次下載了Snapchat,並且試了幾個濾鏡,真的非常漂亮:濾鏡給我了容光煥發的肌膚,卷翹的睫毛和一張心形臉。我不覺得對我有什麼影響,當我化上一個精緻的妝容時,本質上我也是在努力締造這樣的一張臉。我不難理解為什麼那些已經天生麗質的千禧一代女性還會想更接近網紅臉。在這個世界上,女性因年輕和美貌獲得的回報是其它一切不可比擬的,一股佔據主流的女權主義教導女性自我物化是進步的思想,因為它有利可圖,美容或許是女人能夠從事的少數幾個利潤有保障且豐厚的行業之一。

整形外科診所裝修華麗,安靜詳和,好似一個世外桃源。前臺輕聲哼著《I Want to Know What Love Is》,遞給我一張初診表格,詢問了壓力因素、心理健康和其它一些問題。我籤了一份仲裁協議。一個醫生助理從五個不同角度給我的臉拍照。一個有著一頭濃密頭髮、讓人倍感溫暖的醫療顧問走進了房間。不要撒謊,我不需要整形的事實隱隱地警告了我,我告訴她我從來沒有注射過肉毒素和其它填充物,但是我想變得更好看,我想知道專業人士會給我什麼建議。她表示讚許,告知我應該無需改變太多。過了一會兒,她給了一些建議,隨著年齡增長,我或許要注意下巴,可能還需要注意臉頰,也許我希望做一些小小的提拉。

然後,明星醫生走了進來,全身散發著外科醫生的氣息,成為全場的焦點。我又說了一遍剛才的話,告訴他我只是想看起來更好,想知道專業人士會給我什麼建議。我給他看了一張我用Snapchat濾鏡拍的照片。他瞥了一眼,點點頭,說到:「讓我來指給你看看我們能做些什麼。」他用他的手機給我的臉拍了一張照片,並投屏到掛在牆上的電視屏幕上。「我喜歡用FaceTune」,他一邊點一邊拖。

幾秒鐘的時間,我的臉就變成了Snapchat照片的樣子。他又給我拍了一張照片,這次是輪廓照,又用FaceTuned修整了下巴。於是,我有了一張心形臉,和清晰可見的顴骨。他說,填充下巴和臉頰,也許需要超聲操作溶解臉下半部分的脂肪,或者我們可以用肉毒素來麻痺和縮小我的咬肌,這樣一來就可以達到照片的效果。

我問醫生,對於那些來看他,希望擁有他最著名的客戶長相的客人,他會跟他們說些什麼。「人們到訪時都會拿著我最有名的客戶的照片」,他說。「我會說,『我不能把你變成他們。如果你是亞洲人,我做到給你一張高加索人的臉,也許我可以,但並不是正確的做法——看起來也不會好。』但是,如果他們告訴我具體想要什麼,我會做。『如果你想要一個那樣的尖下巴,我們會做。』但是,這些也不總是適合所有人。對你來說,如果你想做一個尖下巴,我會說不,這會讓你看起來很男性化。「

「看起來好像更多跟我差不多年齡的人想要這麼做?「我問到。

「我想,十年前這麼做會被看作是不理智的「,他說。」但是,現在,你有權做一些能給你帶來優勢的事。這就是為什麼年輕人會走進整形外科診所的原因。他們想要做一些提升,而不是解決某件事。「

「很微妙「,我說。

「即使是我最有名的客戶,也是非常微妙的」,醫生說到。「如果你單獨看五年前的照片,你可以說出其中的區別。但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你就說不出區別了。」

我感覺到醫生有非常認真地在聽我說的話。我真的很感謝他,之後,一個醫生助理走過來給我看了推薦項目和價格:臉頰注射(5,500〜6,900美元),下巴注射(同前),讓下巴變對稱的超聲「溶脂」(8,900〜18,900美元),或者顳下頜關節周圍肉毒素注射(2,500美元)。我走出診所,享受著貝弗利山的陽光,笑了一會兒,想像如果手中有30,000美元閒錢將會是什麼樣的情景。我把用FaceTune修過的下巴照片發給了朋友,然後摸了摸我真實的下巴,一個肉和骨頭隨意的組合。

整形外科醫生Jason Diamond是在真人秀《Dr. 90210》反覆出現的一個明星,他擁有很多著名的客戶,包括從《範德普規則》(Vanderpump Rules) 走出來的29歲明星Lala Kent,她把在Diamond診所拍的照片發布在Instagram上,告訴人們,「我臉上的每一個地方都注射了填充物」。另一個知名客戶就是KimKardashian West,Colby Smith跟我形容KimKardashian West就是網紅臉的「零號病人」(「終級目標往往就是變成Kim」,他說到。)

Kardashian West激發了無數通過美容化妝改變的精靈,但是,她堅稱未曾做過大的整形外科手術;按照她的說法,所做的一切僅限於肉毒素、各種填充和化妝。然而,她也不掩飾容貌發生的變化。2015年,她出版了一本都是自拍的大開本精裝畫冊,取名為《Selfish》(意為自私的,利已的),這本寫真集以Kardashian West的自然美照開始,以電腦動畫形式的美照結束。

我跟Diamond約好了採訪時間。他在貝弗利山的辦公室佔據了一棟樓的頂層。他辦公室的書桌上放著一封來自Chrissy Teigen的感謝信。跟我昨天見的醫生一樣,Diamond有著一雙淺藍色的眼睛,戴著一副黑色磨砂方框眼鏡,全然不是一位整形外科醫生的漫畫形象。他年輕的形象略微有些超現實。

Diamond告訴像我這樣認為做廣告是禁忌的人,他是跟著一組洛杉磯頂級整形外科醫生一起培訓的。2004年,他獲得了參演《Dr. 90210》的機會,他違背了妻子和護士的建議,決定參與真人秀,他說「因為我知道我可以展現世界未曾見過的結果」。2016年,一個有名的客戶勸服他創建一個Instagram帳戶。現在,他的帳戶已經有了大約25萬粉絲。負責運營帳戶的診所員工希望通過Instagram使客戶把他當作兩個孩子的父親和朋友看待,而不僅僅是一名醫生。

Diamond很久之前就創建了網站,但他的明星客戶並不願意在網站上做任何宣傳。「當然,我們也沒問過」,他說。「但是,現在,太不可思議了。或許30%的明星客戶會在社交媒體上向我們喊話。一切都發生得很突然,大眾都知道這些人都來了。不知道為什麼,Instagram讓這種情況變得更容易接受。」整容看起來更像是健身,他說,「好好打扮你的臉和身體是讓人幸福的一部份,我認為這種想法將更能代表主流文化。時下的理解就是:OK,,努力讓自己看起來最好。」

我慢慢意識到,膚淺和務實之間存著某種高級的交融,這是一種坦率的誠實。我無需像病人那樣費心擺各種姿勢,這些醫生整天都在研究,確定人們不再感覺到有所隱藏。

我問Diamond他有沒有考慮過網紅臉。「你知道的,Bella Hadid、Kim Kardashian和Kylie Jenner,她們的長相都很流行」,我說。Diamond說,他的業務遍布全世界,每個地區都有不同的偏好差異,不存在適合所有臉的模板。「但是,有一些是通行的」,他說到。「比如,對稱、比例和協調。我們一直致力打造臉部的平衡。看看Kim、Megan Fox、LucyLiu和Halle Berry,你會發現一些共性:等高的顴骨,明顯突出的下巴,下巴下方的平坦可以和脖子呈90度角。」

「你怎麼看待越來越多人能夠接受這些明星臉,並且有一些認為她們可能看起來就是那樣?「我問。

「我們可以花整整兩天時間來討論這個問題」,Diamond說。「我想說的是,30%來訪的客人都會拿著Kim的照片,或者像Kim的照片(少數人),但是她是最受歡迎的明星之一,這是可以理解的。我的一個最大挑戰就是,教導別人,試圖打造成Kim或其她人的臉是不是合理。20年的操作經驗,千千萬萬個流程,匯成一個個答案——什麼時候能做,什麼時候不能做,以及我們能做些什麼,不應該做些什麼,都有許多理由。」我告訴Diamond,我擔心如果一旦嘗試注射,我就會停不下來。「確實,我們絕大多數客戶都非常喜歡整形後的結果,於是就會再來」,他說。

我們談到了一個詞,「上癮」,我說到,很多時候,我會染髮,會化妝,我知道我會繼續染髮,會在化妝方面花錢,我不認為這是上癮,而是一種選擇。(我想到了哲學家海德·維朵斯(Heather Widdows)著作《完美的我》(Perfect Me)中的一句話:「選擇不會帶來不公平的、或者剝削的行為,神奇地,卻表現得是公正的,或者非剝削的。」)我問Diamond他的客戶在做完手術之後是不是更喜歡自己了。

「在某種程度上,我可以回答你是的,因為我也做了這些」,他指指自己的臉。「你知道,當你做了一個非常棒的髮型時,你是不是覺得那就是最好的你?就是那種感覺,但那種感覺是指數級減弱的。」

在去Diamond診所的路上,我路過一家看著很熟悉的咖啡店:淺色大理石桌子,亞麻色地板,一排普魯士綠的虎尾蘭,吊燈,幾何形圖案的瓷磚。作家凱爾·擦卡(Kyle Chayka)把這種有著溫和吸引力的室內設計稱為「AirSpace」,有著「被麻醉的審美」的特徵,並受到「連結起情感網格的社交媒體平臺」影響——在這些虛擬的空間裡,億萬民眾學會了「去看,去感覺,想要相同的東西」。

跟Instagram同樣創立於2010年的共享辦公巨頭 WeWork雖然瀕臨破產,但它曾經獲得投資人47億美元的投資,它說服投資人相信人們將追隨自己另類夢想的願景,它們的網絡遍及全球,辦公空間幾乎完全一樣:再生木材,霓虹招牌,榕樹。直面消費者的直銷品牌在播客廣告休息時間表示,郵件推送的一把真正的電動牙刷和美食其實是在向我們推銷放棄選擇。總體觀點似乎是人類一直忙於追逐複雜的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形式,我們希望我們的生活能由一個像工具箱一樣的東西來按照我們的需求進行組裝。

我還去拜訪了貝弗利山的另一位整形外科醫生,他在Instagram上有逾30萬粉絲。我告訴醫生我是一位記者,我這次來是想諮詢一些問題。他從幾個角度研究了我的臉,摸了摸我的下巴,給出了與第一個醫生完全相同的建議。這次的報價比第一家低——如果我想用信用卡來支付所有的一切,我可以這麼做。

我乘電梯到達一樓,走到大街上,迎面走來三個非常漂亮的女人,看起來20出頭。我開車回到酒店,感到傷心、壓抑和難為情。我曾經以為我可以理智地研究這個主題:我可以站在一位理想的千禧客戶的角度,這個人只是想提升而不是修整自己,他有野心,但也務實。但是,我卻有了一種非常特別的感覺,一種無底的需求,我把它與青春期聯繫在了一起,已經很久沒有這種體會了。

我在16歲大學面試時就化妝了;再早一點,10歲參加體操比賽時就化妝了。看看我六或七歲參加芭蕾會時的照片,刷了睫毛膏、腮紅和口紅,我真的很開心。我很想知道,在一個女性的臉未經修整就屬異常的環境下,我花那麼多時間努力讓自己看起來不錯,有什麼意義?在普通人接受用市場來量化我們個性和身體情況的年代,我是如何被改變?數字改造和物理改造之間升級的競爭邏輯是什麼?

我查看了拜訪過的整形外科醫生的Instagram帳戶,有數不清的評論:「這就是我想要的!我必須儘快來見你!」,「想要!想要!想要!」,「什麼是最年輕的你可以做的?」我看到了一個1999年出生的歌手的Instagram帳戶,她曾經是一位有名的青少年,但之後給了自己一張全新的臉。那天晚上,我在洛杉磯約了很多女性朋友共進晚餐,其中兩個已經把注射當作日常美容的一部分。她們看起來真的很美。太陽西下,洛杉磯的山脈開始閃閃發光。我有種生活在有些無情的未來的感覺。之後的幾天,我發現我避免近距離地看自己的臉。

(Jia Tolentino是《紐約客》(The New Yorker)的一位明星作家。她的第一本書,散文集《TrickMirror》於8月出版。)

相關焦點

  • 那些曾經盛極一時的外科手術
    隨著醫學科技的發展,外科領域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曾經那些流行一時的手術,或被遺棄或被一些更新更有效的方式所替換。本文則盤點了歷史上曾經極富盛名、現在卻被廢用的外科手術。
  • 看膩了網紅臉?這樣的寬眼距丹鳳眼才是高級臉
    俗話說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但是就現在來說,網紅臉滿屏跑的時代已經慢慢的淡去了,隨著人們審美水平的提高,千篇一律的網紅臉已經不像曾經那樣讓人著迷了。相反的是,超模的那種厭世系高級臉顯得有些稀少和珍貴,那麼怎麼才能夠區分網紅臉與高級臉呢?主要根據下面4點就能簡單判斷。
  • |手術|外科|外科手術|...
    如果聚乙二醇能夠證實在人類神經中同樣有效,這將是一個近乎奇蹟的治療方法:儘管在過去的一個世紀,人類已經在相關研究上花費了數百外美元,但依舊無法修復受損脊髓。而來自中國哈爾濱的外科醫生任曉平因為相關研究已經聞名遐邇。當然,修復脊髓僅僅是一個更為超前、更為大膽的項目的一部分。該項目由任曉平和一名義大利外科醫生主持,從任曉平實驗室上張貼的照片可以窺之一二。
  • 外科手術模擬2013操作玩法 模擬外科醫生入門
    外科手術模擬2013,黑色幽默手術模擬遊戲。手術模擬2013中,你可以當外科醫生,親自操刀。獨特物理引擎的運用,讓玩家體會醫生的緊張感。下面來看下外科手術模擬2013操作玩法 模擬外科醫生入門攻略。 巴士單機遊戲
  • 「網紅臉」,一定是娛樂圈原罪嗎?
    孟子義就此事回應道:「首先認可郭導說法,自打拍戲以來,伴隨在我身上的爭議就是網紅臉,可孟子義就是這樣一張臉,大家的看法我左右不了,我選擇接受!」對此,網友似乎並不買帳,「快閉嘴吧」、「你是真不知道自己吃哪碗飯的」等相似惡評鋪滿了孟子義的評論區。當然,這些負面評語並非全因「網紅臉」而起,更多的還是聚焦在她曾經因為過度在意外貌而做出的那些出格行為上,這讓大眾覺得孟子義沒有做演員的專業性。
  • 手術迎來無人時代,柏惠維康再推新款手術機器人獲批
    其中,無創傷標誌物和智能識別算法的應用實現了視覺引導下的全自動手術註冊,大幅降低醫生操作難度的同時提升定位精度,目前系統定位精度達到0.5mm以內,註冊過程僅用時2分鐘,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軟體方面,新增的BOLD、DTI、PET等多模態影像融合處理功能可以幫助醫生更精細地制定手術規劃;基於力傳感器的運動控制則讓機器人輔助內鏡手術更為便利。
  • 傳染病醫院外科醫生的三臺手術
    轉眼21年過去,南寧四醫院有了綜合外科、傳染病外科和獨立的婦產科,全院直接從事傳染病外科工作的醫護人員近百名,外科(綜合外科和感染外科)床位數編制100張,可以展開130張。在結核病、HIV/AIDS(愛滋病病毒攜帶者/愛滋病)外科治療方向達到區內先進水平。李志強說:「21年,我帶的隊伍沒有一個『逃兵』。」
  • 日本網紅小哥和外科醫生給秋刀魚做了場「去刺手術」,看著突然就流口水了...
    來自日本的網紅作家ARuFa原本也是秋刀魚的熱愛者,但就是因為魚刺太細太多而老是對它有些抗拒,ARuFa表示:「每次吃秋刀魚的時候總會為了要剔除掉魚刺而把魚肉給弄得『支離破碎』,真的是太煩人了!正因為自己身為一名作家,ARuFa每天腦子裡都充滿了各種奇思妙想,這不,前不久他突然想到了這麼一個點子——那些每天都在進行手術
  • 各類金屬材料在醫療外科手術器械上的應用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分析哪些材料更適合用於外科手術器械製作以及合適的原因。 外科手術器械最常用的金屬有:不鏽鋼、鈦、鉭、鉑、鈀。醫療器械由於其使用環境和所需特性的特殊性,對材料的選擇有著嚴苛的標準。讓我們繼續往下研究,了解為什麼會選擇這些金屬。 首先,金屬必須具有相對的延展性,延展性強才易於塑形,但又不能太強,因為手術器械一旦成形,就需要保持其形狀不易變。
  • 脊柱外科手術引入超聲骨刀
    【深圳商報訊】(記者 彭蓓 通訊員 帥菲菲 王璐鑫)昨日,美國BoneScalpel超聲骨刀技術轉化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脊柱外科舉行,該院成為我市首個將超聲骨刀廣泛應用於脊柱疾病手術的醫院。 據市二醫院脊柱外科主任楊欣建介紹,超聲骨刀是一種新型手術器械,在脊柱外科手術中應用較多。
  • 外科手術模擬2013 PC破解版下載 外科醫生也瘋狂
    名稱:外科手術模擬2013 PC破解版下載 外科醫生也瘋狂  遊戲製作:Bossa Studios   遊戲發行:Bossa Studios
  • 食管癌微創外科手術的現狀與思考
    正文食管癌的外科手術治療已有百年歷史[1],但其微創手術的廣泛應用僅 10 餘年。在胸外科領域,微創技術的發展也最早開始於肺外科手術,食管癌微創技術在胸外科領域的開展較晚,明顯晚於肺、縱隔手術以及食管良性疾病(食管平滑肌瘤、賁門失弛緩)等。
  • 美國美骨外科召回存軟體錯誤手術導航系統 史賽克代理
    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25日訊(記者馬先震 孫辰煒)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近日發布了美國美骨外科公司MAKO Surgical Corp.對骨科手術導航系統主動召回的公告。日前,史賽克(北京)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報告,由於涉及特定型號、特定批次產品可能存在軟體錯誤輸出的問題。
  • 寶寶出生24小時就接受外科手術
    而她更想不到,經過揚州和上海專家的搶救,挑戰低齡手術禁區,寶寶出生24小時就接受了外科手術,並成為揚州手術年齡最小的病例。胎兒腹中有「小泡泡」查出消化道畸形10月7日,懷孕的劉女士在儀徵當地醫院,查出羊水過多,懷疑胎兒有畸形,建議劉女士到揚州上級醫院確診。懷孕30周的劉女士來到揚州市婦幼保健院進行產前B超檢查。
  • 新技術、新器械迭代革新 泌尿外科醫生該如何應對微創新時代?
    點擊查看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與進步,"微創"這一概念已深入到外科手術的各種領域。伴隨新技術、新器械的出現,微創技術的廣泛開展與應用將帶給人們哪些新的挑戰?泌尿外科,作為微創手術"大擔當",在顯微鏡技術、輸尿管軟鏡技術等微創技術應用之後,又將迎來哪些機遇?
  • 這34件古代外科手術器具了解一下
    這34件古代外科手術器具了解一下 中醫藥學是中華文明的瑰寶 凝聚著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 博大智慧
  • 網紅開始往眼睛裡注入假體換瞳色了?「病毒性」審美何時能被消滅
    只不過東西審美差異造就了不同的網紅風格。 美國整形外科醫師學會報告顯示,2018年美國人在美容整形方面總計消費超165億美元,其中,肉毒桿菌注射貢獻的利潤最多,接下來是豐胸。
  • 上海開創胃腸外科「無管化」時代:病人術後不需放置引流管
    上海開創胃腸外科「無管化」時代:病人術後不需放置引流管 澎湃新聞記者 陳斯斯 2017-05-14 16:38 來源:
  • ...可在患兒嬌嫩器官上飛針走線,江城小兒外科邁入機器人微創時代
    和以往微創手術不同,段栩飛坐陣後方「發令」,機器人的4隻機器臂從4個小孔進入,在患兒腹中靈活地穿針引線,精準無誤完成分離、止血、縫合等,手術很成功。段栩飛感慨,江城小兒外科領域已經進入了「機器人微創時代」。「機器人『上崗』2個月,一再刷新年齡記錄。」
  • 外科手術的保障:小動物麻醉學(實操)開課了
    小動物外科手術中,不可避免會使用到局部或全身麻醉,如何誘導,如何進行氣體維持麻醉?如何安全執行術前、術中和術後的麻醉監控?出現麻醉併發症又該怎麼辦?對於患有各種不同疾病的動物麻醉,該注意些什麼?一臺成功的外科手術,在麻醉的諸多監控指標中,心肺循環尤為重要,其中某個環節一旦出現問題,就有可能導致動物機體發生不可逆性的傷害,甚至死亡!為什麼你的外科手術實操技能很好,意外與急救的風險卻還是頻頻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