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BBC發布的「日企剝削移民勞動力」的視頻火遍全網,視頻中遭到剝削的中國人慘狀,更是揪住了國人的心臟,引起國人一片聲討。
這部片子的大背景,是日本的老齡化進程在不斷加快,現實生產中的勞動力嚴重短缺。然而辦法總比困難多,作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日本總還是要想辦法解決勞動力不足的問題,為國運續命的。
於是片中令人毛骨悚然的「技能實習制度」,就這樣在缺德的企業家手中誕生了。
帶你實習帶你飛
日本在6、70年代的黃金時期,一直貫徹著終身僱傭制。這種類似家庭管理的模式,雖然增強了員工的向心力,但同樣也讓企業背上了沉重的負擔。隨著戰後參加工作的黃金一代年輕人逐漸老去,他們的產出逐漸變少,薪資卻只能越來越高,再加上不斷完善的職工福利法規,日本企業越來越不堪重負。
日本在戰後可以在眾多行業和眾多產品飛速發展和這種終身僱傭制大有關係,不過其背後則是美國的政治經濟庇護、財閥集團的重組、政府主導的產業政策、年輕人人口結構,才有終身僱傭的可能
(當年的拳頭產品了,圖片來自wikipedia@Jorge Barrios)▼
於是到了70年代後期,一些企業開始以實習生(研修生)名義,不提供終身僱傭的機會,緩解勞動壓力,還經常引進外國廉價勞工,參與日本建設。
日本人口結構的變化及預測,老人比例近乎一半的未來真是可怕
(圖片來自wikipedia@JonMcDonald)▼
日本各行業聯合會也受到啟發,逐漸為旗下中小企業招聘「研修生」。1981年,外國實習生制度正式在日本實施,這一制度也是如今節能實習培訓制度的前身。1993年,日本政府在實習生制度中增添了技能培訓的內容,變為技能實習培訓制度。
根據定義,培訓實習計劃的目的是「為發展中國家培養人材,邀請外國年輕勞動者來日,學習日本先進技術知識,期滿回國,為本國經濟發展作貢獻」;還規定技能實習生屬於勞動者,受日本的勞動基準法、勞動安全衛生法、最低工資法等勞動法令的保護。
歡迎來日本「留學」
(圖片來自wikipedia@takato marui from Osaka, Japan)▼
計劃的公布確實為日本輸送了大量的勞動力,尤其是進入21世紀以來,來自中國,越南,菲律賓等國的低技能「就業困難戶」聽說日本活輕錢多還包培訓,紛紛躍躍欲試,打算到日本賺錢。
仿佛日本很樂意為別國培養技術骨幹?(圖片來自wikipedia@Bertel Schmitt)▼
在前往日本工作的外國人中,在2015年前都以中國人為最多,其次是越南、菲利賓籍工人;而隨著中國勞動力成本的提高,日本把吸納重點轉到了東南亞。2016年,越南籍的技能實習生增長速度首次超過中國。但總的來說,中國技能實習生的數量仍舊最多。
最後都來仰慕學習一下日本的先進技術,但大概率不會教給你,卻會勸你慢慢熬▼
這些到日本求生的技能實習生,往往勤勞肯幹聽話踏實,所以尤其受到日本「3K」行業的青睞,而這些行業是日本本地人最不願意從事的。所以在實習培訓業種標明的70多個工作領域中, 服裝、食品製造、金屬加工等辛苦行業的企業恨不得在工廠裡塞滿外來的實習生。
去日本實習必備的技能實習生手冊▼
「技能實習培訓」制度早已變成了一些企業剝削勞工的幌子。
然而日本的用工荒還是沒有得到解決。
2019年7月,日本失業率處於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的最低水平,15至64歲的有工作人口達到77.9%,大約每150個就業崗位只對應100位應聘者。社會崗位過飽和,卻始終沒有足夠的工人來填滿這些空白。
所以日本必須進一步採取措施拯救國內勞動力市場。2018年12月,日本政府通過立法,將向大約34.5萬外國工人敞開國門,顯然,技能實習生是外國工人的重要來源。
然而日本民眾還是不太歡迎外國人(圖片來自youtube@That Japanese Man Yuta)▼
誰知入了深坑
過去,對於日本企業剝削外國工人的報導很少,因此日本給國外群眾留下了勞動法律體系完備、就業者權益能夠得到保障的印象,不然大家也不會對去島國工作趨之若鶩。
直到近幾年,一些日本企業的嘴臉才逐漸暴露出來。
2017年,柬埔寨女工英格在高薪誘惑下帶著兒子前往日本打工,介紹者承諾會對她進行技能培訓,學成之後回國容易找工作。
即使日本經歷了停滯的20年,即使柬埔寨增長迅猛,但是人均仍然只有日本的近三十分之一,能去日本學成歸國,希望人生從此就好了(圖片來自google)▼
然而被分配在服裝廠流水線裡的她從早上8點工作到凌晨2、3點,每周6天不停轉,到手的工資卻連承諾的一半都不到。然而她又沒法走,一是合同期沒到,二是她必須償還給柬埔寨中介公司約合4000美元的中介費——畢竟她的日本「好」工作就是這家公司介紹來的。
還有被騙到偏遠地區幹危險髒活的實習生。
據2018年日媒爆料,本州島東北部巖手縣的一家建築公司利用「技能實習培訓制度」,從越南引進了一批勞工,並將其中一些人調派到福島,在那裡處理核廢料。
原來是來這裡上班(圖片來自wikipedia)▼
為什麼說是「騙」呢,因為招工宣傳上寫著任務是去巖手縣從事輕鬆的建築工作,刷刷牆、打打下手之類。
而實際上,一名被騙的越南勞工揭露,他們被卡車載到福島的核廢料除汙地點,工作是用鏟子將溝渠裡的廢泥去除,偶爾也給民宅的周圍除草。
最讓他們鬱悶的是,在工作時他們常看到核電站工作人員拿著輻射檢測器在到處測試,還問:「這地方危險,你們怎麼會來。」
所以越南勞工似乎是不配穿防護服的?(圖片來自wikipedia@IAEA Imagebank)▼
當然是因為錢多!這家公司開出了15萬日元月薪,是很多越南勞工工資的3倍以上,不心動很難。當然,向中介交的高額的中介費也是個天文數字,為了還債也要悶頭幹。
中間商的這筆差價也是層層轉包來的,主要分為國內中介、國內送出機關、日本的監理團體,每一層都要賺錢,最後攤派到可憐的勞工頭上的中介費自然也很高。
層層嵌套所以貴啊(圖片來自jitco.or.jp)▼
這柬埔寨、越南勞工都出事了,數量最多的中國勞工自是難以倖免。最近引起轟動的時間就是BBC調查爆料的「日本剝削外來勞工」。
接受採訪的中國工人境況悲慘。在服裝廠工作的女子「每天幹活都累得腿腫腰痛,頭痛到夜裡都哭。」、「過年時間也沒有休息」;盒子廠工作的小哥出現工傷,公司拒絕支付醫藥費威脅遣返回國;還有女工,因為自己是唯一的中國女性實習生,被日本領導公然侮辱:「你是實習生,是中國人,在日本我們罵你也只能聽著……」
BBC的報導▼
EXO ME???
不過生活和中間商所迫,很多人對侮辱也只能選擇忍氣吞聲,工錢要能按時結也行。
但是對不起,工資也是結不清的。超時工作是常態,超時工作還沒有加班費更是自然,甚至有些人連基本工資都拿不到。
當然,這些都被公司否定了,聲稱自己是合法用工的好公司。
被虐之後
被媒體披露的這些現象並非個例。
日本勞動部調查了6000家總共僱用了26萬技術實習人員的公司,發現約有70%的公司違反了非法和無償加班的勞動法規。
在這種規模化的現象中,部分不堪虐待者會悄悄逃離,到別處自尋出路。日本《產經新聞》報導,2011年至2016年的5年間,「失蹤」實習生人數不斷增加,單單中國籍的就已累計超過一萬人;僅僅去年一年,就有超過7000名實習生從工作場所逃離,主因便是過低的工資和過長時間的工作。
隨著日本的逐步老齡化,已經要每年減少十幾萬以上人口了,老齡比例也在增加,這「失蹤」的一萬人就顯得相當重要了,多一萬是一萬(圖片來自wikipedia)▼
沒有逃離的那些人,一部分選擇默默忍受,甚至在日本「企業戰士文化」的薰陶下忍到死。
一名菲律賓籍實習生在日本岐阜縣從事切割鋼板和塗料方面的工作,每月光是超時的工作時長就長達122.5小時,最終因為過度勞累,把年輕的27歲的生命丟在了異國。
當然,也有比較剛烈的另一部分人會尋求反抗。
日經新聞披露,有不堪欺壓的女工們聯合起來向黑心公司討要每人600萬日元的工資欠款,還找了律師。結果公司直接解僱了她們,然後對外宣布破產:公司沒錢了,實在付不起了。
——事情到此還沒結束:公司換了個地方,拉著剩餘的實習生重新成立公司再次開工了。
這就是被「盯上」的日企常用的免責手法:宣布破產,然後開一家新公司,就能在法律上免責。
按理說,這種丟國家面子的事情出了這麼多,日本政府也沒個行動?
產業已經這麼艱難了,首先要捨棄的肯定是面子了(圖片來自wikipedia@Chatham House)▼
有的。就在去年12月,日本政府剛剛批准了聲稱可以防止技術實習人員遭受剝削的措施,還承諾為新工人提供「恰當的」工作條件,包括公平的薪酬和合理的工作時間。
然而,具體執行的時候還是會出問題,深諳日本勞動市場現狀的政客們,究竟會不會為了他鄉而來的弱勢群體懲罰艱難維生的本土企業,就只有自己心理明白了。
最近幾年,隨著良心媒體的爆料越來越多,過去這種被日企矢口否認的事實暴露在世界眼前。人心總有向善的一面,日本網友對此也是群情激憤,表示這「完全是奴隸制」,長此以往會惡化周邊國家對日本的看法。
日本網友說的是對的,不過在日本找到既能夠滿足企業勞動力需求、又不妨礙企業賺大錢的兩全方法之前,「廉價又好騙」的外國人,可能一直是用人的上佳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