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培養,很多人都只關注到了作為教師這個崗位的職業和道德要求,如愛崗敬業和關愛學生。但實際上,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內涵,卻常常被很多人所忽略。
那便是家國情懷。
所謂的家國情懷,是指對一個國家和人民所表現出來的深厚感情和愛。既有對國家的高度認同感,也有對民族和家鄉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家國情懷不僅僅是教師師德素養的基礎,可以說也是各行各業職業道德素養構成中的基本組成部分。
作為老師,家國情懷是如此重要,沒有它,所謂的熱愛教育事業都是一句空話。
具有家國情懷的教師,往往具有高度的愛國主義。愛國主義首先是一種情感,關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願意為國家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奮鬥。
身為教師,必須認識到時代賦予我們的偉大使命,必須時刻忠誠於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要把自己的工作與國家的繁榮昌盛,家鄉的興旺發達,緊緊聯繫在一起。要把自己的工作和學生的健康成長聯繫在一起,要把自己的工作和實現理想信念緊密聯繫在一起。
具有家國情懷的教師,他眼裡不只有學生,更還有民族和未來。有的老師覺得每天教孩子認字讀課文,沒有什麼意義。而北京景山學校馬淑珍老師卻是這樣說的:「我雖然只是每節課教孩子認識幾個漢字,但這幾個漢字卻連著祖國。」
具有家國情懷的老師,他的工作是為了學生將來的發展而努力。他們不只是教學生識字,讀課文,還教他們做人的道理,教學生明辨是非,教他們掌握學習的方法。他們立足於學生的長遠發展,立足於為學生終身學習而奠基。
具有家國情懷的老師,他會教學生立足眼前,更會教學生放眼世界,胸懷天下。也許,一個山村學校的老師,未必有機會帶孩子前往世界去參觀,但他可以帶孩子通過電視、網絡、多媒體走遍天下,閱盡春秋。讓孩子從小就有全球視野,生命情懷。他們教孩子熱愛家鄉,教孩子知道哪裡是他們的根,更教會孩子到哪裡去,但依然要回到哪裡來。
家國情懷,是一個教師從事教育工作的精神支柱,是實現自身價值和理想信念的動力源泉。一個教師,只有把自己的責任和使命,匯入這個時代,這個國家和這個民族的發展中,同呼吸,共命運,才能真正培養出具有愛國主義熱忱的未來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