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聰怒懟「英語無用論」,翻譯軟體能翻譯出文化嗎?

2021-01-10 瑞美森英語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工具,本不該成為眾矢之的,但卻因為作家花千芳的一條微博吵上了熱搜。3月17日,花千芳在微博上吐槽全民學英語:對於絕大數中國人來說,英語都是一件廢物技能。

對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英語都是一件廢物技能。浪費了我們無數人力財力,犧牲了孩子們寶貴的童年。

為英語吶喊的人,無非是那些行業從業者,和一部分思想上自我矮化的奴隸。說什麼外文資料,維基百科,解決這個問題只要搞一支專業翻譯團隊就搞定了,哪用得著全民傻乎乎的學英語?我覺得這才叫減負。

因其言語和態度激進,引起眾多網友留言反對。

隨後,王思聰轉發評論懟了「學英語無用論」。

小編十分贊同王思聰的那句「翻譯軟體能翻譯出文化嗎」,語言並非只是一門技術,其中也包含了思維方式、文化的不同,通過語言可以在不同文化碰撞中產生多樣化的思考、開闊視野。

網絡上知名大V有這麼一個觀點:學好英語意味著你擁有更多的選擇權。

掌握英語,就代表了你有能力查閱全世界所有的信息和知識。

維基百科中的英語詞條超過四百萬,這是任何一門其它語言都遠遠比不上的。

網際網路上至少有2.75億個網站是英文的,這是中文網站遠遠不能比及的。英語作為全球使用範圍最廣的語言,覆蓋的範圍遠不僅限於日常生活和娛樂,包括嚴肅的學科知識在內,以英語為語言的書籍和課程,永遠是最豐富的。學好英語,你會擁有更廣闊的信息選擇權。你可以擁有一個更好的渠道從而讀到更多書籍,獲取更多信息。

會英語+善用搜索=全世界

所以如果有條件,讓孩子從小就接觸英語,習得這門基礎技能,孩子以後的前景將更加廣闊。

實際上,大多數人都知道這一點,但是也深知很多中國人在英語學習上的痛點--花了無數的人力財力,但仍然沒有學好。最顯著的案例就是我們學了許多年英語,依然無法與外國人自如的交談,為什麼?「學英語沒有任何問題,是我們的英語教學有問題。」這個評論得到了高贊。

那麼如何正確的去學,如何有效有去學,有沒有什麼訣竅讓學習的英語真正可以「用起來」?

把握英語啟蒙的最佳年齡

3~12歲是一個人學習英語的良好時期,利用好這段時間學習雙語是很重要的。腦科學的研究成果也表明,人在12歲之前,語音中樞與母語同在右腦;再大一些之後,語音中樞就轉到左腦,和右腦的母語分開了。根據語言學相關理論,孩子學習外語的最好階段,應該是在12歲以前。

瑞美森教育矽谷教研團隊引進美國原版教材,根據中國兒童語言發展特點,特別研發了幼兒英語啟蒙課程。通過英美外教精品小班互動教學,科學把握幼兒語言學習的黃金期,打造全母語語言環境,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把英語開發為第二母語。

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孩子的天性是貪玩,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只是一味的強調學習,往往會事倍功半。如果讓孩子體會到學習的樂趣,那麼學習的效果會大有不同。

瑞美森英語採用專業英美外教教學,設計趣味英語活動課程,孩子享受浸泡式母語學習環境並且全程參與課堂互動。另外,瑞美森還引進了風靡歐美的經典戲劇課程(就是英國喬治小王子的教育戲劇課),讓孩子把語言思維運用到生活情境中去,發展孩子的多面思維,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語言學習是一條漫長的路,這條路上有苦也有樂。讓我們一起尋找更適合孩子的學習方法,把學習變成熱愛,讓熱愛發光幫助孩子站的更高,看的更遠,就像瑞美森堅持打卡的小學霸一樣。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相關焦點

  • 英語無用論?王思聰開懟花千芳:「翻譯軟體能翻譯出文化嗎」
    近日,花千芳在微博發表了一篇「英語無用論」的博文,引來大量網友的關注,然而有著娛樂圈紀檢委之稱的王思聰與作家花千芳在微博上掀開罵戰。眾所周知,我們的王校長可不是第一次在微博上懟人了,那可是掰著手指都數不過來,只不過這次開罵的對象真的不甚了解。
  • 翻譯軟體鋪天蓋地,英語還有必要學嗎?
    據2018年統計,全國已有約4億人在學習英語,但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英語卻只是生活中的一劑調味料。在科技日漸蓬勃的今日,真的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額外學習一門外語嗎?從長遠上看,很有必要!其實,學會英語並不是為了生活上的便利,未來二三十年間,精通英語意味著你可以找一份體面的工作,意味著在競爭同一個崗位時你有更高的優勢,意味著升職加薪之時老闆的優先選擇。世界正在慢慢改變,隨著5G時代的到來,一年、兩年你或許感覺不出英語對工作的重要性,但五年、十年後,你一定會有所感嘆。
  • 說英語是「廢物技能」,知道「反智」二字怎麼寫嗎?
    某作家發微博說,「對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英語都是一件廢物技能。浪費了我們無數人力財力,犧牲了孩子們寶貴的童年……解決這個問題只要搞一支專業翻譯團隊就搞定了,哪用得著全民傻乎乎地學英語?我覺得這才叫減負。」此語一出,瞬間在微博上引發熱議,還引來王思聰的回應。有過留學背景的王思聰對這個說法很不以為然,轉發回應道,「9012年了還有沒出過國的××?」
  • 除了葷段子翻譯傳神,中國翻譯軟體到底能和谷歌競爭什麼?
    人們拿出各種網絡用語虐各家翻譯軟體,對比結果。有人說,與谷歌翻譯比,中國的翻譯軟體都是垃圾。也有反懟谷歌的。連谷大白話老師也上陣笑侃,拿出「不明覺厲」、「活久見」、「朝陽群眾」、「啪啪啪」調戲谷歌,結果顯示搜狗翻譯更走心:圖片來自谷大白話文章我覺得,這種事,各方都能找出幾個例子來證明對方不行自己行。玩玩可以,當真了就不嚴肅。
  • 趣談英語和漢語背後的文化差異,提高英語翻譯水平
    在學習英語的時候,對於文化上的差異值得我們注意,更好地了解和學習英語這門語言的背後文化,能夠有效幫助我們提高英語翻譯水平。進行翻譯不僅是把文字翻譯為另外的一種文字,而且還必須準確地翻譯出特定文化背景下的語言用義。
  • 英語翻譯
    *使用360手機助手能下載目標軟體,安裝更安全
  • 英語翻譯神器
    *使用360手機助手能下載目標軟體,安裝更安全
  • 零基礎學英語:初級翻譯
    不管是學習英語還是其他外語,其主要目的是促進兩國的交流,這時候,翻譯就很重要了,我們所能看到的所有國外知名小說的中文版,都是由一些頂尖的翻譯大師翻譯出來的。我們這是新手教程,因此要做到翻譯的很到位確實是不可能,但這裡我們也想告訴大家:不管學什麼,都要學的很精緻,能夠達到翻譯水準是我們學習英語的終極目標!
  • 在日本評測了7款翻譯軟體後,小編痛下決心要去學英語……
    英語水平也都一般般,怎麼辦?所以,為了能在日本吃好玩好逛好,我們每個人都下載了一款翻譯APP。說明:軟體選擇基於安卓手機軟體商店下載量前6名;並且,為了比較專業性翻譯APP和綜合性翻譯APP的差異,在專業性翻譯APP中,我們選擇了排名第一的日語翻譯官。
  • 好用的語音翻譯軟體有哪些?在線語音翻譯成英語,這個方法很好用
    好用的語音翻譯軟體有嗎?其實你可以試試這款:錄音轉文字助手。不僅可以將語音轉文字,還能將英語在線翻譯成中文。英語、韓文、日語等10多種語言與中文互譯,都不是難題。一起來看看怎麼操作的吧。獲取工具方式:手機應用市場或者瀏覽器可找到。
  • 曾出演封神榜中的蓮花,後來怒懟王思聰,為何王思聰不敢反擊
    其實當時的葉璇還沒有完成自己的學業,但她跟家人商議過後,決定乾脆回到香港拍戲,而不再到美國讀書了,對葉璇來說,終歸還是中國的生活更好,她的英語的確很好,但是在溝通的時候葉璇還是說中文比較習慣,在出演完了封神榜之後,葉璇就徹底大紅大紫了,隨後導演們每一部戲都爭相邀請葉璇去拍攝,由於她的長相比較古典,所以一般她拍攝的都是一些中國的古裝劇,其中包括了雲海玉弓緣等知名電視劇。
  • CAT翻譯軟體老大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CAT翻譯軟體的知識。首先,我們來講Trados翻譯軟體。Trados:翻譯輔助工具(CAT)領域的老大,功能強大,起步時間早,快速佔領市場,成為主流。這一名稱取自三個英語單詞,它們分別是:Translation、Documentation和Software。其中,在"Translation"中取了"TRA"三個字母,在"documentation"中取了"DO"兩個字母,在"Software"中取了"S"一個字母。把這些字母組合起來就是"TRADOS"了。
  • 日文翻譯成中文,利用什麼工具能快速翻譯?
    很久以前,小編曾是某小學班級英語課代表!可如今十幾年過去了,面對英語,我還是需要藉助翻譯工具才能看得懂,哎~我們在日常工作中,由於職業需要,我們會接觸到各種語言。如果像小編一樣,學藝不精,那麼就特別需要藉助翻譯工具來協助自己完成工作了。
  • 談談科技英語中短語的翻譯和寫作
    由於英語和漢語之間存在著大量的差異,因此簡單的表層性短語對等翻譯是不能夠滿足難以理解的科技英語的翻譯和寫作的要求。此次我們需要修辭性短語對等翻譯,通過不同的翻譯技巧,來達到原文和譯文的功能對等。這些翻譯技巧通常是轉譯,省略和增譯。在英語中一個必要的和不可缺少的短語,可能在漢語中就是無用的,多餘的,甚至有時候還阻礙了英漢的翻譯。
  • 翻譯軟體越來越能幹,但面對面交流它還是無法替代
    我問過他:「大家都說漢語,你看得懂嗎?」他得意地笑說:「沒關係,我的微信自帶翻譯功能。」我也在那個群裡,有時看到他還要冒出來聊上兩句,語法用詞什麼,雖然不是很準確,但基本上都一眼能看懂。義大利語是固定的字母拼寫搭配固定的讀法,只要掌握了發音規則,即便看到一篇自己不懂意思的義大利語文章,也能順利讀出來。出發前,翻出積滿灰塵的課本,挑挑揀揀,選了幾句可能會用上的,抄在小本子上面。事實證明,我能用上它們的機會並不多。
  • 原來英語翻譯是這麼回事
    圖為王佐良先生翻譯的《培根隨筆》  「神翻譯」走紅網絡  此次六級考試中有一道題是將一篇中文短文翻譯為英語,涉及中國園林、絲綢之路、中秋節等傳統歷史文化知識。但是也有人對這種太過創意的翻譯提出批評,認為將不同語言如此混搭,顯得不倫不類。有人有時候還會為了刻意追求語言的新鮮度,而牽強附會,有違翻譯的基本原則。  文化底蘊支撐經典著作  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孫三軍老師在談到這種翻譯現象時介紹說,最初使用網絡語言進行一些非正式性的翻譯,的確受到了好評。
  • 認識CAT翻譯軟體
    ——當您在進行翻譯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對於句型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如果能讓計算機舉一反三進行翻譯並不斷學習,該有多好?——當您腰酸背痛地敲鍵盤時,有沒有想過,其實工作中耗費您精力的不是創造性思考,而是一些瑣碎、重複、繁重的機械勞動,如果能讓計算機自動完成這部分工作,您只需用滑鼠點取來確定最佳翻譯效果那該多輕鬆、多便捷?
  • 不用翻譯軟體和外國人也能聊天
    很多人一直在想,和外國人語言不通怎麼交流,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件語言不通,不用翻譯軟體也聊了幾個小時的趣事。旅行中總會遇到很多有趣的事,之前在泰國吃夜宵的時候遇到燒烤小哥用特別生動滑稽的動作向我們表達雞翅,還和我們開玩笑可以用眼皮開啤酒,雖然大家都不懂對方的語言,但是還是能做簡單的溝通,而且讓溝通變得更加的有趣。然而這一次,在語言不通、不用翻譯軟體的情況下和一個緬甸大哥卻聊了三四個小時,我自己都驚嘆到了。這是我的一次的房車旅行,我和朋友一起來到了中緬邊境--瑞麗。
  • 翻譯與模仿
    如果承認翻譯是一門藝術,那麼就不可否認其中的模仿因素。從「藝術模仿」的英語對應詞mimesis來看,模仿這一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柏拉圖的文藝批評觀,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都把模仿看成是自然的表徵。語言自身起源於對自然的模仿,儘管現代語言學強調語言符號的任意性,但不可否認,最基礎的一些語言符號都有著自然的根源,而模仿論有助於解決符號任意性語言解釋力的不足。
  • 英語高級翻譯理論與實踐:「山水相連」的英語表達
    英語高級翻譯理論與實踐:「山水相連」的英語表達一、案例:「山水相連」的英語翻譯我們先來看」案例」,然後我做點評:中蒙兩國山水相連,是好鄰居、好朋友、好夥伴。近鄰勝遠親,患難見真情。需要強調的是,「理解」又可「理解」為:原語內「換詞理解」,而非「翻譯式理解」。換句話說,翻譯的第一要務是「理解」,而「理解」的解釋則是在原語內你能用其它的「原語」表達它的意思,或者「換句話來說就是。。。」,表達得通說明你「理解」了,「換句話來說」能「換」,說明你「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