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莊子的成語有哪些 跟莊子有關的典故來自莊子的成語及解釋

2021-01-09 閩南網

  更多出自莊子的成語 及解釋

  大而無當: 「肩吾問於連叔曰:「吾聞言於接輿,大而無當,往而不反。」意思:當:底。雖然大,卻無底。原指大得無邊際。後多用作表示大得不切合實際、不合用。 

  大相逕庭: 「 猶河漢而無極也;大有逕庭,不近人情焉。」意思:指彼此相差極遠或矛盾很大。 

  眾狙皆悅。」意思:原指玩弄手法欺騙人。後用來比喻常常變卦,反覆無常。

   莊周夢蝶: 「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目無全牛: 「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全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意思:指解剖牛的肢體時,看到的是其各個相連部分的空隙,已不再注意牛的外形。比喻技藝達到爐火純青的程度。亦形容辦事情準確熟練。

   遊刃有餘: 「以無厚入有閒,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 

  相濡以沫(相呴相濡)》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意思:比喻在困境之中以微薄的力量相互救助。

   盜亦有盜: 「故蹠之徒問於蹠曰:「盜亦有道乎?」蹠曰:「何適而無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聖也;入先,勇也;出後,義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備而能成大盜者,天下未之有也。」意思:道:道理。盜賊也有他們的那一套道理。 

  唇亡齒寒: 「故曰:唇竭而齒寒,魯酒薄而邯鄲圍,聖人生而大道起。」意思:嘴唇沒有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關。 

  老死不相往來: 「鄰國相望,雞狗之音相聞,民至老死而不相往來。 」意思:指彼此不聯繫,不交流情況。 

  螳臂當車: 「季徹局局然笑曰:「若夫子之言,於帝王之德猶螳蜋之怒臂以當車軼,則必不勝任矣。」意思:螳螂舉起前肢企圖阻擋車子前進。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敗。 

  知其一,不知其二: 「孔子曰:「彼假脩渾沌氏之術者也;識其一,不知其二;治其內,而不治其外。」意思:知道事物的一方面,不知道還有另一方面。形容對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夏蟲不可以語冰: 「北海若曰:「井鼃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意思:不能和生長在夏天的蟲談論冰。比喻時間局限人的見識。也比喻人的見識短淺。 

  以管窺天: 「子乃規規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辯,是直用管窺天,用錐指地也,不亦小乎?」意思:通過竹管子的孔看天。比喻見聞狹隘或看事片面。 

  招搖過市: 「今汝飾知以驚愚,脩身以明汙,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意思: 指在公開場合大搖大擺顯示聲勢,引人注意。 

  君子之交淡若水: 「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化腐朽為神奇: 「故萬物一也,是其所美者為神奇,其所惡著為臭腐;臭腐復化為神奇,神奇復化為臭腐。」意思:變壞為好,變死板為靈巧,變無用為有用 

  白駒過隙: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郤,忽然而已。...」意思:象小白馬在細小的縫隙前跑過一樣。形容時間過得極快。

  每況愈下: 「夫子之問也,固不及質,正獲之問於監市履希也,每下愈況。」意思:越往下越明顯。表示情況越來越壞。 

  蝸角之爭: 「有國於蝸之左角者,曰觸氏,有國於蝸之右角者,曰蠻氏。時相與爭地而戰, 伏屍數萬,逐北旬有五日而後反」意思: 比喻為了極小的事物而引起大的爭執。

    枯木死灰:「形固可使如杭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意思:身如枯木,心如死灰。比喻極其消極悲觀。 

    其應若響:「其動若水,其靜若鏡,其應若響。」比喻對答迅速,反應極快。 儻來之物:「物之儻來,寄者也。」無意中得到的或非本分應得的財物。

   吞舟之魚:「吞舟之魚,碭而失水。」能吞舟的大魚。常以喻人事之大者。 勞而無功:花費了力氣,卻沒有收到成效。 

  一飲一啄:「澤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飲,不蘄畜乎樊中,神雖王,不善也。」原指鳥類要吃就吃,想喝就喝,生活自由自在。後也指人的飲食。 

  視為畏途:「夫畏塗者,十殺一人,則父子兄弟相戒也。」看成可怕的、危險的道路。也比喻看成困難的、可怕的事情。

  【尾生抱柱】尾生與女子期於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莊子·盜蹠》

  【君子之交淡若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莊子》

  【來世不可待】來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

  ——《莊子·人間世》

  【莫逆之交】四人相視而笑,莫逆於心,遂相與為友。

  ——《莊子·大宗師》

  【吾生也有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

  ——《莊子·養生主》

  【貽笑大方】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莊子·秋水》

  【望洋興嘆】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

  ——《莊子·秋水》

責任編輯:凌芹莉

相關焦點

  • 不到二百字的寓言貢獻了五個成語,莊子真牛
    諸子百家,若論誰的學問最大,恐怕難有定論,但若論誰最逍遙,當屬莊子。莊子的文字汪洋恣肆,變化無端,短小的故事中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可淺嘗,可深研,令人愛不釋手。《莊子》一書分為內篇、外篇和雜篇,其中內篇更是精華中的精華,不過今天說的這則寓言卻出自於外篇,故事不到二百字,讀起來卻令人回味無窮。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辨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
  • 壽陵失步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壽陵失步,《莊子 秋水》:「且子獨不聞壽陵餘子之學行於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後以「壽陵失步」比喻仿效不成,反而喪失了固有技能。出自:《莊子·秋水》:「且子獨不聞壽陵餘子之學行於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
  • 莊子問友借錢,朋友有錢不借卻假仗義,誕生著名諷刺成語沿用至今
    莊子出身於楚國公族血統,是正兒八經的楚莊王后裔,按理說衣食無憂應該是沒什麼問題。更何況莊子之名響徹戰國大地,隨便到哪個諸侯處謀個一官半職,總歸也能逍遙快樂。我們印象中的莊子恰如《逍遙遊》所述,他應該像大鵬鳥一樣遨遊蒼穹,俯視人間,又怎麼會窮得吃不上飯呢?
  • 源於商丘的成語典故
    源於商丘的成語典故 2020-03-23 06: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步一趨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語本《莊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②比喻事事模仿和追隨別人。常含貶意。出自:語本《莊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清·百一居士《壺天錄》卷下:「斜睨之,美而豔,一步一趨,相離僅尺咫耳。」近義詞有:亦步亦趨,一步一趨是貶義成語,可作謂語、定語、狀語;指沒主見。
  • 吉祥止止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出自:《莊子·人間世》:「瞻彼闋者,虛室生白,吉祥止止。」近義詞有:好事成雙,吉祥止止是中性成語,可作謂語、賓語;指喜慶。吉祥止止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吉祥止止(jí xiáng zhǐ zhǐ)成語釋義:第一個止字是留止的意思,第二個止字是助詞。指喜慶。成語出處:《莊子·人間世》:「瞻彼闋者,虛室生白,吉祥止止。」近 義 詞:好事成雙成語用法:可作謂語、賓語;指喜慶。
  • 意境唯美成語:中國四字古典好聽古風成語及解釋出處
    人人都該了解的20個唯美文學典故  傾國傾城:李延年一曲「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成就了受寵的李夫人。  破鏡重圓:徐德言與樂昌公主憑國破前各執的半面銅鏡終重逢。  凌波微步:曹植描寫洛神步態「凌波微步,羅襪生塵」…每個唇齒含香的成語,都有段動人心扉的故事!
  • 莊子講運斤成風
    成語出處:《莊子·徐無鬼》:「郢人堊漫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斫之。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斫之,盡堊而鼻不傷,郢人立不失容。」 寓言解析:有個石匠表演絕活,他的朋友鼻尖上沾著白灰,石匠揮動斧子,砍向友人的鼻子,白灰瞬間沒了,朋友的鼻子完好無損,而且面色如常。
  • 《竹窗隨筆》|莊子
    ——蓮池大師莊子一有位俗士聚集年少的沙彌們,為其講解《莊子》,誇大的說:「《南華經》的義理勝過《楞嚴經》。」當時在座的僧眾和居士竟沒有人駁斥他的謬論。《南華經》相對於世俗的書籍而言,確實較為高妙,但如果說它的義理勝過《楞嚴經》,那就太可笑了!
  • 與「羊」有關的成語,你知道幾個?
    與「羊」有關的成語,你知道幾個?成語一直是中華文化的精髓,以十二生肖為主的成語更是應用頗多。那麼,帶「羊」字的成語,你又知道幾個呢?除了「亡羊補牢」,你還知道什麼呢?下面,和我們一起學習下吧!虎蕩羊群出自《三國演義》出自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一回:「孔融望見太史慈與關、張趕殺賊眾,如虎入羊群,縱橫莫當。」指老虎跑進羊群。比喻強大者衝入柔弱者中間任意橫行,以強凌弱。鼠穴尋羊出自《隨園詩話補遺》出自清·袁枚《隨園詩話補遺》卷四:「有某公課士,以賦得蜻蜓立釣絲,限『蜻』字,七排四十韻。人以為難。餘笑曰:『此之謂鼠穴尋羊,蜂窠唱戲,非以詩學教人之道也。』
  • 酈波:讀懂莊子三條魚 突破人生三種困境
    「今天講莊子三條魚的智慧我覺得特別有意義。當下,我們面對很多的困境,來自疫情的困境、世界局勢變化的困境等等,我們需要運用的先哲的智慧,突破困境。」7月23日,知名文化學者酈波亮相江蘇書展「書香中國·全民閱讀大講堂」開講。
  • 視而不見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出自:先秦 莊周《莊子 知北遊》:「終日視之而不見,聽之而不聞,搏之而不得也。」近義詞有:視若無睹、聽而不聞,反義詞有:過目不忘,視而不見是貶義成語,緊縮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含貶義。視而不見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視而不見(shì ér bù jiàn)成語釋義:指不注意;不重視;睜著眼卻沒看見。也指不理睬;看見了當沒看見。
  • 莊子不養貓:中國古人為什麼養貓?
    可見莊子對養馬的認知異常深刻。再聯想到《莊子》中庖丁解牛、痀僂承蜩等寓言中對動物細緻入微的描摹,以及書中大量出現的活靈活現的動物形象,更讓人認識到莊子的「於學無所不窺」。《莊子》中有關養虎的文字,也同樣深刻:「養虎的人,不敢用活著的動物作為老虎的食物,因為怕激起老虎的殺心;也不敢用完整的動物屍體餵老虎,唯恐激起老虎的殘虐之心;時刻留意著老虎的饑飽,洞悉老虎的喜怒。
  • 大惑不解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出自:莊周《莊子 天地》:「大惑者,終身不解;大愚者,終身不靈。」近義詞有:百思不解、莫名其妙、不知所以,反義詞有:茅塞頓開、豁然開朗、恍然大悟,大惑不解是中性成語,聯合式成語;可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質問的場合。
  • 江蘇書展,聽這位大咖說「莊子的三條魚」
    有意思的是,酈波老師這次給出的演講題目是《魚我所欲也——莊子的智慧》,觀眾們不禁在頭腦中劃出了大大的問號:孟子的「魚我所欲也」,怎麼成了莊子的智慧?酈波笑著說,他是要從和莊子有關的三條「魚」說起,抽絲剝繭,在永恆的寓言中破解古代智者留給今人的人生智慧。《逍遙遊》之「魚」:帶你走出人生的價值困境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 酈波:從莊子的「三條魚」看見人生的智慧
    7月23日上午,第十屆江蘇書展「書香中國•全民閱讀大講堂」首場開講,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酈波帶來主題演講《魚我所欲也——莊子的智慧》,向讀者介紹了「中國四哲」之一戰國中期思想家莊子的哲學思想,以及對當代人的啟示。
  • 成語典故:東施效顰
    成語「東施效顰」中的「效」,即效仿的意思;「顰」,皺眉頭的意思。「東施」:春秋戰國時期越國的醜女,代指醜婦。「東施效顰」比喻模仿別人不但模仿不好,反而出醜。有時也作自謙之詞,表示自己根底差,學別人的長處沒有學到家。
  • 莊子筆下的動物世界,象徵了人生的哪些境界?
    莊子作為逍遙派代表,他的人生態度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味,莊子對於世界有自己獨特的看法,而且莊子寫故事喜歡用動物象徵著自己的志向,他寫了很多有關動物的故事,而這些他筆下的動物也映射了他內心的世界。烏龜——淡泊名利古語道:「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 「網紅教授」酈波:讀懂莊子三條魚 突破人生三種困境
    鍾升 攝中新網蘇州7月23日電 (周建琳)「今天講莊子三條魚的智慧我覺得特別有意義。當下,我們面對很多的困境,來自疫情的困境、世界局勢變化的困境等等,我們需要運用的先哲的智慧,突破困境。」23日,知名文化學者酈波亮相江蘇書展「書香中國·全民閱讀大講堂」開講。
  • 畜牲比人可愛:莊子的動物世界
    2018年,我花了大半年的時間來精讀莊子,發現了一個可愛的莊子。今人有一句很灰暗的社會經驗學金句:「越是與人打交道多,就越是喜歡狗!」其實莊子也是這個意見,只不過他描述的程度比這句更深沉悠遠而已。「北冥有魚,其名為鯤……」莊子的世界就是從一隻似真似幻的神奇動物「鯤」展開的。鯤是莊子自由精神具象化的一種神獸,這就奠定了莊子用動物來表達難以直敘之志趣的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