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間拯救了地球?超級酶可快速分解塑料,人類有救了?

2021-01-11 騰訊網

地球上的自然危機何其之多,但說到21世紀最大的麻煩還一定得說到塑料。畢竟塑料垃圾可謂是無孔不入了,就連馬裡亞納海溝深處都追尋到了塑料垃圾的產物。而塑料又是一種極難自我降解的垃圾,倘若沒有人為的幹涉,數百萬年時間依舊存在於地球上,對地球生態環境該是怎樣的破壞!然而,從另一方面來看,塑料又是21世紀最偉大的發明,畢竟塑料確實豐富了人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幾乎人類視野所看到的一切,都源於塑料製造。由此可見,錯的並非是塑料本身,而是人類是如何看待和利用這項發明的。

酶是一種催化物劑,在生化反應中起著重要作用。科學家就無意之中,將2種細菌產生的酶結合到了一起,結果發現這種新型的酶竟然有加速分解塑料的能力,且相比較普通的酶而言,新型酶的分解速度提升了6倍之多。這種意外的收穫讓科學家尤為驚喜。若是用於工業製造和商業收入之中。既刺激了消費同時也保護了地球生態環境。

以我國每次生產製造的千萬噸廢舊塑料垃圾舉例,這些垃圾儘管大多數都會被送到加工廠中處理,但人為素質使然,塑料垃圾流出鄉間田野,公路湖泊山川海域之中,依舊是不可避免的。長此以往下去,但凡塑料一日沒有退出人類的生活,地球就會被日益增加的塑料垃圾環繞,終有一天,地球還成為一顆垃圾塑料星球。

這些塑料垃圾原本經過二次加工提取後,不少塑料垃圾還能再次投入生產利用,但被隨意丟棄之後,人類又需得從石油原油等多種礦產資源中提取出來。儘管如今已經未有人憂慮石油會被消耗殆盡了,但能節省的,為何又要將原油利用在塑料上呢?

既然人類無法完全避免塑料垃圾的丟棄,那麼就只能從源頭控制塑料垃圾了,一方面是希望發現更多的新型清潔能源代替塑料,另一方面則是加大銷毀塑料垃圾的能力,新型酶顯然是最佳的選擇,最後則是提高人類的自身素質了,減少塑料垃圾的排放和丟棄,儘量讓塑料垃圾被投入二次利用中。讓未來的人類不被塑料垃圾困擾,也讓人類地球離垃圾遠一點,離清新的綠色生態星球更近一點,大家覺得人類應該如何面對塑料垃圾對自然環境造成的破壞呢?

相關焦點

  • 塑料汙染讓人類自食其果,科學家發現蠟蟲能分解塑料或能拯救地球
    對於塑料的危害,我們最直觀的感受,大多數都只來源於那些悽涼的小動物。因不易降解,塑料垃圾常被動物當做食物吞食,一些動物更是被塑料纏身而亡。2018年10月22日,奧地利維也納醫藥大學博士Philipp Schwabl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首次在人類糞便中檢測到多達9種微塑料,直徑在50至500微米之間。這意味著,微塑料已經通過人類的腸胃道,進入了人類的身體。
  • 塑膠袋垃圾汙染有救了,這種害蟲能分解它,速度快效果好
    現在各國對環境汙染的問題,都開始重視了起來,為了保護生態環境,科學家們想出了各種各樣的方法,這極大地減少了人類對環境的汙染。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處理塑膠袋的事情上,各國一直都沒有太大的進展,不知道該如何有效地處理這些塑料垃圾。
  • 活性超強的突變酶問世:10小時分解90%的PET塑料
    塑料,幾乎是現代人類生活已經離不開的一種材料,但廣泛應用之後產生的大量垃圾也日漸成為大自然的頑疾。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數據統計,截至 2018 年,全世界每年產生的塑料廢物已超 3 億噸,其中超過 800 萬噸的塑料會進入海洋,而據估計,自 1950 年代以來,全世界已累計生產了超過 80 億噸塑料,其中約 60% 最終進入了生態環境或垃圾填埋場,很多塑料垃圾需要數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時間才能自然分解掉。
  • 研究人員發現在數小時內就能將塑料分解的酶,太給力了!
    許多科學家一直致力於全球塑料回收的研究,繼發現食塑性昆蟲蠟蛾之後,最近發現的一種突變酶在這方面表現突出。 最近,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顯示,這種新發現的酶能夠在幾個小時內將塑料瓶、紡織品和外包裝中使用的滌綸樹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轉化回原始材料。
  • Nature封面:這種新的酶,10小時就能「吃掉」塑料瓶,分解率高達90%...
    不僅如此,通過優化條件,他們能夠在10小時內將PET分解率達到90%。雖然還殘留一些結晶形態的PET,但這種效率已然是很高了:可以從1000公斤的PET廢料中提取出863公斤的原料。換句話說,重新設計的這種酶的效率,比我們身體裡分解澱粉酶的效率還要高。
  • 一種酶讓塑料分解率10小時內達到90% 而且還很...
    塑料是一項偉大的化學材料發明,但難以分解的特性,又導致全球出現了塑料製品的「消化病」,微塑料廢物近年來對環境的汙染更是讓人觸目驚心。法國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酶,可以有效分解最常見的一種塑料形式——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這個過程中,可以將90%的相同塑料轉化回其原始原料。
  • 吃塑料的蟲子,被稱為「地球的救星」,若環境得到改善它是功臣!
    吃塑料的蟲子,被稱為「地球的救星」,若環境得到改善它是功臣!現在隨著我們科學技術的不斷提高,人類的生活水平變得越來越好,我們不再為了饑飽問題而絞盡腦汁,而是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娛樂項目,在精神層面上得到了非常大的享受和提高,但是我們卻忽略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那就是人類在地球上的生活對地球環境所造成的破壞。
  • 科學家發現地球「救星」,百隻齊聚12小時,可啃光一個塑膠袋
    文/仗劍走天涯科學家發現地球救星「塑料蟲」,百隻齊聚12小時,可啃光一個塑膠袋如果說如今世界上到底什麼樣的危險才是人類最應該注意的,那一定是垃圾汙染的問題。地球生態和人類息息相關,如果地球的生態變得惡劣下去,那麼人類未來該何去何從?這是需要考慮的。
  • 這種蟲子竟然能大口大口吃塑料,厲害了!
    塑料瓶等塑料製品,在給人類生活帶來無限便利的時候,因為在大自然中難以分解,也帶來了巨大的環境汙染。不過,西班牙一位生物學家 Federica Bertocchini 因為養蜜蜂,竟然意外發現了一種吃塑料的蟲子,或將拯救塑料汙染,從而拯救人類自己!
  • 科學家在人類體內,發現了塑料微粒,這是大自然對人類的警示
    可事實上,人們日常生活中真正離不開的並不是手機,而是被很多人忽略的塑料製品。相信朋友們對塑料都不陌生,我們可以觀察一下自己的周圍,相信大家可以看到很多的塑料製品。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科技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而塑料的應用範圍也越來越廣,越來越普遍,它才是現代人們最離不開的東西。
  • 為什麼黃粉蟲和蠟蟲被發現可以分解塑料是對減少塑料都一片樂觀...
    ,本身就是一個歧途,塑料被作為要解決的問題,而不是資源,塑料是資源使用的一個方式,本身需要可持續和閉合循環。分解塑料依然是原來的線性經濟思路,而不是循環經濟思路。蟲子分解塑料,是一個技術方案,技術方案有實驗室和產業化兩個層面,目前似乎都只是實驗室水平,而不能產業化,分解的速度太慢,與塑料垃圾的增長速度相比,非常不對等。蟲子分解塑料,還是一個系統性問題,分解後的後道工序能不能跟上,有無社會需求?這個不是一個簡單的創新想法能決定的。
  • 吃塑膠袋的蟲子,白色汙染可能有救了,「限塑令」是否能取消了?
    限塑令在發布之後,很多商家已經替換掉了原始的塑料吸管,改用紙制吸管,對於大多數用戶來說覺得這樣的方式用起來非常不方便,麥旋風當中的勺子也進行了更改,網友調侃說麥旋風也炫酷不起來了。限塑令執行的目的是為了保護環境,降低白色汙染給地球造成的嚴重影響,這樣的方式真的管用嗎?
  • 科學家發現吃塑膠袋的蟲子,12小時就可分解,環境有救了!
    使用時間過就之後人們也發現了塑料在我們生活當中所存在的危害,給我們的壞境上面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因為塑膠袋它的質量雖然非常的輕,但是它的講解難度卻非常的大,就給我們的環境造成了白色汙染
  • 科學家發現以塑料為食蟲子 吃塑料排二氧化碳
    在中國國內,黃粉蟲實際上類似蠶,人類可以直接食用,炒著吃,也可以用來做飼料。養殖黃粉蟲十分容易,養殖戶可用新鮮燕麥、小麥糠、蘋果養殖。大功臣:「可消化最難降解的聚苯乙烯塑料,其他相對容易降解的塑料,理論上黃粉蟲同樣可以消化。」而以聚苯乙烯為食物來源的黃粉蟲與正常取食的黃粉蟲一樣健康,其排洩物還能用於農作物土壤育肥。
  • 地球救星:專吃塑料的蟲子,百隻只需12小時,就可啃光一個塑膠袋
    現在的地球壓力越來越大,環境汙染越來越嚴重,其中白色垃圾就是我們所說的一些塑膠袋,就成了地球汙染最重要的來源,因為塑膠袋子一旦進入土壤無法分解和降解就形成了土壤的永久傷害
  • 這種塑料入海即溶 海鳥再不會誤食塑膠袋了
    這種塑料入海即溶 海鳥再不會誤食塑膠袋了     中國科學家研製出可在海水中降解的聚酯複合材料數字  人類每年向海洋投放的塑料垃圾為480萬噸到1270萬噸,佔海洋固體汙染物總量的
  • 體液可直接分解塑膠袋,環境汙染有望被根治?
    其實除了環境汙染以外,還有一個問題比較棘手,那就是塑料汙染。早在我們小學的時候就知道塑膠袋的降解能力非常差,經過數據分析,一個塑膠袋完全降解需要幾百年的時間。而在全球範圍內,平均每秒就要消耗3.3萬個塑膠袋,按照這種情況,環境平衡遲早有一天會被打破。
  • 可以拯救地球,為地球環境做出巨大貢獻的5個現代創意發明
    但是,有一些環境保護者、企業家和發明家卻並沒有將此遺忘,他們一直都在為保護環境和保護地球生態做出貢獻。在今天的文章裡邊,小編要為你重點介紹幾個偉大的發明:可以拯救地球,保護環境的5個小發明。022、可清潔海洋塑料垃圾的垃圾桶塑料對於海洋危害巨大,它們不僅會對海洋環境造成危害,還可能因為被海洋生物和一些鳥類誤吞食而讓它們出現生命危險。因此,如何減少塑料對於海洋的危害是至關重要的。
  • 科學家研究發現,人類有可能每天都在吃塑料,這是怎麼回事?
    人類走進科技時代之後,雖然快速發展的科技,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讓人類文明實現了質的飛躍,但是快速發展的工業,也給地球的生態帶來了不斷的破壞。環境問題已經成為現在人類最頭疼的問題,如果生態惡化得不到有效控制,再過幾百年,地球生態就有可能徹底崩潰,人類將失去地球這個生存了數百萬年的家園。而在眾多的環境汙染中,白色汙染是最容易讓我們忽視的一類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