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圖
如果說在成都有寬窄巷子,在上海有新天地,那麼在昆明就有昆明老街。昆明老街每日總是人潮人湧,紛至沓來的本地人或外地遊客,或購物,或閒散。當人們沉浸在老街的驚喜時,昆明市公安局五華分局護國派出所社區民警鄭明燭已經帶領輔警、春城治安志願者為這片地方保駕護航。
鄭明燭,是護國派出所景星社區的一名社區民警。
從警27年,一直在基層派出所工作,先後擔任過內勤、刑偵、治安、巡邏、社區民警。一直在基層派出所工作的鄭明燭知道,要做好社區民警只有經常接觸群眾,入戶走訪群眾,才能熟悉轄區的人和事,離開了群眾,社區工作就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就會一事無成。
鄭明燭說:「我想對轄區群眾說,我想用真誠、微笑贏得你們的信任。」
把群眾的「雞毛蒜皮」放在心上,哪怕是花草也不放棄找回的可能。
2019年5月,景星花市一群眾反映,其攤位在售的花經常被盜,之前只是零星的幾小盆被盜,到後面被盜的數量越來越多,鄭明燭根據群眾提供的細微線索,一頭扎進了監控室。
面對長達幾十個小時的海量監控視頻,她仔細搜索破案的蛛絲馬跡,終於,在次日的凌晨4點,發現了3名男子經常在凌晨出現在景星街花市附近,甚是可疑。她便調取了老街周邊的監控錄像,從監控錄像中發現了3名男子的行動軌跡,最終鎖定了這群「採花大盜」的落腳點。隨即她將掌握的線索告知刑偵民警,刑偵民警在西山區一出租房內,查獲4名犯罪嫌疑人,追回價值60000餘元的300多盆被盜花草。
當看到失而復得的被盜花草時,花主都不相信被盜的花草還能追回。「我只是反映一下自己的情況,沒想到鄭警官卻當成一件大事來處理,這樣的社區民警我放心。」被盜花主如是說。
鄭明燭幫助群眾找回被盜花草的事,是她平時工作的一個縮影。她聯合城管、辦事處、居委會整治私搭亂建;檢查老舊小區安全,協調清理樓道堆放的垃圾和雜物;勸離存在安全隱患的老舊居民樓的住戶;協調處理珠寶市場退返租金問題,調解租戶和物業公司的矛盾;協調資金,為老舊樓棟免費安裝高清探頭和人臉識別系統……鄭明燭把「為民服務」落到實處,幫轄區群眾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雞毛蒜皮」的小困擾。
鄭明燭說:「27年來我能將這個職業一直從始至終做到現在,我的初心是作為一名民警的信念,在社區,用心去看群眾需要什麼。」
供圖
在社區,鄭明燭身上的不少故事是發生在她和群眾之間的。
2018年10月的一天,家住文明街30號的孤寡老人任繼仙給鄭明燭打電話,稱自己走路的時候不小心摔倒了,需要幫助。在電話裡,聽到老人疼痛的呻吟、焦急的喘息。掛斷電話後,她立即放下手上的工作,帶領輔警第一時間將老人送到雲南省中醫院治療,因老人已60多歲高齡,膝下並無兒女,住院更無人照顧,鄭明燭便帶著輔警輪班到醫院陪護照顧老人,直至老人出院,老人出院後她又多次上門噓寒問暖,看到老人生活恢復正常後,她心裡才踏實。
鄭明燭和任奶奶的故事是她視群眾為親人的眾多故事中的一個。
她還以點帶面,打造了景星警務室,並聯繫轄區單位建立黨建小分隊,建立聯防聯動機制,每天對複雜易發案地段進行巡邏,轄區發案率得到有效控制。結合警務室1226工作模式,鄭明燭建立微信群,打造零距離服務網上陣地和法制宣傳平臺。針對老舊樓棟發案高、嫌疑人無法追蹤、無人管理的情況,她主動協調資金,為住戶免費安裝了高清探頭和人臉識別系統。
鄭明燭說:「工作27年,我很喜歡這個職業,和過去相比,科技化、信息化為民警的工作插上了翅膀。」
鄭明燭表示,她將一以貫之地堅守和踐行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用忠誠和熱血守護一方安寧,用真心和暖心進社區、聽民聲、訪民情、察民意、解民憂,以燕子壘窩的恆勁、螞蟻啃骨的韌勁、老牛爬坡的拼勁,奮力打造一個文明和諧、安定有序的魅力社區。
鄭明燭說:「在護國派出所,隊伍有凝聚力,轄區群眾和民警也是凝聚在一起的。」
據了解,鄭明燭先後受到嘉獎5次,被評為「優秀公務員」4次,被昆明市公安局評為「五一勞動建功標兵」。( 洪年、王昕)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