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民警鄭明燭:把群眾的"雞毛蒜皮"放心上

2021-01-09 人民網

供圖

如果說在成都有寬窄巷子,在上海有新天地,那麼在昆明就有昆明老街。昆明老街每日總是人潮人湧,紛至沓來的本地人或外地遊客,或購物,或閒散。當人們沉浸在老街的驚喜時,昆明市公安局五華分局護國派出所社區民警鄭明燭已經帶領輔警、春城治安志願者為這片地方保駕護航。

鄭明燭,是護國派出所景星社區的一名社區民警。

從警27年,一直在基層派出所工作,先後擔任過內勤、刑偵、治安、巡邏、社區民警。一直在基層派出所工作的鄭明燭知道,要做好社區民警只有經常接觸群眾,入戶走訪群眾,才能熟悉轄區的人和事,離開了群眾,社區工作就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就會一事無成。

鄭明燭說:「我想對轄區群眾說,我想用真誠、微笑贏得你們的信任。」

把群眾的「雞毛蒜皮」放在心上,哪怕是花草也不放棄找回的可能。

2019年5月,景星花市一群眾反映,其攤位在售的花經常被盜,之前只是零星的幾小盆被盜,到後面被盜的數量越來越多,鄭明燭根據群眾提供的細微線索,一頭扎進了監控室。

面對長達幾十個小時的海量監控視頻,她仔細搜索破案的蛛絲馬跡,終於,在次日的凌晨4點,發現了3名男子經常在凌晨出現在景星街花市附近,甚是可疑。她便調取了老街周邊的監控錄像,從監控錄像中發現了3名男子的行動軌跡,最終鎖定了這群「採花大盜」的落腳點。隨即她將掌握的線索告知刑偵民警,刑偵民警在西山區一出租房內,查獲4名犯罪嫌疑人,追回價值60000餘元的300多盆被盜花草。

當看到失而復得的被盜花草時,花主都不相信被盜的花草還能追回。「我只是反映一下自己的情況,沒想到鄭警官卻當成一件大事來處理,這樣的社區民警我放心。」被盜花主如是說。

鄭明燭幫助群眾找回被盜花草的事,是她平時工作的一個縮影。她聯合城管、辦事處、居委會整治私搭亂建;檢查老舊小區安全,協調清理樓道堆放的垃圾和雜物;勸離存在安全隱患的老舊居民樓的住戶;協調處理珠寶市場退返租金問題,調解租戶和物業公司的矛盾;協調資金,為老舊樓棟免費安裝高清探頭和人臉識別系統……鄭明燭把「為民服務」落到實處,幫轄區群眾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雞毛蒜皮」的小困擾。

鄭明燭說:「27年來我能將這個職業一直從始至終做到現在,我的初心是作為一名民警的信念,在社區,用心去看群眾需要什麼。」

供圖

在社區,鄭明燭身上的不少故事是發生在她和群眾之間的。

2018年10月的一天,家住文明街30號的孤寡老人任繼仙給鄭明燭打電話,稱自己走路的時候不小心摔倒了,需要幫助。在電話裡,聽到老人疼痛的呻吟、焦急的喘息。掛斷電話後,她立即放下手上的工作,帶領輔警第一時間將老人送到雲南省中醫院治療,因老人已60多歲高齡,膝下並無兒女,住院更無人照顧,鄭明燭便帶著輔警輪班到醫院陪護照顧老人,直至老人出院,老人出院後她又多次上門噓寒問暖,看到老人生活恢復正常後,她心裡才踏實。

鄭明燭和任奶奶的故事是她視群眾為親人的眾多故事中的一個。

她還以點帶面,打造了景星警務室,並聯繫轄區單位建立黨建小分隊,建立聯防聯動機制,每天對複雜易發案地段進行巡邏,轄區發案率得到有效控制。結合警務室1226工作模式,鄭明燭建立微信群,打造零距離服務網上陣地和法制宣傳平臺。針對老舊樓棟發案高、嫌疑人無法追蹤、無人管理的情況,她主動協調資金,為住戶免費安裝了高清探頭和人臉識別系統。

鄭明燭說:「工作27年,我很喜歡這個職業,和過去相比,科技化、信息化為民警的工作插上了翅膀。」

鄭明燭表示,她將一以貫之地堅守和踐行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用忠誠和熱血守護一方安寧,用真心和暖心進社區、聽民聲、訪民情、察民意、解民憂,以燕子壘窩的恆勁、螞蟻啃骨的韌勁、老牛爬坡的拼勁,奮力打造一個文明和諧、安定有序的魅力社區。

鄭明燭說:「在護國派出所,隊伍有凝聚力,轄區群眾和民警也是凝聚在一起的。」

據了解,鄭明燭先後受到嘉獎5次,被評為「優秀公務員」4次,被昆明市公安局評為「五一勞動建功標兵」。( 洪年、王昕)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相關焦點

  • 社區警務|群眾寵物走丟了,社區民警也幫找
    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贊成不贊成、答應不答應是衡量公安工作的第一標準。東莞市公安局清溪分局鐵松警務室積極轉變觀念,從傳統的「管制型」向便民利民的「管理服務型」轉變,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辦人民群眾想辦而自身又無法辦到的事情,多為困難群眾和弱勢群體提供幫助,做人民群眾的貼心人。
  • 東莞社區民警∣葉建芬:用實際行動,踐行為人民服務宗旨
    道滘公安分局小河村社區民警葉建芬,從警27年,擔任社區民警已有18年,為把社區警務工作做好做實,他經常夜以繼日地工作,紮根基層在電信詐騙方面,為取得更好的宣傳效果,他經常帶領警務室輔警利用走訪入戶的方式進行宣傳,無論工廠企業,臨街商鋪,他必須做到一間不漏才放心,通過向群眾派發宣傳單張,解答群眾疑問,讓每一位群眾拿到宣傳資料單張看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 反詐騙進行時|防詐騙有新招,社區民警利用微信群提醒群眾免上當
    連日來,東莞市公安局企石分局企石村警務室社區民警繆日昌在轄區裡開展防詐騙宣傳活動,並針對轄區內有人刷單被詐騙的事件,專門在各微信群裡做宣傳。活動中,社區民警繆日昌通過放置宣傳展板,發放、張貼宣傳材料,並使用「大聲公」喇叭現場講解等多種形式向大家講解了防範電信詐騙的知識並傳授大家識別電信詐騙的方法,為廣大企業員工答疑解惑,提醒員工不要輕易將個人資料、卡號、存款密碼等告知他人,如遇可疑情況,多與親屬、朋友溝通確認或撥打報警電話。
  • 他們的名字叫「社區民警」
    韓麗茹說,剛開始到社區的時候,每天都在轄區內巡查,走一天下來腿腳酸疼,現在走多了,就習慣了,能紮根基層,解決民生「大小事」,有種幸福感。韓麗茹是寮步社區民警的一個縮影。筆者了解到,目前寮步鎮29個村(社區)共配齊了36名專職化社區民警。社區民警必須「有志於紮根村(社區)、善於做好群眾工作」,專門耕耘好自己的警格「責任田」。這批社區民警紮根於基層,專職於解決群眾的「大小事」。
  • 社區民警工作札記:邁開腳走進群眾心 「門難進」變「笑臉迎」
    群眾最需要的,就是社區民警應該做的。翌日,天空剛露出魚肚白,就早早的洗漱完,徒步到鐵路家屬院,圍著這兒一畝三分地,細心的行走腳下的每一寸土地。要想破解鐵路家屬院整治難題,首要的就是要摸清情況。我們總是在奢望和民眾的理想溝通環境,遇到群眾言語刁難,從心裡就開始攻擊,終止溝通,然後將情緒寫在臉上;我們常常抱怨他們不理解我們的工作,何不反思我們工作到底做到位了沒有;前行的路,我們時而忘卻了我們就是以主動為民服務的宗旨,而全心全意就包括了我們與群眾從心靈上達到共鳴。當我在筆記本上敲下這段話時,腦海裡所有的委屈只剩下必須讓住戶滿意的直白訴求。
  • 社區民警在身邊(96)︱陳靖予:為了能與社區老人搭上話,苦學客家方言
    說起東莞市公安局塘廈分局田心派出所龍背嶺社區民警陳靖予,村民都忍不住誇讚起來。對這個經常到社區裡轉、用客家方言與村民聊家常的民警,大爺大媽都太熟悉了。 塘廈鎮龍背嶺社區共有房屋1263棟,分租工廠286間,獨立工廠44間,商鋪953間;本地人口1163人,外來流動人口數24135人,本地村民大多是客家人,講客家方言。
  • 社區警務|一起來看看這個社區民警的日常工作
    「鈴鈴鈴......」早上5點鐘,東莞中堂公安分局鶴田社區民警陳文輝的鬧鐘就響了,陳文輝看了看表,一天的工作正式拉起帷幕。確保校園交通安全,為學生上下學提供一個安全環境。作為東莞市公安局中堂分局鶴田村的社區民警,陳文輝同志為轄區內的兩所學校上下學提供了一個安全環境。
  • 看社區民警「線上+線下」巧妙化解
    看社區民警「線上+線下」巧妙化解 2021-01-05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瀋陽一名社區民警的「桌子床」
    1月14日6時30分,瀋陽市公安局大東分局文官派出所社區民警崔平從警務室桌子上鋪著的「被窩」中爬起來,洗漱、穿衣、擦地,再把被褥從桌子上收到柜子裡,拿起電話給木匠村的防疫負責人撥打過去:「還有沒做核酸檢測的嗎?省外回來的都讓在自家待好,我去登個記。」
  • 她是社區「大管家」 居民貼心人
    在西寧市城西區公安分局興海路派出所,有這樣一位基層女民警,她叫馬春梅。她紮根在社區基層第一線,奉獻在服務群眾主戰場,堅守在抗擊疫情最前沿;她是群眾的貼心人,社區的「大管家」。多年來,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平凡的崗位上踐行著一位基層民警的使命與擔當。她最愛說的就是「我行」,這背後包含著太多令人感動的故事。義不容辭 解決群眾困難「怎麼進展這麼快!」青海大學附屬醫院骨科主任看著馬春梅的膝關節CT片不敢相信。僅僅幾年的時間,馬春梅的膝關節軟骨組織的磨損程度竟然是其他人用20年左右才能達到的程度。
  • 從社區民警到警隊「飛人」,他的故事不尋常!
    一年多的派出所工作讓他體會到首都公安民警的艱辛,但每當得到群眾的認可後,他就會覺得一切的努力和付出都值得。2013年,張崢通過了考核極為苛刻的首都警航招飛考試,光榮地成為了一名空中任務員。參加首都警航工作後,他立足本職,刻苦訓練,在短短兩年時間裡,通過了各項培訓考核,取得了直升機絞車手、救生員等資質證書,成為一名具備出艙作業能力的合格空中任務員。
  • 社區民警在身邊(114)丨陳發興:勤走百家門、遍識百家人、熟知百家情
    陳發興是東莞市公安局長安分局新安警務室的一名社區民警,他在平凡的崗位上發光發熱,用愛心溫暖一方熱土,用堅守維護一方平安。他將服務群眾寓於治安防範工作之中,有效維護了轄區內的治安穩定,得到了轄區群眾的真心擁護和信賴。
  • 石家莊警苑社區「評評理」調解隊 雞毛蒜皮無小事 家長裡短見真情
    石家莊東裡街道警苑社區有一支「評評理」調解隊,專門為社區居民排憂解難,促進鄰裡和諧,受到小區居民的一致好評。 「評評理」調解隊成立於2018年,是一個以服務社區為主的公益組織,隊員多是警苑社區的老人。警苑社區是一個老舊小區,社區內居住的老人很多是石家莊市監獄的退休幹警。
  • 社區警務|少女流浪街頭,社區民警聯合志願者為其尋親人
    12月15日,在東莞市公安局常平分局松柏塘派出所裡,群眾周某握著社區民警謝漢新的手一直道謝。事情還得從2020年12月14日中午說起,當天,常平公安分局松柏塘派出所接群眾來電求助,稱在常平汽車客運站附近路段,有一女子丟失身份證回不了家鄉,想警方幫忙核查女子身份,希望可以協助該女子回家。松柏塘派出所社區警民謝漢新接報後,立即趕往現場了解情況。
  • 東營暖心群眾為民警送來熱騰騰的煮雞蛋...
    (東營廣播電視臺 智慧東營 編輯 李雨婷 通訊員 解朋龍)2月5日中午,正在東青高速東營站防疫檢查站執勤的民警收到了一熱心市民送去的煮雞蛋、牛奶和方便麵,熱乎乎的雞蛋、成箱的牛奶,一句:「辛苦你們了,我給你們帶了點吃的。」讓正在執勤的民警們在大雪紛飛中感受到來自群眾的真切關愛和濃濃暖意。
  • 社區警務|疑似精神患者流浪街頭,熱心民警助其回家
    社區民警葉紹強處警後通過交談,發現該名男子思維紊亂,胡言亂語,又不能清楚表達自己的住址和親人的聯繫方式,加上其當時上身赤裸,下穿短褲,疑似精神障礙。隨後民警經過艱苦地查詢,多方努力,終於幫助該男子與家人團聚,獲得了家屬的感謝和群眾的稱讚。「查無此人!」
  • 王先生:「別摸它,會被欺負」 民警:「放心,貓頭鷹會有專人處理」
    王先生:「別摸它,會被欺負」 民警:「放心,貓頭鷹會有專人處理」 2020-10-28 10:55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愛民擁警 · 解心結 | 「養鴿子」 引糾紛,看社區民警如何化解……
    怎樣做才能讓群眾「揣著矛盾進來,帶著微笑出去」?這裡的民警化解矛盾有妙招!1月9日凌晨4:30,豐登鎮派出所內,值班民警化剛正坐在接警臺前總結著一天接出警的情況。叮鈴鈴...叮鈴鈴...化剛的思緒被接警電話清脆的鈴聲打斷,迅速接起了電話。「您好,這裡是豐登鎮派出所。」
  • 下基層上一線|記樂山張公橋派出所駐點民警的日常
    自4月19日「樂山市公安局機關民警下基層上一線」活動出徵號角吹響以來,樂山市公安局機關80名駐點幹部整裝出發,下沉到全市公安機關29個基層所隊,開啟了他們為期兩年的基層駐點工作體驗。市中區張公橋派出所迎來了四名不同風格的駐點幹部。
  • 用心做群眾的「貼心人」
    用心做群眾的「貼心人」 2021-01-07 20: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