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原子彈爆炸後,小男孩背著自己的弟弟來到火葬場,最後怎樣了

2020-12-05 騰訊網

1945年8月6日到9日,兩顆原子彈先後在日本爆炸,兩地瞬間被夷為平地,死亡總人數高達40萬,還不包括那些後來因為核輻射而死的人,隨後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日本也成為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被原子彈攻擊過的國家。

當年一位叫喬·奧唐納(Joe O'Donnell)的美國官方攝影記者來到了日本,他有一個任務,那就是拍攝原子彈對日本本土造成的破壞和日本人的現狀,於是奧唐納花了7個多月走遍日本各地,拍攝了無數張照片,其中有一張照片,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是一張你只要看一眼就會記住的照片,照片中的日本男孩緊緊抿著唇,眼神堅定地看向遠方,手緊貼著大腿外側,儼然是軍姿模樣,他光著腳踩在土地上,在他的身上纏繞著簡單的繩子,繩帶綁著一個向後仰著頭的嬰兒,其實嬰兒已經去世多時了……

他叫做上戶明宏,他背上的嬰兒是他的親弟弟,根據奧唐納回憶,這張照片是在日本長崎的一處火葬場拍攝的,原本奧唐納在拍攝火葬場員工們麻木工作的樣子,無意中看到了不遠處這個以軍姿站立的小男孩,他至少在那裡站立了10分鐘。

然後上戶明宏慢慢走了過來,輕輕解開背上的繩子,將那個嬰兒遞給了火葬場工作人員,這時候奧唐納才知道那個嬰兒已經死去了,直接工作人員面無表情地把嬰兒放進了燃燒著火焰的石灰洞裡,上戶明宏站在原地沒有動,火光在他的眼睛裡跳躍著……直到嬰兒完全消失在他的眼睛裡,夕陽西下,上戶明宏默默離開了。

此照片一出,震撼了各個國家,人們紛紛譴責原子彈爆炸對人類造成的危害,親身經歷這一切的日本國內更是反響劇烈,並尋找到了這個男孩,他表示會帶著弟弟的份努力活下去。所以此後但凡說到反戰、反核武器的題材,日本人就會擺出這張照片,表示自己是二戰的受害者。

後來,日本著名動畫製作人高畑勳以此為題材創作了一部名為《螢火蟲之墓》(1988年)的電影,講述了當年日美戰爭時期,14歲的清太帶著年幼的妹妹到處逃命,家人們早已身負重傷去世,兄妹倆過著相依為命的日子。

日子雖然特別艱苦,但兄妹倆仍然保持微笑,繼續走下去,其實這部電影改編自作家野坂昭如的半自傳小說,當年野坂昭如在神戶大空襲中失去了自己的妹妹,很多細節處描寫非常仔細,催人淚下。

如今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戰爭似乎已經離我們很遠了,但距離二戰結束其實僅僅74年,所有的和平和美好生活都來之不易,我們仍需不斷反思歷史、記住歷史,才能讓這樣的悲劇遠離我們。

參考資料:《喬·奧唐納回憶錄》

相關焦點

  • 日本原子彈爆炸後,背著弟弟的遺體去火葬場的6歲男孩,後來如何
    規模最大的戰爭可以說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了,每個國家的損失都是很慘重的,最終,美國向日本投射了原子彈,第二次世界大戰才得以結束。日本原子彈爆炸後,有一個小男孩倖存了下來,但是他的肩膀上背著他死去的弟弟,他背著弟弟去了火葬場,那麼當時那個小男孩現狀如何呢?一起來看看吧。
  • 美國往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45秒就會爆炸,那飛機如何逃生
    眾所周知,二戰末期,美國在日本投下了兩顆原子彈,一顆叫「小男孩」,一顆叫「胖子」,兩顆直接炸碎了日本軍國主義大東亞共榮的夢。 據戰後日本政府統計,死在兩顆原子彈下的人數高達39萬,而且輻射帶來的後遺症也在持續折磨著這一地區的倖存者們。就在原子彈爆炸的那一刻,廣島和長崎兩座城市幾乎全部被夷為平地。 美軍之所以選擇廣島,而沒有選擇東京,是因為廣島是日本二戰時最大的軍工城市,集中著日本近半的兵工廠和小型兵工坊,炸平廣島,直接能斷了前線日軍的兵工補給。
  • 原子彈爆炸後幾萬年都有輻射,為何長崎廣島現在就能居住了?
    但美國佬可不是日本人惹得起的,在珍珠港事件發生後的第二天,美國就宣布對日作戰。在當時日本雖然是亞洲第一,但論工業積累和戰爭潛力比之美國還是要相差甚多的,因此在美國投入對日作戰後,日本就在太平洋戰場上節節敗退。
  • 原子彈爆炸後,日本少女竟然笑容滿面:核武器恐怖威力,促成核載軍
    圖:1945年8月9日,美國在長崎再次投下原子彈,這名日本少女劫後餘生他主導成立了諮詢委員會,促成了曼哈頓計劃的實行,加速研究製造核武器,美國成為第一個成功製造和引爆原子彈的國家。 後來,美國在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試驗成功第一枚核彈,核爆的巨大威力,讓參加試驗的科學家們目瞪口呆。曼哈頓計劃的70名科學家聯名籤署請願書,呼籲總統不要在日本使用核彈,但這封信根本沒有送到總統手上(或許送到了,羅斯福也裝作沒收到吧)。
  • 原子彈爆炸後,鈾的半衰期長達7億年,為何廣島現在就能住人了?
    而了解一些相關知識的朋友都知道,用於製造原彈的鈾-235半衰期長達7億年,鈽-239的半衰期也長達2.4萬年,那既然如此,為何當年美軍對日本進行了核打擊後,廣島和長崎僅僅過了幾十年就能再次住人,而且這裡的居民身體也沒有出現任何異常呢?有人說,因為輻射衰減得快,根本不是傳言中需要那麼長時間才能擴散殆盡,事實上這種解釋是錯誤的。主要原因有4點:第一,放射性元素的劑量小。
  • 二戰時,美國在日本廣島、長崎投了原子彈,現在廣島和長崎仍然有人...
    這主要是在日本投下的兩顆原子彈他們的當量非常的小,在爆炸的瞬間很多的核輻射已經被消耗殆盡,所以並沒有造成大規模的汙染。再加上日本在戰爭後期進行過大規模的核汙染處理,使得核汙染的威脅越來越小,才會使得廣島長崎的老百姓繼續在這一片土地上居住。
  • 原子彈爆炸後一百年無法住人,為什麼廣島居民都沒有搬走?
    因為在兩國的爭奪中美國將原子彈使用在了戰場上,原子彈落在廣島和長崎的土地上後,這兩座城市瞬間覆滅,一時之間死傷慘重,這也讓世界各國見識到了原子彈的威力。並且,一旦原子彈在某個地方爆炸就會產生核輻射,而核輻射則會威脅人的生命,原子彈爆炸後的半衰期差不多也要幾萬年,至少一百年不能住人,但在美國對廣島和長崎使用原子彈後不久,日本就對這兩地進行了重建,不僅如此,還有百姓在其中生活,這是為什麼呢?
  • 一枚鈷彈能夠讓末日降臨,其威力你無法想像,原子彈都是弟弟
    導讀:一枚鈷彈能夠讓末日降臨,其威力你無法想像,原子彈都是弟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軍事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原子彈的轟炸後,如果日本仍不投降,美國接下來會有怎樣的行動?
    當美國人的第1顆原子彈在廣島爆炸後,日本上下並沒有對這顆蘑菇蛋表現出太多的恐慌與關注,於是美國人毫不猶豫的在長期的頭上再砸了一顆蘑菇蛋。 而且日本人根本不知道美國人手中到底還有沒有原子彈,包括東條英機以及天皇這個老鬼子,都對美國的原子彈心存忌憚,唯恐下一個原子彈就落在了自己的頭上,再狂熱的軍國主義分子,終究還是怕死的!
  • 原子彈下無冤魂!二戰廣島為什麼會成為美國原子彈的首選城市?
    為迫使日本迅速投降,1945年8月6日8時15分,美軍一架B-29轟炸機飛臨日本廣島市區上空,投下一顆代號為「小男孩」的原子彈。「小男孩」是一顆鈾彈,長3米,直徑0.7米,內裝60公斤高濃鈾,重約4噸,梯恩梯當量為1.5萬噸。炸彈在距地面580米的空中爆炸,在巨大衝擊波的作用下,廣島市的建築全部倒塌,全市24.5萬人口中死傷總人數達20餘萬,城市化為一片廢墟。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將核武器用於實戰,廣島成為第一座遭受原子彈轟炸的城市。
  • 原子彈爆炸時,跳入水中可以保命麼?看日本核爆倖存者是怎麼說的
    那顆遮天蔽日的蘑菇雲就好比是死神的鐮刀,一旦爆炸就可以在極短的時間裡收割無數人的生命。世界上唯一一個遭受過核武器攻擊的就是日本,當年美國的兩顆原子彈幾乎是把廣島和長崎徹底摧毀了,很多人在重溫那段歷史時總忍不住想,要怎麼才能在核戰中倖存呢?原子彈爆炸時,瞬間跳入水中能保住性命活下來嗎?對此,日本長崎核爆倖存少女給你答案。
  • 原子彈爆炸後一百年不能住人,為什麼廣島居民卻沒有搬走?
    所以在二戰末期美國朝著日本丟下兩顆原子彈後,有能力的國家都在不斷的研製核武器。原子彈的危害不單單是在其威力上,還有爆炸後的各种放射性物質。很多人都聽過這樣一個說法,那就是原子彈炸過的地方一百年都不能住人。但我們都知道,現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在原子彈爆炸後不久就重建了。所以原子彈爆炸後一百年不能住人,為何廣島居民都沒有搬走,廣島和長崎現在就能居住呢?
  • 日本人不怕核輻射?廣島長崎「吃」了兩枚原子彈,現在就住人了?
    二戰時,日本人就像脫韁的野馬,手中拿起的屠刀怎麼都放不下。最後還是美國人往日本扔了兩顆原子彈,日本這才算屈服,舉雙手,豎白旗,向全世界宣布投降了。很多人說經過這次教訓,日本「學乖」了,同時全世界也看到了原子彈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 原子彈爆炸後100年不能住人?為何廣島和長崎現在就能居住
    二戰的落幕一定程度上得益於美國向日本扔了兩顆原子彈。原子彈是核武器中最基礎的一種,大家一定都注意過這樣的說法,原子彈爆炸後「一百年不能住人」,但是為什麼廣島以及長崎現在就能居住,居民們也從未想著搬走呢?
  • 美軍投放原子彈為何選擇廣島:自帶招核屬性,日本對外戰爭策源地
    那為何一個小小的廣島可以將自己的「招核」屬性直接拉滿呢?美軍轟炸地點選擇美國原子彈開發計劃——「曼哈頓計劃」的負責人葛羅夫斯將軍,在研製出原子彈之後對於在日本核爆地點的選擇上,曾經提出過三點要求:第一,城市要有影響力,通過對於這些城市的轟炸,在日本民間和政界形成轟動效應,從根本上摧毀日本人的抵抗意志,比如東京、大阪、名古屋和橫濱等城市。
  • 廣島原子彈爆炸時,19歲日本少女距爆心僅260米,為何能毫髮無損
    當年廣島原子彈爆炸時,卻還有個距爆心僅260米的日本女孩倖存,她是如何做到的呢?且聽筆者一一道來。 這名女孩叫高倉秋子,1945年原子彈爆炸時,她僅只有19歲。當時秋子正在廣島銀行總部裡上班,突然窗外一陣耀眼的白光襲來。隨後,一股巨大的衝擊波將秋子整個人都拍到了牆上,當即不省人事。
  • 揭秘:二戰日本造原子彈失敗 因缺少金屬鈾和鈽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國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兩枚原子彈。僅僅幾天後的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就通過廣播宣布向同盟國投降。時至今日,一段重要的歷史真相卻為人所遺忘:日本在二戰的核野心之所以遭遇失敗,只是因為缺少金屬鈾和鈽。  兩項計劃並列展開  1938年12月德國化學家奧託和弗裡茨發現核裂變後,發達國家的物理學家們很快就認識到了這一發現的軍事用途,日本也如此。
  • 原子彈爆炸時,跳進水中可以逃過一劫?核爆倖存者的答案值得深思
    後來很多人好奇原子彈爆炸時,跳進水裡能否逃過一劫?日本核爆倖存者的答案值得深思。 有人就好奇,原子彈爆炸時,我們也可以躲進水裡嗎?事實上,日本原子彈爆炸的時候,還真有人在水裡躲過了一劫,今天我們來看看他們怎麼說。
  • 原子彈炸後百年內寸草不生,為何廣島和長崎卻住滿了人,怎麼回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德國已經投降,只有日本還在抗爭,甚至還提出一億玉碎計劃。日本式的血統令人吃驚,但無論怎樣反抗,都不能改變歷史潮流。因此,美國連續發射了兩顆原子彈,廣島、長崎出現了巨大的蘑菇雲,日本目睹了原子彈的恐怖,最終放棄了玉碎計劃,也就結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 被原子彈轟炸後100年不能住人,為何廣島、長崎現在那麼繁華?
    1945年8月,3架B-29美國戰略轟炸機,從太平洋進入了廣島市上空,其中一架在日本廣島相生橋上空,投下了原子彈「小男孩」,原子彈在離地600米的空中瞬間爆炸,傷亡9.1萬人左右,摧毀建築物7萬幢。而美日雙方都表示,這兩個地方在遭到轟炸之後,至少是一百年都不能夠再住人了,因為當時原子彈是一個絕對新式的武器,所以這句話也被當成了權威。實際上,關於這個說法,其實是美國為了彰顯自己強大的軍事力量,鞏固自己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誇大了原子彈的威力。當時原子彈畢竟是剛剛研發出來,就投放到戰爭中,在技術上並不是很完善,威力不夠大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