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貓,以貓的視角觀察人類

2020-10-21 歌文詩說

最近看完了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我是貓》,還是初次讀到以貓的視角觀察人類活動軌跡的作品,雖然主角是只貓,但是運用了人的心理活動,向人們描述著主人家的雞毛蒜皮,還算有點意思。

尤其是貓偷吃東西的時候,爪子被黏住,又以貓的視角感受經歷著的一切,以及主人與朋友訪客之間的對話。

文中有幾段有意思的故事,那便是貓主人與學生們之間的「鬥爭」,因為主人的家和學校之間只有一牆籬笆的距離,所以總是被學生們打擾,但是最終還是和解了。

而故事講到了最後,貓因為偷喝酒,掉進了一個水缸裡,無論怎麼掙扎,都是沒有用的,於是最終放棄了抵抗,如果沒有外界的幹擾,沒有被人發現,貓的命運將一命嗚呼,但是最終的結局作者給大家留了懸念,或許每個人想要的結局不一樣,就像有些人相信愛情,有些人不相信愛情一樣,答案自然會出現在每個人心中。


書中自然有些優美的句子值得摘錄。

繪畫莫過於模仿自然本身。天上有星辰,地上有雨露,空中有飛禽,林中有猛獸,池裡有金魚,枯木上有寒鴉。大自然就是一幅最動人的圖畫。——安德烈·德魯·薩魯特(義大利)

那些散落的三三兩兩的紅葉,裝點在赤松林間,就像很久以前遺忘的夢。

無論我怎麼咬,就像用十來除以三得到的結果一樣,永遠都除不盡,永遠都結束不了。

世間所有的歡樂,都要經過痛苦才能獲得。

惆悵久,恰似慢慢道來亭中柳。

我為了表示同意,也喵喵叫了兩聲。

休息乃是蒼天賦予萬物的權利。在這世上,凡是為了生存而蠢蠢欲動的生物,同時肩負著繁衍生息的義務。

月亮西斜,銀光如練,像是被橫切了一半似的,變得細長。

比鴻毛還輕的是灰塵,比灰塵還輕的是清風,比清風還輕的是女人,比女人還輕的是虛無。

落日的餘暉透過梧桐濃密的葉子,灑下稀疏的影子。樹幹上的秋蟬高聲嘶鳴。

只有給予否定的評價,文學才會進步。


捉弄人最大的樂趣在於,對方氣得發狂,卻對你無可奈何。

我不清楚地球旋轉起來的力量是什麼,但我知道使社會運轉起來的是金錢。

要麼和世人格格不入、離群索居;要麼默默忍受,直到與這個社會融合。

看大河擋道,所以就架起了橋梁;看大山阻路,所以就挖通了隧道;看交通不便,所以就修起了鐵路。

如果有高山阻擋了去鄰國的路,此刻想到的不是推倒那座大山,而是鍛鍊出不去鄰國也混得下去的功夫,培養自己不跨過大山也滿足的心境。唯一能做的就是鍛鍊自己的心。

電光影裡斬春風。

自古以來,英雄之所以能成為英雄,憑藉的都是自己的力量。

道家推崇《道德經》、儒家推崇《論語》、禪門推崇《臨濟錄》。

聚則結為草廬,解則復為荒原。

春光苦短,猶抱琵琶沉幾許,意闌珊。

遠離交通便利的城市,到人跡罕見的荒村結成蝸牛似的草廬。

出生時,沒人經過深思熟慮;臨死時,沒人不面臨煩惱。

天下的一切都不足以畏懼。遇火不著,遇水不沉,遇色不迷。

相關焦點

  • 夏目漱石為什麼要以貓為第一視角創作《我是貓》?
    《我是貓》是日本著名現實主義作家夏目漱石的處女座,小說即充滿了批判意味又充滿了寫實主義色彩!小說通過一隻貓的視角來揭示日本的資本主義制度,通過描寫日本受壓迫的文人來反應日本社會各階級的心理。《我是貓》分為上中下三冊,共十一章,因為是連載性小說,所以每個章節之間的聯繫並不是很集中。小說的敘述對象是一隻沒有名字的貓。
  • 從貓的視角來看人類應該是什麼樣子?
    跟朋友聊天聊到了寵物身上,發現貓應該是各種寵物中長的最可愛的,我問他從貓的視角來看人類應該是什麼樣子,於是他給我發了下面這張圖,哈哈哈哈哈。。。
  • 《我是貓》|淺析夏目漱石為什麼用一隻「貓」的視角敘事?
    日本「國民作家」夏目漱石最著名的小說《我是貓》,以獨特的貓之視角,冷眼窺視日本社會眾生相。這隻貓有見識、富才學、善思索、講正義、知風趣,但始終沒有恪守貓之捕鼠本分,卻貓眼觀世相,擅長「坐而論道」。貓公富有批判與哲理的視角,超越現實,蔑視權貴輕視假學問,對人類的弱點諷喻清晰透徹,同時又博學多識,通曉天地古今,引證世界名人名句,拓展了夏目漱石的寫作視角更為寬泛空間,大膽嘲諷世事,尖酸刻薄語氣也不會令讀者生厭。
  • 《我是貓》:我是貓,我能看懂人的世界,人類卻看不懂我的心
    在貓的視線裡,荒唐與孤寂充斥著人生,人類除了虛偽和自私,幾乎一無所有。01貓看到了什麼《我是貓》這部作品主要用擬人化的手法,以貓的第一人稱視角展開敘述。小說主要圍繞了資本家金田先生女兒的婚事引起的風波,文中「我」的主人是教師苦沙彌,生活清貧卻安於樂道,經常與他的學生迷亭和寒月在書房暢談人生。可是有一天,資本家金田的夫人來找他了解寒月的情況,當時寒月正和她的女兒富子談戀愛,金田夫人要求寒月考上博士,否則就不準與富子結婚。「我」冷漠地看著這一切,感嘆人類真是複雜,慶幸生而為「貓」。
  • 《我是貓》:以貓的視角看世界
    《我是貓》是夏目漱石的第一本長篇小說,這部小說最具獨創性的構思便是以貓的視角敘述故事。貓是觀察者,敘述者以及批判者。故事一開始就從貓的自我介紹開始,奠定了整本書玩世不恭,幽默諷刺的基調。我是只貓兒。要說名字嘛,至今還沒有。
  • 《我是貓》:貓眼看世界,看貓是如何嘲笑人類的
    《我是貓》是我第一次讀的夏目漱石的作品,即使不去追求其深層次的東西,這也是一本非常有趣的書。書的開篇第一句話便是:「在下貓也,名字尚無」。由此可知,這是一部以一隻貓為第一視角的書。《我是貓》是夏目漱石的代表作品,雖然書名是「我是貓」,然而書中對貓的描寫卻寥寥無幾,取而代之的是從貓的角度去觀察和評價人們的說話以及行為。一、貓眼看人類書中的主要人物以及貓的主人——苦沙彌先生。苦沙彌大概就是夏目漱石的原型,因為這本書中貓的原型正是某天闖入漱石家中的小貓。
  • 以《生死疲勞》和《我是貓》為例,淺談用動物視角批判當下社會
    同樣,夏目漱石小說《我是貓》通過貓的視角對日本明治維新時期進行了鞭辟入裡的諷刺和批判,揭示了明治維新後日本社會的弊端,給明治時期的日本文壇注入活力。今天,我就以《生死疲勞》和《我是貓》為例,從「動物視角下的社會諷刺和批判」的角度來對莫言和夏目漱石的諷刺和批判的手法進行比較和分析,以期更加深刻地理解這兩部作品和兩位文學大家的風格。
  • 夏目漱石《我是貓》,以貓的視角自述的幽默諷刺小說
    《我是貓》中譯本《我是貓》是日本大文豪夏目漱石的代表作之一(不得不說,中譯本有頗多的版本),以一個貓的視角進行自述,兼具幽默與諷刺。以貓為主角的小說,我們容易想到十九世紀初德國作家霍夫曼那部未竟的《雄貓穆爾的生活觀》,夏目漱石的《我是貓》中也有所提及(見最後一章)。這部小說共有十一章,主要描寫發生在貓的主人苦沙彌(職業是一個教師)家中的故事,大抵是苦沙彌與家人,好友迷亭、學生寒月等人之間的瑣事,以談話為主,也夾雜了不少議論。
  • 站在貓的視角,看人類關係
    我作為貓,在這個世界生活了很久,也經歷了很多事,突然發覺,人其實蠻累的,不如我們貓,活的簡單,活的乾脆,人類考慮的東西太多了,人與人之間有太多的猜忌,人類彼此之間有太多的爾虞我詐。在生活中,人類每天都需要演繹不同的角色,時刻需要偽裝自己,提防著別人,深怕別人知道真實的自己。 幸好我只是一隻貓,不用整天擔心這些,不然,我也會和他們一樣,變得不開心了。 前些天,我的女主人不在家,只留下我和男主人在家。
  • 夏目漱石《我是貓》:一隻貓的眼中人類是怎樣神奇的物種(一)
    他的代表作《我是貓》,讓我們得以從一隻貓的視覺來觀察人類。那在一隻貓的視角裡人類又是怎樣的一種神奇物種呢?一、「我第一次見到的那個人是個 '書生』是人類中最窮兇極惡的一種人」見到這段話,你是不是也覺得毛骨悚然。「書生」在中國文化裡應該是最溫文爾雅的人,怎麼在一隻貓的眼裡就變成了窮兇極惡呢?
  • bilibili人類雲吸貓行為觀察
    2016年,網上出現了一篇總結鏟屎官曬自己愛貓的帖子,名為《妖妖零嗎?這裡有一群不法貓奴聚眾吸貓!》,「吸貓」一詞就此走紅網絡。從字面意思上講,吸貓是指把臉埋在貓身上,深呼吸,蹭它柔軟的毛茸茸的肚皮的一種人類迷惑行為。現在,吸貓也可以用來泛指所有廣義上的愛貓行為。
  • 人不會在貓面前隱藏自己貓眼中觀察到的世界才是人類最真實的一面
    就是這個擁有「鈔能力」的男人,一是他喜歡吃甜食,他有一個可愛又彆扭的暱稱「餅乾老師」,在他患胃病期間,家裡人管得嚴,他只能在下班路上偷偷買甜食吃;二是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貓奴」,在他的妻子夏目鏡子口述的書籍中,夏目漱石確實養了一隻貓,那是一隻「全身偏黑的灰色中帶些虎斑紋,咋一看很像黑貓」的貓,這隻貓成了他源源不斷的靈感源泉,確實在看《我是貓》時就有一個很強烈的感受,一個沒有養過貓的人是寫不出這麼生動的文字的
  • 夏目漱石《我是貓》:人類啊,是一種無所長的物種!
    《我是貓》是日本著名作家夏目漱石所寫。夏目漱石作為第一個能夠被印在紙鈔上的作家,他的影響力可想而知。我國很多作家也受其影響,最為出名的當屬魯迅先生。《我是貓》是夏目漱石的處女座,能夠大獲成功與夏目的積累和自身獨特的思想密不可分。
  • 人類觀察報告
    要求觀察人類社交手段,掌握融入人類的方法2.    記錄社交濃度變化,獲取信息交換效率觀察的有效信標3.   確認貓與人類的從屬關係(這個困擾了我星高層多年的問題,必須儘快搞清楚) 二、實驗場地、供給以及觀察對象實驗場地:果殼實驗材料:80 x 80 披薩一張;12 寸披薩四張;雞翅若干;可樂大量;威化餅乾大袋;牛肉乾若干;維他茶若干;泡芙一盒;以及未暴露在外(未能觀測到)的供給品一大袋。
  • 《我是貓》:一百多年前,我是一隻生來就會說「脫口秀」的貓
    我是貓。名字還沒有。至於在哪裡出生,全然無從知曉。 ——夏目漱石《我是貓》因為家裡有一隻貓,我愛貓,從而結識了無數養貓人士;夏目漱石可是我認識的養貓人中,名氣最大的人物了。夏目漱石把人生種種不如意,訴諸筆端,寫出了《我是貓》。可以說,這本書,拯救了夏目漱石和他的家庭:書寫完,他的神經衰弱和抑鬱症好了,有了收入,也改善了家庭經濟狀況。一隻無名的小黑貓,居功至偉。《我是貓》採用全知視角,以一隻貓的異化角度來敘述,區別於一般的故事性小說,有點兒類似於今天的脫口秀。
  • 夏目漱石代表作《我是貓》:未被馴化的貓,用一雙眼窺探了人性
    縱觀人類,也不至於永遠蒸蒸日上,也罷,耐著性子靜等貓時代到來好了!——夏目漱石林少華曾在《我是貓》中說過,為了翻譯這本《我是貓》,他專門買了一隻貓回來觀察。貓,屬於貓科動物,家貓的祖先據推測是起源於古埃及的沙漠貓,波斯的波斯貓,已經被人類馴化了3500年(但未像狗一樣完全地被馴化)。
  • 貓是人類和上帝的中間人
    而這部紀錄片讓我第一次真正了解了貓,理解了貓與人的世界,即使你對貓咪一無所知依然可以在這部片子裡找到一份寧靜與歸屬感。伊斯坦堡是土耳其的第一大城市,你或許並不熟悉它如今的名字,但一定知曉它的的過去:「拜佔庭」、「君士坦丁堡」。
  • 貓觀察日記(精選兩篇)
    篇一:貓觀察日記  經過我的觀察貓都有自己的習慣。
  • 近現代東方文學|夏目漱石《我是貓》
    夏目漱石為發洩多年鬱憤而寫成,淋漓盡致地反映了二十世紀初,日本中小資產階級的思想和生活, 這部作品是以一位窮教師家的貓為主人公,以這隻被擬人化的貓的視角來觀察人類的心理。這是一隻善於思索、有見識、富有正義感又具有文人氣質、但至死也沒有學會捕捉老鼠的貓。小說生動地描寫了明治時期的一個個性各異的日本知識分子群體。
  • 愛貓人士的福音,《愛貓之城》為你講述最有趣的貓咪故事!
    大家好,我是小編阿影,阿影致力於為大家推送最新最熱的電影電視劇信息,還會不定時為大家推薦國內外的各種影視劇作品,感興趣的朋友請關注小編。喜歡貓咪的觀眾們有福了,今天小編要給大家推薦一部關於貓咪的紀錄片,名字叫做《愛貓之城》,又叫做《伊斯坦堡的貓》,之前看過這部電影人應該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