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採石發現漢代大墓,規模比馬王堆墓大18倍,墓主身份十分顯赫

2021-01-10 清談點點滴滴

提起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它是西漢初期長沙國丞相利蒼及其家屬的墓葬,裡面有大量的歷史文物,包括出土絲織品、帛書、帛畫、中草藥等遺物3000餘件。

為研究漢代初期埋葬制度、手工業和科技的發展、歷史文化和社會生活等方面提供了重要資料。也是世界上十大古墓稀世珍寶之一。 當時來看這是我國最大的漢墓,但是隨著時光的流逝,在1979年,在距江蘇省揚州市45公裡處的高郵市天山鎮神居山上,當地農民在開採山石時,發現兩座大型古墓葬。

後經考古專家考證,此古墓葬規模非常大,其木梓面積比湖南馬王堆漢墓大18倍,代表古代最高禮儀的葬禮「黃腸題湊」,規模宏大,結構嚴謹,是罕見的大型漢代墓葬。「黃腸題湊」的選材相當考究,全部以金絲楠木為構件,共有856塊,折合木材約545立方米。每塊題湊大小各不相同,全憑榫卯相連。工藝相當精湛。而且出土了近千件玉器、銀器、銅器等文物。

這麼龐大的漢代大墓的主人是誰呢?經過考古專家的仔細考證證實了墓主人的身份,這兩座墓分別是西漢廣陵王劉胥及其王后的陵寢。劉胥是漢武帝劉徹的第四子,曾受封廣陵,為第一代廣陵王。身材高大,體魄壯健,喜好遊樂,力能扛鼎,他曾經空手與熊、野豬等猛獸搏鬥,勇猛無比。但漢武帝並不喜歡他,認為劉胥行為放蕩,沒有法度,不能成大器,所以一直防範他。武帝死後,漢昭帝即位,劉胥覬覦帝位,並秘密讓女巫詛咒皇帝。後來詛咒的事在漢宣帝時候敗露,劉胥自殺,封國廢除。

劉胥死後被葬在此地,此墓被稱為「廣陵王墓」或「天山漢墓」,它以整個山為依託,巍峨雄偉,大有帝王陵寢之勢。墓中出土的還有金縷玉衣殘片,漆器,木雕製作都非常精美,為研究漢代葬制提供新的考古資料。該墓1982年被公布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如今已成為重要的旅遊勝地,來此參觀的人絡繹不絕。

相關焦點

  • 農民採石發現漢代大墓,墓葬材料與黃金等價,墓主身份轟動世界
    1979年,在距江蘇省揚州市45公裡處的高郵市天山鎮神居山上,當地農民在開採山石時,發現兩座大型古墓葬。後經考古專家考證,這兩座墓分別是西漢第一代廣陵王漢武帝之子劉胥及其王后的陵寢。其規模比湖南馬王堆漢墓大18倍,寢陵屬古代最高級別的「黃腸題湊」式木槨墓,規模宏大、結構嚴謹,是罕見的大型漢代墓葬,距今兩千多年的歷史。漢廣陵王墓的發現一時間轟動海內外。由於神居山開山鑿石,山體鬆動,不利於墓葬的保護。1992年漢廣陵王墓整體遷至江蘇揚州,用原墓構件、按原墓樣式重建,並建有漢廣陵王墓博物館。
  • 河南省洛陽市紗廠西路發現一座漢代大墓,大墓出土大量玉器青銅器
    牆壁上的空心磚這次發現在古墓顯然得到了隊員們的特殊照顧,因為古墓的年代,依據牆壁上的空心磚,輕而易舉地判斷出這是一座漢墓,漢代盛行厚葬之風,不少震驚世界的豪華大墓都是來自漢墓。古墓由六大部分組成經初步發掘之後,古墓的規格大,這座墓是由墓道、主墓室、側室、廊道、耳室、墜室6部分組成,南北最長處達到15米,東西寬14米,總面積210平方米,主墓室長5米2,寬2米3,保存完好,並沒有被盜的痕跡。
  • 秦公一號大墓的「墓後」故事
    一周後,韓偉和同事們測繪出大墓的相關數據,結果既令人欣喜又讓人沮喪。毋庸置疑,墓主人的身份地位相當之高,所以才有如此宏偉的規模。然而憑藉現有的人力物力,清理完上面的土石方就不知要到猴年馬月了。
  • 秦公大墓:中國歷史上盜洞最多的墓
    1、墓內發現186具殉人,是中國自西周以來發現殉人最多的墓葬;2、槨室的柏木「黃腸題湊」槨具,是中國迄今發掘周、秦時代最高等級的葬具;3、槨室兩壁外側的木碑,是中國墓葬史上最早的墓碑實物。4、墓中出土的石磬,是中國發現最早刻有銘文的石磬。5、墓址旁建有秦公大墓遺址博物館,是我國首家農民創辦的博物館。
  • 為何高莊漢墓陪葬坑陪葬品十分豐厚,大墓卻被焚之一炬?
    從出土的文物,考古隊判斷,這些文物屬於漢代,歷史上,漢代盛行厚葬,如果周圍有古墓,那麼大墓中的陪葬品得有多豐厚? 於是考古隊對出土文物周邊進行勘探,這一勘探才發現,這周邊的土地都非常堅硬,為人工夯實過的。
  • 秦公1號大墓:186具殉葬人,300多盜洞,從漢代到宋代沒斷過
    規模空前的考古發掘就此拉開了帷幕,從1976到1986年,長達十年時間的發掘工作,穿越千年的漫長歲月逐漸展露人們眼前,撲朔迷離的歷史真相逐漸水落石出。 通過鑽探,果然在那片不長莊稼的麥田裡發現了一座規模空前的秦墓,由於是第一個發掘的秦國墓葬,定名為秦公1號大墓。
  • 寶雞調查發現秦公大墓 墓主或為開創活人殉葬的秦武公
    近日華商報記者了解到,我省考古專家在寶雞考古勘探時,發現了一座「中」字形大墓,墓主疑是秦國開創活人殉葬的秦武公。根據秦人「陵隨都移」的建制及考古發現,這座大墓周圍可能就是秦的第五個都城——平陽城。    據了解,秦公一號大墓的墓主是秦景公,依此判斷,這座秦公大墓墓主級別應與秦景公相當。
  • 道墓之秦公一號大墓
    秦公一號大墓位於今陝西省鳳翔縣南指揮村坐享五最迄今中國發掘最大的先秦墓葬中國自西周以來發現殉人最多的墓葬「黃腸題湊」是中國迄今發掘周、秦時代最高等級的葬具槨室兩壁外側的木碑是中國墓葬史上最早的木碑實物大墓中出土的石磬是中國發現最早刻有銘文的石磬一 大墓之大大墓平面呈
  • 廣州發現漢代大墓3:古墓中竟發現古代「長生不老藥」?
    上期說到,考古隊在廣州象崗發現了一座漢代大墓,由於無法打開墓室大門,只能把前室的頂蓋掀開。雖然前室頂蓋上有少見的彩繪,證明這應該是一個王侯級別的人物的墓。但是,對於這是不是趙佗的墓,專家的判斷還是有些遲疑的。
  • 最恐怖的大墓!慘烈人殉!千年不朽的葬具!揭秘秦公一號大墓
    昨天4·18是國際古蹟遺址日,3月剛剛獲批啟動考古發掘工作的「秦公一號大墓車馬坑」,成為了眾人矚目的焦點,陝西電視臺以直播現場作業的方式吸引了千萬網友在線追看,一覽傳說中的先秦風採。1大墓的發現回到1976年,古墓被考古學家發現的故事極具戲劇性。
  • 山東日照海曲漢代大墓,發現90座墓葬,裡面竟然有一件「神燈」
    到了2002年修建同三高速時,同樣的問題又一次出現,同三高速和日東高速要修一座立交橋,如果繞開漢墓群需要將兩個村莊搬遷,但是考慮到村莊搬遷難度大。為了配合同三高速公路的建設,當地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漢墓群展開了搶救性考古發掘工作。考古專家介紹,海曲縣漢墓共計清理出了90座墓葬,其中有17座磚室墓大部分被破壞,其餘屬於木槨墓,且基本保存完整。
  • 禮縣大堡子山遺址——秦公大墓身份之謎
    甘肅禮縣大堡子山遺址秦公大墓身份之謎秦公大墓的地形上個世紀90年代初
  • 【王陵大墓】秦公一號大墓!挖了10多年!結果剩下渣!唏噓!附視頻
    墓葬之大,實屬罕見,擁有如此巨大墓葬的主人,其身份也必定極為顯赫!他是誰?正式發掘於1976年開始,田亞歧是當時的考古隊副隊長。此前發掘的寶雞魚國墓,許多重要信息都是從出土青銅器銘文中破解出來的,因此,田亞歧也寄希望於大墓可能出土帶有銘文的青銅器,那將會給研究工作帶來極大方便。
  • 西漢南越王墓的「耳室」
    哀王趙興死後,呂嘉擁立趙嬰齊的長子,術陽王趙建德為第五代南越王。第一代南越王趙佗的墓,至今仍未被找到。如果把趙佗也算作皇帝的話,那麼,他就是開創了中國帝王秘葬的先河。三國時期東吳的孫權派了三千士兵到廣州,挖了將近半個廣州城,仍然找不到第一代南越王趙佗的墓。第二代南越王趙眜墓,於上世紀80年代被意外發現。
  • 挖牆基挖出震驚世界的帝王大墓!
    廣州象崗山 (將小山崗削平17米後,在山腰處推出一塊平地以建樓房,開挖牆基時發現石室大墓。) 主棺室墓主絲縷玉衣發掘時景像 與滿城中山靖王劉勝墓、徐州獅子山楚王陵出土的「金縷玉衣」不同,南越王墓出土的這套玉衣是以絲線穿系和麻布粘貼編編輟而成,所以稱之為「絲縷玉衣」 ,這是未見文獻和考古發現的新形制。
  • 秦公六號大墓被炸出19米盜洞 盜墓儀器先進(圖)
    陝西省寶雞先秦陵園博物館辦公室主任黃克智說,對盜洞進行檢查後,發現盜洞內壁非常光滑,3米以下是用炸藥炸的。從盜洞的形狀來看,應該是一夥作案工具非常先進、作案手法比較專業的盜墓賊所為。盜洞周邊沒留下任何東西。  經文物、公安等部門人員現場勘查發現,被盜擾的大墓是秦公六號大墓的主墓室。
  • 安陽殷墟:商代後期的王都,武官村大墓
    殷墟是商代後期的王都,位於河南省安陽市西北郊沮河兩岸,面積約24平方公裡。 商代後期的王都歷史頗長。據《史記·殷本紀·正義》載:「白盤庚遷殷至襯滅亡,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共經歷了8代12王、273年之久,年代約當於公元前14世紀末至前11世紀。殷都的地點在文獻中有所記載。
  • 大同北魏墓被盜嚴重,但墓中有樣「詭異」的寶貝卻揭示墓主身份
    其中有一座墓葬被盜掘嚴重,基本上已經找不到任何能夠證明墓主人身份的文物。可是,考古人員卻還是從盜墓者遺留下來的「寶貝」,找到了揭示墓主人身份的線索。那麼,這件被盜墓者遺忘的「詭異」的寶貝,到底是什麼樣的東西呢?它又如何提示墓主人的身份呢?接下來,讓小編來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北京唐代大墓出土十二生肖描金墓誌 全國僅一例
    繼去年6月公布大墓發掘情況之後(本報去年6月23日、8月14日曾報導),市文物局再次於考古現場發布最新研究成果。值得一提的是,在劉濟夫人墓誌中,有大量對劉濟之子劉總的評價,一改其弒父殺兄的大奸大惡反面形象。另外,北京晨報記者了解到,劉濟墓出土了一大批隨葬器物,特別是劉濟夫人的大型彩繪浮雕十二生肖描金墓誌,在目前全國發現的唐代墓誌中僅此一例,實屬罕見。
  • 南京將軍山發現兩座明代黔國公大墓(圖)
    南京將軍山發現兩座明代黔國公大墓(圖) 記者近日從市文物部門獲悉,將軍山東南麓此前又發現了兩座明代高等級貴族墓葬,現場出土的兩合墓誌,則為人們揭開了兩位墓主人的真實身份:原來,兩座墓葬都是沐氏家族墓,兩位墓主不但等級很高,還是一對父子,分別是明代第六任黔國公沐崑和第七任黔國公沐紹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