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陽市紗廠西路發現一座漢代大墓,大墓出土大量玉器青銅器

2021-01-10 阿東原創

在河南省洛陽市的偏僻一角,有個一百多平米的倉庫到處透著神秘古怪的氣息,高聳的院牆,還加裝了密集的電網,實時監控的攝像頭遍布各個角落,每天不僅都有人巡邏,還有守備犬出動,這麼嚴密的安防系統不禁讓人好奇。

河南省洛陽市紗廠西路發現的古墓

在2018年10月,河南省洛陽市紗廠西路有一個施工現場,意外發現了一座古墓,聽到這消息,起初考古隊員們並不覺得意外,因為在這片地方發現的古墓實在是太多了,因為洛陽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隋唐大運河的中心,十幾個王朝都在這裡建都,這樣的風水寶地自然就會被很多古代名人看中。

牆壁上的空心磚

這次發現在古墓顯然得到了隊員們的特殊照顧,因為古墓的年代,依據牆壁上的空心磚,輕而易舉地判斷出這是一座漢墓,漢代盛行厚葬之風,不少震驚世界的豪華大墓都是來自漢墓。

古墓由六大部分組成

經初步發掘之後,古墓的規格大,這座墓是由墓道、主墓室、側室、廊道、耳室、墜室6部分組成,南北最長處達到15米,東西寬14米,總面積210平方米,主墓室長5米2,寬2米3,保存完好,並沒有被盜的痕跡。

出土了大量青銅陪葬器

陪葬品呢,有銅杵臼,銅燈,銅鏡,這麼多精美的青銅陪葬品,實在是讓人大吃一驚。

大雁青銅燈

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件陪葬品,叫大雁青銅燈,大雁回首嘴銜燈罩,燈罩與雁體相連,設計精巧,美觀。這也說明他生前一定是尊貴無比。

由於古墓價值重大,發掘又是一項漫長的工作,城市基礎建設近在眉睫不能停止,仔細認證過後,考古隊做出一個大膽的決定,把主墓室整體搬遷到倉庫之中,然後再開棺。也是因為這樣,一個深埋地下的古墓,會出現在一個偏遠倉庫之中的原因。

存放出兩千多年前的神仙水,礬石水

正當考古隊員準備開始著手清理的時候,實驗室裡突然傳來了一個重大發現。難道這件看似普通的當中,存放出兩千多年前的漢代美酒,雖然古代美酒不是第一次發現,但在洛陽地區卻是第一次,經過一方科學的實驗分析之後,檢驗結果卻超乎所有人的意料,這裡面裝的並不是酒,是一種古代人所稱的口服神仙水,叫礬石水。

大墓清理時發現在心形玉片

大墓的清理工作即將開始,當工作人員用刷子輕輕刷開浮土時,突然一件器物的出現,讓人們眼中一亮,這棺槨的第一件出土文物是一塊玉,但引人注意的是這片玉的形狀十分特殊,而在專家還沒弄清楚時,第二個形狀奇怪的心形玉片雙出現了,不僅心形奇怪,就連圖案也很古怪,當考古隊員還在處於猜測之中,一個新的發現,給他們提供了一個重要線索。

這些看似普通的玉片上,絕對隱藏著什麼驚天的秘密,難道墓主人是穿著玉衣下葬有,而接下來清理還發現了金絲,發掘工作也加快了速度,越來也越多的金絲和玉片出土,隊員們開始試圖拼湊起這些玉片,可等找出所有金絲和玉片後,卻發現金絲和玉片的數量太少,遠不夠製成一件金縷玉衣。

完整的大玉璧

正常隊員在失望情緒中的時候,現場傳來了一個消息發現一枚保存完整的大玉璧,前前後後總共發現了六塊大玉璧 ,而最大的玉璧,半徑竟然達到了24釐米,這在洛陽考古界是首次發現。

在對比了所有玉璧的擺放位置之後,隊員們有一個難以置信的發現,這六塊玉璧,組成了一個神秘的十字,在查閱大量的資料之後,考古隊的領隊也打到了答案,神秘十字也在這破解,就是墓主人下葬時頭上是戴著溫明,溫明的意思是溫代表溫暖,明代表明器,合起來的意思就是溫暖的隨葬器物。說了這麼多,最遺憾的是,在發掘開始到現在,大墓的墓主人是誰至今還未破解,我們也只能希望,在接下來的工作,等能發現墓主人身份了,再第一時間公布出來!

相關焦點

  • 山東日照海曲漢代大墓,發現90座墓葬,裡面竟然有一件「神燈」
    到了2002年修建同三高速時,同樣的問題又一次出現,同三高速和日東高速要修一座立交橋,如果繞開漢墓群需要將兩個村莊搬遷,但是考慮到村莊搬遷難度大。為了配合同三高速公路的建設,當地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漢墓群展開了搶救性考古發掘工作。考古專家介紹,海曲縣漢墓共計清理出了90座墓葬,其中有17座磚室墓大部分被破壞,其餘屬於木槨墓,且基本保存完整。
  • 農民採石發現漢代大墓,規模比馬王堆墓大18倍,墓主身份十分顯赫
    提起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它是西漢初期長沙國丞相利蒼及其家屬的墓葬,裡面有大量的歷史文物,包括出土絲織品、帛書、帛畫、中草藥等遺物3000餘件。為研究漢代初期埋葬制度、手工業和科技的發展、歷史文化和社會生活等方面提供了重要資料。
  • 一座大墓竟挖掘出大量動物骨骼!這個神奇的地下動物園揭露了墓主人哪些秘密?
    說到古墓發掘,大家通常想到的可能都是金銀玉陶青銅器之類,因為精美的寶物的確讓人大開眼界。不過,有一些古墓裡埋藏的,卻是令人耳目一新的獨有意趣。2018年12月,山東濟陽的三官廟村發現一座大墓,光清出來的拱形磚頂就有八個,整個墓葬佔地將近300平米。那每一個磚頂下面就是一個墓室,包括兩個前廳、兩個中堂、三個後室和一個耳室。
  • 為何高莊漢墓陪葬坑陪葬品十分豐厚,大墓卻被焚之一炬?
    從出土的文物,考古隊判斷,這些文物屬於漢代,歷史上,漢代盛行厚葬,如果周圍有古墓,那麼大墓中的陪葬品得有多豐厚? 於是考古隊對出土文物周邊進行勘探,這一勘探才發現,這周邊的土地都非常堅硬,為人工夯實過的。
  • 河南出土一座女將軍墓,手持一對「巨斧」,專家鑑定後:來頭不小
    1975年冬,小屯村(河南省安陽市)的老百姓們準備將西北地那片高出周圍農田的崗地給推了,用來作新的農田,當地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員一聽說這個消息,立馬趕到現場阻攔村民們,因為此地曾發掘出武官村大墓,所以專家推測,小屯村下面也埋藏著其他殷墟遺址。
  • 四川渠縣發現漢代大墓,出土15枚竹簡,專家:上面記載《倉頡篇》
    解放以來,這裡曾出土巴蜀青銅兵器、酒器、生活器10餘件,出土發現最多的是兩漢時期的文物古蹟,除漢磚遍布,還發現房屋地基、窖址、水井、墓葬,出土大量的銅、鐵生產工具、生活用器、兵器、錢幣等,以及各式陶俑、陶家禽等。根據《華陽國志》載:「長老言,宕渠為故宗國,今有宗城」,而《太平寰宇記》記載:「故宗國,城在流江(縣)東北七十四裡,古宗國都也」,其中所指方位可能與城壩有密切關係。
  • 農民採石發現漢代大墓,墓葬材料與黃金等價,墓主身份轟動世界
    其規模比湖南馬王堆漢墓大18倍,寢陵屬古代最高級別的「黃腸題湊」式木槨墓,規模宏大、結構嚴謹,是罕見的大型漢代墓葬,距今兩千多年的歷史。漢廣陵王墓的發現一時間轟動海內外。由於神居山開山鑿石,山體鬆動,不利於墓葬的保護。1992年漢廣陵王墓整體遷至江蘇揚州,用原墓構件、按原墓樣式重建,並建有漢廣陵王墓博物館。
  • 殷墟商代大墓被盜,考古家搶救性發掘,墓室發現34個人頭
    導讀:眾所周知,後(司)母戊鼎是我國的鎮國之寶,這件文物是迄今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銅器。但殊不知,這件文物是被河南省安陽市武官村的村民從自家地中挖出來。而挖出來的地方就是被我國考古家命名為商代殷墟遺址的武官村大墓。
  • 「弓魚國」,一個史料失載的古諸侯國,它的王墓有怎樣的隨葬品?
    在洛陽周王城廣場發現了六匹馬駕一車的遺蹟,此後又有幾處大墓發現了「六馬車」,這就基本確定了「天子駕六」的基本規格。因此,茹家莊這處墓葬的墓主人應該有著非同一般的身份。最後,綜合這座墓的規格、陪葬品及青銅器銘文認定墓主人最有可能是一位西周時期的諸侯王,這個諸侯國叫(弓魚)國,或者叫魚國。「弓魚」實為一字,翻閱史料,竟查無此國,就連「弓魚」這個字也很難查到。這竟然是一座史料失載的古諸侯國。就在這座墓的旁邊,考古工作者又發現了一座形制相當的墓。
  • 寶雞西周墓出土48件青銅器 饕餮銅尊細訴商周文明
    原標題:寶雞西周墓出土48件青銅器 饕餮銅尊細訴商周文明   原標題:寶雞西周墓出土48件青銅器 饕餮銅尊細訴商周文明  2013年12月29日16時許,隨著一件長著小翅膀的青銅犧尊的出土,陝西寶雞石鼓山西周墓葬M4號墓的發掘提取工作告一段落。
  • 秦公一號大墓的「墓後」故事
    通訊員 許琳攝 追尋 挖了十年的大墓 在南指揮村民兵的幫助下,10年之後的1986年,墓穴和墓道中的填土才被清理完畢。在清理的過程中,一層層平臺上的文物將墓主人的身份印證得愈加明晰。 其中兩樣文物的出土,對於墓主人身份的確定有著決定性的意義。
  • 安陽殷墟:商代後期的王都,武官村大墓
    從1928年至1937年共進行了15次發掘,所得收穫是:在小屯村北揭露出三四十座商代夯土建築臺基,包括宮殿和宗廟建築遺址;還在西北岡西區發掘7座大墓,1個方坑,其中有著名的1001號和1004號大墓,在東還發掘大墓3座,基本上弄清了侯家莊西北岡是王陵區;在小屯村東北還發掘出一個甲骨坑,出土刻字甲骨127萬多片,其中絕大多數為卜甲。
  • 盜墓賊進入漢代大墓,盜走大量陪葬品,唯獨留下了2件頂級文物?
    盜墓賊進入漢代大墓,盜走大量陪葬品,唯獨留下了2件頂級文物?眾所周知,從春秋時期之後,人們越來越重視墓葬的禮儀和規格。春秋時期禮樂崩壞,王公貴族興盛起厚葬的習俗,於是,已逝之人開始陪葬大量的珍寶文玩,甚至是鮮活的生命。
  • 最恐怖的大墓!慘烈人殉!千年不朽的葬具!揭秘秦公一號大墓
    偶然間他們聽說,在寶雞鳳翔南指揮村有塊土地,無論雨水多寡肥料多少收成都很差,有個人想從這塊地上挖點土給土屋補牆,卻發現挖出的土顏色不同。敏感的學者們意識到老百姓說的「顏色不同的土」可能是「夯土」(被打實的泥土),立刻前往該地,果然挖掘出了一座佔地近兩個標準足球場面積大的、深度達二十餘米的巨大古墓葬——「秦公一號大墓」。
  • 四川首次出土銀質子母印 成都樊噲村發現劉邦後代家族墓
    來源:成都日報四川首次出土銀質子母印成都樊噲村發現劉邦後代家族墓M9出土銀質麒麟鈕套印樊噲村漢墓群「皇墳」點M5畫像磚樓閣細部 樊噲村漢墓群「皇墳」點群航拍圖成都的一個村莊為何以出生在江蘇沛縣的西漢開國大將樊噲命名
  • 【絲路文化】大堡子山——一場劫難揭開秦公大墓身世
    重點調查禮縣西漢水上遊地區新發現的數十處早期秦文化遺址。  2006年9月初,聯合考古隊進駐大堡子山,發掘禮縣大堡子山遺址。聯合考古隊在禮縣調查、鑽探面積達150萬平方米,發現城址一座,夯土建築基址26處,中小墓葬400多座以及零散分布的文化堆積層,足以證明禮縣文化遺存豐富,還有許多歷史的真相深埋在地下。在被盜秦公大墓的西南角,聯合考課題組古隊發掘出了一處建築遺址。
  • 廣州發現漢代大墓3:古墓中竟發現古代「長生不老藥」?
    上期說到,考古隊在廣州象崗發現了一座漢代大墓,由於無法打開墓室大門,只能把前室的頂蓋掀開。雖然前室頂蓋上有少見的彩繪,證明這應該是一個王侯級別的人物的墓。但是,對於這是不是趙佗的墓,專家的判斷還是有些遲疑的。
  • 館藏戰漢古玉欣賞——漢代玉器上動物眼晴細觀
    其實,玉器神韻是線條、比例等多方面綜合呈現效果。對動物形玉器來說,眼睛的雕刻也十分重要,所謂畫龍點睛即是這個道理。本文欣賞幾件館藏戰漢古玉,體會漢代玉器上動物眼睛的雕刻手法。(一)巢湖北山頭一號墓出土朱雀銜環踏虎玉卮杯。這件朱雀銜環踏虎玉卮杯,為戰國晚期至西漢早期玉器,其上雕刻有一隻朱雀、一隻老虎、三個獸面。
  • 秦公大墓:中國歷史上盜洞最多的墓
    1、墓內發現186具殉人,是中國自西周以來發現殉人最多的墓葬;2、槨室的柏木「黃腸題湊」槨具,是中國迄今發掘周、秦時代最高等級的葬具;3、槨室兩壁外側的木碑,是中國墓葬史上最早的墓碑實物。4、墓中出土的石磬,是中國發現最早刻有銘文的石磬。5、墓址旁建有秦公大墓遺址博物館,是我國首家農民創辦的博物館。
  • 【王陵大墓】秦公一號大墓!挖了10多年!結果剩下渣!唏噓!附視頻
    迄今為止曾侯乙墓是春秋時期唯一保存完整的,出土了大量國寶重器!大家可以想像秦公大墓的奢華!尤其是大墓中出土的石磬是中國發現最早刻有銘文的石磬。最珍貴的是石磬上的文字,多達180多個,字體為籀文,酷似「石鼓文」,依據其上文字推斷墓主人為秦景公。1974年,陝西春旱嚴重,驪山腳下許多村民被迫打井抗旱。井底,有人忽然挖到一個奇怪的陶土人頭。當時他們誰都不會想到,這個陶土人頭引出的,是巨大的秦俑方陣。秦兵馬俑就這樣意外地被發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