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有人給李世民送了一隻鳥,李世民非常喜歡,就託在手臂上逗著玩。忽然,看到魏徵遠遠走來,李世民心想,壞了。
李世民有點怕魏徵,為什麼呢?因為魏徵這人一根筋,剛正不阿,直言敢諫,即使皇上有過失,他也該說就說,一點面子也不給。
李世民怕魏徵看到,趕緊把鳥揣進懷裡。其實,魏徵眼睛毒著呢,早已經看到了。但是,他故意裝作什麼都沒看見,到了李世民跟前,開始慢條斯理地奏事。
李世民很著急,但是又不能說。他越著急,魏徵越磨蹭,一連奏了好幾件事,甚至連具體的細節都要說得明明白白。
好不容易,魏徵奏完了,走了。李世民把鳥拿出來一看,已經悶死了。
後來,有人問魏徵:「皇上玩個鳥,多大點事,你卻將它置於死地,有點過分了吧。」
魏徵說:「玩物喪志,這是古訓。天下剛剛太平,身為國君,豈能不務正業,安逸享樂呢。」
那人又說:「那你應該當面指出他的錯誤,為什麼要故障拖延時間,把鳥悶死呢?」
魏徵說:「勸諫要得體,事要分大小。像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如果動不動就犯顏直諫,領導聽多了就會煩,將來有了大事,他也聽不進去了。」
感悟:勸諫領導,是一門溝通藝術。領導也是人,當然也會犯錯誤。錯誤有大有小,勸諫的方式也要靈活一點。如果事無巨細,都要站在道德的高度對領導進行規勸,即便從諫如流的領導,也會煩不勝煩。大處著眼,小處放手,大事明了,小事糊塗,才是大智慧。
這樣的智慧故事,《智囊》裡記載了很多!《智囊》是什麼?這是明代奇才馮夢龍所著智慧故事總集,人稱「小資治通鑑」。全書收錄了上訖先秦下至明代1000多個謀略智慧故事。
縱覽此書,有兩個特點,將古人智慧以故事方式展現出來,有趣;然後進行謀略解讀,提煉出人生智慧,有料。
杜月笙也很喜歡《智囊》,他識字不多,就讓別人給他讀,以至忘了吃飯。邊聽邊感慨:「讀懂此書,才算讀透了社會。」
我建議大家讀讀《智囊》。有時你感覺缺少機會,實際是缺少智慧。智囊,智慧錦囊也。
有人說看不懂文言文,多慮了,這套《智囊》不但有翻譯,疑難字和人物還有注釋,誰都能看懂。而且有馮夢龍的分析點評,猶如畫龍點睛。
這套《智囊》共6冊,僅售68元,如果喜歡,點擊下面連結就可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