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哥們給李世民送了一隻鳥,李世民怕魏徵看到,趕緊把鳥揣進懷裡

2021-01-19 小剛視野

有一次,有人給李世民送了一隻鳥,李世民非常喜歡,就託在手臂上逗著玩。忽然,看到魏徵遠遠走來,李世民心想,壞了。

李世民有點怕魏徵,為什麼呢?因為魏徵這人一根筋,剛正不阿,直言敢諫,即使皇上有過失,他也該說就說,一點面子也不給。

李世民怕魏徵看到,趕緊把鳥揣進懷裡。其實,魏徵眼睛毒著呢,早已經看到了。但是,他故意裝作什麼都沒看見,到了李世民跟前,開始慢條斯理地奏事。

李世民很著急,但是又不能說。他越著急,魏徵越磨蹭,一連奏了好幾件事,甚至連具體的細節都要說得明明白白。

好不容易,魏徵奏完了,走了。李世民把鳥拿出來一看,已經悶死了。

後來,有人問魏徵:「皇上玩個鳥,多大點事,你卻將它置於死地,有點過分了吧。」

魏徵說:「玩物喪志,這是古訓。天下剛剛太平,身為國君,豈能不務正業,安逸享樂呢。」

那人又說:「那你應該當面指出他的錯誤,為什麼要故障拖延時間,把鳥悶死呢?」

魏徵說:「勸諫要得體,事要分大小。像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如果動不動就犯顏直諫,領導聽多了就會煩,將來有了大事,他也聽不進去了。」

感悟:勸諫領導,是一門溝通藝術。領導也是人,當然也會犯錯誤。錯誤有大有小,勸諫的方式也要靈活一點。如果事無巨細,都要站在道德的高度對領導進行規勸,即便從諫如流的領導,也會煩不勝煩。大處著眼,小處放手,大事明了,小事糊塗,才是大智慧。

這樣的智慧故事,《智囊》裡記載了很多!《智囊》是什麼?這是明代奇才馮夢龍所著智慧故事總集,人稱「小資治通鑑」。全書收錄了上訖先秦下至明代1000多個謀略智慧故事。

縱覽此書,有兩個特點,將古人智慧以故事方式展現出來,有趣;然後進行謀略解讀,提煉出人生智慧,有料。

杜月笙也很喜歡《智囊》,他識字不多,就讓別人給他讀,以至忘了吃飯。邊聽邊感慨:「讀懂此書,才算讀透了社會。」

我建議大家讀讀《智囊》。有時你感覺缺少機會,實際是缺少智慧。智囊,智慧錦囊也。

有人說看不懂文言文,多慮了,這套《智囊》不但有翻譯,疑難字和人物還有注釋,誰都能看懂。而且有馮夢龍的分析點評,猶如畫龍點睛。

這套《智囊》共6冊,僅售68元,如果喜歡,點擊下面連結就可擁有。

相關焦點

  • 李世民召見魏徵,身後的鸚鵡突然開口說話,李世民放鸚鵡回家
    但是,李世民的這一舉動,遭到了以魏徵的不滿,魏徵入宮請求覲見李世民,李世民雖然知道魏徵所為何事,但還是召見了他。 魏徵說:「隋朝之所以會滅亡,和隋煬帝沉迷於女色有關,陛下萬萬不可效仿。」 李世民說:「不過是兩個女子,愛卿不必太過計較。」 魏徵又說:「陛下如果收下了新羅的美女,那其他藩國也都有樣學樣,到時候都給陛下送美女,陛下難免落個沉迷後宮的名聲。」
  • 魏徵整天端著架子板著臉,唐太宗把一樣東西端上來,他馬上現了原形
    這道菜本來不算名貴,但因為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徵而載入史冊。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魏徵為人嚴肅,不苟言笑。唐太宗對身邊的侍臣說:「山羊鼻子(唐太宗給魏徵起的外號)整天板著臉,真不知道什麼東西能讓他動心?」侍臣說:「魏徵喜歡吃醋芹,每次吃完以後都高興得直喊過癮,那時就是他的真情流露。」第二天,唐太宗請大臣們吃飯,上了三盤醋芹。魏徵見了,心裡高興,一個勁兒地夾醋芹。
  • 魏徵是李世民的鏡子?更像是一座活牌坊!
    從歷史發展的眼光來看,很少有帝王可以與秦皇和隋文相提並論,而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以功蓋當世,名垂千古,與其在位期間重賢才、施仁政,特別是從諫如流的品質,可以說是其萬世流芳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提到從諫如流,就不能不提到一個人——魏徵。唐太宗在魏徵過世之後,稱其是他的鏡子,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 李世民納妃,聽聞妃子已訂婚,新郎說:我們沒訂婚,魏徵:你騙人
    也就是說,正當李世民以為自己將抱得美人歸的時候,魏徵攔住了李世民,原因是魏徵聽說鄭氏早已許配他人,和一位叫陸爽的人訂婚了,甚至連聘禮都收了。勸李世民立即停止納妃的程序。當時房玄齡擔任左僕射,他聽聞此事,立即發表自己的看法,房玄齡認為:皇帝乃天下之主,如今納妃儀式剛舉行一般,大禮已成,豈能終止?
  • 李世民玩寵物,為了不讓魏徵發現,做了這件事最後寵物死掉
    在他的印象中,隋煬帝很喜歡護短,而且還不肯聽信別人勸諫,一意孤行,所以對於隋煬帝的這一缺點,李世民印象深刻,不想重蹈覆轍,經常讓臣子積極進言。不過,雖然經常提醒自己不要跟隋煬帝那般,但有時候行為想法,或許是帝王的通病。
  • 生前贊為鏡子、死後推倒墓碑,李世民對待魏徵,背後有現實原因
    魏徵生前被李世民視為鏡子,死後為什麼被推倒墓碑、取消子女婚約?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或恨,我們應該看看原因再做評判。  魏徵能夠被李世民重用,犯顏直諫只是表面原因,兩人的互相需要、互相成就才是關鍵;而魏徵遭受的波折身後事,則是他觸碰君權紅線的懲罰。
  • 魏徵:陛下,您不能讓公主嫁妝太多。李世民:你信不信我要殺了你
    圖一|長樂公主按理說,最喜歡的女兒嫁人,多給點嫁妝也不是什麼難事。魏徵:陛下,您不能讓公主嫁妝太多。李世民:你信不信我要殺了你。只見這老頭臉一沉,就開始發言:皇帝不可以,永嘉公主是長樂公主的姑姑,姑姑出嫁都沒那麼多嫁妝,侄女出嫁就要比姑姑多一倍,皇帝是想鬧哪們啊,這於典制不符合啊,還請皇帝收回成命吧,太不合道理啦。
  • 秦叔寶和尉遲恭是李世民封的門神嗎?
    說起秦叔寶和尉遲恭兩個人呢,就不得不從唐太宗李世民開始說起,話說李世民稱帝後,經常有惡龍在宮外咆哮嘶吼,導致他晚上總是睡不好覺,後來他才知道原來是涇河龍王觸犯了天條要被玉帝斬首示眾,而負責斬涇河龍王的人正是自己的手下魏徵,涇河龍王為了能夠活命,於是便向李世民求救,李世民也答應了龍王準備救他一命,於是李世民便準備在魏徵問斬龍王的時候讓魏徵陪自己下棋將他給拖住,可沒想到的是魏徵居然元神出竅去將涇河龍王給斬了
  • 李世民的最後十年:一代雄主鮮為人知的另一面
    1在魏徵死後不到一年,唐太宗李世民下令,狠狠砸掉這位貞觀名臣的墓碑。這是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作為被後世傳頌的君臣佳話,李世民向來以善待魏徵聞名於後世,然而史書從來只說前半段,不說後半場。此前,由於痛感魏徵的去世,李世民還親自為魏徵起草碑文和親自書寫,在魏徵死後給予極大的榮哀。然而,君王的心意說變就變。
  • 李世民:他是一位以大臣為鏡子讓自己的行為得到規範的皇帝
    他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一個開創唐朝盛世不拘一格的皇帝。李世民對許多人來說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因為他比較喜歡任用賢才的性格,所以在他的手下大多都是那些有才能的人,他比較善於發現人才,但是他也具有非常寬宏大量的性格。比如說他有一個臣子曾經在他的哥哥麾下效力,那位臣子是一個非常有才能的人,並且也提出過非常可行的策略。
  • 崔判官在生死簿寫了啥,為李世民添了20年壽命,閻王看破卻不說破
    管理涇河的涇河龍王發現自己河裡的小魚急劇減少,一問才得知他們都被凡間的算命師傅袁守城給出賣了,為了給這些小魚個交代,涇河龍王跑到凡間找袁守城打了個賭,令他沒想到的是,這個賭注已經在不知不覺間換成了他的性命。
  • 唐僧發誓三年完成取經大業,結果14年還沒回來,李世民為何不急?
    中國四大名著中,相信大家對《西遊記》都非常熟悉了,小時候家裡的電視機裡一直都在循環播放翻拍的電視劇,其中講述的就是唐僧從東土大唐出發,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最後到達西天取經的故事。而在唐僧出發之前,李世民曾問過唐僧,要多久才能回來,當時唐僧答應的是3年,結果14年了都沒有回來,為何李世民一點都不著急?
  • 初唐名將, 闢邪鎮宅二門神之一, 曾經反抗李世民後來臣服
    尉遲敬德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他是我國古代唐朝的一位大將,能夠成為一個名將,和李世民的寬容大度和知人善用是分不開的我們都知道尉遲敬德是唐初大將,但是剛開始的時候他不是李世民的將軍,他是先在劉黑閥的手底下幹活,並且還曾經差點擊殺了李世民,那時候李世民潛伏在敵軍的地區,考察風土人情和地理,那時候尉遲敬德知道了李世民在自己的境內,立馬率領大軍
  • 千古一帝李世民:一生活在愧疚之中,殫精竭慮的有情帝王
    李世民最近幾年,李二陛下可是被黑的很慘,大致分為以下幾點:一、玄武門之變他當然想,不論對權力的熱衷,還是想要施展抱負,他都不會對那個位子不動心,於是,就有了玄武門之變,無關什麼陰謀,一句話就能說清楚,當李二陛下把對方當成敵人的時候,就會迅速切入到無敵統帥的模式,一招制敵,毫不留情,但之後呢?
  • 「名人百科」盛世明君演繹美輪美奐的歷史——唐太宗李世民
    建成私下派人送了一封信給秦王手下的勇將尉遲敬德,表示要跟尉遲敬德交個朋友,還給尉遲敬德送去一車金銀。尉遲敬德跟建成的使者說:「我是秦王的部下。如果私下跟太子來往,對秦王三心二意,我就成了個貪利忘義的小人。這樣的人對太子又有什麼用呢。」說著,他把一車金銀原封不動地退了。建成受到尉遲敬德的拒絕,氣得要命。當天夜裡,元吉派了個刺客到尉遲敬德家去行刺。
  • 唐僧取經14年不見人,李世民為什麼不著急?生死簿中早已說明一切
    不得不說這師徒四人也著實是令人佩服,能在各種各樣的磨難中堅持去取得真經,就連豬八戒一路的瓦解士氣都沒有讓他們放棄,不得不說這4人的成功來之不易,然而有一個秘密卻是我們忽略了的,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唐僧在取經之前在李世民面前說過的話,他曾承諾三年之內就能回國,然而他這一走卻是十四年,如此看來唐僧早就超過時間了,那李世民為何不著急呢?
  • 唐太宗李世民的長子李承乾到底荒唐成什麼樣?
    因為這個孩子出生在承乾殿中,所以李世民便將自己這個孩子命名為李承乾,雖說承乾是一宮室之名,但用在人名身上則是有承繼皇業,總領乾坤的意思,可見李世民對其期望之高。在古代社會中嫡長子往往代表著繼承人的身份,於是李世民對李承乾是格外的上心,在李承乾還尚且在襁褓之中的時候就直接被封為恆山王。
  • 西遊記中,十殿閻王都要出殿迎接李世民,為什麼李淵卻成了野鬼?
    唐太宗答應保他,而且也知道這次行刑的人是魏徵,於是夜裡也拉著魏徵不讓他走,沒曾想到,魏徵厲害啊,夢中就把涇河龍王給砍了。就這樣,涇河龍王天天託夢給唐太宗,讓他賠自己性命,時間久了,唐太宗就一命嗚呼,下了地府去找涇河龍王打官司去了。
  • 李世民做了三個夢,夢到三個去世的人,這反映了他怎樣的焦慮?
    《舊唐書》記載——杜如晦去世之後,「太宗後因食瓜而美,愴然悼之,遂輟食之半,遣使奠於靈座……其後太宗忽夢見如晦若平生,及曉,以告玄齡,言之歔欷,令送御饌以祭焉」。這從魏徵死前向他推薦了杜正倫和侯君集一事可以看出來。這兩人,在魏徵死後不久都捲入太子李承乾謀反案。侯君集被殺,杜正倫遭貶,由此,「太宗始疑徵阿黨」,就是認為,他們三人引為朋黨,所以魏徵才會推薦他們兩個。這也導致他遷怒於魏徵,把刻有自己親撰碑文的墓碑都推倒了。
  • 李世民將他封為護國公,他的畫像也排列在凌煙閣
    這時候秦瓊跟羅士信率領人馬就殺向了盧明月的後營,並且放起了大火,盧明月一看後營火起,急忙回頭救火,這時張須陀率領人馬殺了個回馬槍,殺得盧明月大敗,只帶了百多人逃走了。這一戰,秦瓊的名氣更大了。616年11月,秦瓊跟隨張須陀討伐瓦崗軍,張須陀不聽秦瓊的建議,率兵深入,進入了瓦崗軍的埋伏圈,張須陀力竭而死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