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選購板慄
□楚天都市報記者 曹磊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李輝
沒有哪一陣秋風的微寒不能靠糖炒板慄來溫暖。記者多日走訪市場發現,今年10月以來集中開「炒」的板慄,止住了往年裡多少會漲點價的趨勢,食客也不少。
儘管價格未漲,但細心市民會發現,不論是悶口小板慄還是開口大板慄,個頭都比過去稍微小了一些,這也讓後者實現逆襲,在今年賣得比悶口小板慄更紅火。
糖炒板慄止住漲價趨勢
昨日傍晚,下班走在回家路上的盧女士被一家糖炒板慄的店鋪吸引住了。「剛炒出來的小慄子從大篩盆裡倒出來,還冒著熱氣,看上去很有食慾。」盧女士和好幾位市民各買了10元-20元的板慄。
記者在漢口黃孝河路上的這家糖炒板慄鋪裡看到,正在賣的有開口大板慄和悶口小板慄兩種,價格都是22元一斤,老闆稱與去年同價,並沒有像往年一樣漲價一兩元。
「品質好的板慄基本提前下單,今年訂購的價錢沒漲,秋天板慄也就沒漲。」老闆鍾先生說,近年來糖炒板慄的價格從每斤15元漲到18元,穩定兩三年後就漲到20元水平線,此後每年都會有0.5元到1元的漲價,去年就漲到22元。
隨後,記者在江漢北路、臺北路、西馬路等沿路探訪多家糖炒板慄鋪子,價格基本都在22元每斤,商家均稱今年沒漲價。
開口大板慄逆襲更受捧
記者發現與往年相比,備受消費者喜愛的悶口小板慄今年有些遇冷,被開口大板慄搶去了風頭。
「悶口小板慄除非品質非常好,個大殼薄肉圓,不然吃起來還有些麻煩。」在臺北路一家板慄鋪子前,市民黎女士買了20元的開口大板慄後,猶豫了一下,又追加10元的悶口小板慄,兩種板慄都好吃,但大板慄口感會更甜糯一些。
記者注意到,一半以上的食客都買了開口大板慄,還有與老闆相熟的人直接通過微信等方式訂購開口大板慄,所以形成需排隊的情況。
「過去都是買悶口小板慄的人排隊,今年變了。」老闆稱,大板慄甜度變高,品質變好,是實現市場逆襲的主要原因。產地上的種植技術提升,咱炒制的方式也改良了,大板慄甜度提高,更軟糯。
品質板慄種植更趨理性
今年糖炒板慄沒漲價,不過有食客稱,悶口小板慄和開口大板慄的個頭相較過去好像變小了一圈。業內人士介紹,以消費端為引導,近年來用於糖炒的品質板慄在種植上更趨理性,個頭大小、甜度和軟糯度都有提升。
剛從產地採購回板慄的楊師傅告訴記者:「過去兩年是懷柔、遷西等板慄的出產小年,價格上漲較明顯,今年可採購的貨量較大,價格自然持平,個頭相對小一點的板慄更適於糖炒,過去開口大板慄賣得比悶口小板慄稍差,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個頭大不好入味。」
目前糖炒板慄的貨源產地基本集中在北方,品質更好的板慄大多來自河北的遷西、遵化等地,也有不少出自遼寧、山東的板慄。批發商介紹,近年來板慄出產量越來越穩定,終端價格漲跌幅度很小,也讓高品質板慄的種植更趨理性,沒有一窩蜂投入的情況,更不只是追求產量,而主要從甜糯度的變化來進行技術調整,找到消費者更喜歡的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