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近親有基因缺陷,為什麼動物界,比如狗的基因卻越純越好?

2021-01-09 李論科學

自然界中的生物千萬種,但唯獨只有狗和人類的關係最為親密,這個物種世世代代為人類的生活和社會發展奉獻著自己的生命。狗在最初更多的是參與著人類的生產生活,例如幫助人類捕獵、看家護院、以及後來的搜救、導盲等工作,這時的狗還是很快樂的,畢竟這些工作都是狗狗們的看家本領。

但是當人們物質生活豐腴以後,人們開始養狗娛樂來滿足自己的精神需求,而不去看重狗的本領和身體健康,而是一味的追求可愛、好看,甚至現在不少人覺得養純種狗能夠凸顯自己的品味和面子,正是在這種思想的推動下,狗這種陪伴了人類數萬年的忠實夥伴,在近百年來被人類一步步推向了深淵,它們也為人類的畸形審美承受了太多的痛苦。

在上世紀60年代,遺傳學之父孟德爾通過豌豆的雜交實驗發現了生物遺傳規律、基因遺傳的分離規律及遺傳基因的自由組合規律,為人類揭示了物種子代性狀和親代之間的遺傳關係。在此之前,人類是不了解生物的這種遺傳規律,因此人類也從來沒有幹預過任何生物,包括植物和動物的配對和育種。狗狗們的性狀在此之前也比較單一,品種並不多,一切都在自然規律下生殖繁衍。

但在這之後,人類開始將遺傳學應用在生物育種上,開始通過人為幹預的方式讓生物通過近親雜交、回交來加強某種基因的性狀表現,這在農業生產和園藝花卉上發揮了重大的作用,也為我們人類培育出了很多長勢好、果實飽滿、抗旱、抗蟲害的作物。

我們知道生物在進化繁衍的過程中,基因自身在複製的時候會出現微小的錯誤,這就是基因突變,有些生物的個體會因為基因的突變帶來一些特別的性狀,由於基因的突變是隨機發生的,所以這些性狀對生物個體來說有好有壞,換句話說,有些基因的突變有利於生物的生存,有些存粹就是病態基因。

當然生物的某個性狀有一對基因分為顯性基因(A)和隱性基因(a),當這對基因一樣時,我們稱之為純合子(AA或者aa),不一樣稱為雜合子(Aa)。顯性基因控制一個生物的性狀,所以一個正常生物的身體內也會攜帶隱形的病態基因,不過在自然的隨機交配中,這種病態基因就會被稀釋掉,很難在性狀上表現出來。而與近親繁殖、或者與自身基因關係比較密切的個體進行繁殖的時候,這種病態基因撞車的機率就會大大增加,這就是人類為何從科學和道德上不提倡近親繁殖的原因。

但是在其他生物身上,我們人類從來不會考慮這一點,我們只會根據自身的喜好、需求和利益來對生物進行育種,不僅有近親繁殖導致病態隱性基因顯現的風險,而且人類也不管顯性基因是否對一個生物有利,只要符合人類要求就行。於是我們就開始了對各種生物進行提純,也就是培育純合子(AA),讓一個生物的某種性狀一直可以穩定地傳遞下去。這就是我們口中經常說的純種狗。

以臘腸狗為例,它們的身體性狀就是一個典型的人工育種的結果,假如它的長條狀身體是由顯性基因A控制的,那麼擁有AA基因的臘腸就是純種狗,它不論與任何一條臘腸進行交配,後代都會表現出與親代一樣的性狀。而擁有Aa的臘腸基因就不純,因為它的後代很有可能會因為其他狗的基因不純,造成1/4機率的aa基因性狀。純種狗在某些性狀上會表現得更加突出,所以其價值也會更高,於是就成為了很多富人們的身份象徵。

你看,上圖就是臘腸狗近一百年來的變化,自然選擇是不會讓一個生物以這樣的方式去進化的,身體長腿短,地盤都快磕到地面上了,沒有奔跑速度、沒有越障能力,這樣的生物在自然面前毫無競爭力。所以這就是人為育種的結果,如果離開人類,將這種身形的狗放回大自然,肯定會被淘汰。不過人類目前充當了造物主,只要有人喜歡臘腸狗,那麼它們依然具有生存的空間。如果哪天人類審美變了,這種狗的命運將會很慘。

那麼人類是如何按照自己的審美對狗狗的基因進行提純的?其實過程很簡單、很粗暴,假如人們看中一條狗的大長臉,我們就選擇有與其相似特徵的同一品種的狗進行交配,然後在它們的子一代中在選擇出擁有大長臉的狗,讓其與親代中的一個進行回交來加強這一基因,由於子代和親代的基因相似度很高,這樣回交兩到三代就能對一條狗的某一特徵進行提純。不過讓親代和子代這樣回交,會讓狗患遺傳病的機率增加70%以上。即便是現在一條看起來健康的狗,其身體很也會攜帶大量的致病隱性基因,它們的後代很容易一出生就百病纏身。

不僅僅是遺傳疾病,上文也說了,人類為了審美不顧後果的加強狗狗的某一特徵,其實這種特徵對狗來說可能就是一種負擔或者疾病,但人類不會考慮這麼多,只為了好看就行,完全不會顧及狗狗們的身體健康和感受。

1880年,八哥犬的原型,臉部身體上的褶子很少,鼻子和嘴巴也較為突出,是一條看起來外形很健康的狗,但是經過人工育種以後的八哥犬是這樣的:

這樣的八哥犬看起來確實很呆萌,一臉無辜的表情,很符合人類的審美,人見人愛。但是臉部褶子變多、鼻子塌陷、眼球突出,這些可愛的特徵是八哥犬的噩夢。

因為臉部褶子變多會造成細菌、寄生蟲在褶皺內大量的繁殖,如果沒有人類的清理這樣的性狀在野外無法生存,而且鼻子的塌陷也造成了八哥犬呼吸困難,這就是為啥這種狗愛打呼嚕的原因。

純種的查理士王小獵犬會因為近親繁殖患上「脊髓空洞症」的遺傳病,這種病發作時會讓狗狗痛不欲生、滿地打滾。有些主人不得不忍痛割愛,將愛犬安樂死。

其中外形變化最大當屬牛頭梗。

100年間像是換了一個頭一樣。牛頭梗也有很高的利率患遺傳疾病,例如,聽力受損、性格狂躁症。

所以狗狗近親繁殖也會帶來基因缺陷,跟人類是一樣的,並不是越純越好,純種狗只是人類的喜好罷了,自從人類幹預狗狗繁殖以後,近100年出現了大量的新品種,這些品種中基因越純的狗,患病機率越大,自身素質也越差。更加嚴重的是,長期的近期繁殖也會造成一個品種的狗失去繁殖能力,直接走進基因傳遞的死胡同,導致滅絕。

現在看來我們人類不僅是狗狗的主人,還充當著上帝的角色,它們不僅為我們服務,還在以生命的代價博得人類的喜愛,所以請愛護你身邊的狗狗。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人類近親結婚有基因缺陷?而動物界比如貓狗,卻越純越好?
    我們知道生物在進化繁衍的過程中,基因自身在複製的時候會出現微小的錯誤,這就是基因突變,有些生物的個體會因為基因的突變帶來一些特別的性狀,由於基因的突變是隨機發生的,所以這些性狀對生物個體來說有好有壞
  • 基因缺陷會導致什麼病?嬰兒基因缺陷病
    基因檢測,可以破譯許多你百思不得其解的生命問題。比如,您會經常有這樣的疑惑。為什麼同樣是眼睛、鼻子、嘴巴、臉,我們每個人長的會不一樣?為什麼同樣的食物有人吃了沒事,有人吃了就不適應?為什麼同樣是飲酒,有的人喝千杯不醉,有的人一杯就倒?為什麼同樣的運動量有人適合有人不適合?為什麼同樣的生活方式有人得病,有人卻不得病?
  • 百年純種狗培育:畸形審美觀,500種基因缺陷,人類一手造就!
    而這種最早期被選中的犬只,就成了所謂的「純種犬」!,此後的100多年間,人類培育大量所謂的「純種犬」!,但為了保持性狀穩定,人類選擇的是近親繁育,因為只有這種方式才能固定性狀,這帶來的極大的後果,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動物學家在純種狗身上發現的基因缺陷高達500多種!
  • 扭曲的審美,產生了一隻只基因缺陷的狗
    狗是人類最早馴服的動物,是最早因為人類活動而影響本身自然進化的物種。狗的品種劃分,是建立在地域環境上的,寒冷地帶的狗將有更厚的毛髮和脂肪,草原上的狗進化出了更大的體型和咬合力。同時,也會因為人類活動而誕生新的品種:獵犬。它們的速度和敏捷要更加優秀。以上的品種都是人類長期影響的結果,自然選擇作用更大,所以這類狗都具有極強的適應能力和優秀的基因。
  • 狗狗越純越好?你不知道它們有多慘!
    但突然有一天發現狗狗並不「純」便嫌棄地丟出家門曾經的疼愛,瞬間消失不見還有流浪狗基地的阿姨表示:我這裡沒有名狗好狗只有人家不要的、難看的狗所以許多人來看了以後也不想領養這些狗狗真的很可憐這並不誇張生活中,確實有那麼一些人執著於狗狗的品種
  • 基因有缺陷 獅虎獸難長壽(組圖)
    9月11日,南京紅山動物園三隻剛滿四個月的獅虎獸首次與遊人見面   2008年09月18日標題:基因有缺陷 獅虎獸難長壽  三胞胎獅虎獸是獅爸虎媽愛情結晶  三胞胎獅虎獸是獅爸虎媽愛情結晶  獅爸虎媽從小青梅竹馬
  • 折耳貓基因缺陷有什麼症狀?基因缺陷發病期是什麼時候?
    折耳貓基因缺陷的注意事項:  1、明明是折耳貓是好動的,可它1歲前卻不愛動,老是坐在同一地方。折耳貓是天生頑皮,若出動到毛毛棒他也不為所動的話,可能是因為折耳貓感到痛楚所以避免走動。  2、折耳貓很乖,從沒有跳上主人的床、窗臺、餐桌或者椅子上。
  • 折耳貓不是天使,它除了珍稀,就還剩一身的基因缺陷!
    於是決定同他的妻子Mary一起,從這一隻小貓著手試驗,繁殖有折耳特徵的新品種。但是折耳貓有天生的「基因缺陷」,折耳和折耳繁育出來的小貓帶有遺傳病,一旦發作終身疼痛會造成行動不便。並且,即使是沒有「發病」的折耳貓,也會終生伴有關節粗大、手掌腳掌變形、體質較弱等問題。不是「好像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了解折耳貓的基因缺陷一樣」。 而是「生怕別人不知道折耳貓的基因缺陷,而衝動買了折耳貓」。
  • 基因缺陷或可引起心力衰竭
    :世界上100個人中就有1人都攜帶著肌聯蛋白,如果器官受到壓迫,可能會在妊娠,病毒感染,或血壓高人群中引起心力衰竭。 在他們的文章中,作者解釋說,基因變異通常會導致擴張型心肌病——一種遺傳性心臟病,從而導致心力衰竭,全世界250個人中就有1人患有這種心臟病。擴張型心肌病是由於心臟擴大,導致肌肉變緊,變薄,這反過來也會損害器官的能力。 研究人員研究了有基因缺陷的健康大鼠,他們將異常的壓力放在他們的心臟引發擴張型心肌病。
  • 基因缺陷是過敏元兇
    英國和瑞士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了過敏元兇——基因缺陷,並希望藉此開發醫治花粉過敏等過敏症的新療法,為患者帶去福音。 關鍵基因 過敏症狀來自免疫系統錯誤識別如沙礫、花粉、花生以及貓毛等過敏原,將其視為威脅,並指揮人體產生組胺抗體,對人體的一些正常細胞和組織發起攻擊,並引發諸如瘙癢、哮喘及打噴嚏之類症狀。
  • 每個種族都有基因缺陷,普京提醒美國,研製基因武器遭全人類唾棄
    因為如果使用基因武器,對於一個國家乃至一個民族發起攻擊,那麼整個民族都有可能在沒有硝煙的戰爭當中死去。其實非常簡單,人類在誕生的初期就分成了不同的種族,而這些種族之間除了膚色、發色以及身高等有區別之外,最根本的區別就在於基因鏈當中肯定有一些不相同的基因存在。
  • 動物界的「混血兒」,基因很強大,一眼就能認出是誰的孩子
    動物界的「混血兒」,基因很強大,一眼就能認出是誰的孩子在當今這個文明極度發達的社會裡,中國人和外國人之間產生異國戀,大家都是可以接受的,不會過於感到奇怪,當然,如果他們之間有了小孩的話,我們自然就稱他們的孩子是「混血兒」。
  • 科學家發現大腦基因缺陷導致自閉症
    近日,中國科學院和北京師範大學的研究人員取得突破,發現大腦發育中一個重要基因的功能缺陷可導致自閉症。自閉症譜系障礙是由腦發育異常導致的常見精神疾病,簡稱自閉症。其臨床表現為重複刻板行為、社交障礙及語言發育遲滯。科學家發現自閉症具有很高的遺傳性,並為此開展了大規模的測序研究。但在已經確認的數以百計潛在的自閉症相關基因中,只有少數基因得以確認,致病機制的研究更為缺乏。
  • 6種基因缺陷易致心臟病
    核心提示:報導稱,心臟病基因缺陷的發現讓繼承了心臟病易患基因的人在童年時期就得到警告,從而提前改善自己的飲食結構並進行更多鍛鍊。心臟病基因缺陷的發現是韋爾科姆基金會病例控制聯合會的成果之一。該機構進行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常見病基因研究。<br> <br>
  • 男人身高越高壽命越短!?矮個子有長壽抗癌基因
    原標題:男人個頭越高壽命越短?結果令人驚訝 不少男生遺憾自己的個頭不夠高大,其實,矮個兒自有優勢。美國研究人員發現,矮個男性可能擁有一種與長壽相關的基因。夏威夷大學約翰·伯恩斯醫學院的威爾科克斯教授和同事們研究了8000多名日本裔美國人近50年的健康信息後得出上述結果。
  • 折耳貓的折耳是缺陷基因嗎?
    P基因與p基因是等位基因,意思就是他們倆在染色體上一個位置因此每隻貓都會有一個(表示為Pp)或者兩個這樣的基因(PP或者pp)。蘇格蘭折耳貓是可以為立耳的,就像奶牛也存在公的一樣(這個比喻似乎沒啥關聯)。擁有一個折耳基因(P基因)的貓是雜合子(Pp),擁有兩個折耳基因的貓是純合子(PP)。因為折耳基因是不完全顯性,因此完全立耳的貓咪的基因一定是pp。
  • 基因缺陷引起的嬰幼兒肺間質疾病
    目前可以識別有40多種SP—B基因的不同突變,外顯子的121 ins2突變佔目前SP-B基因突變的2/3,SP-B缺陷屬於常染色體隱性遺傳。SP-B缺陷的典型表現為足月新生兒出生時出現進行性呼吸窘迫,臨床和影像學與早產兒嚴重的RDS相一致,但對RDS的標準治療,包括機械通氣和肺表面活性物質替代治療反應不佳,常在3~6個月內死亡,肺移植是唯一的有效治療方法。
  • 產檢一次沒有落下,卻無法避免孩子先天性基因缺陷,為何?
    當孩子被診斷為先天性基因缺陷,父母的內心是絕望的,只能犧牲自己的工作和時間,儘可能多陪伴孩子。當得知有治癒這種基因缺陷的特效藥,父母是充滿希望的,孩子終於有救了,卻又馬上被藥的價格重新逼入絕望之地。 雖然孩子的父母掛出了賣身帖,但能夠買得起的又有多少人?1448萬元對於絕大多數家庭來說,都是一筆天文數字,就算變賣房產、砸鍋賣鐵也湊不夠。
  • 顯性基因缺陷,所有折耳貓都會發病!
    為什麼說折耳貓是有發病基因的? 首先「發病」這個詞是帶有誤導,要知道,貓的耳朵本身就是立起來的,耷拉下來耳朵的那是狗。折耳貓這個品種本身就是基因突變的結果產生的,這個突變的基因導致折耳貓咪出現先天性軟骨發育不良的一些症狀。 其實早在1971年 ,英國最大型的貓會GCCF 都已禁止接受折耳貓的註冊,原因就是在折耳貓身上發現了嚴重的骨骼病變的遺傳疾病。
  • 基因缺陷:導致自閉症的機制?
    日本一個研究小組在實驗鼠實驗中發現了基因缺陷導致自閉症的發病機制,這將有助於治療自閉症。 日本九州大學發表公報說,自閉症是一種常見的發育障礙型精神疾病,其具體發病機制一直不清楚,此前有研究認為可能是胎兒期神經發育障礙。近年來對自閉症患者的基因研究發現,染色質重塑因子CHD8是一種變異率最高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