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三隻小獅虎獸9月12日斷奶和遊人見面了。
提起獅子和老虎的結晶,南京紅山動物園的飼養員心裡總有點痛:2002年,全國第一隻虎獅獸在紅山誕生,然而只存活了7天。
如今,這個傷痛總算可以得到一些撫慰。今年5月4日,一隻孟加拉白虎產下了與非洲獅的愛情結晶。雖然小傢伙們目前身體狀況不錯,已離開爸媽獨立生活,但由於獅虎獸因基因問題導致的體質先天不足,容易夭折,又幾乎沒有繁殖能力,人們對獅虎雜交的必要性陷入質疑。
9月11日,南京紅山動物園三隻剛滿四個月的獅虎獸首次與遊人見面
2008年09月18日
三胞胎獅虎獸是獅爸虎媽愛情結晶
三胞胎獅虎獸是獅爸虎媽愛情結晶
獅爸虎媽從小青梅竹馬雄虎與母獅交配,生產下的後代叫虎獅獸;母虎與雄獅交配生產下的後代叫獅虎獸。以往的虎獅獸或獅虎獸一般都是人工刻意培育出來的,這一次,卻有些意外,完全是「愛情的結晶」。
獅爸和虎媽從小就生活在一起,青梅竹馬。飼養員朱家林師傅介紹,它們2002年一前一後出生。當時一共有七個小傢伙,斷奶後放在一起養,像個猛獸幼兒園。「兩隻母虎、兩隻公虎、三隻獅子是一公兩母。」可不知道為什麼,這唯一的一隻公獅子,對自己的同類沒多少興趣,反倒和這隻叫做「小雪」的母白虎形影不離。
開始,飼養員也沒在意,畢竟是孩子嘛。到了兩三歲,小傢伙們步入青春期,公獅子和小雪還總是粘在一起,經常能看到這樣的場景:獅子趴在草地上,小雪倒在它的身上,用虎鬚觸碰獅子的嘴,獅子立即熱情回應,伸出舌頭舔舔小雪的背。兩隻公虎也成熟了,似乎也看上了小雪,老是在它身邊轉來轉去。結果,公獅子醋性大發,狠狠地打了幾次架。
「其實就算是同類,也不能讓兩隻成年的雄性獅子一起生活,為了爭奪配偶,肯定會打架。老虎也是這樣。」讓飼養員驚訝的是,小雪自己也選擇了獅子,總是依偎在它身邊,對另兩隻公虎沒什麼好感。擔心再有爭鬥,飼養員把兩隻公虎和兩隻母獅子相繼遷走。
「我們確實也想培育虎獅獸或獅虎獸,畢竟非常珍稀。但2002年的事讓我們很傷心,還有陰影。所以將7隻混養,讓它們自由選擇。」而公獅子和白虎的戀情,讓工作人員覺得意外且驚喜。
結婚三年終於有了孩子2005年,朱師傅就發現,情竇初開的公獅子和小雪「圓房」了。不過,小雪的肚子一直沒什麼動靜。
畢竟,虎、獅原本屬於兩個物種。動物園的專家說,獅子是群居動物,老少三代都能在一起生活,老虎是獨居的,一般分籠餵食。它們可能會在一起玩耍,但相戀、懷孕的概率極低,即使在人工飼養的環境下,虎獅交配受孕的機會也只有1%至2%。而幼獸由於先天不足等原因,成活率僅為五十萬分之一。因此,目前,全世界只有幾十隻。
今年3月,朱師傅發現,小雪的精神不好,老犯困,胃口也差了。想到1月份曾觀察到它們有過「夫妻生活」,朱師傅就留了意。推算一下,孕期在110天~115天,提前幾天,朱師傅就讓小雪住進了安有電子眼的「產房」。「肚子一點也不明顯,我們怕是搞錯了,但還是小心為好。」愛妻突然被隔離,公獅慌了,每天在門口轉來轉去,還經常撲到鐵門上吼叫,小雪也會在屋裡低聲叫幾下回應它。「不知道它們之間能不能通過聲音交流。」5月4日上午10點多,小雪開始生產。它第一次做母親就很盡職,一隻寶寶出來了,它努力挪動身子靠近寶寶,舔幹它身上的血跡和髒物。過了兩小時,又一隻寶寶出生。下午,第三隻寶寶也誕生了。
2008年09月18日
身體弱壽命短,獅虎獸培育遭質疑
「頭一次就三胞胎!很不容易。」飼養員說,在繁殖獅虎獸最有經驗的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頭一胎也只不過是雙胞胎。
個頭比老虎獅子大多了小雪是個稱職的母親。3個孩子長得很壯,剛生下時與普通白虎寶寶差不多,1公斤多;才四個月就長到了17公斤。而同齡的老虎大約在10公斤左右,獅子才八九公斤。
「獅虎獸體形會特別龐大,如果活到成年,會長到400公斤。」而成年老虎約重300公斤,獅子約重250公斤。獅虎獸和老虎一樣喜歡遊泳。專家解釋,獅虎獸的體形大的原因是,雄性獅及雌性虎會把控制生長的遺傳基因傳給後代,而獅虎獸可能缺少了這一基因。獅虎獸從出生起會不斷生長,直至它的身體不能承受為止。
3個寶寶明顯結合了父母的特點,頭上有獅紋,尾巴和四肢有老虎的圈圈紋,毛色則是獅爸的淡黃色。看起來,還是像父親更多一點。
不過,對於與自己長得不一樣的孩子,獅爸好像還是有點不太能接受。朱師傅說,生下來沒多久,就讓它們一家團聚了,獅爸剛開始似乎被嚇著了,還不敢靠近,與寶寶對視,吼了幾聲。「但它們還是有父子天性的,不然,猛獸通常會吃掉不是自己的孩子。」
幼崽鬧絕食不願離開虎媽小獅虎獸長到該分籠的時候,飼養員朱師傅先把獅爸和虎媽隔離在籠子外,再一隻只地捕捉小獅虎獸。
隔離籠外的獅爸和虎媽吼著撲過來;籠內,小獅虎獸則發出嗚嗚的聲音。新家就在隔壁,一個帶幾百平方米運動場的籠舍,以前是非洲獵犬的家,為了讓小獅虎獸與父母離得近些,非洲獵犬已經搬到山上了。看到孩子被帶走,白虎媽媽一路狂奔,從山下躥到山上,站在最靠近的山頭上,望著孩子們的籠舍;獅爸也走到它身邊,像是在安慰它,過了好一會,才雙雙離開。
離開母親,孩子們更傷心。它們縮成一團,躲在角落裡。朱師傅說,「今天它們是不會吃東西了,起碼得過兩三天,才能好起來。」但分離是必須的,如果再不斷奶,虎媽的身體狀況不好,孩子也會營養不良。現在它們一天要吃掉2.5公斤的雞、2公斤牛肉和幾隻雞蛋及一些奶粉,還有金施爾康等營養品。朱師傅說,小傢伙們有點挑食,最愛吃雞皮,不太愛吃牛肉,每次把雞吃完了,才會去吃牛肉。
2008年09月18日
身體弱壽命短,獅虎獸培育遭質疑
專家發現身體弱壽命短,獅虎獸培育遭質疑
獅虎獸為何不如騾子壯三個小傢伙能活多久,是大家極其關心的問題,因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獅虎獸一般壽命都不長,而且大多數免疫力較低,大多都會病死。飼養員介紹,從現在的情況看,三隻寶寶的健康情況挺穩定,但是它們究竟能生存多久,卻不得而知。目前世界上最長壽的是一隻叫「利利」的獅虎獸,它誕生於法國。經過4年的感情培養,雄非洲獅哈裡與母東北虎珍珍於1981年一個極其偶然的機會下生出「利利」。「利利」在這個世界上生活了20年,於2001年9月病死。而國內繁殖並存活至今的,最年長的也不過三歲。
是什麼原因導致獅虎獸沒有像騾子那樣集中父母各方面的優點?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馬潤林認為,同一物種內部,遺傳距離或淵源越遠,它們的後代就越有雜交優勢,比如混血兒往往很漂亮健康。物種之間也有雜交優勢,但有一個問題,染色體很可能無法全部聯會重合。馬和驢剛好能重合,所以騾子吸收了它們雙方的優點。實際上,老虎和獅子也有這個趨勢,比如獅虎獸個體比較大,但由於它遺傳基因在染色體數量上不匹配,它們有嚴重的遺傳基因缺陷,導致有的個體壽命比較短。
獅虎交配成功率為何低馬和驢交配的成功概率較高,而獅子和老虎交配的成功率為什麼這麼低?專家認為,馬和驢的飼養環境差異不大。由於早就是馴養動物,可以人為使它們交配,成功的概率就比較高。
而老虎和獅子是自然界自由存活的動物,各有自己的領地,甚至地理分布也不相同,幾乎沒什麼見面的可能。即使在動物園裡,它們的天性還是如此。不過,正是因為在動物園這個特殊環境裡,使得交配成功的概率雖然低,卻有了可能性。
本世紀初,我國有好幾個動物園開始在這方面進行嘗試,但結果都不太令人滿意。
動物園的專家告訴記者,「獅虎獸本身的遺傳基因在染色體數量上的不匹配性,使它們有嚴重的遺傳基因缺陷,這些缺陷會導致個體壽命比較短,有的個體長得不好。」
有沒有繁殖能力?獅虎獸通常被認為無法生育,但據說有個別雌性可以生育,傳聞在印度一家動物園中,一隻雄獅和一隻雌獅虎獸就有過後代。專家發現,獅虎獸的染色體數量是19對,38條。而染色體呈兩倍體存在的動物,其保存穩定性較好,這是傳宗接代的基礎,但並不能說它們就有繁殖後代的可能性。專家介紹,不同物種之間,染色體的數目往往不一樣。當親本的染色體數目不一致時,精卵細胞的染色體無法全部聯會配對,所產生的後代即使能成活,也很難再產生有生育能力的生殖細胞(精子和卵子)。像馬和驢,一個染色體數目是64,一個染色體數目是62。它們雜交產生的後代性染色體的減數分裂無法進行,這樣就使得這些雜交動物不能產生可育的生殖細胞,也就不再有繁殖能力。
動物雜交可構成新的物種無論是南京還是海南等地繁殖的獅虎獸,都招來過非議。「這是對動物倫理的挑戰。人類不能狂妄到以為自己是造物主。」有人對此非常牴觸,「為什麼要人為地讓它們在一起,搞出一個怪胎?」
「其實,我們沒有必要對不同物種之間的雜交這麼敏感,這本身是很正常的現象。」中科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許漢奎說,在自然界中,新物種出現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自身的基因突變,另一種就是雜交。生命起源之初,物種少得可憐,正是因為有這兩種手段,才會進化到現在如此豐富的多種生命存在。
去年,英國科學家曾發現,在自然界中,有一種蝴蝶是另兩種蝴蝶的雜交,形成了一個新物種;而DNA分析也表明,目前在衣索比亞極度瀕危的紅狼是當地灰狼與山狗的後代。這些都說明,沒有人工環境幹預,動物雜交現象也很普遍。
不過,許漢奎告訴記者,嚴格來說,獅虎獸還不能算是一個新物種。物種定義的關鍵內容之一就是生殖隔離,但在一小部分物種之間,特別是親緣關係很近,屬於同一個科目和屬的物種,也有個別成功的例子,像騾子、獅虎獸等。「如果這些雜交後代絕育,那麼,它在物種進化上就沒有意義。」
2007年2月,紅山森林動物園獅虎生態園裡混養的雄性非洲獅與雌性白虎交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