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暖是個騙局?今年冬天冷得要命,又怎麼解釋?

2021-01-10 紫俠號

我們知道,全球變暖是個大趨勢,然而今年這個冬天,卻堪稱21世紀以來最冷的冬天。許多城市突破了最低溫度值,在華北地區甚至能表演只有在東北出現的「潑水成冰」,氣溫動輒零下十幾攝氏度。明明是全球變暖,為啥今年這個冬天還冷得要命呢?

一直有人懷疑,全球變暖是個騙局,但事實絕非如此。他們企圖模糊的,是天氣和氣候這兩個不同的概念。天氣經常變化,而氣候則是相對穩定的。我們認為今年冬天比較冷,實際上對比的是前幾年冬天的情況,從整體上看,全世界的冬天都在變熱,這才是大趨勢。回想前幾年,我們經歷了多少次暖冬?

回顧剛剛過去的2020年,北大西洋上形成的颶風數量突破記錄,以至於26個英文字母都不夠用,還得用希臘字母應急。在世界範圍內,乾旱和高溫正在發展,以至於美國西部,加拿大和西伯利亞等地,都發生了規模罕見的森林野火,上百萬公頃的森林化為烏有。

北極地區森林資源的缺失,進一步影響了二氧化碳的吸收,同時導致北極氣候更多加多變,今年冬天之所以這麼冷,根源還是在西伯利亞冷空氣的加劇。全球變暖導致世界各地的極端氣候增加,冷冬也是極端氣候之一。全球變暖導致大氣水分含量增加,要麼是夏天的大暴雨,到了冬天,自然就是暴雪天氣。

近年來,寒冷冬天在北半球屢見不鮮,在美洲大陸上,冬天常年肆虐著暴風雪。在這背後實際上是北極深凍層向南擴散的深層原因。因為全球變暖,大氣環流速度減慢,北極高空氣流開始洩漏到更南的地方,許多地方因此會迎來極端寒冷的冬天。

這或許是我們這輩子遇到的少數幾個寒冷冬天了,與其抱怨,不如享受一番。

相關焦點

  • 寒潮席捲全國,天氣越來越冷,全球變暖是騙局?
    今年的冬天可謂是實實地挽回了一把自己的尊嚴,多輪大範圍冷空氣讓全國上下一片叫冷聲。在往年,即使是貪戀暖氣和空調溫暖,你也會出門去感受雪花的浪漫,而現在是人人都被寒冷「關押」起來了。更令人「寒心」的消息是,在本月的10日至12日,還會有一股冷空氣來襲,真的是要被凍成狗的節奏!
  • 明明全球氣候變暖了,為什麼冬天還這麼冷?
    冬天變冷了嗎? 一遇到寒潮天氣,我們就會有種感覺:冬天怎麼越來越冷了? 其實,如果跟以前對比,近些年其實是暖冬偏多的。在60、70年代,冬季普遍更冷,一月零下十幾度的天氣並不少見。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以10年為周期,每個周期的冬季都比上一個周期更暖,極低溫事件也在減少。
  • 今年冬天為何格外冷?其實恰恰與全球變暖有關
    今年冬天格外冷。在剛剛過去的「霸王級」寒潮中,全國降溫8℃以上的面積達250萬平方公裡,降幅12℃以上面積達40萬平方公裡;北京、河北、山東多地氣象觀測站最低氣溫突破或達到建站以來的歷史極值。「不是說全球變暖嗎,怎麼今年還這麼冷?」很多民眾不解。
  • 專家:還是全球變暖了
    往年看,三九都是最冷的,那麼今年的是三九會冷嗎?中國天氣網預測三九還是會很冷,好消息是不會像二九那麼冷了。15個省會級城市氣溫創新低,太原更是第一次跌破-20℃,東北最高溫普遍在-15℃,而福建地區多地有小雪降落,江南大部最高溫在0℃左右。廣東作為祖國的南部,粵北地區氣溫為-1℃到2℃,中部地區為2-4℃,南部地區為5-9℃,可見氣溫比較寒冷。
  • 科普|說好了全球變暖,怎麼天氣還要凍死人的節奏?
    這讓很多人免不了懷疑「全球氣候變暖」這個話題。既然全球變暖,為啥冬天還會有極端冷天,要凍死人的節奏?實際上,這種懷疑由來已久,但要解釋清楚「全球氣候變暖而且是由人類過多使用化石能源導致的」,又非一篇文章可以實現的。但我們必須認定一個事實:氣候變暖已實實在在存在,需要做很多努力來改善地球溫升。轉發下文,供參考。
  • 全球氣候變暖原來真的就是一個大騙局?!
    唐納德·川普日前宣布,全球暖化是一個騙局。  氣候的騙局是精英們用來賺錢並導致美國經濟進一步的損害。  川普:「你知道,在20世紀1920年的時候人們談論全球變冷,他們認為地球是冷卻的。我相信氣候的變化,我相信它的改變,我相信它會下降然後又上升,它是根據幾年或幾世紀會有變化。」
  • 不是說全球變暖嗎?怎麼北半球寒潮這麼猛!
    面對這次寒潮,瑟瑟發抖的我們不禁想問:不是說全球變暖嗎?全球變暖據實際監測數據顯示,從1906年-2005年地球表面平均氣溫上升了0.74℃,可見全球溫度總體仍處於上升趨勢。根據《2019年中國海平面公報》顯示,從1980年-2019年,中國沿海海平面每年上升3.4毫米,高於同時段全球平均水平。海平面的升高,離不開全球變暖、極地冰融和上層海水熱膨脹等原因。
  • 明明是全球變暖,為何迎來70年來最寒冷冬季?兩者之間不矛盾嗎?
    近些年來聽到最多的詞語就是全球變暖,這一現象形成的原因,科學家認為是由於人類多餘開採資源釋放溫室氣體所導致的,南北兩極的最高溫度不斷突破,加上新聞的不斷報導,鬧得人心惶惶,甚至網絡上還出現了這樣的傳言,這是地球對人類的懲罰,世界末日距離我們又近了一步。通過種種跡象來看,全球變暖確實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可能在2020年的冬天,我們卻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寒冷。
  • 北方六省冷成北極多地破紀錄,全球變暖是騙局?專家:恰好相反
    那有的網友要問了,這都破紀錄嚴寒了,這些年大家都在說的全球變暖難道是騙局?關於這個問題,近日新華社採訪了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在採訪中宋連春表示:「並不是氣候變暖,就沒有寒潮了。」宋連春指出,氣候變暖導致了氣候更加不穩定,暴雨洪澇、高溫熱浪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多發。其中,寒潮也是一種極端天氣氣候事件。而且從全球變暖的字面意義上說,全球變暖指的是全球範圍內的變化,是要計算整個地球的溫度,局地的偏冷和整個地球的增暖也並不矛盾。
  • 全球變暖趨勢加劇,然而我們還是會經歷冰凍災害?
    近日全球各地出現多處異常現象,南極出現極地雪藻迅速生長的「西瓜雪」,位於南極的西摩島最高氣溫達到20℃,北極冰川融化出現大量甲烷氣泡點。這些都是全球氣候變暖的徵兆,那為什麼我說人們還是會經歷冰凍災害呢?極地雪藻迅速生長的「西瓜雪」還記得「蝴蝶效應」嗎?蝴蝶翅膀微小的扇動甚至能在全球引起一場颶風。
  • 全球變暖問題愈演愈烈,造成大量冰川融化,兩極地區有何影響?
    全球變暖的問題困擾著眾多國家,這一問題影響到了全世界,同時全球變暖也帶來了重大影響,冰川融化、凍土層融化,無論是哪個地區都沒能擺脫全球變暖帶來的變化。冰川融化帶來的問題其中最嚴重的兩個地區是南極和北極,一些依靠冰川生存的生物,讓它們失去了自己原本的家園,沒有了冰川間接性「要命」,如果這些冰川持續消融,那麼北極熊或許會因此從這個世界上消失。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的話,或許過不了多久北極冰川便會「空空如也」,到時候北極將沒有任何冰川隨即變成了一片汪洋,這樣的變化是任何人都不想看到的,嚴重影響了整個北極地區的生態圈。
  • 今年冬天為什麼這麼冷?
    如果歐亞大陸極渦中心強度相當接近,我國的持續低溫是中等偏強;若亞洲極渦中心是較弱者或是極渦分裂為三個中心,則持續低溫偏弱。 那麼問題來了 為什麼今年冬天這麼冷呢???
  • 冒冷氣的鞋底,粘手的鐵欄杆,說好的全球變暖呢?
    結合能把豬刮上天的風口,讓人不覺產生這樣的懷疑——說好的全球變暖呢?歡迎來北極體驗一下全球變暖▼就說今年的寒冬,其實恰恰部分源於全球變暖,是不是很反常識?極地渦旋的作用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前年冬天美國人也被凍壞了。2019年1月,整片五大湖區的平均氣溫降至-34℃至-40℃,芝加哥附近的氣溫甚至一度降至-46℃,從五大湖區到新英格蘭無不受到這次超強寒潮的影響。
  • 「全球變暖」將停止,全球要開始降溫了?專家:氣溫將會下降迅猛
    同時,因為近兩百年來人類活動的不斷增加,所以科學家們就很輕易的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全球大部分地區的平均氣溫正在逐漸升高。而南極冰川大量融化,便是其中的有力證據。正因如此,全球各國在2015年籤署了《巴黎協定》,從全球的視角來應對氣候的異常,用以抑制和暫緩全球氣候變暖的情況。然而,前幾年和今年冬季出現的異常極端寒冷天氣,讓很多普通人困惑不已。不是說全球變暖嗎?
  • 全球變暖是騙局?地球目前處於自然變暖期,溫度升高是常態
    幾乎每年冬天,我們都能聽到「越來越冷」的說法。但是,這種說法並不準確,大多數人對此的判斷依據可能是昨天或前天的溫度,不會有人還記得上一個冬天的溫度如何。對氣候的衡量需要用更長的時間尺度。當然,其中還有一些寒冷年份,比如2008年南方雪災,但在自90年代變暖後,這種寒冬是偶發的,出現的次數不多。從數據來看,全球確實在變暖,但是,全球變暖真的失控了嗎?全球變暖?
  • 冷冷冷,說好的全球變暖呢?3個小故事講清楚!
    別擔心專業解釋看不懂三個身邊發生的小故事給你答案第一個故事要顛覆你所認知的「暖」和「冷」。在漫長的冬季,冷空氣堆積在一起,直到某個時機踏上南下徵程,勢力強勁的甚至可以一路衝上青藏高原或奔向南海甚至南半球。首先,全年變暖的「暖」和寒潮等冷事件的「冷」並不是直接對應的概念。
  • 說好的全球變暖呢?這3個小故事講清楚
    (入冬標準:五天滑動平均氣溫≤10℃ , 從滿足條件的五天中日平均氣溫≤10℃那天算起)人們從中感受到的正是這一波波冷空氣的威力,而被凍得哆哆嗦嗦的你可能會疑惑,說好的全球變暖呢?別擔心專業解釋看不懂,三個身邊發生的小故事給你答案。第一個故事丨要顛覆你所認知的「暖」和「冷」。
  • 又一波寒潮席捲我國,明明全球正在變暖,為什麼今冬這麼冷?
    影響我國的寒潮主要有三個發源地,分別是新地島以西洋面、新地島以東洋面、冰島以南洋面。這裡位於北極圈附近,在冬季時受到的太陽照射較少,以至於溫度非常低,而在溫度低的地方,氣壓就會較高。為什麼今年這麼冷?在前幾個月,科學家們已經預計今年是個寒冬,然而我們知道目前全球正在面臨變暖的威脅,那為什麼今年冬天這麼冷呢?根據中央氣象局對我國歷史上強冷空氣以及寒潮的統計發現,我國平均每年發生4.2次寒潮,其中強冷空氣主要集中在12月到來年2月,而寒潮則主要集中在11月。
  • 全球變暖馴鹿變瘦,聖誕老人好煩惱
    ——然而,有人開玩笑說,如果聖誕老人要找幫手幫他到全世界送聖誕禮物,那麼今年他最好多找幾個。全球暖化或導致馴鹿體重下降動物,尤其是種類繁多的昆蟲,對於溫度的高低感覺靈敏。有人曾做過試驗,不用溫度表,僅從螞蟻、蟋蟀的動作,測量氣溫,其精密程度可到華氏表一度。
  • 都說全球變暖,為何今冬這麼冷?專家釋疑
    冷空氣頻頻來襲與全球變暖矛盾嗎?冷,似乎成為今年入冬以來大家的共同感受,還有人說已經好多年沒有經歷這麼冷的冬天了。從監測情況看,這個冬天北極的極渦比較弱,非常有利於冷空氣從高空一路南下入侵。極地冷空氣南下會有兩個走向——歐亞或北美洲。目前來看,今冬北美洲氣溫並不低,冷空氣偏向歐亞地區,包括我國在內的歐亞地區降溫幅度很大。第二個原因是赤道中東太平洋目前處於發展盛期的拉尼娜事件,對我國冬季氣候有明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