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在小時候如果有身體不舒服的情況,是不能夠直接與父母表達溝通的,但他們卻可以通過哭的方式來向我們傳達信息,而一些有經驗的父母也可以通過寶寶的一些分泌物來判斷健康的情況,其中大便就是一個主要的判斷點。
新生兒大便怎麼才算正常?
有的父母在寶寶出生後可能會由於乳汁匱乏,選擇用奶粉餵養,而寶寶吃的不同,大便的顏色自然也會不同。
1.母乳餵養
80%以上的寶寶都是由母乳餵養的,那麼它的大便顏色會更鮮豔一些,通常為黃色或者是金黃色,少數情況會出現綠色,在大便的濃度上面沒有的異樣,在形態上觀察很軟,氣味有一股酸甜的味道,偶爾仔細觀看會有奶瓣混雜,而寶寶一般每天會排便2~5次不等,甚至會達到6~8次,排便的次數雖然很多,但它的質量卻非常的小,只要顏色和形態是正常的,那麼寶寶就是很健康的,寶寶增長速度也不會有很大的影響。
2.奶粉餵養
有很多父母都覺得奶粉與母乳之間的差距並不大,實際上還是建議大家用母乳餵養,奶粉餵養的寶寶大便很容易乾結粗糙,顏色上通常是淡黃色、棕黃色,稍微有一些暗沉,但很少會沾溼尿不溼,如果奶粉中糖量比較高,糞便會很軟,味道通常有一些腐臭,像食物腐爛的味道,排便量每天僅僅有2~3次,但量是非常大的,慢慢的黃色的糞便通常會變成褐色,和正常成人的差不多。
新生兒每天大便的次數
出生2~3天,排便次數不一定會明顯的增高,在這個期限內,寶寶會很頻繁的排便,將自己在媽媽腹中9個月內的胎便慢慢的排出,每天的次數非常的多量很少,排出的幾乎都是一些墨綠色的胎便,這並不是在出生之後所吃的食物的原因,而是在媽媽肚子中的一些毒素,寶寶每次吃奶之後,都會有排便的現象,甚至會達到7~8次,但是只要寶寶精神狀態健康,這都是正常的現象,慢慢的就會消失掉。
如果母乳餵養大便次數會非常多,而人工奶粉餵養大便次數就會很少,媽媽的奶汁不夠,那麼可能會選擇混合餵養,而排便次數和量就會比較大,味道也特別的明顯,顏色方面是暗褐色,混合餵養也很容易造成寶寶腹瀉,所以在媽媽平時的飲食中要吃一些少油膩的食物,清淡為主,這樣更有利於寶寶的吸收消化。
新生兒在大便異常的時候會什麼樣的表現?
如果大便異常,我們可以通過形狀、質量、味道來綜合判斷
1.豆腐渣便 大便有黏液,寶寶很可能患上了黴菌性腸炎,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2.蛋花湯樣大便是寶寶吃的奶沒有完全的消化,可以適當的少食多餐,多喝一點糖鹽水。
3.油性大便寶寶排出的大便是油性發亮的,而且會滑動的便便,說明食用的奶水脂肪含量過高,應該讓媽媽少吃一些油膩,以清淡為主。
4.大便乾燥 這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在母乳餵養時就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如果寶寶出現了便秘,排便會很困難,因為寶寶的肛門發育還不完全,如果長時間的堵塞很容易造成肛裂,甚至會出現大便帶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說了這麼多,各位爸爸媽媽們寶寶大便中的道理了嗎?如果有什麼疑問,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小編會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