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上的穴鴞——加勒比海阿魯巴島神奇的貓頭鷹

2021-01-07 智慧女神的貓頭鷹
阿魯巴島仙人掌

提起阿魯巴(Aruba),相信很多人對此非常陌生,是一個地區,還是一座城市亦或是一個國家呢?嚴格意義上說呢,它其實是荷蘭王國治下的自治國。

阿魯巴島身處加勒比海地區的委內瑞拉灣外海,距離巴拉瓜納半島僅25公裡。其與荷蘭王國的關係類似聯邦制。是一個地形相對平坦、沒有河流的石灰巖島嶼。面積193平方公裡,大小相當於北京市大興區亦莊開發區。因島的四周環繞的白色沙灘而揚名。終年保持27度的穩定氣候,熱帶植物數量不多,以耐旱的仙人掌、灌木和喬木為主。傑馬諾塔山是全島的最高點。島上的山石千奇百怪,經常可以見到壘疊在一起的巨大巖石。島上建有世界上最大的蒸餾水廠,居民的飲用水大部分由海水淡化而來。1990年代以後島上的旅遊業逐漸興起,成為該島重要的經濟來源之一。

1499年,西班牙發現並佔有了阿魯巴;1636年被荷蘭攫取而由著名的荷屬西印度公司佔據控制約200年。在1805年拿破崙戰爭期間曾被英國短暫統治,1816年歸還荷蘭。1986年1月1日起阿魯巴正式自荷屬安地列斯脫離。從此,荷蘭王國變成了由荷蘭、荷屬安地列斯與阿魯巴三個個體組成。按照原有規劃,阿魯巴將於1996年成為完全獨立的單一國家,但因居民反對,在上述三方溝通協商後於1994年叫停。荷蘭政府與阿魯巴政府各打各的小算盤,荷蘭政府擔心它會變成中南美洲所產毒品外運的轉運地,而僅有10萬人口的阿魯巴政府擔心的則是獨立將會造成失業率的提升與經濟上的不穩定。阿魯巴1986年後使用的貨幣叫弗羅林,弗羅林兌換約3.72人民幣,輔幣為分,1弗羅林等於100分。

如此看來,每個國家每個地區都有不可描述的心酸歷史,簡要了解了阿魯巴枯燥的歷史以後,還是聊點輕鬆的話題吧。如果你喜歡去異域旅遊,一定聽過旅行社的介紹,阿魯巴號稱是絲毫不遜色於馬爾地夫、峇里島的「度假天堂」,它有三寶:仙人掌、菠蘿、火烈鳥。火烈鳥高貴冷豔、與世無爭,是忠貞與愛情的象徵。寫到這裡,一段美妙的畫面在腦海中油然而生,「夕陽下的天空泛著霞光,潔白如玉的白色沙灘上,一對情侶依偎漫步,海風淡淡地拂過成片聳立的仙人掌,一群火烈鳥悠閒地從面前踱過……」

這樣的畫面是否對你有了深深的吸引力呢?不過呢,對我而言,我更喜歡去灌木叢中去探尋生活在草地中、神秘的阿魯巴穴鴞(貓頭鷹的一種)。

阿魯巴國第一套普通郵票中的穴鴞

1986年之前,阿魯巴一直使用荷屬安地列斯郵票,拿回郵票發行權後發行的第一套普通郵票就有阿魯巴穴鴞(35分),可見,阿魯巴穴鴞在當地是認知度比較高的一種動物。我收集到的第一種阿魯巴穴鴞郵票,是1994年發行的「世界自然基金會」系列郵票(全套四枚),分別表現了警覺的站立的、捕捉昆蟲、夫妻以及洞穴哺育等阿魯巴穴鴞的生活場景。

阿魯巴為世界自然基金會穴鴞極限片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阿魯巴穴鴞吧。阿魯巴穴鴞(穴小鴞阿魯巴亞種)拉丁學名:Athene cunicularia arubensis (Cory,1915) ,英文名稱ArubaBurrowingOwl。科屬分類是脊索動物門--鳥綱--鴞形目--鴟鴞科--小鴞屬--穴小鴞。阿魯巴穴鴞是穴小鴞的亞種之一。是一種在地面洞穴生活的小型貓頭鷹,有圓圓的頭和耳朵,身體纖瘦,腿頗長,成年貓頭鷹體長一般在19-25釐米,比我們家購買的小米電熱水壺略高一下,感興趣的自己腦補。翼展55釐米,體重170-214克。臉頰白色,體呈褐色,具白色小斑點,有兩道粗白眉,眼睛黃色,頭部沙色,背部、翅膀、上體、胸部和腹部有白色或奶油色條紋。亞成鳥的頭部和背部褐色,腹部、胸部和翅膀為白色。在其第一個夏天會蛻變成鳥般的羽毛。雌鳥毛色通常比雄鳥更暗。

阿魯巴穴鴞喜歡開放的棲息地,主要棲息於熱帶稀樹草原、沙漠地區、草場、園林,在人類居住的各種設施如機場和高爾夫球場都能見到。從海平面到海拔4500米的高度都是有蹤影。習慣獵食大型節肢動物,主要是甲蟲和草蜢,當然有些小型哺乳動物,特別是鼠類,也是其重要食物。其它獵物還包括像蠍子、小棉尾兔、蝙蝠和鳥類等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

這些可愛的傢伙可以相當靈活的捕捉獵物,追逐地面上的蚱蜢和甲蟲,即使是半空中飛行的大昆蟲也可以利用其利爪捕捉到,飛行中可以懸停並向不知情的獵物發起俯衝。黃昏和黎明是它最活躍的時間段,如果你足夠仔細,整個24小時都可以窺見其獵食的蹤影,特別是它們在哺育期內。和其它的貓頭鷹略有不同的是,它們還也吃仙人球或仙人掌的果實和種子,這也許是適者生存及自然演化的結果吧,就如同人一樣,餓極了可能樹皮也能充飢。

阿魯巴穴鴞的繁殖期在每年3-4月間。通常是一夫一妻制,但偶爾會有2雄一雌。巢穴一般用其他哺乳動物廢棄的地下洞穴,自己也會挖掘洞穴,置於地面的人工巢箱也會光臨。它們會根據不同類型的巢穴裡裡放置適合的幹巢材。每巢產蛋在6至9枚之間(曾有12枚記載),雌鳥承擔孵化任務,所需時間在28-30天。孵化期間,雄鳥負責為雌鳥提供食物,並擔當警衛。雛鳥在出殼14天後,就會在洞穴口活動,伸出小腦袋等待食物。大約44天左右的時間雛鳥會離開巢穴獨立生活,但能夠獨立捕食昆蟲則要49-56天。分布於阿魯巴島(荷屬安的列斯群島)。

令人欣慰的是,阿魯巴穴鴞種群數量趨勢相對穩定,未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屬於無生存危機的物種。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低危(LC)保護等級。

阿魯巴穴鴞近年來多次登上阿魯巴郵票,在我看來釋放出巨大的崇尚自然保護的「善意」,阿魯巴郵票的面值也比較高,據說掛號的費用要500C,接近人民幣20元。所以發行面值100C、150C甚至350C也就不足為奇了。從我了解的信息看,阿魯巴郵票並不太多,商業化進程並不嚴重,在自動化郵資機便捷使用的今天,向旅遊者銷售有特色的鄉土郵票也是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一環。

相關焦點

  • 歪腦袋、細長腿、住地洞的「貓頭鷹」-穴小鴞
    有別於其他的「貓頭鷹」僅活動於夜間,穴小鴞於日間依舊能照常活動。比起其他貓頭鷹來說,穴小鴞飛行的能力雖然弱,但其細長的腳卻有利於補捉草叢或水邊的獵物。佛羅裡達穴鴞A. c. floridana多數亞種被發現於安地斯山脈附近與安的列斯群島上,唯獨北方穴鴞(或稱西方穴鴞)與佛羅裡達穴鴞被發現於美國。
  • 史前恐怖貓頭鷹,能用利爪殺死孩子!
    史前恐怖貓頭鷹,能用利爪殺死孩子!貓頭鷹是一個龐大的家族,在我們的印象中,它們總是夜間出沒,以老鼠為食。其實在貓頭鷹家族中有很多狠角色,最大最兇猛的貓頭鷹曾經稱霸古巴,成為最可怕的頂級掠食者!圖註:古巴巨鴞的復原圖,圖片來自網絡圖註:古巴巨鴞與人類的體型對比,圖片來自網絡從外形上看,古巴巨鴞與今天生活在美洲的穴小鴞(Athene
  • 有一種「有味道」的貓頭鷹
    在哈利·波特魔法世界裡,貓頭鷹能承擔快遞小哥的工作。而在現實世界中,有一種叫「穴居貓頭鷹」神奇動物,神奇之處絕不遜於小說裡的同類——它們從不熬夜,還是世界上唯一一種生活在地下的貓頭鷹。在很多人印象中,貓頭鷹,是這樣一種存在……可接下來要出場的這位卻是個例外,人家不僅從不熬夜,而且還喜歡住在洞裡。這些從犬鼠的洞穴探出頭來的小傢伙們,卻不是齧齒動物。它們是穴鴞的雛鳥,它們是北美唯一一種把巢穴建下地下的貓頭鷹。穴鴞因為喜歡在洞穴裡居住而得名,它們主要生活在草原、牧地或荒漠上,偶爾也會「隨機」出現在別人的院子裡。
  • 8個關於穴居貓頭鷹的古怪小知識
    雖然所有鳥類都各自有其美妙之處,但貓頭鷹卻在許多鳥類愛好者的心中佔有特殊的地位。無論是因其威嚴、智慧、風採還是其他任何屬性,人們就是喜歡貓頭鷹。而這回,咱們來談談穴居貓頭鷹:穴小鴞 (Athene cunicularia)。
  • 鴞、梟、貓頭鷹、夜貓子,都是一種鳥——讀繪本認識貓頭鷹
    另一種小型貓頭鷹,幾乎是最小的貓頭鷹之一——蘭嶼角鴞,卻只生活在我國寶島臺灣東邊的一座名叫蘭嶼的小島上,數量僅有200隻左右,是真正的瀕危動物。蘭嶼角鴞體長只有20釐米左右,很難像其他的貓頭鷹一樣捕捉老鼠,他們主要以昆蟲為食,蜈蚣、甲蟲、竹節蟲、螽斯、蛾子等都是它的美餐。 蘭嶼角鴞也以樹洞為家,每個產卵季會產三個蛋,孵出來兄弟姐妹三人。三隻小蘭嶼角鴞擠在洞口,好奇地看著外面的大世界。
  • 從郵票中認識貓頭鷹——你所不知道的灰林鴞
    因為喜歡收集關於貓頭鷹的郵票,幾年前,買到一枚2011年拉脫維亞共和國郵政部門發行的貓頭鷹郵資明信片。郵資圖由一張攝影照片而來,圖案中一隻貓頭鷹站立在一棵松柏枝杈上,旁邊的樹幹上露出一個近似圓形的樹洞,透過反射的光線,至少三顆貓頭鷹的蛋隱約出現在眼前。呈現給觀者的是一幅自然、和諧的生態畫面。
  • 誰說看火烈鳥必須去公園,阿魯巴火烈鳥沙灘就有,還可以親自餵食
    2020-04-19 23:24:28 來源: 失之東隅 舉報   阿魯巴位於加勒比海南部小安的列斯群島的最西端
  • 「不怕貓頭鷹叫,就怕貓頭鷹笑」是啥原因?原來不是迷信是科學
    貓頭鷹是一種鴞形目的鳥,除南極洲以外所有的大洲均有分布,其種類超過130餘種。因其頭部與貓極其相似,故稱貓頭鷹。褐漁鴞、長尾林鴞、烏林鴞、灰林鴞、褐林鴞、紅角鴞、黃嘴角鴞、領角鴞、蘭嶼角鴞、縱紋腹小鴞、橫斑腹小鴞、鷹鴞、長耳鴞、短耳鴞、斑頭鵂鶹、花頭鵂鶹、猛鴞、倉鴞、草鴞等種類的貓頭鷹。
  • 「不怕貓頭鷹叫,就怕貓頭鷹笑」是啥原因?原來不是迷信是科學
    僅僅在我國的不同地區,就分布有雕、烏雕鴞、雪鴞、黃腳漁鴞、褐漁鴞、長尾林鴞、烏林鴞、灰林鴞、褐林鴞、紅角鴞、黃嘴角鴞、領角鴞、蘭嶼角鴞、縱紋腹小鴞、橫斑腹小鴞、鷹鴞、長耳鴞、短耳鴞、斑頭鵂鶹、花頭鵂鶹、猛鴞、倉鴞、草鴞等種類的貓頭鷹。貓頭鷹是一種具有夜行性的肉食動物。
  • 很像貓頭鷹的「廢柴」鴞鸚鵡:翅膀像是擺設、超長待機、呆萌可愛
    據ati網站7月10日消息,紐西蘭有種名為「鴞鸚鵡」(Kakapo)的鳥,有翅膀但不會飛,幾乎是擺設,外表呆萌可愛,性格溫順可人,曾被紐西蘭當地的毛利人當寵物養。這種鸚鵡因形似貓頭鷹而得到了一個綽號——「貓頭鷹鸚鵡」(owl parrots),即便基因研究表明,這種鸚鵡和貓頭鷹之間其實並沒有什麼親緣關係。
  • 很像貓頭鷹的「廢柴」鴞鸚鵡:翅膀像是擺設、超長待機、呆萌可愛
    這種鸚鵡因形似貓頭鷹而得到了一個綽號——「貓頭鷹鸚鵡」(owl parrots),即便基因研究表明,這種鸚鵡和貓頭鷹之間其實並沒有什麼親緣關係。除了形似貓頭鷹以外,這兩種物種的作息也很像,都是晚上活動,因此,鴞鸚鵡又有了另一個綽號——「夜鸚鵡」(night parrot)。
  • 郵票的歷史記憶:古代食用貓頭鷹的宮廷陋習
    鴞(xiao)為何物,貓頭鷹的學名也。「賜鴞羮」其實就是賞賜你用貓頭鷹烹飪的湯食。這是古人的一種習俗,如果放在現在就是違法之事。因為貓頭鷹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雖然有醫書中提到貓頭鷹有治療某些疾病的作用,但因治病而違法就得不償失了(附圖為印有古代宮廷賜鴞羮畫面的郵資明信片)。
  • 全球十大瀕危的貓頭鷹種類
    只是有部分種類已經瀕臨滅絕,特別是全球十大瀕危的貓頭鷹種類,它們區別是莫島角鴞,葛摩角鴞,伯南布哥鵂鶹,斯歐角鴞,煙色角鴞,林斑小鴞,毛腿魚鴞,比島角鴞,非洲慄鴞,肯亞角鴞,之前小編為大家講解過貓頭鷹的15大有趣之處,想了解更多的跟著一起往下看吧
  • 貓頭鷹居然是一夫一妻制!它們可瞧不起成龍!
    像貓頭鷹這樣比較少見的掠食性鳥類會忠實們的性伴侶似乎也沒什麼好吃驚的。畢竟,如果們不接觸其他貓頭鷹,拒絕任何「回家的誘惑」都不是啥難事。對於一種貓頭鷹來說,擁有不同性伴侶的這個誘惑就在幾步之遙,那可是拍拍翅膀就到的事兒。阿根廷的穴鴞,人家早就是「城裡鳥」了,是城裡的「有巢一族」。當鄉下地區貓頭鷹的巢穴還分散得遠遠的時候(多遠?
  • 臺灣最大貓頭鷹:黃魚鴞巢曝光
    臺灣最大貓頭鷹:黃魚鴞巢曝光2010-05-26 10:01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張蕾  屏科大野生動物研究所在雪霸公園發現黃魚鴞的巢,在兩隻幼鳥身上裝了追蹤器,未來可長期觀察它們的神秘生活史。
  • 神奇貓頭鷹會"縮骨功" 似京劇白臉「奸臣」(圖)
    神奇貓頭鷹會"縮骨功"  似京劇白臉「奸臣」(圖) 2010-09-05 09:55:53 來源:科學網
  • 分析鴞鸚鵡生活的環境,看看鴞鸚鵡受到人類的那些影響
    今天我要和大家講一講世界上最看見的鳥,大家知道這種被稱為是最罕見的鳥是什麼嗎?相信很多人都是了解過的,就是鴞鸚鵡。鴞的意思是貓頭鷹,所聽名字你就知道了,長相是和貓頭鷹差不多的鸚鵡,貓頭鷹什麼樣子呢?一般常見的鳥類眼睛長在頭的兩側,但是貓頭鷹的臉正面是平的,眼睛長在一個平面上,鴞鸚鵡也是這樣,臉的正面幾乎是平的,然後眼睛在一個平面上。
  • 貓頭鷹吃什麼 貓頭鷹吃什麼食物
    鴞形目中的鳥被叫做貓頭鷹,總數超過130餘種,在除南極洲以外所有的大洲都有分布。貓頭鷹大多棲息於樹上,部分種類棲息於巖石間和草地上,它一旦判斷出獵物的方位,便迅速出擊。  貓頭鷹的食物以鼠類為主,也吃昆蟲、小鳥、蜥蜴、魚等動物,貓頭鷹有吐「食丸」的習性。
  • 《如果國寶會說話》 鴞尊:一隻貓頭鷹的待遇
    《如果國寶會說話》 鴞尊:一隻貓頭鷹的待遇 2018年02月20日 13:15:00來源:央視網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鴞尊,身高將近半米,頭微昂,面朝天,雙翅併攏,尾巴垂到地面,和兩隻粗壯的腿,構成了三個支撐點,穩穩地站立,通體遍布十幾種形狀各異的動物形象
  • 貓頭鷹精彩生活揭秘 扮演天生暗夜殺手角色(圖)
    穴鴞常常歪著頭作思考狀。  雪鴞的巢穴建在平地上。  毛色華麗的倉鴞。  烏林鴞的飛行姿態極其詭異。  《貓頭鷹王國:守衛者傳奇》裡展現了相當真實的貓頭鷹的外貌,並且展現了貓頭鷹精彩的生活。其實,影片外真實的貓頭鷹生活也同樣精彩,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近這群神奇的鳥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