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那次回老家的時候,老舅奶奶家養了一大群雞,大公雞、老母雞還有很多小雞仔,幾個孩子就一直追著它們跑,臨走的時候,舅奶奶說送我們一些自家雞生的蛋,我們就欣然接受啦!
回來的路上,女兒就一直嘟囔著:媽媽,我們能不能用這些雞蛋孵出小雞啊?丫頭這一句話讓我若有所思,一下子調集了腦中所有智慧,打算實戰一回!
回到家立刻手機百度、抖音、小紅書,查閱了一些資料,女兒就幫忙記錄,了解孵小雞需要的溫度和溼度,還有怎樣判斷是不是所有雞蛋都能孵出小雞來,孵化的時候還有哪些注意事項,最終我們決定買一臺全自動孵化器,安全可靠點!原因有如下幾點: 1、孵化器溫度始終恆定在37.8°;
2、溼度低於36°或者高於70°都會自動報警,然後根據情況添加水就可以了;
3、自動定時翻蛋,不需要我們設鬧鐘,不然手工翻蛋每天都要翻很多次,怕忘記;
4、到了孵化第七天,有照蛋燈可以照蛋,把蛋裡面有紅血絲或者蜘蛛網狀的留下來繼續孵化,如果明顯看出是蛋黃蛋白,即可取出來停止孵化;
5、整個孵化過程中,機器一直不能斷電,如果遇到停電還可以接汽車電源或者短時間的加溫水保溫,因為只要蛋涼了就孵不出小雞啦!
了解了孵化小雞的完整過程後,我們就開始動手,一切就等第十九天,因為這天要給蛋殼噴溫開水,軟化蛋殼,幫助小雞寶寶啄殼。今天是第十九天凌晨,睡夢中聽到小雞寶寶在蛋殼裡面「嘰嘰嘰」叫個不停,真是驚喜!
接下來就迎來了我們的老大,他是4號選手!
直擊雞寶寶用身體震開蛋殼,破殼而出的那一刻,就是最完美的瞬間!
嘰嘰喳喳的扎堆都出來了,房間裡面立刻好不熱鬧啊!!只是剛出生的你們,真是乳臭未乾,不太好看,身上好像披掛著蓑衣,溼溼的,重重的!
取出一枚蛋殼仔細瞧瞧,也不知道裡面黏黏糊糊的到底是什麼呢?
看看我們出生幾個小時後的模樣,是不是俊俏了很多啊?對的,這就是毛絨絨的我們,可愛至極,還特別活潑,我們需要喝點溫開水,吃點開水泡熟的小米或者棒麵糊!
我們這時候很怕冷,需要燈光、棉被幫我們取暖!最後我們還遇到了一些小問題,也有一些遺憾!有兩枚蛋照的時候確定裡面有小雞,可是其他雞寶寶都出生了,它們一直沒動靜,女兒說再等等,因為網上有人說可以遲點出生,有人說可能蛋殼太硬啄不開需要我們給蛋殼敲個洞,我就開個洞看看,這隻被我開洞的雞寶寶夭折在裡面了,嗚嗚~(>_<)~另外一隻就沒敢驚動它,繼續等,到了第21天終於裡面的小雞開始啄個小洞,靠近聽能聽到裡面雞寶寶的叫聲,我們這才放心!
可是等到第22天的時候,那個被啄開的小洞還是沒有變化,我們又開始擔心同樣的問題,因為在網上看了一個小雞難產的視頻,人為地幫助它開殼出來,我們就幫它弄出來了,可以看它很弱小,很無力,而且還是個殘疾雞寶寶,真的替它捏一把汗啊!所以說,人生必須贏在第一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