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名著,英國人最恨

2021-01-09 搜狐網

  這些名著,英國人最恨

  ■本刊記者/羅嶼

  最近多位英國作家放出狠話,稱有些名著實在讓他們厭煩。這些刻薄的英國人和韓寒們一樣,讓我們明白了一件事:讀不下去經典名著根本不必羞愧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充滿了「歇斯底裡和臆想」,狄更斯的書「怪裡怪氣,故作憂傷」——可以推想,這樣的言論一出,會在英國文學圈引起怎樣的震動。

  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請多位英國著名作家列出一個「最恨書單」,結果這份書單裡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狄更斯、維吉尼亞·伍爾芙、DH·勞倫斯等過往大師的作品。另外,多麗絲·萊辛、薩爾曼·拉什迪、伊恩·麥克尤恩等一眾當代名家,也出現在名單內。

  作家們開列「書單」本是尋常事,但長久以來儘是些「最愛」和「最好」。因此,「最恨書單」一出,讓全天下的愛書人瞠目。這些英國作家,不僅把最恨的名著逐一數落,還刻薄地總結一句:「看起來著實讓人心煩,有時真恨不得點把火,把它們統統燒掉。」

  把讀者擊潰的名著

  《星期日泰晤士報》小說版主編彼得·坎普一馬當先,上來就找到了自己的頭號敵人——19世紀俄國文學大師陀思妥耶夫斯基,稱「他總是將我擊潰」。陀氏的歇斯底裡、臆想和狂熱搞的他根本無法把《白痴》讀完,「幾乎要弄死我,就像害了一場病」。

  專欄作家西蒙·詹金斯也把矛頭指向陀思妥耶夫斯基。說他有次度假時帶了《罪與罰》,結果一怒之下把它丟進了遊泳池。「每一頁都好像算計著,要把你弄得萬念俱灰??我確信,要是周末想去西伯利亞自殺的話,它倒是挺合適。」

  評論家和小說家克里斯多福·哈特則選了DH·勞倫斯的《聖馬爾》,不過他認為:「確切地說,是勞倫斯的所有作品。」因為他缺乏幽默感,實在無趣。作家DJ·泰勒也將白眼給了性愛小說大師勞倫斯,說他小時候偷看爺爺珍藏的《查太萊夫人的情人》,「其中的性描寫逗得我咯咯直笑,未免太做作了。」

  2007年有6部作品入選英國《衛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100本書」榜單的狄更斯,這次也被拉進了「黑名單」。劇作家馬克·拉文希爾說,與列夫·託爾斯泰相比,狄更斯「就像在市場裡耍把式的江湖藝人,一副怪裡怪氣、故作憂傷的樣子」。除了《匹克威克外傳》,其他的他都看不進去。

  至於維吉尼亞·伍爾芙,這個「布魯姆斯伯裡文化圈」裡的核心人物,英國評論界向來說她是「最擅長揭示人物內心意識」的作家。前些年,影評人大衛·鄧比就在《華麗的冒險》一書中寫道:「伍爾夫的世界並非外在、具體的,而是內在、反省的。」

  大衛以小說《海浪》為例:正文全部由人物的內心獨白組成,但每章的正文之前都有一篇描述自然景色的抒情散文。「這種結構與布局在西方小說史中絕無僅有,混而不濁、亂中有序。」而正是這本《海浪》,如今卻被小說家史蒂芬·阿米頓列進了「最恨書單」,原因是「朦朧晦澀,難以卒讀」。而伍爾芙的另一本代表作《奧蘭多》,則被著名評論家約翰·卡利挑中。

  除了過往大師的作品,很多當代名家的小說,這一次也成了批評對象。200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多麗絲·萊辛獲獎時得到的評價是:「她用懷疑、熱情、構想的力量來審視一個分裂的文明。她的《金色筆記》提供了女性生活的一個胚胎,幾乎是一個臨床案例。」

  英國人向來對諾貝爾文學獎興趣不大,當年奈保爾和品特得獎時,電視新聞幾乎是一閃而過,但去年萊辛得獎,英國媒體的反響卻超乎尋常的熱烈,盛讚她是「當今英國在世最偉大的作家」、「人類關係的考古學家」。可這次,老祖母也未能倖免。《星期日泰晤士報》文學主編蘇珊娜·赫伯特認為,萊辛的《金色筆記》實在過長,而且寫得太自閉了。

  伊恩·麥克尤恩,這個英國文壇當紅作家,這一次憑藉著小說《贖罪》登上了「最恨」榜。文化編輯海倫·霍金斯認為,《贖罪》的開放性結構讓她很難受,因為作者讓她「弱弱的腦袋」自己來決定故事的結局,而伊恩他老人家卻放棄了作為小說家的關鍵職責,辜負了讀者對他的信任。

  有趣的是,據英國《衛報》統計,《贖罪》自去年秋天開始雄霸英國圖書排行榜冠軍,一直到今年初春都沒有挪一下屁股。在英國地鐵上,到處都可以看到捧著麥克尤恩小說的讀者,幾乎人手一冊,有人戲稱他的書就像地鐵通票。

  頭牌暢銷推理小說家伊恩·蘭金挑出的「最恨書」是美國著名作家諾曼·梅勒的《古夜》,「上大學時因為主修美國文學,便硬著頭皮看到600頁,最終被書裡的法老和變態性事弄得作嘔。」伊恩在他的評選理由上寫道:「《古夜》給我上了一課,那便是:讀不進經典也沒什麼可丟人。」

  除此之外,伊恩還把薩爾曼·拉什迪的《午夜的孩子》拉進榜單,「我好幾次讀它,都沒挺過前十頁」。2007年6月,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曾授予拉什迪爵士勳章。這個在20多年前就因褻瀆伊斯蘭教,而被伊朗宗教界「追殺」的印度裔作家,因為英國人給的榮耀太高,再次被推到風口浪尖,搞得他只好躲起來避風頭。時隔一年,卻遭英國人批評,真是世事無常,讓人感慨。

  被大師鄙薄的大師

  研究一下「最恨書單」會發現,很多上榜作家及作品並非頭一次遭人指責。比如DH·勞倫斯,向來是英國文學界忽褒忽貶的對象。文藝評論家福克斯在代表作《小說與人民》中讚譽勞倫斯為「對英國農村和英國土地之美懷有眷戀之情的最後一個作家」。愛·摩·福斯特也曾說,勞倫斯的作品「激蕩著悠揚的歌聲,洋溢著詩歌的氣息」。

  可是,到了英國現代派詩歌巨擘兼評論家T·S艾略特這裡,勞倫斯的作品則完全不值得一提。「他是一個著了魔的人,一個天真無邪的抱著救世福音的著了魔的人,他的作品充其量不過是那些漂泊無主的彷徨者的嚮導。」

  喜歡批評人的,當然不只是英國人。被茨威格、尼採、魯迅稱為「人類思想領袖」的陀斯妥也夫斯基,幾乎每部作品都被一位名不見經傳的法國作家德·伏居耶子爵點評過。

  比如,《群魔》是「含混不清,結構混亂,常常十分可笑,充滿了世紀末日的理論」;而《作家日記》是「晦澀的讚歌,既不是分析,也不是論戰」。之後,這個法國人還歸納說,陀大師總是「使勁扑打著翅膀,但始終在天上的霧陣中轉圈」。

  在中國,批評大師的也不乏其人,2008年6月底,韓寒在一檔談話節目裡,與陳丹青聯袂「炮轟」眾多文學大師,稱老舍、茅盾、巴金「文筆很差」,「冰心的完全沒法看」。中國現代文學殿堂裡的六座高峰「魯郭茅,巴老曹」,韓寒、陳丹青一口氣「滅」了三個。二人言論一出,輿論一片譁然。

  很多人告訴韓寒,作家的行文總會有時代的烙印。《收穫》副總編程永新說:「不能用今天的眼光去要求過去的作家。」就像胡適的那首名詩《蝴蝶》:「兩隻黃蝴蝶,雙雙飛上天;不知為什麼,一個忽飛還;剩下那一個,孤單怪可憐;也無心上天,天上太孤單!」今天看來,未免像兒歌,但它卻是中國第一首白話詩。正因如此,沒有人可以否定它的意義和價值。

  關於文學的時代性,奧爾罕·帕慕克在新作《別樣的色彩》中也曾寫道:「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當年的寫作對象是新興的中產階級。這些人在閱讀作品時,沉浸其中的快樂與現實世界的快樂一般無二,書中討論的問題也是現實世界中的問題。」因此,後人不可能用當代的欣賞習慣、審美意識與敘事風格去審視過去的作品,忽略了歷史本來就存在的局限性。

  而且,每個人的藝術趣味也各有偏好。列夫·託爾斯泰就曾公開表示,莎士比亞根本不懂得描寫人物,連第四流詩人都算不上;貝多芬是一個嗜好和欲望的引誘者,他的第九交響曲是離開人類的作品;米開朗基羅和易卜生也一無可取。雨果則非常鄙薄司湯達。而在中國古代,歐陽修不喜歡杜甫,蘇東坡不愛《史記》,王夫之則力詆曹植。

  美籍華裔學者夏志清在他編寫的《中國現代小說史》中,把茅盾、巴金、老舍、冰心等人的作品一個個點評。

  談到茅盾,他說:「為了宣傳的需要,茅盾糟蹋了自己在寫作上的豐富想像力。儘管如此,他仍是現代中國最偉大的革命作家。」至於巴金,夏志清認為他不是天才的作家,但在抗戰後的《寒夜》中他能夠將個人的同情心發揮到極致,從而成了一個敦厚的作家。而巴金在《家》和《春》內,卻沒有創作什麼,「只是一連串傷感場面。」

  夏志清的這些評價,都是從具體的作品出發,不因一部書而放大或否定一個人。因為「貼著地面」,才不顯粗暴和武斷。與之相比,「很差」、「讀不下去」這樣隨意、隨性的論斷,難免就有點輕飄飄了——既是批評,總得讓人服氣。

(責任編輯:塔立那)

相關焦點

  • 《琅琊榜》赤焰案夏江才是主謀,為何梅長蘇最恨的人卻是謝玉?
    在赤焰冤案中,夏江才是主謀,為何梅長蘇最恨的人卻是謝玉?一起來看看謝玉都幹了些什麼!梅嶺一役後,林殊身受重傷又中了火寒之毒,他在江湖蟄伏十二年,以梅長蘇的身份回到金陵,為的就是復仇。梅長蘇回到金陵見的第一個仇人是謝玉,還明目張胆的住到了謝玉府上。還記得在護國柱石前,蕭景睿說這是謝侯爺戎馬半生,為國徵戰多年得來的恩賜時,梅長蘇是怎麼評價的嗎?
  • 教人成材,閱讀先行:外國名著的閱讀新維度
    那麼,老師,一個以樹人、立人為主旨的職業,作為學生靈魂的守燈人、孩子內心世界的領航人、學子精神坐標的奠基人,以怎樣的姿態來引領有無限發展可能的學生,從哪些創新思維引導他們暢遊書海、閱讀世界名著?選定哪些名著?從哪些維度去尋求更具體系、更契合經典閱讀的內在規律,並與內在規律環環相扣呢?閱讀與教育,如同人的呼吸,須臾不曾離分。可見,要搞好教育,需專心研究閱讀。
  • 淺談英文名著簡愛姐妹篇《呼嘯山莊》
    今天帶大家讀的英文名著呢,是《呼嘯山莊》Wuthering Heights作者是轟動世界的英國文壇三姐妹之一:艾米麗勃朗特另外兩個姐妹,一個是寫簡愛的夏洛特勃朗特還有一個叫安妮勃朗特,也寫過 2 本著名小說,在英國文學史上佔有一席之地呼嘯山莊是怎麼樣一本書呢?
  • 《西遊記》彌勒佛,《紅樓夢》林黛玉,這些名著中最不捨得誰?
    四大名著是我國的國粹,拍成電視作品的四大名著拍成電視劇的版本多如牛毛,但是成為經典少之又少,今天小編跟大家說一說最經典的電視版本四大名著離世的經典角色:1986年《西遊記》裡面的彌勒佛,1987年《紅樓夢》裡面的林黛玉,這些演員你最捨不得誰?
  • 10部名著改編的電影,暑假和孩子看起來吧!
    很多孩子對閱讀經典名著不太感冒,事實上,我們還有一個很好的方法,培植孩子的閱讀興趣。把經典名著以及相關的電影結合起來,讓電影遇見書,培養孩子閱讀經典的興趣。 今天推薦的這個片單,都是世界名著改編的,即便拋開名著題材,電影本身也製作精良,很值得給孩子看。
  • 只知道書的四大名著,卻不知道遊戲的七大名著?
    四大名著想必已經家喻戶曉了,而大家卻不知道其實遊戲也有名著,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Steam中的七大名著。1.山:Mountain這是一款通過問答來感知玩家心理的交互遊戲,遊戲通過詢問人類關於感情方面的問題,並將這些問題畫出來,遊戲系統將會通過這些問題與畫的結合自動生成出一座表現出玩家情感的大山的模型結構,玩家還可以對其進行調整與修改,並且設定中還會有黑夜與白天的循環,天氣與季節等方面的要素。
  • 《愛麗絲漫遊奇境》這類文學名著譯本,弄不好會給孩子搞暈了
    現在書店裡在兒童文學的分類中,總少不了《愛麗絲漫遊奇境》這本書,在很多人眼中它當仁不讓就是一本文學名著。只可惜這樣的「名著」,大人們幾乎從來不讀,因為根本看不進去,拿它「糊弄」孩子就夠了。說到這兒,估計小編也快被人罵了。那可真是不折不扣的世界名著呀!那可是學校指定的閱讀書目呀!那可是全世界都在讀的偉大作品啊……你也真敢說!別急,且聽我細細道來。首先,這樣的類似於詩或者說夢一般的作品,必須要看原文,翻譯成中文的作品不看也罷。
  • 抖音最恨你那麼久都不來見我一次是什麼歌 曾軼可《最天使》歌詞
    近日,在抖音上面經常會刷到的一首歌曲,其中的一句歌詞是「最恨你那麼久都不來見我一次」,這是首什麼歌曲呢?這首歌是誰演唱的呢?歌曲《最天使》完整版歌詞介紹,一起來看一下。  1、抖音最恨你那麼久都不來見我一次什麼歌  抖音最恨你那麼久都不來見我一次是歌曲《最天使》裡面的一句歌詞。
  • 名著扶志 全國首座「名著小書包」閱讀體驗空間在南昌落成
    名著扶志全國首座「名著小書包」閱讀體驗中心正式落成  據悉,「名著小書包」閱讀體驗中心項目由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崛美公益發展中心、布卡童年童書館三方共同打造,項目場地以卡通、夢幻、溫情為特色,為全國首座「名著小書包」公益閱讀體驗空間。
  • 「小時候不小心翻開過幾本名著,讀了一陣挺茫然」?名著進階讀法
    北大秦春華院長就曾公開發文反對,他說:《水滸傳》滿是打家劫舍,落草為寇,佔山為王;《三國演義》充滿了陰謀詭計,權術心機,爾虞我詐;《紅樓夢》則悲情到了極致,冷到了骨髓;《西遊記》本來還算合適,但它隱含意義極為深遠宏闊,孩子根本看不懂……這些成年人的教育焦慮隱患,著名的文學家錢穆老先生8歲、冰心老先生甚至是7歲開始讀四大名著,周總理接受美國專欄採訪時就說到:「我從8歲到10
  • 中學生一定要讀「名著」嗎
    其中,對《書裡書外》的指導強調:「這裡的書,應當是文學名著或者理論經典。」原本,在筆者看來,中學生是應當讀名著的,這也是中學語文老師的共識。可是,作文收上來,有一篇讓筆者一驚,有喜歡,也有反省。《閱讀是自己的》這篇文章,記敘了自己的閱讀經歷,從小學到高中有幾十部乃至上百部吧,但沒有一本是語文老師眼裡的名著。
  • 孫悟空最恨的神仙是誰?不是玉帝如來,而是心狠手辣的他
    孫悟空孫悟空最恨的神仙是誰?玉帝如來?當然不是,打不過人家,便被人收服折磨,自然無話可說,可天庭有位神仙,表面正義凜然,實際上卻心狠手辣,恨得孫悟空都想:行兇掘你先靈墓,無幹破爾祖墳基。孫悟空被如來壓在五行山下之後,為什麼始終沒人來看他,七兄弟不來也就算了,可當年視若心肝,服了仙桃仙酒,一個個能騰雲駕霧的猴子,為什麼也不來看他?答案很簡單,不是不想來,而是根本來不了。當年大鬧天宮後,花果山四萬七千靈猴即被人殺傷大半,戰場上有所損傷當然沒錯,然而僥倖度過一劫,剩下的便該安然無恙了吧,還是不,孫悟空被壓五行山下不久,他們就遇到了一個比死還難受的困難。
  • 10部名著改編的電影,暑假和孩子看起來吧!|劉易斯|貓頭鷹王國|奇幻...
    很多孩子對閱讀經典名著不太感冒,事實上,我們還有一個很好的方法,培植孩子的閱讀興趣。把經典名著以及相關的電影結合起來,讓電影遇見書,培養孩子閱讀經典的興趣。今天推薦的這個片單,都是世界名著改編的,即便拋開名著題材,電影本身也製作精良,很值得給孩子看。
  • 外國人看不懂四大名著?那是翻譯不行
    而這些榮耀,也有那些在背後默默翻譯中國文化作品的翻譯者們的一份力量。其實,我國從很早開始就有一些古代文學作品被翻譯成海外版本並發行。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在世界各國經典名著中,被譯成外國文字發行量最多的,除了《聖經》以外就是《道德經》。《道德經》是有史以來譯成外文版本最多,海外發行量最大的中國經典。
  • 有內涵的孩子更懂事,注重藝術薰陶從文學名著開始
    相信各位家長都聽過這些話:「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多的孩子,整體都要比其他人更沉靜、更有氣質。讀書作為一種愛好,要從小開始培養,小時愛看書的孩子,已經比不看書的同齡人多了許多閱歷了,從性格方面來說,也會更懂事一點。
  • 這些愛情故事,男人「先睡為敬」,女人默默忍受,竟成中國名著?
    但是之所以起這個題目,是因為我相信有很多人可能會跟我有類似的經歷,就是我們自小接受的教育中,會看到許多名著書目推薦。無論是教材或這些書籍裡推薦名著的時候,都會用一兩句高大上的話來包裝這部名著,比如說當他們在推薦古典愛情題材的作品的時候,我們總會看到一句類似的話:「男女主人公衝破了封建枷鎖,追求愛情和自由。」
  • 雷霆組織球員向社區高中贈送《追風箏的人》等名著
    虎撲9月25日訊 近日,雷霆組織球員安德烈-羅伯森和德翁特-伯頓來到Capitol Hill高中,為該校學生們送上了一些經典名著。此前,Capitol Hill高中的老師們在網上求助,希望有人能幫助提供一些經典名著供學生們閱讀。
  • 為了譯名著 英國美女跑到西湖邊請教拳師
    無數中國網友頓時操碎了心,又是好奇「降龍十八掌、九陰真經、打狗棍法、武穆遺書……怎麼翻譯」;又是擔心英譯本賣不動,西方人讀不懂金庸;甚至還有人咆哮「早出英譯本嘛,我的英語也不會這麼差了!」反應之大,讓英國出版社都大跌眼鏡。據英國出版方透露,《射鵰英雄傳》共120萬字,英文版書名為《Legends of the Condor Heroes》,將分成12卷。
  • 另類港產恐怖片:這些都是來自古典名著裡的「童年陰影」
    專業角度來看,文學名著也許更適合拍藝術片,探討人性、命運,並不適合拍成商業片,更別說恐怖片了。 但是港片導演最擅長的,似乎就是對許多我們熟悉的故事來個顛覆或創新。
  • 《世界名著大師課》解讀俄羅斯的文學魅力所在
    俄國的許多名著是世界文學的偉大財富,毛姆認為託爾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加上狄更斯和巴爾扎克,是史上四大小說家; 馬爾克斯認為《戰爭與和平》是史上最好的小說;紀德認為託爾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都是文學的天神;博爾赫斯認為巴別爾《鹽》是史上最好的短篇之一;尤金·奧尼爾和田納西·威廉士都相信契訶夫是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