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不小心翻開過幾本名著,讀了一陣挺茫然」?名著進階讀法

2021-01-17 榮榮家庭關係教育

中國人都知道:生子當如孫仲謀,交友如魯達,信心如唐僧,讀書就讀四大名著。

然而,孩子到底該不該讀四大名著呢?北大秦春華院長就曾公開發文反對,他說:

《水滸傳》滿是打家劫舍,落草為寇,佔山為王;《三國演義》充滿了陰謀詭計,權術心機,爾虞我詐;《紅樓夢》則悲情到了極致,冷到了骨髓;《西遊記》本來還算合適,但它隱含意義極為深遠宏闊,孩子根本看不懂……

這些成年人的教育焦慮隱患,著名的文學家錢穆老先生8歲、冰心老先生甚至是7歲開始讀四大名著,周總理接受美國專欄採訪時就說到:「我從8歲到10歲就開始讀小說,第一部就是《西遊記》,後來讀了《鏡花緣》《水滸傳》和《紅樓夢》。」

市面上西遊記版本給孩子看過幾套,孩子並不感興趣,或者過不了我這一關。今天推薦的這本《給孩子講西遊記》拿到時,首先吸引了我自己,這裡面的知識很多是我不知道的,孩子湊過來看圖片就會問我圖片裡面的細節。

測評之後,我認為這一本厚厚大大精美的冊子至少讀到12歲,大兒子今年初一學校要求七年級必讀《西遊記》,剛好也做補充讀物。

名著絕不是形成人生觀的錯誤根源,故事情節是否符合兒童心理,我覺得首先要在合適的年齡做分階閱讀,從名著中汲取各階段性的營養

4-6歲:視覺盛宴+情節橋段

八零後、九零後出生的我們,大部分人接觸四大名著,尤其是《西遊記》,則是來自寒暑假必播的86版的電視劇。在這30多年裡,這部《西遊記》造就了89.4%的收視率神話,重播次數超過3000次。

影視本身有「戲說」成分,情節改編並賦予生動形象的視覺效果,非常符合孩子的心理期待,初次接觸的《西遊記》是一次愉快的記憶,這對重複閱讀有很好的基礎。

4~6歲的孩子們思維發展水平有所提高,從簡單、短小的故事,逐漸發展到喜歡連貫的、有曲折情節的故事。

在親子閱讀時,雖然可以聽懂更深入的文字解說,但精彩需要配合繪本結合著想像和思考。而且非常注意文字內容與文字的貼合度,以及細節處理。

這個階段讀解讀+繪本版《西遊記》更適合。但市面上,圖片和文字解讀版本良莠不齊,很影響孩子的閱讀感受。該如何選擇呢?一個原則:文字和繪圖儘量靠近原著。

《西遊記》大量的人物形象與衣著描寫,在繪本中如果太過隨意,追求現代Q風格,場景過於現代就完全古風古韻,失去了孩子了解中國古代認知的機會。

《給孩子講西遊記》作者整理出70個獨立篇幅故事,可以從最精彩也最傳神的片段讀起,如三打白骨精、大鬧天空等精彩片段能激起孩子的閱讀興趣。讀名著並不需要從頭開始逐字逐句地讀完,可以挑選孩子喜歡的章節跳躍式閱讀,這樣不僅有利於吸收消化,還能提升孩子閱讀興趣。

6-9歲:原汁原味詞語記憶

《西遊記》是冰糖葫蘆式的結構,每個故事都是相對獨立的。 6-9歲的孩子更傾向於每個故事的因果關係和細節,對師徒四人及各種妖魔鬼怪的性格特點有了充足的想像力,也在體會人物性格和微妙關係。

很多版本為了吸引孩子,在文學上採用幽默簡短的現代寓言,重寫下來,雖說去掉了原著小說的文言文硬殼,但根據個人想法改寫,基本上就喪失了文學性甚至原意。

這套《給孩子講西遊記》的語言是我個人最歡喜的地方,文字基本是採用原文,只是縮寫和改動極少詞彙,展露其依然新鮮有趣的核心:強勁的故事進展、個性鮮明的人物、插科打諢的對話,足夠豐沛多汁的細節,竟然沒覺得有古今隔閡感。

《西遊記》裡的孫猴子,一個筋鬥十萬八千裡,很能滿足兒童的好奇和想像,可算好的兒童書了;但它畢竟是五百年前的著作,也不是專門為兒童寫的。它的內容未必全合適兒童,文字未必兒童都易懂,所以改寫很有必要的,但《西遊記》原文是四大名著中語言不算難懂的,很多字詞沿用至今,換詞不如用原詞,用最少的字數展現每個故事的精華。

而且在書後面附送了一張人物系譜圖,這樣不會做思維導圖也可以一目了然人物關係了。

魯迅先生在 《中國小說史略》中指出: 「《西遊記》中的『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對孩子來說,從童年就開始打基礎,對孩子日後的深度閱讀、考試成績也頗有裨益。不必要求孩子從童年時期就一字不落地閱讀傳統原著,但原汁原味,吸收精華更接近經典。

9-12歲:細節折射出文化

當前名著教學的尷尬現狀 德國詩人歌德說過 : 「讀一本好書,就等於和一位高尚的人對話。」不讀四大名著無法理解中國人共同的文化記憶:智神諸葛亮,關羽義薄雲天,孫悟空大鬧天宮……

不讀四大名著也不會產生對中國文化的認同和共鳴:《西遊記》裡的古代神話故事,《三國演義》裡的忠君結義,《水滸傳》裡的替天行道的俠義,《紅樓夢》裡整個古代人生活的展現。

孩子9-12歲正是邏輯思維形成的最佳階段,他們對任何故事和事件都期待了解得更深入,經常冒出疑問,但轉瞬即逝。所以這套書的好處正是提問和專業的解答,有一些問答涉及的知識範圍非常廣泛。

《給孩子講西遊記》中每一個故事,附帶著一個問題,而解答正是故事背後的故事,如:

「悟空被封為弼馬溫有什麼深意?」「孫悟空這一次為什麼沒有去求玉帝或觀音?」「豬八戒真的比孫悟空弱嗎?」

這些疑問想必也是我們小時候看電視劇的時候的疑問,只是苦於沒人解答,就忘記了這回事。而如今面對給孩子講西遊記,才發現30年過去了,有些問題依舊困擾著我們。

例如孫悟空被任職為「弼馬溫」,而這「弼馬溫」我們知道是飼養馬的官,無足輕重,然而還有一層寓意: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中國年都有記載,將猴子系在馬廄裡,可以避免馬得病。

如果懂這個暗理,就讀懂了更深一層的諷刺意味,也更理解孫悟空的大鬧天空了。

寫在最後

CCTV中國詩詞大會冠軍、中國成語大會冠軍彭敏說:「在我特別小的時候,;。後來又讀到一套縮寫版世界名著,這才被那些跌宕起伏的故事、簡潔明朗的語言和引人遐想的插圖深深吸引。」

不是每個人都是彭敏,但我想說在年幼肯定是讀不懂名著的,更談不上享受,選擇好的版本分階閱讀是十分必要的,而把握原汁原味的程度,就是為人父母需要做的功課了。

如今看86版《西遊記》的我們如今已為人父母,《西遊記》原著在我們心中到底有大程度的熟讀呢?如果我們並不熟悉,又該如何要求孩子熟讀呢?

這個時代的我們很幸運,在任何一種知識面前,都能找到無數種方式去接近。

作者介紹:榮榮

每本書都認真讀過,寫書評,推薦好書!歡迎關注~@榮榮家庭關係教育

相關焦點

  • 中學生一定要讀「名著」嗎
    其中,對《書裡書外》的指導強調:「這裡的書,應當是文學名著或者理論經典。」原本,在筆者看來,中學生是應當讀名著的,這也是中學語文老師的共識。可是,作文收上來,有一篇讓筆者一驚,有喜歡,也有反省。《閱讀是自己的》這篇文章,記敘了自己的閱讀經歷,從小學到高中有幾十部乃至上百部吧,但沒有一本是語文老師眼裡的名著。
  • 寶寶讀名著-三國之曹劉煮酒下載_寶寶讀名著-三國之曹劉煮酒手機版...
    由於語言隔閡、篇幅長度, 讓很多小朋友對古典名著不感興趣。為了使中國古代的名著走向兒童讀者, 我們特別選擇了連環畫這種適合兒童的形式, 出現在孩子面前的是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場景, 為初次接觸古代文學的小朋友帶來驚喜! 本套《三國演義》連環畫,和市場上的同類產品比,具有以下特色: ★插圖風格獨具一格:出自名家之手,古樸醇香,讓孩子更好體驗古代文學的意境美。
  • 文學名著晦澀難懂讀不下去?別找藉口了,明明是你喪失了閱讀能力
    什麼是文學名著?網絡上有一個很經典也很雷人的說法,名著就是那些大家都知道,但是卻死活讀不下去的書。這個說法得到很多人的贊同,而且還有不少人頗以此為自豪,覺得名著儘是唬人的東西。有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觀點是這樣的:世界名著在當時也不過是流行文學中的勝利者,只是因為時間久了,所以成了名著。現在的網絡小說,過個幾百年,照樣成為名著。對這種說法,我覺得非常可笑,可是要反駁也沒法子反駁,所謂夏蟲不可語冰,對著一幫子只會看爽文意淫的腦殘粉,你能指望擺事實講道理說服他們嗎?
  • 有內涵的孩子更懂事,注重藝術薰陶從文學名著開始
    讀書作為一種愛好,要從小開始培養,小時愛看書的孩子,已經比不看書的同齡人多了許多閱歷了,從性格方面來說,也會更懂事一點。但是孩子讀的書也不能完全不挑,如果全都是低幼的畫本插圖之類,孩子的思想永遠只能停留在這個層面,而不能自主地往上提升;不過也不能一味地讓孩子去閱讀高深晦澀的文學作品,畢竟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過度期望有可能會拔苗助長。
  • 教人成材,閱讀先行:外國名著的閱讀新維度
    我大學學的是外國文學,編輯是編外國文學,參與過「諾貝獎文學獎獲獎作家叢書」的編輯,擔任過「村上春樹精品系列」的策劃。近三年來,策劃出版了由王蒙任總顧問,朱永新、聶震寧任總主編的「親近經典」系列120卷及有聲融媒體讀物。結合自己的編輯、策劃以及翻譯工作的感悟,就閱讀與教育話題裡外國經典閱讀這一議題,談一點自己的想法。
  • 讀名著也有三重境界:春風十裡,不如坐下讀書
    作家梁鴻對本報記者說,其實可以換一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那就是嚴肅閱讀,特別是讀經典名著,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要妄想會有什麼捷徑,「真正的閱讀就是有難度的閱讀,這一點讀者一定要有心理準備,不要想省心的捷徑,因為名著是關於人類最深刻思想的語言表達,其本身就是有難度的,有品味的作家也不可能放低標準去迎合低層次的趣味。」
  • 速讀10本世界名著,品悟道理之《麥田裡的守望者》
    另外購買此課程的讀者,可在第10節課,免費領取這10部世界名著的英文版概要資料:)每節課有兩部分內容組成:一、快速閱讀 二、品悟道理今日課程:速讀10本世界名著,品悟道理系列課程之第十部《麥田裡的守望者》 The Catcher in the Rye 二戰後的一代大學生大學校園暢銷書之一,值得一讀,讀後令人深思。
  • 薄荷閱讀 百天讀完10萬字英文名著
    ■IT時報記者 吳雨欣「我正在讀英文版《傲慢與偏見》,第60天。」「我正在讀英文版《納尼亞:魔法師的外甥》,第82天。」學了這麼多年的英語,你讀完過一本英文書嗎?有人可能會回答,想讀讀不懂、找不到合適的素材、堅持不下去等。
  • 無用之用,方為大用|奶奶的故事不再有,經典名著還能讀多少?
    前些日子又把毛姆的幾本書翻出來讀。翻開《月亮與六便士》,第一句話:」老實說,我剛剛認識查理斯·思特裡克蘭的時候……。」竟回想起奶奶給我講故事時的語氣。奶奶一生大多生活在農村,見證了民國、抗日、解放、新中國、文革以及改革開放。她是一位少有的人生智者。我想父輩們的成功大多可以歸於她的教育。她在世時,每有假期我們就會回家看望她。
  • 1天閱讀11本文學名著,看麥家陪你讀書的這一本就夠了
    你有沒有過每次拿起厚厚的世界名著便有點怯怯想放棄的念頭,有沒有讀完一篇名著卻不知道作者表達的深層意義是什麼?記得高中時期讀過《巴黎聖母院》,那個時候並未讀出很多愛情的東西,更多的注意力是在人物的好壞之分上,質疑善良的人為什麼沒有好的下場,而壞人卻長久的活著。直到現在我多次想看這本書都沒有勇氣再次拿起它,因為不忍心看到書中每個人的悲慘命運。
  • 這些名著,英國人最恨
    這些刻薄的英國人和韓寒們一樣,讓我們明白了一件事:讀不下去經典名著根本不必羞愧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充滿了「歇斯底裡和臆想」,狄更斯的書「怪裡怪氣,故作憂傷」——可以推想,這樣的言論一出,會在英國文學圈引起怎樣的震動。
  • 乾貨:《昆蟲記》名著導讀,知識點匯總
    小星之前為大家整理了兩本初中必讀的名著《海底兩萬裡》和《駱駝祥子》的名著導讀以及一些知識考點,今天,小星再為大家整理名著《昆蟲記》的導讀和知識點,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昆蟲記》又稱《昆蟲世界》《昆蟲物語》《昆蟲學札記》或《昆蟲的故事》,是法國昆蟲學家、文學家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所著的長篇科普文學作品,共十卷。
  • 如何有效閱讀名著?重慶多名語文老師今天上了堂《朝花夕拾》課
    新出版的《〈朝花夕拾〉名著導讀》封面怎麼讓00後學生遇見豐富而有趣的魯迅,讀懂深刻而犀利的魯迅,重慶市教科院組織全市優秀教研員和一線骨幹教師,研發了《〈朝花夕拾〉名著導讀》,今(13)日上午,在市37中舉行的重慶市「名著閱讀課程化教學研討會」上,老師們以《朝花夕拾》為例,對名著閱讀的文本解讀
  • 淺談英文名著簡愛姐妹篇《呼嘯山莊》
    今天帶大家讀的英文名著呢,是《呼嘯山莊》Wuthering Heights作者是轟動世界的英國文壇三姐妹之一:艾米麗勃朗特另外兩個姐妹,一個是寫簡愛的夏洛特勃朗特還有一個叫安妮勃朗特,也寫過 2 本著名小說,在英國文學史上佔有一席之地呼嘯山莊是怎麼樣一本書呢?
  • 「陝西話讀陝西名著」丨90後型男李大寬帶你讀賈平凹《高興》
    今天是2018年6月7日星期四,本期「陝西話讀陝西名著」,主播李大寬為您朗讀賈平凹小說《高興》節選。文字版計程車到了西安城裡火車站,我們將五富背到了車站廣場,就去買票,準備乘坐去清風鎮的列車。我是從來沒有進過公安局派出所,也儘量不與警察打交道,警察將我的手銬在車站廣場的鐵柵欄上了審問我,我那時是真害怕了,如實地把事情的經過說了一遍。警察說:蠢!他在罵我,我蠢嗎?我不蠢。按法律上來講,我是錯了,但我憑我自己的良心,我沒做錯。警察做了筆錄,又帶我和五富去了派出所,又是審問。
  • 肖戰推薦的這部名著,家長們讀完豎起大拇指,孩子們卻不願深讀
    我們小時候學過很多關於讚美書的經典名言。比如: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也;我撲在書上,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籍是屹立在時間汪洋大海中的燈塔……從小到大,老師們也一直給我們灌輸"讀好書,好讀書"的這種思想,書的重要性早就不言而喻了。肖戰曾經推薦過一本書,名叫《野性的呼喚》,筆者的老師曾經推薦過英文版的。
  • 只知道書的四大名著,卻不知道遊戲的七大名著?
    四大名著想必已經家喻戶曉了,而大家卻不知道其實遊戲也有名著,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Steam中的七大名著。車(歐洲卡車模擬2):Euro Truck Simulator 2遊戲如名語言:簡體中文/英語/日語Steam價格:99元以上就是Steam的七大名著了,大家還覺得那些遊戲很經典,可以留言一起討論。
  • 名著扶志 全國首座「名著小書包」閱讀體驗空間在南昌落成
    名著扶志全國首座「名著小書包」閱讀體驗中心正式落成  據悉,「名著小書包」閱讀體驗中心項目由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崛美公益發展中心、布卡童年童書館三方共同打造,項目場地以卡通、夢幻、溫情為特色,為全國首座「名著小書包」公益閱讀體驗空間。
  • 世界級名著《百年孤獨》:大多數人都讀不懂,憑什麼成為經典?
    即便你沒有看過這本世界名著,也一定聽過這本《百年孤獨》,據說大多數人沒能順利讀完這本書,都是在第一頁就卡住了!翻開書就被眼花繚亂的人名嚇退了,但是讀完的人,卻又把這本書說的特別好。我認為世界殿堂級文學名著中,相比咱們的四大名著《紅樓夢》《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就全球知名度而言,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更勝一籌。為何要給予《百年孤獨》如此高的評價?
  • 品讀經典名著 打造書香校園——湖口二中舉辦「我最喜歡的一本名著...
    大江網/九江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陳子涵報導:12月3日,湖口二中「我最喜歡的一本名著」演講比賽舉行,九年級師生參加活動。  演講過程中,同學們結合自己的讀書體會,圍繞「我最喜歡的一本名著」這一主題,以飽滿的情感、生動的語言,從不同角度講述了好書帶來的快樂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