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為何不提倡養寵物?

2020-12-05 玄奘大師

不論是否信佛、皈依,最好不要飼養寵物。

一、佛經中有明確開示,不要蓄養牲畜等動物(包括寵物),否則,主人往往會在不知不覺中造作種種惡業。

二、因果上的理解

圈養(缸養、籠養、栓養——拴著動物的脖子、腿、身體等),等於「囚禁」了他們。將來因緣會遇時,自己就會遭到「囚禁」(枷鎖系縛、牢獄之災等)。

缸養魚類,水體太小,魚類在其排洩物汙染的水中生活,嚴重缺氧,最後往往會窒息而死。將來因緣會遇時,會如何呢?可想而知!

養了動物,你就難免把不乾淨的、接近變壞或已經變壞的食物餵給動物吃。將來的果報,也可想而知。

現在已經蓄養的,要給他們作三皈依、替他們懺悔惡業,經常回向他們早得人身、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就佛道。蓄養魚類的,若能放生的品種,應儘快放掉,給他們自由生存的空間,以後不要再買。

三、人與動物寵物朝夕相處,日久生情、生嗔恨心、打罵動物、對動物說綺語、動物死亡使人悲痛萬分、動物對人依依不捨、生起感情的……,實在太多了!既不利人,也不利己,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四、《優婆塞戒經》中言:

若優婆塞、優婆夷受持戒已,若蓄貓狸,是優婆塞、優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若優婆塞、優婆夷受持戒已,蓄養象、馬、牛、羊、駝、驢,一切畜獸,不作淨施未受戒者,是優婆塞、優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明了以上道理後,就不能再刻意去購買來飼養了。若以慈悲心收養流浪的動物,並予以皈依的,值得讚嘆,但若長期蓄養,也應努力保持「慈悲心」,不生愛染心。

但常有人疑惑,依佛理來說眾生皆有佛性,那又為什麼不可以畜養畜生呢?

佛說眾生之所以生死輪迴不休,皆因「情愛欲」牽纏無法解脫,且在佛教因果論來說,牲畜皆因「愚痴」而墮為畜生道,與其結纏緣,將來它會投生為你的眷屬,纏著你;因其愚痴,所以,會帶來許多困擾,障礙你修行、解脫。

因此,佛告誡世人,不要畜養牲畜,更不可與其結纏緣。我們了解這個道理以後,應當避免畜養牲畜,不與牲畜結纏緣,以免日後惹來無謂的煩惱、結下久遠的輪迴因緣。

《妙法蓮華經》:…如是之人,不復貪著世樂,不好外道經書手筆,亦復不喜親近其人及諸惡者,若屠兒,若畜豬羊雞狗,若獵師,若炫賣女色。是人心意質直,有正憶念,有福德力,是人不為三毒所惱,亦不為嫉妬、我慢、邪慢、增上慢所惱,是人少欲知足,能修普賢之行。

相關焦點

  • 佛教提倡吃素 基於以下四大理由!
    素食與人體的健康有極密切的關係,但它並非起源於佛教,也非佛教徒單獨提倡。從古到今,世界許多哲學家、科學家、文學家等都提倡素食。 兩千五百年前生長在印度的釋迦牟尼創立了主張緣起、慈悲、和平的佛教,由戒殺放生到主張不吃肉,此種教誡散見於佛教經典尤其是大乘佛教的各種經律論中。後世佛教弟子,身體力行,其品格清淨高尚,其行為淑世善民,化強暴者囂悍之氣,使世界人類傾向和平,已成為佛教獨特的優良傳統。
  • 佛教為什麼提倡吃素?
    提到佛教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一群「不食人間煙火」的和尚。那麼佛教為什麼要提倡吃素呢?這是佛陀的慈悲心在裡面,佛教的本義就是「眾生平等」每個生命都有生存的權利。為什麼這麼說呢?天地孕育了萬物,是萬物的父母,那麼我們和萬物一樣都是天地的子女,本就不該互相殘殺,可是很多人認為自己是萬物之靈,飛禽走獸本來就是供人食用的,其實這種認識是錯誤的。《金剛經·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上說:「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了一切眾生都有佛性,都能成佛。
  • 中國大乘佛教僧人提倡素食的由來
    中國大乘佛教提倡素食的由來五臺山龍泉寺對於佛教社會上真正了解的人並不多,有的人甚至從來沒有接觸過。但是,有一個鮮明的特點卻是婦孺皆知的,那就是出家人茹素的生活習慣。確切的講素食是對五穀雜糧的泛稱,中國古時的方士餐風飲露,中醫治病都提倡素食。而素齋才是遠離葷腥的漢地佛教飲食傳統,它與素食的根本不同在於其中還有五辛的忌諱,五辛即:蔥、韭菜、大蒜,小蒜(一種類似韭菜的野生蒜,根莖均可食)、興渠(此物只有印度有,中國並無)。佛經中記載食用五辛的人常為龍天護法所嫌棄,會遠避之。
  • 濟群法師:佛教徒該不該養寵物
    以佛教觀點來看 養寵物到底是好是壞 濟群法師答:現在有很多人通過養小動物獲得生活樂趣,並成為業餘愛好。但我們可曾想過,把小鳥關在籠內限制自由,是對它正常權利的損害。
  • 不相為謀的道教與佛教,在吃素這件事上為何能達成統一的意見?
    眾所周知,佛教乃我國重要的宗教之一,其追隨的信仰者也不在少數,而固稱,出家人慈悲為懷。大善大惡,平淡為何。而對於佛教而言,管理佛教內部可是條條框框從不馬虎,佛教內有很嚴格的規章制度,信仰弟子不得葷食,不得觸得愛恨,即看破紅塵。在內,不得尋仇惡報為非作歹。
  •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為何印度人不但不信奉佛教,還要仇視佛教?
    中國寺廟很多,基本都是信奉佛教的,但是佛教並不是起源於中國,而是起源於古印度,當初玄奘去西天取經,「西天」就是代表古印度。只是為何印度人大多數都不信奉佛教,反而是還要仇視佛教?印度人如今信奉印度教的人佔大多數,與佛教就是死對頭的存在。
  • 狗肉應不應該提倡食用?
    (沒記錯的話,世界上還有一些吃人部落,不知道自詡正義的人是否有勇氣去教化他們。)在 20世紀80年代,考古學家在河南舞陽賈 湖遺址發現十座埋狗坑,說明人類養狗歷 史起碼在九千年以上。那時養狗主要是 充當先民們捕獵的幫手,其次也是重要的 肉食來源。如龍山文化遺址和殷墟裡,均 發現大量被燒灼過的狗骨頭。《周禮》記載看出,狗肉當時是天子祭祀的主角,各種器官臟器分而食之,當時的人吃狗肉,已將狗的各種器官分而食之,並經過精確加工烹飪。
  • 紐頓提倡「加拿大式」養寵,讓寵物享受運動和大自然
    原標題:紐頓提倡「加拿大式」養寵,讓寵物享受運動和大自然目前,越來越多的家庭養起了寵物,尤其以收入較高的沿海城市人群為主。似乎養寵已然成為80、90年代年輕白領的潮流。但是,不管是體型巨大的阿拉斯加,還是袖珍到可以放進口袋的約克夏,都存在一個共同的問題,那就是日益肥胖的體型。
  • 細說佛教吃素的前世今生
    但是近代隨著社會的進度,生產力的提高,世界文化交流頻繁,一些東南亞佛教支派和藏傳支派開始隨喜漢地大乘佛教吃素的好習慣,這也是有很重大的意義。在藏傳和一些吃肉的佛教支派中,雖然平時可以吃肉,但在一些事業修持上需要吃素,禁葷腥,到了現代,直接轉成了吃素。
  • 星雲大師:佛教對素食問題的看法
    為何素食者不能吃動物,卻可以吃植物?素食者可以食用五辛、雞蛋、牛奶嗎?何謂清淨素食?素食有什麼好處?對素雞、素鴨的看法?佛教對殺生如何取其輕重?何謂殺業?吃素應該注意哪些觀念與習慣?最後,大師並將幾十年來素食烹飪的經驗與大眾分享,聽眾驚訝大師不但能說法,對如何作素菜更有深入研究和獨到的作法。以下是當天的座談實況紀錄。圖說:壩上風光。
  • 大問大覺|佛教提倡人往生後要助念八小時以上,這種說法和大體捐贈的時間相牴觸,請問佛教對大體捐贈的觀點為何?
    有一天一隻鴿子慌忙逃入國王袖中請求保護,不一會兒果然飛來飢餓的老鷹。國王央求老鷹放鴿子一命,老鷹不允,並表示:「你救了鴿子,卻害我餓死,不管怎樣,都是要犧牲一條命啊!」國王一聽,表示願意割自己身上的肉來交換,老鷹即要求割下的肉,要放在秤上與鴿子等重。但不論國王割下多少肉,總無法與鴿子等重,最後國王整個人坐到秤上,秤盤終於平衡。
  • 不相為謀的道教與佛教,為何能在吃素這件事上達成統一的意見?
    出家人以慈悲為懷,從佛教建立之初就秉承著這個觀念。佛教內部有著很嚴格的戒律,嚴禁佛教弟子吃葷,踏入紅塵,行一些不法之事,所以說,出家人很多都是以吃齋素為主,在外面,看到有的和尚沒飯吃,他會去找施主化緣,也不會去強取豪奪,通過一些不法的行為來獲取糧食。
  •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為什麼在印度沒落,徹底敗給了印度教?
    而印度宗教的誕生比較複雜,公元前6世紀的時候,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王子喬達摩·悉達多創建了佛教。但是到了公元12世紀的時候,佛教就突然在印度歷史中消失了,並且再也沒有出現過。取而代之的就是絕大多數印度人都信奉的印度教,印度教可以說是佛教的「死對頭」,因為它無論從信奉的根源上,還是信奉的教義上都是與佛教相違背的。舉個例子,佛教是尋求解脫,而印度教是得到超脫,甚至是得到不死的靈魂。兩種信仰的差距可見一斑。
  • 古人為何不提倡養貓?
    《浪跡叢談》記載:閩地有「貓衰犬旺」一說,認為養貓的人家容易衰敗,而養狗的人家會很快興旺起來。因為貓夜間活躍,古人就認為貓屬於兇兆的陰性動物,自然就會和妖異、鬼神之事扯在一起。一年後,慶喜抱著被褥出門晾曬,不小心跌倒
  • 佛教弟子為何要敲木魚、念珠?其意義非同凡響
    佛教弟子為何要敲木魚、念珠?其意義非同凡響在不少影視和小說當中,都會有佛教弟子敲木魚和念珠的情節,例如《西遊記》當中便多次出現過和尚敲木魚和念珠的情景,不過對於很多不信佛或對佛教了解不深的人來說,並不明白佛教弟子為何要敲木魚念珠,也不明白佛教的這種傳統來源為何,凡事必有因果,關於佛教木魚和念珠的由來是有故事的。
  • 每個月開銷都花到狗身上,「富養」寵物究竟對不對?
    養一條寵物能花多少錢?不就是平常的剩飯剩菜嗎,一個月也花不了多少錢,估計小時候家裡養的狗都是這樣養的,有條件的每天餵點肉,養的也是生龍活虎,但是如果還按照以前的養法來養狗估計就不行了。其實目前說法分為兩種觀點,一種是愛寵人士認為,花自己的錢,就想給自己家寵物最好的,起碼自己心裡有了一個依靠。另外一種說法就是,在寵物上投入感情、時間、金錢就是浪費感情,尤其養寵物的時間為何不多陪陪自己的家人,反而給寵物噓寒問暖。
  • 佛教吃素由來,為何要吃素?李雙林
    在印度的話就更高了,根據不完全統計,大概有40%甚至更多,還有沒統計到的。因為印度是一個比較信奉宗教的一個國家。所以他們基本上每個老百姓呢,就像我們國家西藏地區他們這些人一樣。基本上每家每戶都會去誦經,拜佛,都會很虔誠,都是很好的。
  • 聖嚴法師|佛學常識,信仰佛教必須吃素嗎?
    關於佛教的文化,戒律的問題是很多學佛修行的問題。特別是生活中,我們信仰佛教的人是否吃素食就是大問題之一。在佛教的戒律中,有三皈五戒之分,為了教導弟子如律受持,是約束心身,斷惡行善的靈丹妙藥。當然,對於佛教的對於食的問題,大德聖嚴法師曾寫道:「素食是佛教最為鼓勵的事。
  • 武則天為何對佛教如此狂熱,並結下不解之緣?
    其實她的了不起,還表現在另一方面,那就是對佛教在唐代的空前鼎盛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並影響普及於後世。一、武則天和佛教所結下的恩恩怨怨首先,奉佛於首 盡力扶持佛教。佛道之爭一直是中國歷史上常被提及的話題,在有些朝代以道教為尊,有些朝代以佛教為尊。
  • 佛教起源於印度,為何最終沒有成為印度人的宗教?
    眾所周知,佛教作為三大宗教之一,起源於印度,弘揚於中國,而佛教最初是由印度人釋迦牟尼創立的(公元前530年左右),一度還成為印度的主流文化。可到公元1000年前後,隨著阿拉伯帝國的一次入侵,佛教突然在南亞次大陸絕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