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強村富民】高田有機稻助農增收
【強村富民】高田有機稻助農增收 2021-01-12 20: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西陽城:非遺喬氏琉璃助農增收
山西陽城:非遺喬氏琉璃助農增收 2020-08-08 17: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種植800畝無筋豆助農增收660萬元
今年以來,對坡鎮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在杉寨村種植800畝無筋豆,目前已採摘上市,帶動了當地眾多村民增收。 走進杉寨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壟壟排列整齊的豆架,藤蔓上掛滿了無筋豆。
-
京東助農增收實踐:重慶巴南「土雞進城」
根據重慶市巴南區人民政府與京東籤署的電子商務進農村戰略協議,為幫助巴南區農戶把農特產品銷往全國、增加收入,京東聯合巴南特產館舉辦了此次「京東中國特產巴南館助農增收公益活動」,此前一個月,巴南館的運營方重慶農禾電子商務公司、京東鄉村推廣員便走村串戶發掘土特產,對很多優質品質的農村散養土雞、土鴨和清脆李等綠色果蔬進行相關調查。
-
蘭州新區無土栽培「黑羅漢」:中藥材「滋養」助農增收
蘭州新區無土栽培「黑羅漢」:中藥材「滋養」助農增收 2018-11一個月後,「黑羅漢」將「高調」上市,並計劃在新區及周邊大面積推廣種植,助農增收。 黑羅漢,母本從荷蘭引進,在國內進行種子培育,高硬度黑果番茄雜交種,因其果色和果實均為紅黑色而得名,也稱「黑番茄」。 「蘭州新區土壤鹽鹼化比較嚴重,我們採用基質槽無土栽培,在此配比上,還加入了黃芪、金銀花等中藥材成分和生物菌有機肥。」
-
四川小金縣:津金同心奔小康
遊客李冰讚嘆的,是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縣沃日鎮木欄村的「津金同心·農博園·蘋果共享農莊」。新津區利用小金縣適宜玫瑰栽培的優勢,先後投入438萬元支持小金縣高山玫瑰產業以及玫瑰博覽園建設,通過支部+合作社+公司+黨員+農戶+基地「六聯手」的產業模式,不斷培育壯大玫瑰產業。小金縣達維鎮共和村的貧困戶喻富良家有4畝花田。經過科學種植、精心管護,他的年收入從2016年的3000多元上升到2019年的7.9萬餘元。
-
「我的扶貧故事」精心做強茶產業 助農增收奔小康丨貴州省怡豐原...
自參與「脫貧攻堅·代表在行動」活動以來,我緊緊圍繞「一紅一白」扶貧主導產業發展規劃,依託公司現有資源優勢不斷做優做強茶葉產業,與群眾一道合作互助、用心用情助力脫貧攻堅。我與鎮村幹部一道,白天上山實地測土規劃茶園,晚上進村入戶到群眾家中宣傳黨的脫貧攻堅政策,宣傳縣委、縣政府重點打造茶產業的決心,我用心用情引導當地群眾積極投入到興農致富的發展路子上來。 在鎮、村幹部和公司員工的支持下,我發動317戶農戶加入合作社參與種茶,其中98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目前,戈氽村茶葉種植面積已突破1萬畝,公司3000畝新植茶園、2000畝低產低效茶園改造已初見成效。
-
河北淶源:豬壯雞肥產業發展 扶貧項目助農增收
新華社石家莊12月23日電 題:河北淶源:豬壯雞肥產業發展 扶貧項目助農增收 新華社記者齊雷傑 「我們基地目前共有2000多頭種豬,產仔率、成活率都在90%以上。2019年養豬效益不錯,預計帶動6000多戶貧困戶通過養殖生豬增收。」
-
民族品牌英樹"公益助農" 發展產業助農增收
為積極踐行提出的「國內經濟大循環」政策號召,更深層次的體現英樹作為民族品牌的責任擔當,開展振興鄉村建設,民族特色企業發展鄉村特色產業為目標的英樹「白梅花」助農項目。 2020年12月29日上午,歙縣副主任洪淦虎宣布「品味歙縣•自在鄉村」首屆「香約梅海」上豐梅花文化節暨英樹品牌捐贈授牌儀式活動開幕!
-
冬天種出「新洋芋」 特色農業助農增收
「今年犀牛社區在九月份以來,種植了300畝反季節蔬菜馬鈴薯,覆蓋的群眾每戶增收兩千元以上,今年馬路鄉犀牛社區反季節馬鈴薯釆挖預計在2020年1月下旬全部結束。」馬路鄉犀牛社區黨支部書記陳光超介紹說。犀牛社區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以反季節馬鈴薯產業為依託,促進農業特色產業發展,加快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幫助群眾增收致富。今後,犀牛社區將繼續發展特色農業,依託合作社,通過土地流轉,輻射帶動當地農民種植、就近務工等方式發展農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特色農業,助農增收。
-
白沙七坊鎮因地制宜打造竹編製品基地助農增收
七坊鎮敏銳地抓住這一機遇,結合該鎮南洋村竹林多、竹子質量好的優勢,在南洋村南洋三隊發展竹編產業,把勞作之餘的婦女動員起來從事製作掃把等竹編工作,陸紀成趕上了這一新產業的「快班車」。「竹編掃把的市場需求大,但目前全省沒有專業生產基地,白沙甚至全省的竹編製品幾乎都從外地採購。」
-
滴滴啟動「橙心助農」計劃
滴滴旗下社區電商橙心優選發布橙心助農計劃,建立促生產、保流通、助消費的扶貧助農體系,助力鄉村振興和農民增收。目前,橙心優選小程序已上線「橙心助農」專區,實現全國貧困縣200多種助農產品的對接銷售,「從鄉野到餐桌,消費扶貧,讓每一份耕耘都有收穫。"
-
阿蓬江鎮多渠道助力柑橘銷售助農增收
近年來,隨著脫貧功堅號角的吹響,阿蓬江鎮開始發揮其優勢,大力發展柑橘產業,隨著幾年的發展,目前柑橘產業已經成為阿蓬江特色優勢產業和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尤其是阿蓬江鎮高磧社區白果坪,這裡幾乎家家戶戶都種植柑橘,這裡出產的柑橘細嫩化渣,香甜可口。在廣大果農的精心管理下,柑橘幾乎年年豐產。據了解,近年來,阿蓬江鎮紮實推進「種下去、管起來」的思路,柑橘產量年年遞增。
-
【鄉村振興 促農增收】阿蓬江鎮:南瓜豐收 村民開懷
阿蓬江鎮高磧居委居民 張小祥 總共我做了150畝的面積,還有周圍農戶的加起來一共是192畝。一畝能做個兩千多塊錢。比種玉米強,明年我繼續發揚繼續做,做大做強。 這幾天,在阿蓬江鎮隨處可見村民們忙著收穫南瓜的身影,在大家眼裡,這一個個黃橙橙的南瓜是助農增收的寶貝疙瘩。阿蓬江鎮青槓村村民 鄒芹今年做這個南瓜產業。現在大概是畝產6000斤左右,畝產產值按現在的市場行情在兩千以上。我覺得這個產業做好了還是可以。
-
「三產融合」,現代農業的必由之路
2016年1月4日,國務院印發《關於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以新型城鎮化為依託,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構建農業與二三產業交叉融合的現代產業體系」,並就發展產業融合方式、培養產業融合主體、完善產業融合服務等方面作出了全面部署。農業「三產融合」正式進入快車道。
-
做足「農」字文章 走好融合之路——來自新疆第一人口大縣莎車的...
>做足「農」字文章 走好融合之路——來自全疆第一人口大縣莎車的脫貧攻堅調查能否做足做好「農」字文章,成了莎車縣脫貧攻堅的一個關鍵。於是,莎車縣脫貧攻堅的「鑰匙」,聚焦在「農」字上。涓涓細流,匯聚成河。隨著各項支農惠農政策落到實處,各方扶貧力量精準發力,一系列「三農」現實問題得到破解。葉爾羌河衝積扇平原中上遊的「農」字文章和農業盛景,內涵逐漸豐富起來,畫面愈加多彩起來,農業資源盤活了,農村面貌更新了,農民收入增加了。
-
修文縣供銷社:農業社會化綜合服務「三到位」 全方位為農助農
三是助農增收到位。通過開展農業社會化綜合服務,全面提高深度合作農民專業合作社、基地(園區)產量和質量,受到全縣廣大種植戶的肯定。據了解,全縣通過產銷一體化綜合服務,農民種植的獼猴桃等產品,甜度高、小果少,賣價高,普遍增收10%以上,激發廣大農戶的種植積極性。 (修文縣供銷社夏菁)【來源:省供銷社】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戰疫助農·化雨鎮開啟「直播帶貨」攻略 ——這個副書記很玫麗
該項目主導思想以創新電商分銷模式為依託,由政府和電商企業合作運營,引導村集體合作社打造「一村一品」特色,拓寬電商銷售思路,融合分銷、直播、私域流量等新元素,形成層層聯結、環環相扣的電商產業鏈條,打造一套「惠群眾、助農戶、有品質、有品牌」的本地特色農產品上行、全國優質產品下行的電商生態體系,力爭在全縣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電商助力鄉村振興模式。
-
「80後」大學生返鄉創業:「耕地驢」變「致富驢」助農增收
楊佩佩 攝中新網忻州6月24日電 題:「80後」大學生返鄉創業:「耕地驢」變「致富驢」助農增收作者楊佩佩當大多數同齡人在談論潮流、時尚的時候,驢,成為出生於1985年的返鄉大學生楊俠與人交談的高頻字眼。返鄉創業的他紮根鄉村,將曾以耕地為主的驢變為「致富驢」,帶動當地農戶增收。
-
一產助高效,二產抓增效,三產促繁榮!信都區統籌三產促全民增收
信都區全民增收行動一系列政策為群眾增收注入了信心,也給老百姓帶去了實惠,更為高質量趕超發展提供了產業、項目和政策支持。 我區統籌城鄉區域聯動發展,實現主城區與西部山區優勢互補,互為支撐;統籌外招內育同步發展,在大力開展招商選資、招引「大好高優」項目的同時,積極培育科創園、孵化園,形成大項目頂天立地、金種子遍地開花;統籌城市活力和開放程度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