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助農增收實踐:重慶巴南「土雞進城」

2021-01-11 騰訊網

8月22日,重慶市巴南區姜家鎮蔡家寺村村民江長文起了個大早,今天京東中國特產巴南館的工作人員到村裡來收購土特產,江長文一下捉了50隻土雞來賣,到了現場他發現,村裡其他養殖戶也來了,現場雞飛鴨跳,一片熱鬧。

根據重慶市巴南區人民政府與京東籤署的電子商務進農村戰略協議,為幫助巴南區農戶把農特產品銷往全國、增加收入,京東聯合巴南特產館舉辦了此次「京東中國特產巴南館助農增收公益活動」,此前一個月,巴南館的運營方重慶農禾電子商務公司、京東鄉村推廣員便走村串戶發掘土特產,對很多優質品質的農村散養土雞、土鴨和清脆李等綠色果蔬進行相關調查。

京東巴南特產館工作人員在蔡家寺村收購村民土雞

為了將這些農產品推向全國,幫助農戶與市場進行有效連結,京東還免費提供了京東官網的流量、H5線上傳播等資源支持,助力8月23日-27日京東中國特產巴南館上線此活動。

「以前我都是把雞拉到街上賣,去一次車費都要10元,還只賣得到16元一斤。」江長文說,他從村裡上街趕集單程10公裡,有時去趕集還不一定能賣出去。前段時間,特產館工作人員來到蔡家寺村,特意來調查他家餵養的土雞「土不土」,「早上我就把雞放出去,它們自己找蟲子、草啊吃,白天就在外面到處亂逛,晚上回家就撒些玉米、小麥。」在蔡家寺村,村民們都是這樣餵養土雞的。

京東巴南特產館工作人員在蔡家寺村收購村民土雞

聽說可以把雞放在網上賣,並且收購價格比他們拿去集市上賣的還高,村民們全都動了心。當天,京東巴南特產館的工作人員一來到蔡家寺村,村民們紛紛把自家的土雞土鴨挑過來,江長文說算了下說,賣給特產館的話每隻雞還多賺不少,而且還省了車費。

京東中國特產巴南館負責人、重慶農禾電子商務公司總經理李太瓊告訴記者,此次「助農增收」活動重點銷售巴南區5個市級貧困村的特色農產品,按照因村制宜、因戶施策,實現貧困戶通過巴南館的渠道銷售自產雞、鴨、果蔬等特色農產品、購買生產生活資料。「我們直接從農戶手中購買,銷售後扣除所有費用和成本如有盈利全部返還參與的農戶。」

京東巴南特產館工作人員在蔡家寺村收購村民土雞

據了解,為了幫助巴南的農戶把農產品銷往全國、實現增收,此次活動還進行大促:原價128元/只的土雞(4斤左右),23-27日活動期間包郵只需68元/只(限量500隻),500隻以後,99元/只;3年左右的放養老鴨:原價308元/只(4斤左右),活動期間包郵只需228元/只;原價30元/3斤的巴南脆李,活動期間19.9元/3斤,原價18元/瓶的濃香菜籽油(960ML),活動期間9.9元/瓶(限量2000瓶),此外還有水果燕麥片買二送一、線下一元秒殺等活動。(8月23日,限量500隻的68元/只的土雞已全被搶完。)

網絡直播

此前京東提出農村電商「3F戰略」,即「3F戰略」包括工業品進農村戰略(Factory to Country),農村金融戰略(Finance to Country)和生鮮電商戰略(Farm to Table)。其中,生鮮電商戰略將農民的農產品種植與城市消費者的農產品需求進行高效對接,將農產品從田間地頭直接送到城裡人的餐桌。而通過地方建立特產館、農產品直購等方式將農產品銷售進城是踐行生鮮戰略的重要途徑,「此次特產館助農增收公益活動,是我們踐行京東農村電商『3F戰略』的有益嘗試,希望能幫助更多農民增收致富。」京東西南相關負責人說。

相關焦點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29歲小哥直播賣土雞 10天助農創收5萬元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29歲小哥直播賣土雞 10天助農創收5萬元 2020-08-12 12: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強村富民】高田有機稻助農增收
    【強村富民】高田有機稻助農增收 2021-01-12 20: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蘭州新區無土栽培「黑羅漢」:中藥材「滋養」助農增收
    蘭州新區無土栽培「黑羅漢」:中藥材「滋養」助農增收 2018-11一個月後,「黑羅漢」將「高調」上市,並計劃在新區及周邊大面積推廣種植,助農增收。  黑羅漢,母本從荷蘭引進,在國內進行種子培育,高硬度黑果番茄雜交種,因其果色和果實均為紅黑色而得名,也稱「黑番茄」。  「蘭州新區土壤鹽鹼化比較嚴重,我們採用基質槽無土栽培,在此配比上,還加入了黃芪、金銀花等中藥材成分和生物菌有機肥。」
  • 山西陽城:非遺喬氏琉璃助農增收
    山西陽城:非遺喬氏琉璃助農增收 2020-08-08 17: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打破「橘」限,京東物流祭出「雙法寶」助農
    人保財險重慶分公司139個警保聯動農村勸導站在充分發揮交通安全管理服務功能的基礎上,與當地郵政部門合作開展快遞服務,解決了當地農村物流「最後一公裡」的問題。京東物流再次提速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人保財險奉節分公司計劃在郵政物流、京東物流的基礎上「再提速」。即在「護警聯動」APP功能板塊增加守法司機「空車帶貨」功能,打造以誠信守法司機為核心、勸導站為服務網絡的農業快遞渠道。
  • 一隻黑豬帶來扶貧助農新希望,京東宣布一年包銷2億元「跑山豬」
    2020年是扶貧攻堅收官之年,為了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9月15日,在豐收節到來之際,京東「京心助農」聯合哈爾濱市農業農村局、當地農業企業、合作社舉辦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同時,京東宣布在一年內在全國包銷2億元扶貧明星產品京東「跑山豬」。
  • 冬天種出「新洋芋」 特色農業助農增收
    「今年犀牛社區在九月份以來,種植了300畝反季節蔬菜馬鈴薯,覆蓋的群眾每戶增收兩千元以上,今年馬路鄉犀牛社區反季節馬鈴薯釆挖預計在2020年1月下旬全部結束。」馬路鄉犀牛社區黨支部書記陳光超介紹說。犀牛社區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以反季節馬鈴薯產業為依託,促進農業特色產業發展,加快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幫助群眾增收致富。今後,犀牛社區將繼續發展特色農業,依託合作社,通過土地流轉,輻射帶動當地農民種植、就近務工等方式發展農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特色農業,助農增收。
  • 種植800畝無筋豆助農增收660萬元
    今年以來,對坡鎮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在杉寨村種植800畝無筋豆,目前已採摘上市,帶動了當地眾多村民增收。 走進杉寨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壟壟排列整齊的豆架,藤蔓上掛滿了無筋豆。
  • 民族品牌英樹"公益助農" 發展產業助農增收
    為積極踐行提出的「國內經濟大循環」政策號召,更深層次的體現英樹作為民族品牌的責任擔當,開展振興鄉村建設,民族特色企業發展鄉村特色產業為目標的英樹「白梅花」助農項目。  2020年12月29日上午,歙縣副主任洪淦虎宣布「品味歙縣•自在鄉村」首屆「香約梅海」上豐梅花文化節暨英樹品牌捐贈授牌儀式活動開幕!
  • 促農文旅融合 首屆巴南·羊鹿山採梨節將開幕
    主辦方供圖  中新網重慶新聞7月15日電(鍾旖 江瑜)15日,記者從巴南區雙河口鎮羊鹿山採梨節暨消費扶貧愛心購活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以「綠水青山秀 梨香羊鹿山」為主題的巴南·羊鹿山採梨節將於7月17日在雙河口鎮塘灣村扶貧水果產業基地開幕。此舉旨在深度開展農旅、文旅融合,助力農民脫貧致富、增收穩定,進一步推進鄉村振興。
  • 巴南:小小角蛙帶動產業扶貧 脫貧戶增收致富添新路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記者 劉紀湄 鄔昌竹 魏穎扶貧扶長遠,長遠看產業。近日,巴南區惠民街道的角蛙養殖產業扶貧項目喜見成效,第一批角蛙養殖農戶們拿到了他們角蛙養殖的「第一桶金」,從此他們多了一條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 阿蓬江鎮多渠道助力柑橘銷售助農增收
    近年來,隨著脫貧功堅號角的吹響,阿蓬江鎮開始發揮其優勢,大力發展柑橘產業,隨著幾年的發展,目前柑橘產業已經成為阿蓬江特色優勢產業和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尤其是阿蓬江鎮高磧社區白果坪,這裡幾乎家家戶戶都種植柑橘,這裡出產的柑橘細嫩化渣,香甜可口。在廣大果農的精心管理下,柑橘幾乎年年豐產。據了解,近年來,阿蓬江鎮紮實推進「種下去、管起來」的思路,柑橘產量年年遞增。
  • 河北淶源:豬壯雞肥產業發展 扶貧項目助農增收
    新華社石家莊12月23日電 題:河北淶源:豬壯雞肥產業發展 扶貧項目助農增收  新華社記者齊雷傑  「我們基地目前共有2000多頭種豬,產仔率、成活率都在90%以上。2019年養豬效益不錯,預計帶動6000多戶貧困戶通過養殖生豬增收。」
  • 29歲小哥直播賣土雞 10天助農創收5萬元
    「我們這邊的本地土雞基本都是這種黃羽,個頭不大,一般在4斤左右。大家來看一下這個雞的爪子,尖細鋒利,這是散養土雞的特點,而且雞的精神頭很足,跟市場上賣的雞場雞有明顯區別……」8月10日早上八點剛過,在隆盛鎮振興村脫貧戶彭靜家中,高飛正提著一隻土雞直播賣貨,向自己的3000多名粉絲推介著彭靜家的散養土雞。
  • 崇義這群媒體人助農賣貨火了
    客家新聞網訊 李珊報導:「感謝你們幫我銷了800多隻紅毛土雞,解決了我的心頭之急。」日前,崇義縣龍勾鄉龍勾村村民朱紅清拉著該縣全媒體中心記者鍾崇萌的手說。5月上旬,崇義縣全媒體中心接到朱紅清的求助電話。
  • 大學生巧賣滯銷西瓜扶貧助農
    7月11日,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大學生們在樅陽開展了「農民用網推廣」扶貧助農志願義賣活動,利用信息化銷售手段幫助浮山鎮太平村的瓜農們售出1200多斤滯銷西瓜。市民紛紛趕來購買並幫忙宣傳,這一活動也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為了保證西瓜新鮮,大學生們清晨5時許就已到達太平村並進行西瓜採摘。上午7時許,大學生們已到達樅陽縣城獅峰山菜市場進行愛心義賣。
  • 山林養出「跑山豬」:京東搞起「豬經濟」
    京東生鮮重點項目總經理李曉飛表示:「2020年京東立了一個小目標,要包銷2億元『跑山豬』。這不僅是因為京東對『跑山豬』全產業鏈進行把控、對品質標準有自信,還因為它切實帶動了貧困戶增收,打造了助農的範本。」
  • 土雞進城——常華敏幽默散文賞讀(精美圖片)
    進城的土雞是被主人強按牛頭喝水般地帶走的。作為人,誰也不會吃飽了撐著去問雞願不願進城,許多農活還扎堆地等著去完成呢,哪有暇無聊地對雞的心思進行揣摩。要是有人浪費時間與雞嘀咕上一會兒,保準要挨家裡人掛上不務正業的罵名。
  • 滴滴啟動「橙心助農」計劃
    滴滴旗下社區電商橙心優選發布橙心助農計劃,建立促生產、保流通、助消費的扶貧助農體系,助力鄉村振興和農民增收。目前,橙心優選小程序已上線「橙心助農」專區,實現全國貧困縣200多種助農產品的對接銷售,「從鄉野到餐桌,消費扶貧,讓每一份耕耘都有收穫。"
  • 白沙七坊鎮因地制宜打造竹編製品基地助農增收
    陸紀成介紹,2019年4月,他註冊了海南富竹環衛製品有限公司,並在當地扶貧部門支持下,以「政府 公司 農戶」模式走上了發展竹編助農增收的創業路。扎個掃把,自家用沒問題,但要想扎得美觀,賣出好價錢,還得好好琢磨竹編技術。為此,陸紀成採購了一批專業的竹編產品加工機器,還從市場上購買了不同款式的掃把,把大家聚到一起琢磨如何把掃把製作得更耐用更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