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29歲小哥直播賣土雞 10天助農創收5萬元

2020-11-24 澎湃新聞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29歲小哥直播賣土雞 10天助農創收5萬元

2020-08-12 12: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我們這邊的本地土雞基本都是這種黃羽,個頭不大,一般在4斤左右。大家來看一下這個雞的爪子,尖細鋒利,這是散養土雞的特點,而且雞的精神頭很足,跟市場上賣的雞場雞有明顯區別……」

8月10日早上八點剛過,在隆盛鎮振興村脫貧戶彭靜家中,高飛正提著一隻土雞直播賣貨,向自己的3000多名粉絲推介著彭靜家的散養土雞。

▲高飛在農戶家直播賣雞。趙竹萱 攝

在陽光曝曬下直播近一個小時,高飛渾身溼透,滿頭大汗,卻滿面笑容。「今天周一,早上看直播的人不多,但下單的還是不少。」他說,遇上周末直播間人多的時候,一場直播下來能幫貧困戶賣一百來只雞出去。

今年29歲的高飛是隆盛當地小家禽養殖大戶。說起為什麼直播賣雞,高飛說緣於今年這場新冠肺炎疫情。疫情爆發之後,小家禽屠宰停止,村裡趕場也停了,交通運輸也管制了起來。而當時他自己的養殖場裡還有1000餘只雞正值售賣之時。

「本來只是打算試一試,沒想到真能賣出去!」發現直播賣貨可以幹,高飛開始仔細琢磨,日常便發一些關於識別土雞、觀賞土雞飼養環境或是飼養過程的小視頻。通過摸索研究,精心地拍攝,他每條小視頻的瀏覽量都能達到7000左右,最高的一條達到了20餘萬。靠著直播和原本的客源基礎,短短半個月的時間,高飛便將自己的1000餘只雞全部銷售了出去,同時,也在直播平臺上積攢了許多粉絲和人氣。

自己的雞賣完了,但市場需求仍在。於是,高飛便開始收購同村村民家中的土雞來賣,在這個過程中,他發現,受疫情影響,絕大多數村民都陷入了小家禽銷售的困境之中,特別是建卡貧困戶。

「近兩年在國家政策支持下,我們隆盛扶貧產業發展得不錯,不少貧困戶通過養殖小家禽成功脫了貧,有的養殖規模還不小,養得多的有1000多隻,最少的也有兩三百隻。銷售不出去對他們來說打擊是很大的,嚴重的還可能導致返貧。」想到這些,高飛索性不再收購,而是將直播間搬到了各個有售賣需求的貧困戶家中,與他們一起直播售賣。

▲高飛正在對土貨進行裝車打包,準備配送。趙竹萱 攝

如今,高飛直播賣貨已在當地出了名,許多村民也形成了找他賣貨的習慣,就像彭靜一家,家裡缺了勞動力,1000餘只土雞眼看著就要虧損,便著急地聯繫上了高飛。

「我們一家2018年就脫貧了,但是我老公去年又查出來淋巴癌,家裡一下子就沒了勞動力,我一個人的全部精力都用在養這1000多隻雞上了,根本沒法拉出去賣,高飛來幫我們直播,這才10來天的時間,已經賣出去500多隻,掙了5萬餘元了。」彭靜的妻子孫學桂感激地說,最近氣溫很高,但高飛每隔兩三天就會來她家直播一場,每次都跟今天一樣,渾身大汗,還要幫著宰殺、清洗、裝袋,最後還要幫他們配送、發快遞,如果不是高飛,她還真的不曉得該拿這1000多隻雞怎麼辦。

聽到孫學桂這話,高飛笑著說,這點小事不用謝,只是希望自己能把直播帶貨做好,在擴大自己線上銷售的同時,也能幫助更多的農業種養殖戶增收致富。

來源:綦江微發布 | 趙竹萱

編輯:李亞雯

編審:王 旻

值班編委:彭 巧

總編輯:孫 萍

原標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29歲小哥直播賣土雞 10天助農創收5萬元》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29歲小哥直播賣土雞 10天助農創收5萬元
    「我們這邊的本地土雞基本都是這種黃羽,個頭不大,一般在4斤左右。大家來看一下這個雞的爪子,尖細鋒利,這是散養土雞的特點,而且雞的精神頭很足,跟市場上賣的雞場雞有明顯區別……」8月10日早上八點剛過,在隆盛鎮振興村脫貧戶彭靜家中,高飛正提著一隻土雞直播賣貨,向自己的3000多名粉絲推介著彭靜家的散養土雞。
  • 京東助農增收實踐:重慶巴南「土雞進城」
    根據重慶市巴南區人民政府與京東籤署的電子商務進農村戰略協議,為幫助巴南區農戶把農特產品銷往全國、增加收入,京東聯合巴南特產館舉辦了此次「京東中國特產巴南館助農增收公益活動」,此前一個月,巴南館的運營方重慶農禾電子商務公司、京東鄉村推廣員便走村串戶發掘土特產,對很多優質品質的農村散養土雞、土鴨和清脆李等綠色果蔬進行相關調查。
  • 《幸福者說》④ 婁底: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上半年受疫情的影響,生意冷清,但下半年,他家「一房難求」,有了20餘萬元的可觀收入。現在,演出團成員在一起排練山歌時,他都會感嘆:「搭幫黨的好政策,我們這窮山溝變成了『金窩窩』,生活越來越富足,幸福能擰出蜜來!」如今,漫步在天坪村內遊道,仿古路燈依次佇立,瑤族特色院落整齊排列;善溪河畔楊柳依依,古風雨橋點綴其間;村民想唱就唱,唱老天門山歌,也唱如今的新生活。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一個都不能少丨跟著老吳賣山藥 不愁!文成...
    浙江新聞客戶端開欄的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都不能少,是我們黨向歷史、向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促進低收入農戶增收,是我省決勝高水平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任務。為確保「不落一村、不落一戶、不落一人」,我省各地對困難群眾實施精準幫扶,確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色十足、體驗真切,以實際行動奪取建設「重要窗口」的開局勝利。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致敬脫貧攻堅最美奮鬥者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堅持做著不平凡的事……踏著泥濘的道路,他們心中有光腳踏實地埋頭苦幹,他們創造奇蹟時間詮釋了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奔忙的身影、曬黑的面龐、沙啞的聲音……見證了他們不眠且辛勞的日日夜夜更見證了道路暢通、村莊整潔、產業發展……鄉親們一張張燦爛的笑臉這是你我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道路上最好的禮物
  • 辛有志初瑞雪同框助農直播:如果產品反饋好,辛選會一直幫他們帶貨
    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對於我國脫貧攻堅的工作造成了不小的影響,特別是一些地方農特產品,面臨滯銷的問題。俗話說得好「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在這個特殊的環境下,「直播帶貨」展現了「服務於民」的硬核力量。
  • 崇義這群媒體人助農賣貨火了
    她在果園裡養了4000多隻紅毛土雞,受疫情影響,土雞滯銷,還有1000多隻無人問津,眼看著要虧本,不禁發慌著急。崇義當地的媒體人正在給農民錄製節目「我們了解到情況後,就打算去現場看看,也好知道怎麼幫。」
  • 西瓜視頻創作者漁人阿烽直播帶貨助農 銷售額超100萬元
    「今天我們上架的是鮑魚,這個鮑魚是我們去養殖戶那收購的,收購的價格是一斤30多塊錢,但是我們要加上運費,還有泡沫箱、冰袋的費用,所以我們推出了三個規格的價格。」  這是西瓜視頻創作者漁人阿烽的直播間,近日,阿烽與福建莆田秀嶼區合作,參與八方助農活動,通過西瓜視頻直播售賣當地滯銷的南日鮑,幫助當地漁民解決滯銷困境。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赫哲匠人用魚皮畫出新生活
    早年間,赫哲族人主要靠捕魚為生,食魚肉、穿魚皮,並用魚皮加工製作各種生活和生產用品。用魚皮做衣服,更是我們赫哲族人的一大特點。時至今日,穿魚皮服裝已經成為歷史,但赫哲的魚皮製品已經成為我們的特色工藝品,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魚皮畫是赫哲族特有的藝術品,通過對魚皮的粘貼和鏤刻,以獨特的形式記錄下我們記憶中的「赫哲生活」。一幅畫從設計圖案、熟魚皮、剪裁到粘貼,整個工序下來得一周多時間。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陝西隴縣上岔村:種植中藥材 獨活助增收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陝西隴縣上岔村:種植中藥材 獨活助增收 時間:2020-11-13 20:54:05  來源:寶雞學習平臺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佛系女青年」「養蝦專業戶」...寧鄉廣闊...
    在寧鄉,諸多利好政策的支持和助力下,一大批「新農人」懷揣赤誠之心,從城市走向大有作為的廣闊農村。如何讓這些「新農人」更有動力和信心,真正大顯身手?不僅要在人才的激勵上多下功夫,也要讓願意回報鄉村的人看到更多希望。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 · 飲水思源】華亭:電商平臺為...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 · 飲水思源】華亭:電商平臺為農民脫貧插上「增收翅膀」 2021-01-11 11: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 · 飲水思源】涇川:找準好產業...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 · 飲水思源】涇川:找準好產業 走穩致富路 2021-01-04 17: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嚮往4》助農直播被官方點讚,滿滿正能量,小H助農行程都排滿了
    《嚮往4》助農直播被官方點讚,滿滿正能量,小H助農行程都排滿了文/聽歌打娛《嚮往的生活》作為最解壓的綜藝已經錄製到第四季了,要說這一季跟以往不同的地方,應該就是節目更加有正能了。《嚮往4》裡的那場助農直播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何老師更是把帶貨女王薇婭請到了蘑菇屋為果農們直播賣貨。在西雙版納錄製節目,節目組與嘉賓通過走訪了解到一些小企業和農戶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經營上受阻。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咯咯喔!流沙河的深山裡出了個90後「雞司令...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咯咯喔!流沙河的深山裡出了個90後「雞司令」!「現在存欄的雞有10000多羽、鴨500餘羽、鵝60多羽,為了保證雞肉的口感,我採用原生態放養模式,每羽雞的餵養期都在一年以上,顧客吃過之後,都說是純正鄉裡散養土雞的味道,所以我養的雞在市場上還是比較受歡迎的。」石喜文告訴記者。記者了解到,今年23歲的石喜文,2016年剛踏入社會時就一直思考著創業。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山西新絳澤掌鎮:金燦燦的菊花 金燦燦的日子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山西新絳澤掌鎮:金燦燦的菊花 金燦燦的日子 2020-08-28 19: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守護大地發起百萬助農扶貧公益行動,每天1元讓助農更簡單
    繼本次助農行動成功開展後,綠色聯盟聯合南方農村報社等單位,再次推出百萬助農扶貧公益行動,以購買「365助農扶貧卡」形式,每天一元做公益,推動消費扶貧。本次助農行動效果顯著,守護大地副總經理魏伯航介紹,行動得到了各地近百萬愛心人士的廣泛支持,相關助農文章、圖集受到全社會關注。截止12月初,各平臺銷售蘋果8萬餘箱,總銷售金額近300萬元,「第一階段善款4萬餘元,本次捐贈敬老物資200套、助學物資100套。蘋果可以售賣到3月份,後續產生的善款會分批到位。」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小蘑菇敲開幸福門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小蘑菇敲開幸福門 2020-07-02 16: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宜豐縣 黃崗山:鄉村旅遊助脫貧
    清早起來,弄好早餐並備好家人的午餐,餵好園子裡的雞、鵝,再步行10分鐘路程來到附近的九趣樂園旅遊景區「上班」……這是宜豐縣黃崗山墾殖場炎嶺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彭秋蘭每天的「行程軌跡」。「如今家門口發展鄉村旅遊,不僅自家養的土雞、土鵝很受遊客歡迎,在旅遊景點幫廚和打雜,每月還有1800元的收入呢……」現年57歲的彭秋蘭樂呵呵地告訴筆者。彭秋蘭因丈夫患「頑疾」生活難以自理,自身也因年齡偏大、就業技能差,外出打工沒人要,前幾年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九趣樂園旅遊景區開園營業之後,村「兩委」班子安排彭秋蘭到該景區廚房幫忙並管理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