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死於親娘之手,是故意傷害、故意殺人,還是過失致人死亡?

2021-01-16 驊駿說教育

孩子死於親娘之手,是故意傷害、故意殺人,還是過失致人死亡?

今天給大家講這個故事,發生在山東,山東有一個王女士,王女士在家裡相當的跋扈,她有一個6歲的孩子也有一個看起來老實巴交的老公。

有一天,一家人在一個桌上吃飯,也不知道因為什麼事,兩口子就吵起架來,沒想到王女士起來直接給她的老公臉上來了一個大嘴巴子,老公也不敢惹自己的老婆,只好栽著頭走了。

王女士打走了自己的老公,火氣還沒消,回頭又看見了她6歲的女兒,在桌上吃飯,於是就罵她的女兒說,你吃飯這麼慢,你跟你爹一樣,都不是好東西,小姑娘一聽,自己的媽媽罵自己,就說我還沒吃飽呢。

王女士在家裡橫慣了一聽,怎麼著小姑娘就敢跟自己頂嘴啊,於是就順手從邊上拎起來一根鋼管,照著自己姑娘頭上就是一下子,女兒當場就被打倒在地上了,昏迷不醒,王女士一看,這一下子不好了趕緊把女兒送到醫院去搶救,但是醫生已經無力回天了。

女孩就這樣子被自己的娘一棍子給打死了,這個案件後來送到法院以後,法院認為她構成故意傷害罪,從輕判處有期徒刑10年,這個消息一公布出來,很多人都議論紛紛,有人說她娘就是故意殺人,還有人說她是過失致人死亡。

我們對這個事情做一下法律構成方面的分析,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王女士她的行為,是故意傷害還是故意殺人,如果說她是故意傷害,她就是故意侵害他人的身體健康,如果說她是故意殺人的話,她就要具有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故意,從案件上來看,自己的親娘打自己的女兒,難道她就是想奪她女兒的命嗎,肯定不是。

所以說王女士,她是不具備剝奪她女兒生命的這種故意的,顯然故意殺人罪咱就別提了,只能是在傷害中來進行選擇,既然是傷害,那麼她是故意傷害,還是過失傷害,其實故意和過失的區別就在於前者有傷害他人的故意,後者卻沒有這種故意。

她的娘用鐵棍打自己女兒的頭,在主觀上她給女兒造成傷害,這個後果她持的是一种放任態度,她不想把自己的女兒打死,甚至說她還不想打傷,可是她平時跋扈慣了,給一下子就給一下子。

那种放任的主觀意識,我個人覺得還是有的,所以法官在審理這個案件的時候,充分地考慮到了被害人與被告人之間是母女關係,她的主觀犯意相對還是比較輕的,所以才從輕判處有期徒刑10年。

法院在審理這個案件的時候,正是因為充分地考慮到被告人與被害人之間的這種母女關係,認為自己母親雖然有故意傷害的行為,但是主觀惡性還是相對小的,要知道主觀惡性是量刑最重要的一個標準,所以基於她的主觀惡性輕,法院才從最低的起步刑來判她。故事講完了,你怎麼看待這件事情呢。

相關焦點

  • 故意傷害致死與過失致人死亡的區別
    第二種意見認為,被告人張某沒有傷害他人的故意,其採取腳踹行為是排除妨害,因為疏忽大意的過失而致被害人死亡,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  【評析】  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理由如下:  過失致人死亡罪是指由於普通過失致人死亡的行為。客觀構成要件為,實施了致人死亡的行為,並且已經造成死亡結果。
  • 【海紅說法】故意傷害致人死亡與過失致人死亡的區分
    本期由臨淄區法院劉海紅法官為您講解故意傷害致人死亡與過失致人死亡的區分。裁判要旨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的行為人在實施傷害行為時有傷害他人身體健康的故意;而過失致人死亡的行為人在實施行為時既沒有希望或放任他人死亡的故意,也沒有傷害他人身體的故意。案情介紹被告人楊某酒後在路旁觀看被害人曹某等人玩撲克。
  • 「滴滴司機」躲檢查撞人,故意傷害?過失致傷?故意殺人?
    3日,崔某在北京海澱法院因涉嫌故意傷害罪受審,崔某本人表示認罪,但其辯護人認為,崔某應屬過失致人重傷罪,於先生則提出,崔某是故意殺人罪。公訴機關認為,崔某的行為構成故意傷害罪。辯護律師:過失犯罪崔某對指控的事實和罪名均無異議。其辯護人卻提出,崔某是過失犯罪,應該是過失致人重傷罪。受害人:故意殺人「我認為是故意殺人罪。」參加庭審的於先生提出,自己當時在現場,聽到執法人員說「前面的車撞人了」,讓周圍人幫忙攔下,自己本著市民的義務,上前攔車,結果,崔某駕車把自己撞倒。
  • 這起案件是故意傷害還是過失致人死亡?
    應當預見其行為可能會發生危害後果,但因疏忽大意未能預見,最終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其行為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過失致人死亡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過失,及行為人對其行為的結果抱有過失的心理狀態,包括疏忽大意過失和過於自信過失。
  • 本案應定故意傷害罪還是過失致人死亡罪 ?
    其理由是被告人既無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故意,更無剝奪他人生命的故意,其行為致被害人死亡,從主觀方面講完全是一種過失(包括過於自信和疏忽大意),行為人排斥、反對結果發生,發生的結果是出乎其意料、違背其意願的,被告人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
  • 瀋陽刑事律師諮詢:故意傷害致人死亡和過失傷害致人死亡如何區分
    故意傷害致人死亡和過失傷害致人死亡的區別故意傷害致死以具有傷害的故意為前提,而過失致人死亡行為中則沒有傷害他人身體的故意。區分二者的關鍵在於行為人主觀上是否具有傷害的故意。認定行為人主觀上是否具有傷害的故意應綜合全案考察主客觀方面因素,分析行為人是否具有傷害他人的故意,是有意傷害他人還是只出於一般毆打的意圖而過失或意外地致人死亡。二者量刑標準《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致人死亡起刑為十年,適用死刑。《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條: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 刑法專家:故意傷害、過失致人死亡難成立
    東方網1月9日消息:針對林森浩辯護人提出的「故意傷害罪」「過失致人死亡罪」的說法,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學院院長、刑法學研究中心主任、刑法學教授劉憲權做了細緻分析,並表示這兩種說法都難以成立。  「其實,『故意傷害致人死亡』與『過失致人死亡』這兩個觀點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行為人對死亡結果都是過失的,也即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持否定態度。」劉憲權說,在故意犯罪中,直接故意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持肯定態度,間接故意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持既不肯定也不否定的態度。「只有過失犯罪,行為人從內心來說,是希望這種結果不要發生的,也即危害結果的發生實際上違背了行為人的意願。」
  • 故意殺人罪和過失致人死亡罪有什麼區別
    故意傷害罪(致死)與過失致人死亡罪的區分要點過失致人死亡罪和故意傷害罪(致死)的區分是司法實踐中經常遇到但在具體案件中比較難以解決的問題。兩罪在客觀上均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危害後果,主觀上行為人對被害人死亡的結果均為過失。
  • 如何區分故意傷害罪與過失致人死亡罪
    第二種意見是被告人劉美榮構成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罪。首先,被告人劉美榮主觀上具備故意傷害的故意。從被告人所用工具、打擊部位、打擊力度、打擊頻率上看,被告人是用剪刀這種足以致人受傷甚至死亡的銳器多次對被害人進行打擊,且傷口已達到致人受傷的地步。故被告人主觀上存在傷害的故意。其次,被告人不構成正當防衛,也不存在防衛過當。
  • 「見死不救」鏟車司機因過失致人死亡罪被刑拘,是否涉嫌間接故意...
    目前,戚某某因涉嫌過失致人死亡罪已被公安機關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也就是說,目前,警方認定視頻中的鏟車司機戚某某涉嫌的是過失致人死亡罪,而不是一些網友認為的故意殺人罪。那麼,過失致人死亡罪是什麼樣的罪?它的構成要件有哪些呢?
  • 對於人身傷害類案件,故意傷害還是過失傷人該如何界定?
    在司法實踐中,對於人身傷害類案件,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經常會主張自己是過失傷人,從而得到從輕處罰。那麼,是其一經主張即可成立嗎?故意傷害還是過失傷人又該如何界定呢?故意傷害罪,是指故意非法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
  • 2019刑法:故意殺人罪的5種情形,別和過失致死混為一談!
    殺人,指非法剝奪對方生命權,是一種惡劣且嚴重的行為,應該受到刑罰;過失殺人與故意殺人,雖然都是剝奪了他人生命權,但因其定義不同、性質不同,受到的刑罰也不一樣。過失殺人,是指非故意或非預謀的殺人、是由於行為人的疏忽造成了殺人的後果,是指由於普通過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為。
  • 以案說法:駕駛汽車追逐摩託車致人傷亡,是意外過失還是故意傷害
    追趕過程中,「老胡」拿著一根木棍伸出車窗,朝著李某土等人揮舞,並大喊:「停車!」李某超也伸出車窗外,朝著李某土等人揮舞,並大喊:「停車!」當追趕到化州市供電局化州營業廳對面路段時,李某超等人駕駛、乘坐的小汽車將李某土、李某成、陳某治等人所駕駛、乘坐的摩託車逼上人行道,導致該摩託車正面直接撞上路邊的路燈柱,造成李某土當場死亡,李某成送醫院搶救無效死亡,陳某治受傷送醫院搶救。
  • 本案是過失致人重傷罪與故意傷害罪?
    汪亮在面對汪明付的現實危險時,此時是近似於防衛狀態中,主觀上沒有傷害汪明餘的故意,而且汪亮拿磚頭砸的對象是汪明付,而不是汪明餘,對汪明餘的重傷,不是汪亮所期待的結果,不是故意行為的內容,所以對最終造成汪明餘重傷,只是一種過失行為,應構成過失致人重傷罪。   第二種意見認為應定被告人汪亮故意傷害他人身體並致人重傷,其行為構成故意傷害罪。
  • 過失致人輕傷、故意致人輕傷要負刑事責任嗎?法律這樣規定!
    生活中發生小摩擦的情況時有發生,人們在衝動的時候往往也容易給別人造成傷害,有些造成嚴重後果的,不但影響他人的健康和生活,也會給自己造成巨大的影響。所以,我們平時一定要嚴格控制自己的行為言語,堅持自律。但若是不小心致人輕傷,過失致人輕傷,是否要承擔刑事責任呢?
  • 過失致人死亡,法院這樣判
    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訴請中符合相關法律規定的經濟損失予以支持。法院綜合考慮羅秉乾的犯罪事實、性質、情節、對社會的危害程度及認罪悔罪態度,依法作出上述判決。相關知識點一、過失致人死亡罪1.至少要求行為人對死亡結果有預見若只能證明對重傷結果具有預見性,則成立過失致人重傷罪,死亡結果屬於意外事件。
  • 關於刑法故意傷害罪的法律適用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或者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外有規定的除外。⒉定義根據刑法條文規定的故意傷害罪的內容我們可以得出,故意傷害罪是故意非法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故意傷害罪按照法益說,我們可以看出,故意傷害罪侵害的法益是他人身體的健康權。
  • 過失致人受傷或死亡,是否承擔刑事責任?及需承擔的民事賠償責任
    俗話說,「殺人償命,天經地義」,我們知道故意傷害他人會受到法律的嚴懲,《刑法》中對於故意傷害他人有著明確規定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規定: 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 汽車司機在執行工作任務時將人壓死,是故意犯罪還是過失犯罪?
    事故發生後,經鑑定,劉楠楠所駕駛的車輛剎車失靈,公安機關在審訊時說劉楠楠與油某有過節,說是故意犯罪。劉楠楠的丈夫諮詢張哥。張哥根據劉楠楠丈夫的敘述,做了如下解答: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四條規定: 「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 男童登封武校習武死亡案進展:教練涉嫌過失致人死亡被移送起訴
    11月1日,河南登封「7歲男童武校習武死亡」一事有了新進展。據程某博家屬提供的登封市人民檢察院相關法律文書顯示,日前,登封市公安局將犯罪嫌疑人桑某明涉嫌過失致人死亡一案的案件材料移送檢方審查起訴。 男童程某博教練桑某明此前在網上招生時的宣傳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