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軍叛逃到臺灣的最高將領,蔣介石曾親自迎接他,其下場如何?

2021-01-08 咪咪侃歷史

1949年,國民黨軍隊兵敗如山倒,整個國軍防線完全崩潰,蔣介石只好帶著他的殘兵敗將逃到了臺灣。然而,在1949年建國後,卻仍然有人對國民黨十分的嚮往,認為剛建立不久的新中國,其經濟實力無法和當時背後有美國扶持的臺灣相媲美,那麼,我軍從大陸逃到臺灣的人中,級別最高的人是誰?他的下場如何?

這位從大陸叛逃到臺灣的我軍最高將領,名叫張清榮。其實,張清榮早就有叛逃到臺灣的想法。1957年,張清榮被調任到福州軍區,擔任高炮師的副師長時,就乘坐漁船逃往了金門,與防守金門的國民黨軍隊取得了聯繫。當時,當蔣介石得知這一消息後,還曾親自這位叛逃的副師長,為了表彰他,還授予了他國民黨炮兵上校的軍銜,可見當時的蔣介石「求賢若渴」的心裡,是何等的強烈。

當時的臺灣媒體,還大肆宣揚著張清榮「棄暗投明」的事情。甚至連臺灣高層都經常去拜訪張清榮,還有不少的人送給他金銀珠寶。張清榮也終於過上了,自己想要的所謂榮華富貴生活,整日沉浸在紙醉金迷之中,而不能自拔。

然而,張清榮叛逃臺灣的事情,在我軍中產生了極為惡劣的影響,畢竟是一個副師長叛逃了。於是,我黨立即制定了一系列防止此類事情,再次發生的措施。並且準備想辦法,剷除掉這個背叛黨和人民的可恥叛徒。終於在張清榮叛逃到臺灣的第二年,公安部門抓獲了一個國民黨潛伏在大陸的特務,並立即對其進行秘密審問。

當時的公安部部長羅瑞卿決定抓住這個機會,於是就想出了一個反間計的辦法,他利用特務的電臺傳遞了一個虛假信息到臺灣,說張清榮是我黨派往臺灣的高級特務,羅瑞卿還封鎖了這個特務被抓的任何消息。

因為要知道,蔣介石對於我黨人士,他採用的可是寧可錯殺一萬,也不肯放過一個的嚴厲政策。雖然當時的張清榮整日紙醉金迷,過著榮華富貴的日子,還胖了好幾圈,根本不像是一個間諜的樣子。但是,蔣介石也不打算錯放張清榮,並且當時的張清榮身上的價值已經被利用完了。所以在1958年12月的時候,張清榮被蔣介石下令槍決了。而這時,張清榮才僅僅過上他心心念念的生活一年多一點。

像張清榮這樣的敗類,判斷不出形勢,一味地貪圖享受,最終落得如此下場,也是罪有應得。他放著康莊大道不走,非要走泥濘小路,最後讓自己走入了一條死路。

相關焦點

  • 他是叛逃到臺灣的最高將領,蔣介石親自接見他,最後的下場如何?
    1949年,國民政府雖然在大陸全面潰敗,丟掉所有權力撤到臺灣地區,可他們並沒有徹底死心,一直想著反攻大陸,奪回屬於自己的權力和地位。因此國民政府派了很多特務潛入大陸,希望他們進行各種各樣的破壞活動。在這種時代背景下,有一些意志不堅定的人覺得,如果趁著這個機會投奔臺灣的話,可能會獲得更高的權利和地位。其中,有一個叫張清榮的人,他是我軍叛逃到臺灣的最高將領,老蔣當年親自接待的他,其下場最終如何呢?這個叫張清榮的傢伙,是河北省保定人,1938年就加入部隊,而且還在部隊中擔任過一些重要的職務。
  • 蔣介石退到臺灣後,跟隨蔣介石去臺灣的國軍將領,下場如何?
    蔣介石第一次到臺灣是1946年,抗戰勝利後,內戰爆發時,他和宋美齡在1946年10月25日飛到臺灣造訪。蔣介石退到臺灣後,跟隨蔣介石去臺灣的國軍將領,下場如何?
  • 岡村寧次說他是國軍悍將,蔣介石卻將其臭揍,臨終總結:死的晚了
    岡村寧次多次在自己的日記,筆記裡提到國軍的一個將領,說他是蔣介石部隊中最驍勇善戰的將領,可是蔣介石顯然不這麼認為,據說,他因為救援張靈甫不利,被罰當眾下跪,蔣介石直接臭揍一頓。另外在他的葬禮後,蔣介石做總結,說他是一位極忠誠、極勇敢的同志,如果該同志當時能在他指揮的上海保衛戰最後一個決戰階段,犧牲殉國的話,那對他個人(來說)將是如何地悲壯,對革命歷史將是如何地光耀!這話啥意思,小編就不多解釋了,咱們還是來看看他的生平吧。
  • 陳賡救了蔣介石為何看不起他?2008年,臺灣一將領解密真相
    陳賡是蔣介石的救命恩人。那是1925年10月,蔣介石率軍東徵討伐陳炯明,與陳炯明的主力林虎部發生激戰。這個林虎很牛,資歷老,會帶兵,是陳炯明的一員猛將。他是老同盟會員,本名蔭清,是黃興給他改的名;袁世凱稱帝時,他就擔任了討袁的護國軍第六軍軍長,可謂久經沙場。
  • 上海解放背後的血淚史,蔣介石下令執行焦土政策,我軍左右為難
    1949年渡江戰役開始後,長江防線的國民黨幾十萬兵力,很快都龜縮到了上海,任憑京滬杭防線「門戶洞開」。蔣介石選擇退縮上海,目的很明確,不是為了挽回殘局,而是想抓緊時間,將上海庫存的3億多元黃金、白銀,大量的軍政商界名人、家屬、名貴細軟,通通趕緊用船運到臺灣。這些被蔣介石視作在臺灣「東山再起」的本錢,因此其是一個都不想丟棄。
  • 此人被蔣介石器重一路升到中將,卻穿著破衣服迎接蔣,後來怎樣?
    此人被蔣介石器重一路升到中將,卻穿著破衣服迎接蔣,後來怎麼樣?文/無計讀史我們都知道,在抗戰年代裡國民黨的最高領導人就是蔣介石,凡是在蔣介石手下當兵的哪個不是對他客客氣氣的恭敬至極。不過也是,蔣介石身為一黨的最高領導人,要是誰都能上去捋他兩把鬍鬚的話,那這個領導人當的還有什麼意思。除去幾個才能極大的國民黨將領外,蔣介石很少能被自己手下給頂撞。但就有這麼一位牛人,把蔣介石給氣得七竅生煙呀,蔣介石還偏偏對他沒辦法,這個人就是陳明仁。陳明仁是誰,在沒有加入我黨之前,就是在國民黨裡有著赫赫威名的將領。
  • 這個國軍將領因作惡太多,我軍將其擊斃後,又在屍體上補了幾槍
    在解放戰爭時期,我軍對於戰死的國民黨軍將領還是很優待的,比如張靈甫、劉戡、郭景雲等人,都給予了厚葬。不過,也有一些人因民憤極大,即使已經戰死了,也得不到我軍的尊敬。比如在淮海戰役中,國民黨軍第二兵團司令邱清泉被擊斃後,我軍戰士激於義憤,又朝他的屍體補了幾槍。
  • 海南島戰役結束後,3位國軍將領逃往臺灣,都是誰?
    1949年,隨著渡江戰役拉下帷幕,國軍敗局已定,剩下的殘兵敗將大都逃往臺灣。不過,不死心的國民黨政府,在海南島集結了重兵,企圖實施所謂的「光復大陸」計劃 。1950年,為解放海南島,我軍發動了海南島戰役。
  • 有三位國軍將領到臺灣最得勢,胡宗南給老部下敬禮,他卻不敢承受
    國共兩黨在臺灣失利後,國軍中的一大批高級將領被蔣介石剝奪兵權,沉寂了下來,但也有少數人與彭孟輯、高魁元、陳大慶等曾經在大陸得勢的領導,展開了激烈的角逐。黃埔畢業後,陳大慶在湯恩伯的麾下,曾任營長,團長,旅長,軍長,集團軍副總司令,京滬杭警備總司令等職。
  • 抗戰中殲滅日軍最多的將軍,跟隨蔣介石到臺灣後,被囚禁了33年!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位抗日名將,既然稱他為抗日名將,那麼他肯定是做出了重大的貢獻。的確,這位抗日名將曾經有過轟動全球的功績,他就是國軍名將孫立人。 孫立人,有著「東方隆美爾」、「叢林之狐」的美稱,是抗日戰爭中軍級單位將領中殲敵最多的將領。不但是個學霸,還是個運動天才和軍事天才,可以說是國民黨眾多將領中學歷最高的一位將領。
  • 蔣介石一巴掌摑自己臉:鳳山的蚊子可惡透頂!
    蔣介石(資料圖)一艘軍艦抵達高雄港碼頭,孫立人、彭孟輯、張佛千等臺灣駐軍將領在岸邊恭候。軍艦泊在海面上,久無動靜。張佛千壓著嗓子對身旁的孫立人道:「領袖不就近在臺北登岸而有意遠道繞到由你控制的南臺灣,這明顯是因為對美國人慾用陳誠主政臺灣而引起領袖對陳誠的猜疑。
  • 解放戰爭,我軍陣亡的5位最高級別將領:若沒犧牲可匹配什麼軍銜?
    解放戰爭中我軍在全國範圍擊潰國民黨部隊,敵人共計有807萬武裝力量遭到殲滅,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轉化為解放軍部隊。而殲敵過程中戰死的國民黨將官達數十人,不乏黃百韜、邱清泉、劉戡等兵團級中將高官。作為獲勝的一方,解放軍其實也付出了相當代價,下面我們來了解下戰爭過程中我軍陣亡的5位最高級別將領。按照貢獻和陣亡時的職級,如能堅持到全國解放,55年授銜都可以評定中將甚至更高的軍銜。第一位是松江軍區司令員盧冬生。
  • 1958年金門陣地遭遇炮擊,蔣介石為何不擔心,反而高興地大笑?
    可是,在解放戰爭中,金門海戰卻讓我軍大失所望,這是人民軍隊第一次嘗試海戰,為後來吸取了寶貴的經驗。不過,金門一直被蔣介石集團控制,它甚至成為了中華民國口中的福建省省會。失去了大陸,蔣介石最為看重金門,在他的命令下,國民黨悍將胡璉曾在此拼死抵抗,金門距離臺灣遙遠,每隔一段時間,必須要有軍艦輸送補給,否則,島上的國軍難以生活。
  • 郝柏村去世 一代根在大陸的臺灣將領的凋零
    (作者:歐尼)郝柏村以一百零二歲的高齡在臺灣去世了,曾經是蔣經國最信任的部屬,掌權最久的臺灣軍事強人,曾擔任蔣介石的侍衛長、也一度擔任行政院長,一手建立「郝家班」,更為臺灣的二代建軍打下穩固的基礎。他的逝去,可謂是臺灣將領中認知「根在中國大陸」一代將軍的凋零。
  • 蔣介石當初敗退離開大陸,他首選目標並不是臺灣,差點就去了此地
    蔣介石想要將大陸統一,將全部的大權獨攬到自己的手中,可是蔣介石的野心和他的統治的手段全完不符合,想要統治大陸,手段還不合民心,雖然國軍的實力要比我軍的強大很多,但是最終還是因為他們的統治被人民齊心趕出了大陸。
  • 揭秘蔣介石到底從大陸帶了多少黃金白銀到臺灣?
    除了搶專家、搶人才外,有計劃地將黃金白銀運往臺灣。1949年2月上旬的一天,曾任上海市市長、財政部部長、中央銀行總裁,時已去職在香港逗留的蔣介石的親信俞鴻鈞,突然接到蔣介石從溪口拍來的電報,要他想方設法將國庫中的黃金提出來秘密送到臺灣,並叮囑再三:「千萬要守秘密!」因為他們早已預料,李宗仁一定要以庫存黃金作為「和談」的條件之一。
  • 起義將領級別最高的1位,本來擬授元帥軍銜,勳章編號超過9位元帥
    在1955年我軍授銜時,國民黨軍起義將領最高的軍銜就是上將,其實在最高的版本中是有一位擬授大將軍銜的就是傅作義,按照級別傅作義肯定夠了,但他授銜時已經不在軍隊,所以沒有授銜。不要以為傅作義就是國民黨起義將領中級別最高的,還有一位比他更高,如果要授銜必須是元帥軍銜,而且還是排在朱德之後第二位。
  • 孟良崮戰役之後,蔣介石下令嚴懲了四個高級將領,他們都是誰?
    當時,蔣介石對於整編第74師這支王牌軍的覆滅痛心疾首,下令嚴懲了四個作戰不力的高級將領。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被蔣介石下令嚴懲的這四個高級將領都是誰?看看他們最終都是什麼樣的結局?讓我們接著往下看。顧祝同是江蘇漣水人,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以忠誠得到蔣介石的器重和賞識,名列蔣介石的五虎上將之一。在孟良崮戰役期間,顧祝同擔任國民黨陸軍總司令,是蔣介石重點進攻山東解放區的實際指揮官。孟良崮戰役之後,蔣介石把整編第74師全軍覆沒的責任一股腦推到顧祝同的頭上,下令罷免顧祝同陸軍總司令的職務,不久改任為國防部參謀總長。1949年末,顧祝同敗退到了臺灣,於1987年因病去世,終年94歲。
  • 絕密| 空海搏殺16小時:三兄弟駕艇叛逃臺灣,總理下令擊落運載他們赴臺北的飛機……
    臺灣國民黨空軍當時裝備的F-100「超級佩刀」噴氣式戰鬥機, 是美軍曾裝備的第一種超音速噴氣式戰鬥機, 1959年該機有一批出售給國民黨空軍使用。殲-5是高亞音速戰鬥機, 到1966年, 與國民黨空軍裝備的戰鬥機相比, 存在著技術上的代差。但解放軍空軍更加先進的殲-6式戰鬥機, 也已經開始裝備福州軍區的部隊。
  • 「臺灣研究蔣介石第一人」的學者王豐解讀蔣介石敗退臺灣之後的...
    作者王豐是臺灣對蔣氏家族研究極有影響力的權威學者,「臺灣研究蔣介石第一人」,他手中掌握了大量的關於蔣氏家族的私密檔案(這些檔案來自中國臺灣高層,甚至是美國中央情報局等隱秘渠道),對這些檔案的開掘與解讀,為我們勾勒出一個與往認知不同的、別開生面的蔣介石印象。一些個中機密內幕,讓人為之瞠目結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