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疑物質的概念的真理性(前言)
如果把哲學比作一個家庭,那麼,家庭裡有幾個成員呢?西方哲學認為,人的生活是由物質生活和精神(思維)生活兩部分組成,哲學的家庭成員有兩個,一個是意識(精神),另一個是物質。
人的思維屬於意識,人的生理肢體和其他無生命的物質一樣,屬於物質。這樣劃分哲學是不恰當的,人的生理肌體與其他無生命的物質是不一樣的,山、水、土地這些是物質,可以理解,它們有形可見,又無生命。那麼,有生命的呢?比如,樹木、花草等植物,它們也是物質的?這個與那些無生命的物質有所不同了,但是,唯一不足的是沒有意識,說它是物質也勉強認可,但是,我持懷疑的心裡。
動物呢?動物有高級動物和低等動物的區別。高等動物是人類,低等動物是非人類。低等動物的意識簡單,不能使用工具,所以,沒有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高等動物是人類,有著複雜的意識,有著思維、邏輯、推理能力,能使用操作工具,有著徵服自然、改成自然的能力。
人類的生理體也是物質?物質的定義是什麼?除意識外,一切存在的都是物質?包括宏觀的、微觀的?有生命的、無生命的?物質概念無邊限延伸、誇大,是一種盲目對自然界的認知,一種簡陋的認知世界觀。
地球上物質的運動產生了生命,生命的運動進化了人類。人類的生理體是物質運動、演化的結果,也是物質演變、轉化的升級。人類生理體與一般的物質有極大的區別。區別一,具有生命。其二,生理結構奇特,能生產工具、操作工具,使用工具。其三,能產生複雜的意識、靈感、思想;意識結合生理,有駕馭自然,徵服自然的能力,主宰我們生存的地球,這是所有一般性物質所不具有的。怎麼能簡單的說是物質呢?如果把人類的生理體列入物質的概念裡,我們對自然的認知等於是魚目混雜,無邊際的擴大物質的定義、概念、不能有序的認知我們生存的世界,等於堵上了我們研究哲學的路徑。
意識屬於非物質,沒有動力,而物質沒有意識,二者之間又如何在理論論述上,做定向、有目的、有意識的哲學轉化呢?
在醫學血液學領域,有一種血型叫A型,也有一種血型叫B型,如果按照哲學中,意識與物質概念的推理,與意識相關聯的都是屬於意識,與物質相關聯、密切的實體都是物質;AB型血型多餘的,不能成為一種血型。因為這個血型裡它即含有A型血液的抗體,也有B型血液的抗體。可是,如果不把AB型血液獨立為一種血型,會給輸血工作帶來麻煩、危害人類的生命;迫使人類不得不放棄理論和概念,以現實為依據,認可AB血型的存在。但是,我們在哲學研究就有所不同了,哲學研究本身就是認知思維,非物質,抽象性,僅僅依靠思維對事物的概念、邏輯的推理,無法對我們建立的理論、概念去實踐、檢驗他的真理性,不會象血液血型那樣,以現實、實踐為主體,以理論為輔。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政府一直強調「兩個文明(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促進兩個文明的協調、均衡發展。」直到今天,也沒有人能論述兩個文明是如何協調、發展的好方法。二者是如何有目的平衡、協調、相互轉化的。今天仍然給人模糊的認知。意識是非物質,如果說人的生理體是物質,如何論述二者有意識、有目的哲學轉化關係呢?在意識(精神)與物質之間仿佛出現了溝壑,我們該如何去論述二者之間的哲學關係。
為了研究哲學,人們應該在意識與物質間設立一個名叫共同體的實體,所謂共同體,它即是介於意識和物質之間,和AB型血液存在一樣。共同體,他即有物質的部分,又有意識的存在,這個實體就是人體(生理)。為我們研究哲學提供方便,也如同在意識與物質之間的溝壑上架了一座橋。
共同體與物質的最大的區別就是生命。物質的運動產生了生命,生命的運動、演變轉化、生成生理;生理的運動、演變生成意識。意識複雜的認知,是生理體運動、演變、推進的結果,是生理運動演變轉化的升級。
從嚴格意義講,共同體與物質最大的區別就是生命,但是,生命運動、演變的方向是意識,沒有意識的世界是不完整的。意識逐步的形成,要有個從簡單到複雜現實過程。在動物群裡,意識簡單的生物群體將被意識認知複雜的生物群體所替代,為認知複雜的生物群體所統治,形成優勝劣汰的現實狀態,人類是這場優勝劣汰的佔有者,也是形成哲學完整的體現。植物和低等動物的生理,只能具有象徵意義的視為共同體,不可用於哲學的研究。唯有人類的生理,才可視為共同體。
共同體的特性:具有物質的同屬性,又有意識的同屬性,簡單的說,共同體需要物質,離不開物質;共同體能產生意識、思維,也能接受被傳遞過來的意識、思維,深化、吸收、邏輯推理、形成更為現實的意識。 思維、意識的進化、進步,促進個人精神生活、思想的進步,形成社會文明的進步。
有了共同體,該如何區分意識與共同體、物質三者之間的關係。物質指人體以外的物質,如,人的衣、食、住行的所需物質等,及思維通過人體主導實際存在的物質。如:山、水、礦石、人為製造等。
人的生理實體是屬於共同體, 如果我們把哲學比作工廠,供應商的原材料比作是物質,工廠就是生理,也是共同體,而生產的產品比作思維;工廠主要的作用是把原材料加工成產品。如同人的生理體操作工具、完成思維和物質的轉換一樣。工廠裡既有供應商的原材料,又有生產出來等待運走的成品,共同體是兼容物質和意識共同存在。
思維是意識,屬於非物質,不能象物質那樣單獨、獨立的存在,他的存在有兩種方式,一是印烙在沒有意識的物質上,如:書籍及書面的文字,或以其它形式存在的,如:命令、通知、聲明等。二是共同體,共同體就是人體,他即是思維的產生地,也是思維的存儲之地(記憶)。共同體表現思維存在有多種形式:人與人的語言交流所表達的意義,及人的肢體語言等。
物質是地球固有的,也是哲學的起點。物質的運動產生了生命,生命運動進化了生理,生理的運動、進化了意識、思維。意識、思維的進化、進步形成了哲學的完整。如果把哲學比作一個家庭成員,物質是爺爺,生理是爸爸,思維是孫子,爸爸有贍養爺爺的義務,也有撫養子女的義務。孫子和爺爺是有著血緣的隔代關係的。有人說,這個世界存在的一切都是建立在物質基礎上。也是思維和物質為什麼不能在三角形哲學方法中直接接觸的原因,所以用虛線線段表示。
如果我們不承認共同體的獨立存在,在理論論述上無法表述哲學家庭成員之間形成的關係,尤其圖形的表述,三角形哲學方法不能成立。在過去的時間裡,同哲學發展一樣長時間的學科都得到了發展,醫學、化學、物理,唯有哲學沒有長足發展。我們該如何去證明我們理論、概念的正確性,像血液血型那樣,以實踐、現實為主,以理論為輔?
在過去的二百多年裡,哲學的發展進步很慢,至今人們仍在研究過去名人的哲學思想,想從過去名人哲學中找出現實所需要的哲學思想、方法,推動現實哲學的發展,這是不可能的。過去的哲學思想、方法,是過去時代的產物,為當時時代的背景所需,適應不了今天人們思想需要的東西。哲學好比科學技術一樣,過了時代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要求。只能成為當今時代哲學的基礎。而未來哲學的研究、需求,是要想方法去證明我們的理論、概念的正確性。
我們暫時認可共同體的存在,哲學的家庭成員有兩個改變為三個,有思維部分、生理部分、和物質部分組成,並用一個等邊三角形的三個角為三種生活的坐標,思維部分和物質部分的線段為虛線,因為,物質和非物質之間隔著生理這個共同體,如同爺爺和孫子隔著爸爸。
如果三角形哲學方法能夠推動哲學的研究、進步,說明以前人們對物質概念是錯誤的。如果三角形哲學方法不能推動哲學的進步,不能準確的反映哲學的意義,共同體的設立是多餘的。
除了這樣做、還有什麼辦法來證明我們建立的哲學概念的正確性?真理性?
鄭人買履,我們何不試之以足。
三 角 形 哲 學 方 法
一、 三角形哲學方法把人的生活分三個部分,即:思維(亦稱精神)部分、生理部分和物質部分。
(1)思維部分指人的思維、思想生活,思維生活在生活中非常廣泛,人與人之間的語言交流、溝通、思想活動所表達的意義 ,用於主導生活中的事物,都屬於思維範疇。
思維屬於意識,非物質,他不能獨立的存在,依賴存在的方式或物質,或共同體。是人生命、生理運動、進化的產物。思維和人的生命不一樣,看不見,麼不著,是靠人的意識去捕捉,理解;思維的敏感、靈感與人的博學、閱歷、學歷、經歷密切有關,也在隨時代的發展不斷的進化,如:每個時代人們的思想,思考、對事物的認知都不一樣。總體的說,人類的思想在進步,也是促進社會文明也進步的因素。
(2)生理部分,指人的生命、身體。包括人的生理各器官功能的機械活動。生理是人生命的宿地,人體各個器官的運動不息維持著人的生命不息,構成了活活生生的人,也是組成我們生機勃勃的世界。生理的機械活動分兩部分,一是無意識機械運動,生理的活動不受意識的支配,自身的生理生命機能的活動,如:血液的流動,心的跳動,肺的呼吸,細胞的分裂等生理肌能。二是生理有意識機械活動,生理的活動受意識的支配,有目的,有順序的機械活動,如:體力勞動,鍛鍊身體、人體藝術表演、眼、耳、口、手足等人體的生理機械功能的活動。
關於生理有意識的機械活動是否屬於意識。人的生理機械活動,是在意識的授意下,在生理機理的作用下,人體肌肉收縮而形成的機械活動,如果人的生理機能出現了疾病,就會阻礙了人的生理機械活動,生理機能也是起著決定的作用。
其二、人的意識是生理的產物,有了生理,才有意識。當一個人是受精卵的時候,他沒有意識,當一個人出生的時候,他已經有了簡單的意識,和低等的動物沒有區別,當他長到一歲的時候,他已經有了明顯的自我保護幼稚的意識,長到三歲時,有了人類靈魂的意識能力與人交流溝通的意識。到了少年,有了獨立思考,辨別是非的意識;過了少年,便是成年人,有了社會責任能力的意識,人的生理到了人生的鼎盛期,人的意識也到了鼎盛、意識豐盛,充滿活力。意識很光彩,有智慧,他能主導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充滿了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意識是從哪裡來的?意識是從生理中來的,健康的生理是意識最好的保障。如果把生理比作爸爸,意識比作兒子,那麼,意識是屬於生理的娃。意識主導生理的活動是屬於意識和生理的合作、配合的關係,是哲學轉化關係中不可缺少的現象。
迪卡爾說,「我思故我在。」我思考所以我存在,我思考,能證明我的存在。但是,要知道,在你沒有思考能力的時候,你就已經存在了,這就是生理體,只是你沒有感知而已。
儘管人的生理是物質演變轉化而成,但是他與物質是不同的的,生理有生命,能產生複雜的意識,適應、改造多變的物質世界;其二,生理能產生機械動力,在思維的主導下,有目的、有意識的生理活動,改造我們生存的自然界。這是一般物質所不具有的,我們不能把人的生理體與一般的物質希混,這是在哲學研究工作中極易出現的錯誤,只有把它從物質中獨立出來,另立一部分,稱他為共同體。所謂共同體,生理即介於物質和意識二者之間,也有著連接二者的作用。
生理從物質中獨立出來,對我們研究哲學有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對人類人體,人類生命的尊重,把高等動物與低等動物在哲學中區分出來。
那麼,我們怎麼看待低等動物呢?
低等動物它們也有意識,是那麼的簡單,不能思考問題,不能適應、改造多變的物質世界,也可以視為共同體,不能與人類的生理同比,只能象徵性的稱謂,不可用於哲學研究。 (3)物質部分指人體以外的物質,且與我們的生活、工作、息息相關的物質,物質不能與人的思維直接接觸,因思維產生存在人的大腦裡,是非物質,沒有動力,只能通過主導生理的機械活動,產生動力,才能達到思維主導物質的目的。
二、用等邊三角形表示哲學。為了擺脫傳統哲學理解抽象的模式,我試探著用等邊三角形來表示哲學,把無形的哲學以有形可見的方式表現出來,讓人意識清晰,思路明確。為什麼用等邊三角形表示,因為在我們的生活中,每一種生活都很重要,不可失去,三者均衡存在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天,我們的生活是幸福的,如果偏離了哪一種生活,我們的生活會失去均衡,失去幸福感。思維、生理和物質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很重要,不可失衡。
這樣一來,我們改變了西方的哲學模式,建立一個有三角形的三個角組成的哲學方式,並用三角形的三個角來表示哲學。試探者去研究哲學,推動哲學的進步,把哲學的研究推向多樣化,簡易化,普及化,大眾化,消除哲學在人們心目中的神秘化,深奧化。
思維在三角形哲學方法裡的位置是個虛擬的,因為思維是意識,屬於非物質,非實體,不能獨立存在,依賴物質和共同體才能存在,為了清楚的表達三者的關係,所以給思維虛擬個位置。
把一個等邊三角形平放在紙上,三個角為三種生活的坐標,上面為思維部分,左邊為生理部分,右邊為物質部分;思維部分和物質都分的邊線是虛線,因為思維屬非物質的,虛擬的位置(便於研究哲學),思維不能產生動力,使物質運動,思維唯有依靠主導生理活動的方式去主導物質,管理物質。一個三角形表示一個人的生活,也可以表示一個單位或一個國家。
在這個三角形的圖中,三者的關係是相互的依賴、作用、互補、存在,不可獨立形成哲學關係。其哲學關係是:(一般情況下)思維主導著物質和生理,生理連接著思維和物質,物質充實思維、營養生理。
用三角形的三個角作為三種生活的坐標表達哲學,這三種生活是相互的運作協調、依賴互補的聯動的哲學關係。如,一個人想做事情,先是思維活動(想好),後有生理活動(自己或他人)去做,做的事情離不開物質或需要物質,做的結果或是物質利益,或是思維(精神)利益,都會對思維產生影響(充實或不充實思維)。
三、 三角形哲學轉化關係的形式有二種,
(1)自體轉化,指一個人自己思考的事情,使用自己的生理活動去做,不需要藉助他人的生理活動做,來完成哲學轉化關係。如,一個人思考的事情,按照自己的想法,使用自己的體力(生理活動)去做,完成自己所達到的思維目的,形成哲學轉化關係。我把這種轉化關係稱為自體轉化,意思是自己形成的思維有自己的生理去完成的哲學轉化關係。
(2)思維的傳遞轉化,亦稱代生理轉化。指一個人想好(思維)的事情,交給別人做,借用他人或多人的生理活動,按照這個人的思維要求去做,完成這個人的思維所需要目的、結果,而形成的哲學轉化關係。如工廠的工人,公司的僱員。(工人、僱員是生理活動者,老闆是思維者)。
四、 三角形哲學方法轉化的範圍。人的生活分三部分,哲學轉化範圍也分三部分,思維部分、生理部分和物質部分。
(1) 向思維的轉化,所需的條件要有生理的連接(生理活動)和物質的所需,如一個人的精神受到傷害(思維),往往為挽回精神的損失去奮鬥,不計物質的得失;如報復、損人。(2)向生理部分的轉化,所需的條件,要有思維的主導和物質上的需要。如一個人的生理部分受到傷害或發生疾病時,人的思維去解決問題,要有思維的主導,物質部分的需求,看病要花錢,花錢要有思維主導、管理。(3)思維有轉化物質的作用,如做生意賺錢,發明、或技術創新也能賺錢。一個家庭的富有與貧窮關鍵在思維轉化物質的能力。
哲學中,思維(精神)、物質、生理三部分是相互的依賴、相互的作用,不可分割形成哲學關係。
(4)物質有充實、填充思維的作用。物質是人類賴依存在的唯一基礎,思維轉化物質,物質亦可充實人的思維活動、促使人的思想,細膩、微妙、充沛、活躍。如:一個學生做生意賺點錢,產生興趣,繼續做生意而獲得的經驗(這裡的「經驗」指思維被物質充實)。
五、 思維的傳遞轉化(亦稱代生理轉化)。思維的自體轉化指一個三角形代表一個人,自己思考的事情有自己去做,所需要的物質也是自己的,而完成的哲學轉化關係,這個三角形是一個運動的三角形。這裡著重介紹思維的傳遞轉化,也稱為代生理轉化。
生活中,一個人做事,往往存在力不從心、忙首不顧尾的現象,需要藉助別人的生理活動為自己做事,這種現象稱之為代生理轉化;在代生理轉化之前,二者之間先進行思維的溝通,即思維的傳遞。思維的傳遞是代生理轉化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使代生理轉化的人形成自己的思維,去協同他人做,完成哲學轉化,這是思維主導生理和物質的規律。
思維的傳遞轉化。有生理傳遞轉化和物質傳遞轉化二種。
(1)生理的傳遞轉化,主要表現兩個人或兩個人以上做一個事情而產生的人與人的語言溝通,完成的信息交流後,使代生理轉化的人形成自己思維,如,捎口信、跑著叫人、打手勢等等,有生理活動完成的思維傳遞。
(例)收麥子的季節到了,魯生和妻子在田地裡忙著,他和妻子商量著找人捎口信讓女兒曉雲來送飯,有回家的功夫多幹點活。偏好,鄰人於華步行路過他身邊,魯生和於華說了讓女兒送飯的事。於華回到家和妻子風娜說了魯生叫曉雲送飯的事,於是,風娜走到魯生家, 和魯生的女兒曉雲說了要她送飯。曉雲收拾好家,給父母把飯送去了。魯生和妻子吃過飯,繼續幹活。
哲學意解:思維源(送飯)由魯生產生,通過口、語言(生理活動)傳遞給於華,於華耳接收語言(生理活動),形成自己的思維(同意捎口信),二人形成一個完整的生理傳遞思維關係,於華步行回家(生理活動),同樣的生理傳遞方式,於華把思維傳遞給妻風娜,風娜形成自己的思維,步行(生理活動)到魯生家,也用同樣的生理傳遞方式把思維傳遞給曉雲,曉雲把飯送給父母(魯生夫婦),這個故事的前後形成一連串完整的生理傳遞思維的過程。
(2)物質傳遞思維形成哲學轉化關係。物質傳遞思維是在生理傳遞思維不能完成的條件下,利用物質的性能,把一個人的思維傳遞給另一個人,使被傳遞的人理解他人的思維,轉換為自己的思維,為代生理轉化提供條件,遵循思維主導生理和物質的哲學關係。物質傳遞思維的主要工具如:電話、電腦、信件、報紙等等。
(例) 王林明是一家客運汽車站的客車司機,在開車的路上,經過一個路口時,一輛農用手扶拖拉帶著拖鬥車廂,橫穿馬路時,客車剎車不及,不慎撞上手扶拖拉機的拖鬥車廂上;客車的水箱撞壞了,農用車無大礙。倆車主爭執起來,各說各理,僵持著。沒辦法,王林明報了警,交警也來了,看了現場說,處理最快也要一、二天的時間,或更長時間。乘客聽說要一、二天時間,紛紛要求退票,王林明急了,難以接受時間,即便賠賞,也得不賞失。掏出手機給下一個班次的客車司機阿亮打電話,說明了情況及水箱的型號。阿亮還沒有發車,就步行到車輛維修店買了一個同型號的水箱放在車上,在路過王林明停車的地方停下車,把水箱交給王林明。王林明把水箱換好,乘客都上車坐好,開著車走了。
哲學意解:農用車主與客車司機發生交通事故,在哲學中也是一種轉換關係,在客觀事物與事物的轉化關係裡,不能說轉化關係都是正向的,雙贏的,它是一個人或一個單位利益受到損害而自我保護的,發生其他關係利益的改變。
農用車主與客車司機是物質與物質的事故,所以,在三角形哲學關係中,是物質利益關係。每一個人的生活中,物質是思維通過生理活動主導的,物質的利益權益由思維活動做出,思維生活通過生理活動形成語言,有生理活動表現出來,形成二人各說各理的局面。二人的力爭都不能解決問題,但事故不能再往暴力方向發展。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其他具有強制力的思維存在,如,國家的法律法規,它大於任何人的思維。
所以,無奈的王林明只能報警。電話報警是屬於物質傳遞思維,在三角形哲學方法是物質傳遞的表示。王林明的思維通過生理活動形成語言,再有手機(物質)傳播出去,交警也通過電話(物質)接收語言,人的生理器官耳接聽(生理活動),交警和王林明二者形成物質傳遞思維。交警處理事故是自己職權內的思維活動範圍。在事故現場,交警把處理的方式、過程和時間通過語言告訴了雙方,這種傳遞方式屬於生理傳遞,在三角形哲學方法也是這樣表示的。在三角形哲學關係裡是以生理傳遞的方式表示出來。
由於現實情況,王林明難以接受時間,即便賠賞,得不賞失,決定自己買水箱(思維切合實際情況活動的結果)。給阿亮打電話(物質傳遞思維),代買一個同等型號的水箱。王林明、阿亮二人的思維傳遞方式是生理所不能完成的,用手機這個物質性的實體傳遞思維,形成物質傳遞思維,三角形哲學方法表示為物質傳遞。阿亮形成自己的思維(同意買水箱),
阿亮買水箱,步行車輛維修店(生理活動),在買水箱之前,首先和店主進行語音溝通,說明王林明的情況,是在作生理傳遞思維。三角形哲學方法表示為生理傳遞思維。阿亮買水箱,其實是物質向物質的轉化(錢轉化為水箱),在三角形哲學轉化關係裡,物質可以轉化物質,但需要思維主導。物質向物質的轉化,往往是以買賣東西的形式表現出來,所需的條件是思維主導生理去操作物質,所達到思維的目的。三角形哲學方法也是這樣表示的。雖然阿亮代替王林明買水箱,就是代王林明作物質向物質的轉化,錢轉化為水箱。在生活中,哲學轉化是人們解決問題的重心,也是哲學研究的基礎,也是思維、物質、生理三者之間關係相互依賴、互補、共存表現。
阿亮路過王林明停車的路上,把水箱交給他,二人形成代生理轉化物質關係的完成、完整,三角形哲學方法也是這樣表示的。
整個故事前後包含了物質傳遞思維,生理傳遞思維和代生理轉化多個哲學關係,均可以用三角形哲學方法表示出來。
六、 (1)本方法亦可用於國家的政治(思維)、經濟(物質)和國民或公務員(生理)行為狀況的研究。(2)把無形的哲學關係以有形的方式存在。
思維在國際關係的傳遞
新中國成立後,世界形成了兩類型的國家,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和以美國為主導的資本主義國家。美國希望中國成為他們的盟友。毛澤東說:「中國是文明古國,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是國情所需,民族希望。」美國很傲慢的輕視中國,就出兵朝鮮,把戰火燒到中朝的邊界,企圖用威脅的手段強迫中國屈從。當時毛澤東意識到了美國的企圖,說:「我們國家雖然貧困,但是決不畏懼任何外強的威脅。」於是,出兵抗美援朝,打的美國節節後退,在三八線上寸步難行。當時美國是世界富裕強國,在朝鮮戰場寸步難行的局面在全世界引起一片譁然,有損美國威望,時任美國總統的杜魯門在一次接受記者採訪時,被問到朝鮮戰場進展時說:」朝鮮戰場進展很不順利,我們正在考濾使用核武器。」杜魯門的話在全世界各國引起了反響。同時通過媒體傳入中國,毛澤東說:「這是赤裸裸的核訛詐,中國人民軍出兵朝鮮,保家為國,是正義之舉。
中國出兵朝鮮,當時戰爭所需的先進武器靠蘇聯的支特,通過外交途經,把美國的「核訛詐」同蘇聯進行了勾通。史達林說:「這是以強欺弱的表現。」並通過媒體警告美國,如果美國在朝鮮戰場上使用核武器,我們使用核武器攻擊他的盟國,如英國。蘇聯的警告再一次在全世界各國引起了一片譁然,英國通過媒體了解到蘇聯的聲音,更是指責美國,如果在朝鮮戰場使用核武器,是挑起第三次世界戰爭的導火線,是對人類的一種挑釁。英國的指責聲又通過媒體傳到美國,時任總統的杜魯門頓時啞口無言,再也不講朝鮮戰場使用核武器的想法。
戰爭在繼續,美國在三八線上寸步難行的局面沒有改變,韓戰最終以三八線為界,籤署停戰協議。(本文內容為虛構,意在表達三角形哲學方法在國家、國際政治中的表述)
哲學意解:在生活中,人的生活有三部分組成,一個社會、國家的哲學轉化也是有三部分組成:物質、思維和生理。
在這個例子中,實質矛盾是思維的矛盾(駕馭他國),在矛盾不能化解的情況下,產生了戰爭(哲學轉化關係),同時也在進行思維戰,美國說我戰術上不能打勝你,我用核武器,於是便通過媒體傳到中國(物質傳遞思維),媒體的傳遞方式是物質,如當時的條件是電臺,報紙等。毛澤東說,你是「核訛詐」,是非正義,同時通過外交和蘇聯溝通(當時可能是電話溝通,暫定物質傳遞思維)。蘇聯在媒體上警告美國,如果美國在韓戰使用核武器,蘇聯就用核武器攻擊你的盟國(物質傳遞思維),如,英國。英國通過媒體聽到蘇聯的聲音便指責美國:是在挑釁世界大戰。在整個思維戰中,思維的傳遞始終是媒體,媒體傳遞的途徑是物質,如:電話,電臺、報紙等。其實,這個「核訛詐」是美國高層的思維活動,不使用核武器難改變局面,使用核武器又是非正義,將來成為人類的罪人,可謂是進退兩難,最後,把話說出來,聽聽外界的聲音。美國在找不到解決韓戰辦法的情況下,也只能面對現實,放下「核訛詐」籤署停戰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