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SFC上海影城線上發布了一款海報。不過,海報的主角不是電影,而是「海派國潮,儂切過伐」。從「熊小白」到「大白兔」再到上海梨膏露……觀眾可以通過海報上的二維碼進入直播間,一邊享受電影文化,一邊還能買到這些「清涼一夏」的上海老味道。
圖說:「海派國潮,儂切過伐」海報 官方圖
今年春節後,上影集團推出一項全新線上帶貨模式,通過各種主題銷售模式,既讓影院發展腳步不停,又讓觀眾感覺距離電影不遠。同時,更讓國貨精品打破了爆米花加可樂的壟斷……
無心插柳
「上影寶」是上影集團去年8月推出的官方淘寶店面,起初也是為了配合線下門店一些電影衍生品的營銷。疫情的暴發,讓影院不得不按下暫停鍵。但春節之後,「上影寶」開始發揮積極的作用。除了「上影寶」之外,上影集團還把這樣的帶貨模式帶進了抖音直播間,此前,上影集團的抖音號一直在做電影文化的推廣,帶貨模式也是第一次嘗試。上影集團相關負責人張臻表示:「起初,也是為了帶動一些門店的庫存,沒有想到效果特別好。」
圖說:「上影寶」把帶貨模式帶進了直播間 官方圖
因為直播帶貨的效果不錯,所以現在「生意」越做越有主題,就像「海派國潮」海報裡提到的那些上海品牌,這只是第一季,接下來還會推出第二季。「『熊小白』去年就和《攀登者》合作過,所以今年的合作也是一拍即合,包括城隍廟的一些老字號品牌,也都是之前我們積累下來的資源。」張臻說。
據統計,從春節開始直播帶貨以來,目前銷量最好當屬一份炒麵,據說當時在線觀看大廚做這道炒麵過程的觀眾非常多,下單量火爆。上影集團也在考慮,不久之後影院重啟,會為觀眾送上「上影」牌的炒麵,甚至還會配上炸雞塊和炸雞翅,讓影院也能搞點夜點心。上周,直播間裡「熊小白」「大白兔」一露面,火爆程度絲毫不亞於炒麵。
通過這種模式,上影集團不僅把「上海品牌」推向全國,在接下來,他們還將聯合全國其他城市61家門店,推出當地特產的主題活動,比如青島的啤酒、昆明的鮮花……同時考慮把各地特產也帶來上海。
圖說:上影集團還在考慮把各地特產也帶來上海 官方圖
他山之石
畢竟是基於電影文化帶的貨,所以除了食品之外,這幾個月直播間裡還可以看到很多電影的衍生品,比如盲盒。觀眾在觀看直播之餘,通過抖音平臺,可以看到電影文化的推廣,比如將老片子做成大串燒,3分鐘看一部電影,一口氣看完《復聯》……不只為觀眾帶貨,更帶著觀眾在影院暫停之際走近電影。
「影院暫停已經一百多天了,我們經常會關注影院的消息。線上推出這樣的模式,我也進去看了一下直播和店鋪,找到了很多小時候的味道,也想讓孩子感受一下。」「80後」的陳小姐說,「不過說實話,雖說現在店鋪裡有一些國貨產品,但還不夠豐富,希望以後隨著影院的啟動,這些電影衍生產品和中國電影一樣,越來越多。」
圖說:「上影寶」店鋪裡的國貨周邊產品 網絡截圖
走進「上影寶」店鋪,在高達、精靈寶可夢、米老鼠、憤怒的小鳥等一堆國外IP衍生品中,《長城》的馬克杯、《唐人街探案3》周邊的中華街牌坊等一些國貨產品,更多是給人一種「存在感」,銷量遠不及「大白兔」那些吃的。這也從一個側面看到,中國的商業大片要想像國外的「爆米花經濟」一樣壯大周邊,必須要找準發展角度,如今的線上銷售模式,倒是給了中國電影人一點啟示,未來不妨和國貨走得近一點,再近一點。(新民晚報記者 吳翔)
馬上評丨影院的突圍
曾經,城市空間裡,似乎是路歸路,橋歸橋的——吃飯,去飯店;買書,去書店;觀影,去影院……有分工,有邊界,生活每日運轉,按部就班。
如今,卻早已不是舊時模樣。你可以去商場看一場擊劍比賽,可以到咖啡館玩一次COSPLAY,還可以在直播間裡買到火箭,等等。這世界變化快。腦洞大開的背後,是各行各業的「突圍」。離開自己的舒適地帶,去探索更多外延的可能。
往後走進電影院,不僅僅是飽眼福這般簡單了。吃喝玩樂,皆有可能。破圈,從攜手老字號開始。一種情懷,一份回憶,「大白兔」所對應的,是唇齒和心間的甜蜜。越來越豐富的吃食,越來越走心的互動,所希望達成的,是影院與影迷之間越來越緊密的連接,越來越膠著的黏性。
上影的「抱負」,高又遠。讓上海味道走向全國,攬全國特產落地上海。在每一個看似理所應當的成功背後,都有著潛心求變的嘗試。各個領域,核心關鍵仍是紮實的內容,但開放的姿態或將成為翅膀,助力飛翔。(華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