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和孩子之間產生矛盾,家長正確處理的方法是什麼?

2021-01-11 卡斯說說小白兔

隨著孩子越來越大,他們也會逐漸的發展社交,會和其他小朋友玩耍,肯定避免不了爭執和矛盾。那麼孩子和孩子之間發生爭執,父母要怎麼做呢?

在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時,並不是一股腦的把他推向社會,也並不意味著家長可以在一旁袖手旁觀。那麼孩子與別人的交往和相處模式都要在我們這裡首先得到學習,因為他們自出生以來最先的社交對象就是父母。所以作為父母要理智的教會孩子如何去跟別人打交道,如何寬容的對待別人,謙讓別人,勇敢的承擔責任直面問題。但這還是需要一些方法。

1. 家長要克制自己的情緒,不要輕易的動怒。

孩子之間發生矛盾本來就是一件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作為家長不要一看見孩子和別人發生矛盾了就火冒三丈,孩子本身就是怕家長批評和訓斥,知道自己做錯更不敢靠近父母。父母一定要先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輕易動怒,問清楚到底發生什麼才能使問題得到圓滿。

2. 讓孩子自己去試著解決,父母不要輕易介入。

孩子和孩子之間的事情,父母不要替代孩子解決,要讓他自己去解決。畢竟小孩子之間既是鬧了矛盾,一會也就又會在一塊玩耍。父母介入就會變得複雜,孩子總要有一天長大,你不能時時刻刻都在他身邊,他需要自己去交往,對成長也是有益處的。

3、仔細的聽孩子說起的原由,讓他有釋放情緒的點。

看到孩子鬧矛盾先仔細聽完孩子的訴說,要了解這件事情到底的原因,不是孩子的錯也不要讓孩子憋著,把理由跟你說出來,這樣才會有一個更好的指引。

4、父母要告訴孩子不能動手打人,不能隨便發脾氣。

父母從小就要讓孩子知道,不可以隨便發脾氣,遇事要心平氣和的解決問題,發脾氣和打人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甚至有時候會留下不能彌補的過錯。

5、學著換位思考去理解別人

讓孩子學會理解別人,知道別的感受,讓自己意識到自己說的話可能會傷害到別人,如果自己是他人,會是什麼感受。家長應該抓住這個機會,告訴孩子學會換位思考,養成習慣。

最後我想說,家長在孩子發生矛盾的同時要告訴孩子,哪個地方是不對的,正確的做法是什麼,用一個引導者的身份去,而不是去做為一個評判者。這樣孩子會慢慢學會自己解決事情,減少對家長的依賴。

當然,孩子在媽媽面前作,也是以特殊方式尋求媽媽對自己多陪伴。可能是媽媽平時太忙了,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太少了,孩子太想媽媽了。所以才會在媽媽面前各種作,讓媽媽把焦點和目光多放自己身上,多抽時間陪自己。這個時候媽媽也要反思一下,想想最近是不是因為工作而忽視了孩子。

想想孩子能黏我們幾年,媽媽是這個世界上孩子最依賴的人,在不犯原則性錯誤的前提下多寵愛點,多給孩子關注,以後才能少留遺憾。

就像斯坦福教授所說:注重孩子早期教育與陪伴,是父母這一生最划算的投資!

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

3-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我在小的時候總聽母親給我講故事,這也驅使我養成了良好閱讀習慣。

所以,我準備「沿襲」這個行為!

優秀的孩子必定是見過世面的孩子,他們的背後一定站著一對有眼界有見識的父母。

有見識的父母,不等於有錢的父母。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閱讀能夠活躍腦細胞,孩子喜歡閱讀,就更聰明!從小養成閱讀習慣的孩子,而且在孩子3歲半-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就很不錯,一套共有10冊。中英雙語繪本,對於家長啟蒙孩子的英語思維也有很大幫助。在3歲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這套繪本共有10本,分別是《我能保護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我們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禮貌》、《分享是我快樂》,《媽媽我能行》、《養成好習慣》都是從不同的角度教會孩子學會表達。

如果我們總是找不到陪伴孩子的理由,為何不陪他們看看故事書,談談心得體會呢?這也能促進親子之間的感情和羈絆。

繪本裡印刷的字體很清晰,紙張也很不錯,方便孩子健康閱讀。

69.9元全套10冊兒童繪本,平均下來一冊都不到7塊錢,不過就幾根棒棒糖或者一頓早餐的價格,甚至更便宜,美食可能吃過就忘,可孩子從繪本裡學到的道理,卻可以記得一輩子,爸爸媽媽們何樂不為呢?

有需要購買的家長朋友們,點擊以下連結即可購買正版書籍了:

相關焦點

  • 幼兒園孩子之間發生矛盾,睿智的家長和老師這樣「四步」處理
    幼兒園是孩子的小社會,在這裡發生矛盾與衝突在所難免。當孩子與同伴發生爭執甚至攻擊時,很多時候大人難以及時趕到制止,可是面對孩子之間已經產生的矛盾,也不能完全置之不理。
  • 家長如何正確教育孩子 家庭教育孩子的十大方法
    家長如何正確教育孩子?現在的小孩自尊心都特別強,而且非常的叛逆。作為家長,該如何引導自己的孩子,已成為家長們頭疼的一件事了。下面大家就一起來看看家庭教育孩子的十大方法吧。環境薰陶家長要有意識地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使子女受到感染和薰陶。家庭是子女生活的主要場所,家長要組織好生活,處理好成員之間的關係,堅持正確的道德行為為準則,形成團結和睦的家庭氣氛,建立井井有條的生活秩序,以陶冶子女的美好情操。
  • 幼兒園孩子之間鬧矛盾,家長一巴掌扇倒在地,被拘留13日
    近段時間,在江蘇省蘇州吳江區的一個幼兒園內,有兩位孩子發生了矛盾,結果在其中一名家長將另一方孩子一巴掌扇倒在地,最後這名打人家長被治安拘留13日。2021年1月15日,蘇州吳江區派出所公布了協查通報,通告中稱:1月13日11:35上下,吳江區派出所汾湖公安局收到群眾警報,稱孩子林某在幼兒園被別的家長打過,經調研,在汾湖某幼兒園,有兩位學員在念書期內產生玩耍,教師聯絡彼此家長是幼兒園處理方式中,在其中一方家長徐某忽然以掌擊的方法,敲打林某致其倒下,經法醫鑑定林某組成輕微傷,徐某因施暴別人被吳江區派出所拘押。
  • 正確看待孩子的告狀行為
    不少小孩,尤其是4到5歲的小孩,總是喜歡在父母及爺爺奶奶面前告狀,經常是一天到晚沒完沒了,什麼鄰居家小華搶他的玩具啊,什麼同學小強在學校打他啦,不少年輕的父母會感到很厭煩。作為父母,我們該如何正確看待孩子的這種告狀行為呢?
  • 學生和老師有了矛盾,作為家長該怎麼辦?做錯了容易毀了孩子
    學生和老師有了矛盾,作為家長該怎麼辦?做錯了容易毀了孩子在平時的生活中,經常聽到學生和老師發生矛盾的例子,有的家長會選擇隱忍,有的家長會直接和老師發生衝突,這都不是最好的解決方式,到最後受傷害的還是自己的孩子,相信這是家長最不想看到的結局,過來人分享親身經驗,值得我們去借鑑。
  • 幼兒園孩子之間鬧矛盾,家長突然下重手,一巴掌扇倒對方孩子
    據人民日報報導,近段時間,在江蘇蘇州吳江區的一個幼兒園內,有兩名孩子發生了衝突,結果其中一名家長將對方孩子一巴掌扇倒在地,最終這名打人家長被行政拘留13日。2021年1月15日,蘇州市吳江區公安局發布了警情通報,通報中稱:1月13日11:35左右,吳江區公安局汾湖派出所接到市民報警,稱孩子陳某在幼兒園被其他家長打了,經調查,在汾湖某幼兒園,有兩名學生在上學期間發生打鬧,老師聯繫雙方家長是幼兒園處理過程中,其中一方家長孫某突然以掌擊的方式,拍打陳某致其倒地,經法醫鑑定陳某構成輕微傷,孫某因毆打他人被吳江區公安局拘留。
  • 幼兒期孩子告狀行為的產生及措施
    幼兒期的孩子在思想認識方面對大人還很有依賴性,特別是孩子上了幼兒園,對教師非常崇拜,什麼是好?什麼是壞?老師讚許的就是好,教師指責的就是壞。。。所以,孩子們很在意父母、教師對自己行為的態度,不管是讚許還是譴責,肯定還是否定,都成了孩子們判斷是非曲直、善惡好壞的最高標準。
  • 孩子跟別人打架,家長的處理方式很重要,聰明家長並不會只看表面
    有些家長見到自己孩子跟別人打架後就會盲目的批評他,不問前因後果的就教訓他一頓,並告知打架是不對的行為,甚至會在對方父母和眾人面前教訓,企圖顯得自己的處理方式很公平,但這樣做對孩子的成長並沒有好處
  • 孩子學會頂嘴?家長千萬別生氣,正確引導讓孩子更聰明
    在這個階段他們會開始反抗爸爸媽媽的一些安排,想要自己去嘗試不同的事情,會堅持自己的做法和習慣,在對父母的一些言行不滿時也會頂嘴表示不同意見。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會使得孩子跟父母頂嘴呢?二、是什麼讓孩子學會向父母頂嘴?1.孩子的思維與語言能力有所提升正如前文所說,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自我意識覺醒,思維和語言能力都有所提升。
  • 為什麼孩子會出現打小報告和告密的行為呢?家長如何正確引導?
    當孩子的利益受到傷害,比如被同學欺負時,孩子會選擇向成年人告發。這種行為是尋求父母的幫助和支持,希望大人懲罰學生的錯誤行為。如果成年人能正確處理孩子之間的衝突,那麼他們就能引導孩子規範他們的行為。3.有的時候孩子們的告密僅僅只是回應事情。
  • 孩子不聽管教,家長應該怎麼辦,這些方法比打罵更有效
    孩子到了9、10歲,就會變得難以管教,家長越是教育越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抗,越管越是不聽話。很多家長不知道要怎麼管教孩子,往往會直接打罵,而這樣只會激發矛盾,讓孩子變得更加叛逆。實際上,這個年紀的孩子正處於小升初的臨界點,身心發育處於一個轉變的階段。
  • 孩子認生不敢和人說話,家長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落落大方」?
    在生活當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些現象,很多家長在看到孩子認生後,為了讓孩子迅速融入環境,總會逼迫孩子叫阿姨、叫叔叔。這種情況,究竟會給孩子造成哪些影響呢?孩子認生,父母一味的逼迫孩子會產生哪些影響呢?使孩子更加牴觸陌生環境俗話說的好,強扭的瓜不甜。孩子認生本是正常現象,父母循序漸進的教孩子改正就夠了。
  • 孩子打架引家長互毆:沒教養的孩子,都是父母一手造成的!
    愛子心切是每個家長的本能反應,但這種以硬碰硬解決孩子之間矛盾的方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很奏效,卻根本沒有解決問題,錯上加錯。還可能讓孩子盲目模仿,影響孩子以後的價值觀。所以我不會讓自己孩子用武力反擊,更不會從中幫忙。因為孩子的世界跟大人不一樣,孩子打或被打都是他們本身社交出現了問題。
  • 6-9歲叛逆期的孩子,家長該怎麼去引導?
    正是由於他們感到或擔心外界忽視了自己的獨立性格存在,叛逆心理才因此產生,從而用各種手段、方法來確立"自我"與外界的平等地位。 叛逆心理雖然說不上是一種非健康的心理,但是當它反應強烈時卻是一種反常的心理。 大部分家長會錯誤的認為,叛逆期只是青少年的專有名詞。
  • 孩子激怒父母只是在博關注?家長掌握「3不」法則,化解錯誤行為
    最終造成了父子之間的矛盾爆發。而家長們可以發現,在生活中孩子經常會想盡辦法激怒我們。無論是打斷談話還是肆意的哭鬧。我們除了無奈與發怒沒有任何其他的方法。孩子們布置陷阱,激怒父母時,家長一定要保持情緒上的穩定,而不是像賽思爸爸一樣,升級矛盾。
  • 當青春期的孩子對異性產生好感時 家長該怎麼指導?
    溫州網訊 沒有人天生就會當父母的,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也需要不斷學習,不斷充電。  為了讓家長們可以了解到更多教育子女的方法,我們成立了「家長沙龍」,定期開展線上線下活動,邀請老師、教子有方的家長和大家交流。
  • 當娃罵你「壞媽媽」時,家長的處理方式很重要,影響孩子不同人生
    2、站在孩子角度了解原因孩子說出「壞媽媽」,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家長不夠尊重孩子,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無論什麼時候,尊重都是最重要的,孩子再小也會有自尊。所以家長一定要多跟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需求,並且尊重他的一些想法和決定。比如說文文要帶孩子出去玩,一定要提前問一下孩子想去哪裡玩,不要覺得孩子這麼小,他根本不知道哪裡好玩,家長不要自己定。
  • 孩子總是喜歡頂嘴,家長學會這樣去引導,教孩子懂得正確表達意見
    孩子喜歡頂嘴怎麼辦?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才,除了先天遺傳,後天父母的培養非常重要,只有家長掌握了教育孩子的方法,才能夠讓孩子更好的發揮自己的潛能,創造出屬於孩子自己的天地,相信很多父母不僅僅在乎孩子的健康成長,同時也希望孩子能夠在未來有好的發展,所以很多家長會給孩子規劃出成長的方向以及發展的路線。
  • 孩子喜歡惡作劇,家長別急著打罵孩子,正確引導才能解決問題
    還有一個同事也經常唉聲嘆氣,她說自己孩子總是喜歡將樓梯裡各戶人家的地毯放在消防櫃裡,被鄰居發現後,絲毫沒有覺得自己錯,反而還有點得意。這兩件事情反映出來的性質是相同的,就是現在孩子特別喜歡惡作劇。家長都是有認知能力的人,在他們的世界中是無法去理解孩子惡作劇是想表達什麼。
  • 孩子總是頂嘴怎麼辦?家長多說這3句話,孩子未來會感激你!
    等到寶寶兩歲左右的時候,小傢伙的語言天賦展露無遺,每天在耳邊不停的嘰嘰喳喳,最讓人不能接受的是不管遇到什麼事情,他們總是理由充分,言語稍有不合就會和自己「頂起嘴」來。在生活中,孩子和家長頂嘴的情況屢見不鮮,不過每個人對於這件事的看法卻天壤之別,有些家長覺得孩子頂嘴是新時代的標籤,畢竟他們生活的時代推行言語自由,而有些家長卻堅決的抵制,認為寶寶頂嘴是在挑戰自己的權威,為了樹立家長的威信,往往會升級為武力爭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