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熱播的《新三國演義》,又讓我重溫了一把硝煙瀰漫、戰火紛飛、群雄逐鹿的年代。眾所周知《三國演義》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機智多謀的諸葛亮、常山趙子龍、燕人張飛等等,不勝枚舉。令小編印象深刻的當屬「萬人敵」關羽。
熟讀《三國演義》的朋友,裡面的人物形象一直是羅貫中描寫的對象。關羽作為重要的人物之一,描繪得淋漓盡致。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等等。以至於後來世人對其神話,稱之為「武聖」。
所描繪的關羽真正的戰鬥力究竟有多強呢?
三國中的關羽,是劉備的義弟,對其忠心耿耿,跟隨劉備南徵北伐,可謂是九死一生。汜水關一戰,華雄佔據上風,無一人應戰。關羽請求出戰華雄,曹操持溫酒為關羽壯行。
關羽說道:等我取華雄首級後再來飲酒不遲。片刻華雄被關羽斬於馬下,這溫酒還是熱的,這也是關羽一戰成名,溫酒斬華雄的典故。
關羽為人忠義,俠肝義膽。曾為保護嫂嫂(劉備老婆)千裡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隻身一站。作為劉備的義弟,看到哥哥劉備被曹操大軍包圍,怎肯坐以待斃。
汜水關一戰,關羽給曹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所謂三英是指(劉備、關羽、張飛)。
曹操非常欣賞關羽膽識才華,想將關羽說服為自己效力。曹操派其張遼和張文遠二人說服關羽。「桃園三結義」劉備作為關羽的大哥,關羽出於對嫂嫂的保護以及二張的情誼,暫且同意歸降曹操。
也許很多人會問關羽這樣的大將怎麼會歸降曹操?
原因很簡單,上面我們說到關羽為人忠義,自己的性命自然是置身事外,也會護得嫂嫂的周全。出於對嫂嫂的安全考慮不得已才歸降曹操,只能說是身在江湖不由己。
雖說關羽暫且歸降於曹操,也提出三個條件:首先,嫂嫂的安全是第一位,其次,降漢不降曹,再三,兄長劉備有消息,曹操不能阻止。
曹操也是愛惜英才,只能勉強答應。關羽此三個條件我們可以看出對其忠義俠膽。曹操這邊呢?勉為其難答應也是為了能感化關羽,能真正歸降於自己。
曹操也是對關羽殷勤有加,美酒佳餚,美色贈之,封官加爵,但是這些關羽都不以為然。關羽也為曹操立下大功,曾斬獲顏良以及誅文丑,關羽在曹操心裡無非又增添了一些喜愛。
時間不久,關羽收到兄長劉備的書信。曹操得此消息,不想失去關羽這位大將,故意避而不見。關羽也是將其留下曹操贈與的所有東西,留下一封書信,隻身一人護送嫂嫂尋劉備而去。
很多人也許有此疑問不解,為何曹操對其關羽這麼好,關羽還是要離曹操而去呢?
這也許是關羽的性格珍貴的地方吧,要說真正的原因還有以下幾點:首先,《桃園三結義》劉備、張飛、關羽是兄弟,那時候的講究的是忠義仁孝。
關於後來被世人稱其「武聖」,關羽本身為人正義。他不屑於曹操的金銀財富,更看重的還是兄弟之間的情義。這也是後人佩服關羽的原因吧。
其次,關羽在暫且歸降曹操的期間,曹操對其於厚待。關羽也是為其立下軍功,在收到兄長劉備的書信,覺得無愧於曹操,加上兄弟之間的情義,依然決然離開曹操尋找他的兄長劉備。
顏良文丑一直時候是曹操的一大心患,關羽將其斬出,也是增添了曹操的實力。關羽留給曹操書信離開的時候,他自己心裡感覺也是無愧於心。
其三,劉備在戰敗的情況下要求關羽護嫂嫂周全,在那樣的情況下,關羽不得已暫且歸降於曹操。不忘初心,不違心兄弟之間的諾言。保護好嫂嫂的安全,所謂大丈夫能屈能伸,將來和兄長見面也能有所交代。
正史中的關羽是怎樣的呢?
直到今天,關羽都是江湖人物所崇拜的對象。根據史書上的記載,追隨劉備、斬殺顏良、追隨劉備、辭曹操尋劉備等等。綜合歷史這些事件,關羽作為「武聖」在歷史上的確是一個仁義忠孝,武藝超群的名將之人。
儘管如此,書籍還是影視劇有些無從考證,有些虛構的部分。但正史的關羽,斬過敵方大將,決定整個戰役的勝負,「萬人敵」這個稱位關羽自然受起。
結語
關羽:忠孝仁義、俠肝義膽、所向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