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貼「福」是為討「福到」口彩,多貼於4處,該地方忌倒貼「福」

2021-01-10 曉楓說歷史

(七點發)

年年歲歲,歲歲年年,又是一年春來到,又到了每年除夕貼春聯的時刻了。「福」字是春節貼春聯時常被用到的一個字,幾乎家家戶戶都會貼到這個字,不信等大家春聯貼好之後,你可以去看看,幾乎家家都會貼這個字。而近年來關於「福」字的貼法也是開始變著花樣地貼。比如倒貼「福」字,現在很多家庭春節貼春聯都喜歡倒貼「福」字,因為有「福到」的諧音,是一個很好的寓意,寓意著「福到了」的意思。所以大家就故意將「福」字給貼倒過來。尤其是大門口,說是「福到家門口」的意思。

其實大家在追求「福到」這個諧音梗的時候忽略了一點貼春聯的禁忌,尤其是在大門口倒貼「福」字。那麼關於「福」字到底該怎麼貼呢,哪些地方可以倒貼哪些不可以呢?

「福」字多倒貼於這4處

首先,水缸和垃圾桶。習俗中有正月初五之前不能夠倒垃圾的說法,否則的話會把一年中的福氣和財氣給倒出去,容易一年都交不到好運。而將「福」字倒貼於水缸和垃圾桶,這樣就可以將走黴運、把福氣倒出去的忌諱給衝淡一些。

其次,另外兩處就是衣櫃和箱子。在這兩處倒貼「福」字意味著把福氣壓在了柜子和箱子底部,這樣子就把福氣留在了家裡了。

除夕貼春聯,「福」字貼法有講究,切記有一處「福」字不可倒貼。

「福」字多倒貼於上面4處,但是也有一處是不能夠倒貼的,那就是大門口的「福」字是不能夠倒貼的。大門上的「福」字是開門迎福的意思,是要迎接福來的,祈求福氣源源不斷地來到加重,而不是將「福」倒出去的,所以大門口是不能夠倒貼的。

我們的年俗文化很有意思,尤其是貼春聯的年俗文化,但也有不少禁忌。所以如果有天你離開家去了外地朋友家,尤其是去外地朋友家過年,記住,一定要記住,在你熱情的下手幫忙之前,一定要問清楚,他們有什麼樣的禁忌,千萬別犯衝了,這很重要。或許你不會在意,你可能還會覺得老古董了、老迷信封建思想,但是有些人在意,不要去觸碰別人在意的東西,不要逾越它,這不僅僅做或者不做的事情,這是一種尊重,尊重別人的習慣和習俗,這樣才能夠獲得別人對你的尊重。

其實,關於年俗文化是非常多非常複雜的,十裡不同俗,各個地方都不一樣,所以小編還是覺得出門過年走親戚之外,還是不要輕易去比較遠的可能習俗不同於你們那地方的人家玩耍的好,畢竟很有可能一不留神你就觸碰了別人家的禁忌了不是。

好了,關於倒貼「福」就簡單說到這裡了,大家有沒有貼錯過「福」字呢,如果往年貼錯了的話,那麼今年就把它給改正過來吧。關於貼春聯大家還有什麼想說的呢,不妨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小編。

相關焦點

  • 「福」字是倒貼還是正貼好?
    快過年了,馬上又要貼春聯了,有朋友問我「福」字是倒貼還是正貼好?「福」字倒貼最初來自於清代的恭王府,新年恭王府請人寫了很多的福字,下人們分別把這些福貼在了院子裡不同的地方。可是其中有一個下人不識字,把庫房上的一個「福」字給貼反了,恭親王看到以後,非常生氣,便把管家叫來打算訓斥一番,管家看到庫房門上的「福」字,靈機一動,告訴恭親王說:「福」字倒貼寓意福氣到了,是吉祥的象徵。恭親王一聽,也對,便饒了管家,後來這個故事流傳到了民間,很多人也開始把「福」字倒貼,去到字的諧音,寓意「福到了」的意思。
  • 春節有4000多年歷史 "福"字不是任何地方都倒貼
    關於春節的起源有很多說法,但其中為公眾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春節由虞舜興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  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據說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
  • 過年貼「福」字舊俗:康熙御題「福」字不能倒貼
    「福」字,從字形上說:左邊為「礻」,意為「神祇」(泛指神靈),而右邊由「一」、「口」和「田」組成,「一」字按《說文》解釋為「一,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口」字《說文》解釋為「口,人所以言食也。」「田」即指耕地、打獵。在這個「福」字上,寄託了古人祈求得到田地,以滿足溫飽需求和得到神靈保佑的願望。其實「福」字在古籍中還有多種解釋,《韓非子·解老》中說:「全壽富貴之謂福。」
  • 福字為什麼不能倒貼?春節貼福字怎麼貼哪些情況倒貼「福」
    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在大門上貼上福字,這是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的習俗。根據相關資料的記載,中國福字的歷史悠久,在商朝時期的青銅器上,就已經有福字了。很多人家貼福字喜歡倒著貼,有福到了的寓意。倒貼福字的貼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小編帶您了解一下。  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
  • 今天如何貼春聯:幾點貼、「福」字正貼還是倒貼,都弄明白了
    福字是正著貼還是反著貼?其實,這裡面是有很多講究的。春聯要怎麼貼按照「人朝門立,右手為上,左手為下」的口訣,即對聯的出句應貼在右手邊,對句應貼在左手邊。春聯的上下聯張貼的地兒一般以門楣的高低為準。什麼時候貼貼春聯福字最好是除夕早上6點到中午12點之間,把舊春聯撕破,表示破除不好的運,有除舊布新的意思。張貼的順序是:從外面向裡貼,先貼抬頭福,再貼門福,最後才能貼倒福。意味著一年的福氣都要從外面流進來。且由大門開始從外到裡的福字先大後小。
  • 今年的福字,該正貼還是倒貼?這些說法可以記一下,討個好彩頭
    今年的福字,該正貼還是倒貼?這些說法可以記一下,討個好彩頭還有二十多天就要到春節了,貼福字可是咱們中華民族的傳統了,那麼今年的福字到底該怎麼貼呢?正貼還是倒貼?這些說法可以記一下,以便討個好彩頭。我們先來簡單了解一下貼福字的歷史知識。
  • 春節貼福的「忌諱」,你一定要知道
    福者,百順之名也!福在中國民間代表著一切都美好,豐衣足食、健康平安,和諧美滿等等。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會買春聯、請「福」,貼在家裡,為家裡增添吉利的寓意。可春聯、福字可不是人人都會貼的,貼錯了可是不吉利的喲。
  • 春節年俗知多點,說說貼福字、倒貼福字的起源和傳說
    姜子牙對馬氏「懷恨在心」,於是趁此機會報復,說:「你命窮,嫁到我家窮了一輩子,就封你窮神吧!」淺薄的馬氏聽「窮神」有個「神」字,甚是高興,心滿意足問姜子牙:「那這個神佔哪裡?」姜子牙回說:「有福的地方,你不能去 !
  • 除夕幾點貼春聯?「福」字是正著還是倒著貼?
    張貼的順序是:從外面向裡貼,先貼抬頭福,再貼門福,最後才能貼倒福。意味著一年的福氣都要從外面流進來。且由大門開始從外到裡的福字先大後小。「福"字,在過去指"福氣"、"福運"。"福字"分正福、倒福和各類小"福字"。根據"福字"的大小,該貼在什麼地方也是有講究的。
  • 二十八,貼年畫!有一處「福」字千萬不要倒著貼!
    貼畫畫的內容很豐富,包括貼掛籤,貼窗花,貼年畫,貼對聯,貼門神,貼福字等等。現在想想,有點可惜,要是留到現在該有多好啊!門神貼在外面中間房屋的左右兩扇門上,右邊是秦瓊秦叔寶,左邊是尉遲恭尉遲敬德。據說,唐太宗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後,晚上睡覺常做噩夢,還會經常聽到臥房外邊拋磚擲瓦和鬼魅呼叫的聲音。十分驚恐害怕,便派手下兩員大將秦叔寶和尉遲恭手持兵器站在門前守衛,才能安心入睡。
  • 你真的知道怎麼貼「福」字嗎?「貼福字」有什麼講究?
    中國傳統年俗文化中,」貼福字」是很多家庭在過年過節時都會做的一件事,寓意新的一年全家福氣吉祥。家家戶戶都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中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文中的「貼春牌」即是寫在紅紙上的「福」字。「倒貼福」的文化典故明太祖朱元璋當年用「福」字作暗記準備殺人。好心的馬皇后為消除這場災禍,令全城老百姓必須在天明之前都在自家門上貼上一個「福」字。馬皇后的旨意自然沒人敢違抗,於是家家門上都貼了「福」字。其中有戶人家不識字,竟把「福」字貼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發現家家都貼了「福」字,還有一家把「福」字貼倒了。
  • 倒貼的福字應該掛在垃圾桶上?民俗學家一席話驚呆網友!
    ……這個報導引起了國內外網友的熱議,大家都嘲諷英媒「不懂中國文化」,倒貼「福」字,寓意「福到(倒)了」,是我們對新年好運的嚮往。民俗學家王作楫說,傳統文化中的確有倒貼福字的地方,但是是在垃圾桶、水桶等器具上。
  • 春聯怎麼分上下聯,「福」字究竟該正著貼還是倒著貼?答案來了
    在咱們中國過年,有一項傳統習俗,就是貼對聯和「福「字,「福」字年年貼,家家貼,但很多人往往就弄錯了。那麼對聯和「福」字到底 應該怎麼貼才是正確的?小編今天就帶您抓緊時間學習一下,避免貼錯!
  • 農村貼春聯有講究,「福字」該正貼,還是倒貼?原來還有這講究
    即使有著這麼多的不同,但每逢春節前夕每家每戶都會置辦年貨,買新衣裳,貼春聯,貼「福」字,放鞭炮。首先是貼春聯,貼春聯千萬不要把上下聯弄錯了,上下聯的關鍵主要是在在最後一個字上,上聯最後一個字應該是仄聲(普通話三聲、四聲)結尾,而下聯則是平聲(普通話一聲、二聲)結尾。
  • 馬雲寫的福字,能掃出敬業福嗎?春節福字的由來!
    其中的「貼春牌」就是指貼上紅紙寫的福字。 至於貼福字的最早的傳說,此一風氣開始於太公望「封神榜」封神之時。各路神仙已經分封完畢,結果太公望的老婆馬氏找來,也要封個神位。 太公望沒有辦法,竟然把自家老婆封為「窮神」,而且定下鐵律,凡是哪家門口貼上了「福」字的地方絕不可前往,給人家帶來晦氣。
  • 春聯怎麼貼才正確 2020鼠年福字幾點貼最好 大門上的福怎麼貼
    春聯,又叫「春貼」、「門對」、「對聯」,是過年時所貼的紅色喜慶元素「年紅」中一個種類。它以對仗工整、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美好形象,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是華人們過年的重要習俗。當人們在自己的家門口貼年紅(春聯和福字等)的時候,意味著過春節正式拉開序幕。
  • 福字不能倒著貼?幾點貼福字才對?一年一次千萬別貼錯了!
    >除此之外,王作楫還從文字的角度解釋了不能倒貼福的原因:「福」字的偏旁「礻」有祈神的意思,而「畐」可拆分為「一」「口」「田」,即一個家裡的每個人都有飯吃、有工作做、有學可上,就是福。如果把福字倒貼了,就失去了它本來的意義。倒貼福字,不是福「到」了,而是把福「倒掉」了。
  • 福文化的表現形式及其內涵
    據地方志載,該香石「手摩有香氣」,得者福分無窮。又如湖南常德桃花源景區內立有一福壽碑,俗稱「摸福石」。摸者需雙手前伸,閉上眼睛,前行十餘步去觸摸碑上的「福」字。若兩手摸到福,謂「洪福齊天」;一手觸及謂「福如東海」;觸到石邊,謂「福星高照」;若觸不到,謂「福在身邊」。再如廣州市丹水坑風景區的十八福地內雕刻了十八個「福」字、八隻蝙蝠及一個「緣」字。
  • 過年貼「福」字來自於朱元璋
    原標題:老南京羊年趣說節趣 貼「福」字來自於明朝朱元璋(圖)老南京每逢春節前,家家都有撣塵的習俗。那時居住條件差,都是磚木結構老式房,到了農曆臘月二十以後,家家戶戶都要把屋裡屋外、門窗牆壁、旮旮旯旯徹底打掃一遍。導讀:老南京每逢春節前,家家都有撣塵的習俗。
  • 大年初一不能吃稀飯「福倒」別亂貼 臺灣過年禁忌你知道哪些?
    在寶島臺灣,除了趕著除舊布新大掃除、準備團圓圍爐年菜這樣的「例行節目」外,自除夕到初五的每一天,也流傳著一些「必做」和「不可做」的習俗嗎。俗話說,「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到飽...」不僅是臺灣地區從古到今傳承的新年文化,裡頭暗藏了古早年代的信仰與禮俗,無論您信不信,今天我們都要來說道說道!除夕夜 團圓圍爐宴有意思◆除夕稱為「過年」,意為舊歲至此夜而除,明日即換新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