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有4000多年歷史 "福"字不是任何地方都倒貼

2020-12-05 中國新聞網

  作為我國最熱鬧的傳統節日,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關於春節的起源有很多說法,但其中為公眾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春節由虞舜興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

  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據說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

  門上「福」字不宜倒貼

  在我國民俗傳統中,倒貼「福」字主要在兩個地方:一個地方是在水缸和土箱子(即垃圾箱)上,由於這兩處的東西要從裡邊倒出來。為了避諱把家裡的福氣倒掉,便巧用「倒」的諧音字「到」,倒貼福字。用「福至」來抵消「福去」,以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另一個地方是在屋內的柜子上。柜子是存放物品的地方。倒貼「福」字,表示福氣(也是財氣)一直來到家裡、屋裡和柜子裡。

  至於大門上的「福」字從來都是正貼。大門上的「福」字有「迎福」和「納福」之意,而且大門是家庭的出入口,一種莊重和恭敬的地方,所貼的「福」字須鄭重不阿、端莊大方,故應正貼。

  年夜飯不能吃光光

  年夜飯也叫「團圓飯」「合家歡」,是一年中的最後一頓飯,也是全年吃的時間最長的一頓飯,全家圍坐在一起共進晚餐,辭舊歲。

  年夜飯的菜餚繁簡是以自家的經濟條件而定的,但仍有較為固定的套子和路數,如按尊長老幼入座,不能說不吉利的話語,不準打罵孩子等等。

  在菜餚上盡最大努力而使其豐富,寧可將其剩下,為的是取「頓頓有餘」、「年年有餘」的口彩,使人有充足感,預示全年豐衣足食,席間還要多說吉利話,以圖皆大歡喜。值得一提的是,年夜飯的餐桌上都少不了一道魚,年年有「魚」,一年有「餘」,圖個吉祥,圖個喜慶。

  燃放爆竹原為驅鬼

  爆竹的起源很早,至今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早在南朝時期就有詳細的記載。

  梁代的《荊楚歲時記》中說:「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闢山臊惡鬼。」這是最早關於「爆竹」的說法。人們最早燃爆竹是為了驅除妖魔鬼怪,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人們在春節期間進行的一系列活動都是為了祈求平安而進行的。

  唐初,將硝石裝入竹筒中燃放,這便是裝硝爆竹的最早雛形。以後火藥出現,人們將火藥填充在竹筒內燃燒,產生了「爆竹」。到了宋代,民間開始普遍用紙筒和麻莖裹火藥編成串做成「編炮」(即鞭炮)。

相關焦點

  • 倒貼「福」是為討「福到」口彩,多貼於4處,該地方忌倒貼「福」
    「福」字是春節貼春聯時常被用到的一個字,幾乎家家戶戶都會貼到這個字,不信等大家春聯貼好之後,你可以去看看,幾乎家家都會貼這個字。而近年來關於「福」字的貼法也是開始變著花樣地貼。比如倒貼「福」字,現在很多家庭春節貼春聯都喜歡倒貼「福」字,因為有「福到」的諧音,是一個很好的寓意,寓意著「福到了」的意思。所以大家就故意將「福」字給貼倒過來。尤其是大門口,說是「福到家門口」的意思。
  • 福字為什麼不能倒貼?春節貼福字怎麼貼哪些情況倒貼「福」
    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在大門上貼上福字,這是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的習俗。根據相關資料的記載,中國福字的歷史悠久,在商朝時期的青銅器上,就已經有福字了。很多人家貼福字喜歡倒著貼,有福到了的寓意。倒貼福字的貼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小編帶您了解一下。  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
  • 「福」字是倒貼還是正貼好?
    快過年了,馬上又要貼春聯了,有朋友問我「福」字是倒貼還是正貼好?「福」字倒貼最初來自於清代的恭王府,新年恭王府請人寫了很多的福字,下人們分別把這些福貼在了院子裡不同的地方。可是其中有一個下人不識字,把庫房上的一個「福」字給貼反了,恭親王看到以後,非常生氣,便把管家叫來打算訓斥一番,管家看到庫房門上的「福」字,靈機一動,告訴恭親王說:「福」字倒貼寓意福氣到了,是吉祥的象徵。恭親王一聽,也對,便饒了管家,後來這個故事流傳到了民間,很多人也開始把「福」字倒貼,去到字的諧音,寓意「福到了」的意思。
  • 今天如何貼春聯:幾點貼、「福」字正貼還是倒貼,都弄明白了
    今天如何貼春聯:幾點貼、「福」字正貼還是倒貼,都弄明白了 2017年1月26日,江蘇連雲港市連島漁民正在漁船上貼「福」字,一派喜慶景象。  東方IC 圖今天是除夕,你家啥時貼對聯?
  • 馬雲寫的福字,能掃出敬業福嗎?春節福字的由來!
    如今,貼福字儼然已經成為許多地方過春節的一個重要環節,那麼你知道春節貼福字這樣一個傳統的由來嗎? 太公望沒有辦法,竟然把自家老婆封為「窮神」,而且定下鐵律,凡是哪家門口貼上了「福」字的地方絕不可前往,給人家帶來晦氣。這個消息不脛而走,百姓們家家貼「福」字、燃放爆竹,意在讓這位窮神離開。 關於"福"字倒貼的由來,據說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後,為了排除異己,用 "福"字作暗號,誰家門口有「福」,誰家就要遭禍。
  • 春節年俗知多點,說說貼福字、倒貼福字的起源和傳說
    正值新春佳節,神州大地一片熱鬧歡騰,若說春節的「主角」,當然是各種各樣的習俗,壓歲錢、除夕守夜、迎財神、貼福字……春節有道不盡的話題,那麼,關於家家戶戶貼福字的習俗,你了解多少?淺薄的馬氏聽「窮神」有個「神」字,甚是高興,心滿意足問姜子牙:「那這個神佔哪裡?」姜子牙回說:「有福的地方,你不能去 !之後姜子牙封馬氏為「窮神」的事流傳開來,百姓哪能容許「窮神」進自家,於是在過年的時候,紛紛在家中門,窗雕上福字,甚至豬圈,牛圈,雞舍、茅廁、米缸等等,到處貼福字,驅趕窮神。
  • 過年貼「福」字舊俗:康熙御題「福」字不能倒貼
    早年間有「臘月二十四,家家寫大字」之說,這所寫的大字便是那「福」字。貼「福」字乃經年舊俗,每逢過年,家家戶戶都要寫個大紅的「福」字,或在門框貼上「五福臨門」的橫批,俗稱「迎春接福」。那麼,「福」字都有哪些含義?過年貼「福」字源於何時?「福」字為什麼還有「正福」、「倒福」和小個兒的「福」字之分?為什麼很多地方不能貼「倒福」?
  • 今年的福字,該正貼還是倒貼?這些說法可以記一下,討個好彩頭
    今年的福字,該正貼還是倒貼?這些說法可以記一下,討個好彩頭還有二十多天就要到春節了,貼福字可是咱們中華民族的傳統了,那麼今年的福字到底該怎麼貼呢?正貼還是倒貼?這些說法可以記一下,以便討個好彩頭。我們先來簡單了解一下貼福字的歷史知識。
  • 農村貼春聯有講究,「福字」該正貼,還是倒貼?原來還有這講究
    還有十幾天就要過春節了,春節作為我們中華民族最重視的節日,大家也都開始提前做準備了。因為我們國家地大物博,民族眾多,所以每個地方的傳統自然也就不一樣,就比如南方北方的小年夜就隔了一天,吃食和風俗習慣也不太相同。南方人愛吃米飯,北方人則就喜歡吃麵食。
  • 春節的來歷與歷史意義
    春節即農曆新年,是一年之歲首,傳統「年節」俗稱新禧,春節起源於上古時代,起源時間約4000年前左右,固定形式的春節於2000年前的西漢出現,是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歷史悠久。,春節是個歡樂吉祥,團聚在一起的日子,它集中體現了中國的哲學思想與傳統文化內涵,團圓和諧、辭舊迎新、傳承孝道是春節的主要內涵,春節是中華民族團圓的節日,春節代表著快快樂樂,和諧相處,這是社會和諧的基礎,只有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才能有幸福的生活,有和諧之美好。
  • 你真的知道怎麼貼「福」字嗎?「貼福字」有什麼講究?
    家家戶戶都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中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據《夢梁錄》記載:「歲旦在邇,席鋪百貨,畫門神桃符,迎春牌兒……士庶家不論大小,俱灑掃門閭,去塵穢,淨庭戶,換門神,掛鍾馗,釘桃符,貼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貼春牌」即是寫在紅紙上的「福」字。「倒貼福」的文化典故明太祖朱元璋當年用「福」字作暗記準備殺人。
  • 倒貼的福字應該掛在垃圾桶上?民俗學家一席話驚呆網友!
    ……這個報導引起了國內外網友的熱議,大家都嘲諷英媒「不懂中國文化」,倒貼「福」字,寓意「福到(倒)了」,是我們對新年好運的嚮往。我倒貼了這麼多年的福字,居然是錯的??我可能接受了假的中國文化……福字為什麼不能倒貼?
  • 春節貼福的「忌諱」,你一定要知道
    福者,百順之名也!福在中國民間代表著一切都美好,豐衣足食、健康平安,和諧美滿等等。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會買春聯、請「福」,貼在家裡,為家裡增添吉利的寓意。可春聯、福字可不是人人都會貼的,貼錯了可是不吉利的喲。
  • 春節習俗之臘月二十八
    《說文·示部》說:「福,佑也。」說明福字有保佑的意思。為了討得「福到了」的口彩,人們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並希望過往行人見了念叨幾句「福到了、福到了」,以圖吉利。倒貼福字在中國有兩個傳說,一是朱元璋當年使用倒福字作暗記,準備殺死哪些背後議論皇帝的人,馬皇后知道後讓全城百姓都貼一個倒福字,朱元璋無法,只好取消殺人的命令。
  • 春節五問考考你 | 年俗⑨
    2「年關」有什麼來歷?每逢春節即將來臨之際,社會都流行「年關」的說法。關於「年關」的來歷,流傳多種說法,其中有一種說法最易被公眾所接受。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叫「年」,散居在深山密林中。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讓人談「年」色變。
  • 歷史上春節的由來
    春節是中國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它標誌農曆舊的一年結束,而新的一年已經開始。人們在這一天將告別冷風刺骨的嚴寒,迎接生機盎然的初春,在此,小編先願你年輕永不老,薪水月月攀新高,生活每天有歡笑,佳人相伴夕與朝,朋友增多不減少,豬年好運把你找。
  • 春節小知識你知道多少?
    正月初一在古代不叫春節,而叫元旦。辛亥革命後採用公曆記年,遂稱公曆1月1日為元旦,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國民黨曾試圖廢除春節,但是被中國人民強烈抵制後以失敗告終。2、「春節」從前不是節日。中國歷史上的「春節」一詞,不是節日,而是特指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
  • 有一處「福」字千萬不要倒著貼!
    二十八,貼畫畫,是一項重要的傳統春節習俗,是辭舊迎新的重要標誌。家家戶戶都要貼畫畫,既寄託了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表示了對美好未來的祝願。貼畫畫的內容很豐富,包括貼掛籤,貼窗花,貼年畫,貼對聯,貼門神,貼福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