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春節的由來

2020-12-05 漫談歷史幾千年

春節是中國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它標誌農曆舊的一年結束,而新的一年已經開始。人們在這一天將告別冷風刺骨的嚴寒,迎接生機盎然的初春,在此,小編先願你年輕永不老,薪水月月攀新高,生活每天有歡笑,佳人相伴夕與朝,朋友增多不減少,豬年好運把你找。

據相關史料記載,春節原名「元旦」,在《說文解字》中對「旦」字的解釋為「從日見一上,一,地也。」表示太陽剛從地平線上升起,是早晨的意思,並寄託人們美好的寓意,並還有「元旦」和「正旦」之分,比如在隋代,杜臺卿曾在《五燭寶典》中提到過:「正月為端月,其一日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而在這裡,「元」的最初意思為「頭」,是指新年的一開始,後逐漸引申為「開始」,因為這一天是一年當中的第一天,並且是春季的頭一天,正月的頭一天,史上也稱之為「三元」;又因為它是第一個朔日,所以又稱「元朔」,宋吳自牧在《夢梁錄》中解釋:「正月朔日,謂之元旦」。

除上述稱謂外,關於春節的叫法還有「開年」、「開歲」、「芳歲」、「華歲」等,在諸多稱謂中以稱「元旦」最普遍,時間最長久。

新年習俗定型於漢代,在經過漫長的戰國和秦朝末年的社會大動蕩以後,在西漢初期,朝廷推行「休養生息」政策,使社會生產力得到了恢復和發展,讓社會秩序重新恢復穩定的狀態,人們的生活情趣逐漸高漲,自然而然,一系列節日習俗形成了。歷史上在《太初曆》推行後,曆法長期穩定,正月初一作為新年的日期也因此得到確立。

新年習俗在唐代發生演變。唐朝是一個思想文化開放的時代,同時也是內外文化交流頻繁的一個年代,人們漸漸從祈禱、迷信、攘除的神秘氣氛中解放出來,向著娛樂型、禮儀型節日轉變,歡快的爆竹不再是驅鬼闢邪的手段,而成了歡樂、喜慶的方式;慶祝新年的重點轉向了人們自己的娛樂遊藝,享受生活。所以,可以說,也只有在唐代以後,新年才真正成為普天同慶,億民歡度的「佳節良辰」。

新年習俗發展到明清時期開始進一步轉型。這種轉型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禮儀性、應酬性加強;平民百姓也講究「禮尚往來」,饋贈禮品,互相拜年。二是遊藝性進一步加強。新年期間,玩獅子,舞龍,演戲,說書,高蹺,旱船等各種娛樂活動五彩繽紛,娛樂活動層出不窮,令人眼花繚亂。這時的新年習俗將中國傳統文化完美地融合起來,成為集中展示我國幾千年風俗文化的民俗博覽會。

在我國,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有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縱觀這些活動均以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等為主要內容。其活動豐富多彩,並且帶有濃鬱的民族和地方特色。

在我國漫長的兩千多年的歷史當中,中國的新年風俗不斷的滲透到了每個人的生活之中,也鑄造了每個炎黃子孫的傳統文化靈魂。過大年,每到陰曆年底趕回家與親人團聚,祭祖宗,吃餃子,拜年,賞燈,這些已成為炎黃子孫共同的習慣。

相關焦點

  • 春節的由來與傳說
    >春節的由來與傳說2017-01-28 00:20:54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春節,是農曆的歲首,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是中國人所獨有的節日,是中華文明最集中的表現。
  • 春節的來歷30字50字簡短介紹 春節的由來起源100字150字簡寫
    春節快要到了,春節的來歷是怎樣的?你對春節的來歷了解多少?春節的由來是什麼?小編為您整理了有關春節來歷的簡短介紹。春節的來歷30字簡短介紹  公元前兩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時,帶領部下,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據說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
  • 元旦的由來歷史
    所以元旦一詞的由來,已經有了4000多年的歷史。  堯舜時期,人們把舜帝祭祀先帝堯的那一天當作新年的開始,並且規定正月初一為「元旦」。而在漢朝之前,正月的時間常常跟隨朝代的更替而變換。到了漢朝,漢武帝正式規定把孟喜月定為正月,孟喜月的第一天就稱為元旦,這個曆法也一直持續到了清朝末年。
  • 春節的由來和習俗
    春節是中國人最為重視的一個節日,每到春節時,在外的遊子紛紛回家和家人一起慶祝農曆新年,春節的由來和習俗是什麼?春節的由來春節這一習俗源自何時很難考究,有很多神話故事來說明春節的來歷,不過一般認為春節起源於中國殷商時期的年頭歲末祭神、祭祖活動;傳說最早在堯舜時就有過年的風俗,現在也是我國重要節日。
  • 你知道春節的由來演變及風俗文化嗎?
    你知道春節的由來和演變嗎?今天小編就與大家分享春節的由來、演變、風俗文化。春節,古稱元旦,指農曆新年的第一天。「元」者始也,「旦」者晨也。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蕭子云《介雅》:「四氣新元旦,萬壽初今朝。"辛亥革命後,為了便於和世界各國計時一致,規定了公曆一月一日為新年,通稱「元旦」,將農曆正月初一改為「春節:,於是春節就成了正月初一的名稱。
  • 春節的來歷與歷史意義
    春節即農曆新年,是一年之歲首,傳統「年節」俗稱新禧,春節起源於上古時代,起源時間約4000年前左右,固定形式的春節於2000年前的西漢出現,是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歷史悠久。,春節是個歡樂吉祥,團聚在一起的日子,它集中體現了中國的哲學思想與傳統文化內涵,團圓和諧、辭舊迎新、傳承孝道是春節的主要內涵,春節是中華民族團圓的節日,春節代表著快快樂樂,和諧相處,這是社會和諧的基礎,只有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才能有幸福的生活,有和諧之美好。
  • 「百家號鼠你紅」春節的由來和傳統風俗 關於春節的風俗有哪些
    春節作為中國人最重視的傳統節日之一,對於春節的由來和傳統風俗你又了解多少呢?隨著時代的變化發展,現代年輕人對於春節的傳統習俗關注的越來越少,因此說到關於春節的風俗有哪些,很多90後、00後感到一臉茫然。
  • 我國春節日期的變遷和名稱由來:日期歷朝不一,名稱來自民國
    春節,即農曆新年,是一年之歲首,傳統意義上的年節。俗稱新春、新年、新歲、歲旦、年禧、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歲、過年、過大年。百節年為首,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可是,你知道春節的概念是怎麼來的嗎?
  • 春節的由來
    春節又稱年節,萌芽於先秦時期,形成於漢武帝時代。年節習俗隨歲月的變遷,經歷了漫長而複雜的發展、變化、日臻豐滿的歷史過程。     上古時期,人們的原始信仰是年節形成的重要因素。那時,人們相信神靈是萬事萬物的主宰,認為日月天地之神、動植物之神以及祖先的神靈左右著人們的生活和命運。
  • 春節的來歷由來及傳說故事 中國春節過年傳統習俗介紹
    [小年大年是什麼意思]春節的來歷由來及傳說故事  關於春節的起源有多種說法,其中幾種較具代表性的說法,如春節源於臘祭,春節源於巫術儀式說,春節源於鬼節說等,但其中被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春節由虞舜時期興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據說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
  • 春聯的由來,狗年春節大門春聯貼法有何講究?
    每逢春節臨近,各家各戶都要張燈結彩,貼春聯,置年貨。讓人禁不住沉浸在一派喜慶祥和的氛圍裡。大門貼春聯的歷史由來已久。王安石那句有名詩句:「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可以看出來。不過大門貼春聯也是一門學問,貼法也是很有講究的,貼錯了可是會鬧笑話的。所以大家都需要謹慎對待。那麼,貼春聯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點呢?下面,請跟隨風水師一起來看一下吧。財運風水師本期的大門風水禁忌來為你解說。
  • 過年貼春聯的由來與來歷 有關春聯的歷史傳說故事
    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那麼春聯是什麼時候開始流行的呢?中國人為什麼都在過年的時候貼春聯?小編為您整理了有關過年貼春聯的由來與傳說故事。  》》過年貼春聯的時間是什麼時候 貼春聯有什麼禁忌講究規矩有關春聯的歷史故事
  • 「除夕」、「春節」原來是這樣由來的
    這就是除夕的由來,它源於先秦時期的「逐除」。最早提及除夕這一名稱的則是西晉處的《風土記》等書。在我國民間,除夕有很多富有積極意義的習俗。歲晚相與饋問為饋歲,酒食相邀為別歲,除夕夜達旦不眠為守歲等。春節(過年)春節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傳統節日。春節源於殷商時期的祭神祭祖活動。我國古代先民經過一年辛勤勞動,在歲尾年初之際,便用他們的農、獵收穫物來祭祀眾神和祖先,以感謝大自然的賜予,這就是「臘祭」。
  • 春節的由來和傳統風俗 風俗演變之後臨沂人知道幾個
    在我國過春節的風俗流傳很長時間了,關於春節的由來和風俗也是各種各樣,下面小編就來說一個關於春節由來的傳說故事和春節期間都有什麼風俗習慣。   春節的由來:    相傳古時候,有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令亂,就有了想把節令定準的打算
  • 關於春節的習俗以及春節的由來你都知道嗎
    距離春節越來越近了,現在的春節的氣氛越來越淡了。之前從大年23開始,大家都開始掃房子、蒸饅頭、貼對聯了,還有最重要的買新衣服、新鞋。隨著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不在像小時候對春節那麼期待了。除了這些常見的習俗外,關於春節的習俗你還知道哪些嗎?關於春節的由來你知道嗎?
  • 傳統習俗春節拜年由來
    傳統習俗春節拜年由來  春節裡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鄰居那裡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我國拜年的習俗行之已久。關於拜年習俗的由來,傳說遠古時代有一種怪獸,頭頂長獨角,口似血盆,人們叫它做「年」。每逢臘月三十晚上,它便竄出山林,掠食噬人。人們只好備些肉食放在門外,然後把大門關上,躲在家裡,直到初一早晨,「年」飽餐後揚長而去,人們才開門相見,作揖道喜,互相祝賀未被「年」吃掉。於是拜年之風便流傳開來。宋人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卷六中描寫北宋汴京時云:「十月一日年節,開封府放關撲三日,士庶自早相互慶賀。」
  • 「春節」的由來跟起源時間
    至於「旦」的解釋,古人在《說文解字》裡面對「旦」作了詳細的說明,「旦」者:「從日見一上,一,地也。」表示太陽剛剛從地平線上升起,就是早晨的意思。,將陽曆元月1日定為元旦,定為新年從農曆正月到正月裡一般來說,立春前後,農曆正月裡是「正月」順便說一下,「春節」的出現時間並不比「元旦」晚西漢時代把立春的日子稱為「春節」,南北朝時代把整個春天稱為「春節」春節(元旦)的起源時間中國最古老的節日之一春節(元旦),它起源於何時?
  • 春節福字的由來!
    春節將近,全民寫福字的熱潮正在全國各地展開,而「多財多億」的馬爸爸親手寫的福字也在昨天正式亮相 如今,貼福字儼然已經成為許多地方過春節的一個重要環節,那麼你知道春節貼福字這樣一個傳統的由來嗎?
  • 傳統文化:元旦與春節的由來
    年字寫意元旦即初始的意思,元旦在中國已經有四五千年的歷史了歷史上元月元日的日期並不一致,夏朝一月為正月,商朝以臘月為正月,周朝以冬月即十一月為正月,秦朝統一中國後又以陽月即十月為正月,十月初一為元旦。夏曆正月就是一月。漢朝時又改一月為正月,沿用至今。元旦一詞最早記於晉書。新中國改用公元統一紀年,將公曆1月1日定為元旦。因為我們傳統的夏曆與西曆有時間差,所以將原來夏曆正月初一的元旦稱為春節了,春節在立春前後,也正合適。
  • 春節有4000多年歷史 "福"字不是任何地方都倒貼
    作為我國最熱鬧的傳統節日,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關於春節的起源有很多說法,但其中為公眾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春節由虞舜興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  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據說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