萵苣也有藥用價值?事實還真是如此,在很多古書籍裡都記錄著它的信息。萵苣是一種常見的蔬菜,拿來和肉片炒著吃,味道清新,口感不錯,老邪每次到菜市都要找這種菜,削掉莖的表皮切片後就可以下鍋了,有的人喜歡吃它的葉子,我獨愛其莖。萵苣也是一種中藥,人們習慣當菜吃,忘了它的另一層「身份」。
萵苣長什麼樣,我想這個問題就不需要再做討論了,這種植物在《聖濟總錄》和《滇南本草》中均有記載,它有利尿,通乳和清熱解毒的功效,所以說常吃萵苣是有好處的,能夠促進小便排出,在《海上集驗方》中還記載著用於產後無乳的方法,而清熱解毒主要是針對瘡毒這類毛病,山萵苣的作用和它頗為相似,都是很有價值的植物。
當我們把它放蔬菜一樣食用時,就相當於是在使用這種中藥了,但它也是涼性之品,脾胃不好的人也是不適合食用的,平時也不能大量食用,要控制一定的量。萵苣也被人稱為「千金菜」,說明它的價值在很早之前就已經為人所熟知了,這才有了後來的書籍資料,供給我們去參考和學習。
我們平時吃的萵筍和生菜等等,其實都是萵苣的變種,難怪家長會對孩子說,多吃蔬菜身體好,都是有依據的,這種蔬菜甚至是能夠防治便秘,老邪要提醒的是,吃這種菜的時候,可不單單吃莖而已,入藥部位是莖葉,葉子也是可以吃的。願我的分享讓您對萵苣有更深層度的認知,歡迎關注我,了解更多農村花花草草,別忘了點讚,感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