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明:《紅樓夢》的厭女傾向與性別視角

2021-01-09 古代小說研究

「厭女」一詞源自日本社會學家上野千鶴子在2010年出版的《厭女:日本的女性嫌惡》一書,與通常意義上的「女性歧視」相比,後者是僅限於社會公平角度的,而「厭女」的含義則更為廣泛,包括的不只是狀態或行為,也包括其背後的心理。

《厭女:日本的女性嫌惡》

作者上野認為,厭女的實質是男性對於性主動權失落的恐懼,其表現還包括對男根的崇拜及對同性戀的恐懼,而女性的厭女一方面來自對男權社會的模擬,另一方面則是對自身身體和所處社會角色劣勢的厭惡。因此,所謂「厭女」即對女性自我需要和應有社會角色的出讓,女性存在的意義由此成為適應男權社會的需求。

在《紅樓夢》第五回「開生面夢演紅樓夢 立新場情傳幻境情」中,秦可卿被神化為警幻仙姑的妹妹,「其鮮豔嫵媚,有似乎寶釵,風流嫋娜,則又如黛玉」,因而作者將其小字擬為「兼美」,脂硯齋解釋為「指薛林而言也」。

所謂「鮮豔嫵媚」便是寶釵基於健康的肉慾,而「風流嫋娜」則是黛玉基於病容的秀美。對病容的審美自古有之,如眾人觀西子捧心或是看殺衛玠,晚清龔自珍的《病梅館記》雖然有借病梅諷刺的意思,但那時人好玩賞病梅也是不爭的事實。而無論是健康且肉慾的寶釵或是病態被審美的黛玉,都在體現男性意識而非女性的自我意志。

剪紙秦可卿

至於第十三回中死後出現在王熙鳳夢中的秦可卿以及步其後塵的王熙鳳和賈探春,被作者視為「裙釵一二可齊家」,但其完成的也仍然是男性文化經典《大學》中的「齊家」條目,目的在於以女性身份完成對男權社會中男人角色的取代,而寶釵和湘雲勸告賈寶玉多學「經濟學問」則是以妻子的角度——雖然湘雲那時是以朋友的身份勸告,但立場卻是屬於人妻的——完成對男性的輔佐,總之是沒有獲得女性身份的自覺。

至於黛玉和妙玉則是一直試圖迴避男權社會,具體的方式是把自己「隱逸」在大觀園裡完成對男性社會的私隱化,所以當賈寶玉把閨閣中的詩詞傳抄出去的時候,黛玉和探春等人的反應是「且別說那不成詩,便是成詩,我們的筆墨,也不該傳到外頭去。」

在上野看來,將性私隱化本身就是將性特權化的同義語,也即是權力色情化的表現之一。相較之下,黛玉、妙玉的自我私隱無疑更為保守,她們所私隱的不僅是性生活,而是兩性的差別。

戴敦邦繪《賢襲人嬌嗔箴寶玉》

事實上,《紅樓夢》本身的立場也是保守的,其中對性生活的描繪往往一帶而過,如賈寶玉與襲人初試雲雨,「(襲人)遂和寶玉偷試一番,幸得無人撞見」,送宮花賈璉戲熙鳳時,僅寫「只聽那邊一陣笑聲,卻有賈璉的聲音。接著,房門響處,平兒拿著大銅盆出來,叫豐兒舀水進去」等等。

而在《紅樓夢》的舊本《風月寶鑑》中對性是明顯持開放態度的,在《紅樓夢》保存的「王熙鳳毒設相思局 賈天祥正照風月鑑」一回中,借賈瑞手淫身亡一事勸誡讀者免於耽於性事,正是明清色情文學中的一個共通點。

沈治均教授在《「新寶玉」和「舊寶玉」——<紅樓夢>成書過程試探》一文中指出賈寶玉的年齡忽大忽小,形象忽清忽濁,是因為「只要接近《風月寶鑑》舊稿裡的主要人物,如鳳姐、秦可卿、秦鍾、薛蟠、尤氏姐妹等,寶玉就會由小變大,由清變濁;反之,則由大變小,由濁變清了」。

《紅樓夢成書研究》

事實上,不僅賈寶玉如此,《風月寶鑑》整體而言是相對色情化的,而《紅樓夢》整體而言是相對清純的,作者甚至借第七十七回「俏丫鬟抱屈夭風流 美優伶斬情歸水月」中晴雯脫舊紅綾襖這一因被賦予了男女清純情感而消解了色情意味的儀式和燈姑娘「緊緊的將寶玉摟入懷中」的純粹肉慾行為的對比,展示了「意淫」與肉體淫蕩的不同。

但這種「意淫」或戀愛卻是基於少女崇拜的,賈寶玉說:「女孩兒未出嫁,是顆無價之寶珠;出了嫁,不知怎麼就變出許多的不好的毛病來,雖是顆珠子,卻沒有光彩寶色,是顆死珠了;再老了,更變得不是珠子,竟是魚眼睛了。」

這種少女崇拜本身就是一種基於厭女情結的偏狹,《紅樓夢》全書中找不到任何一個類似《金瓶梅》中渴望性自由的潘金蓮或是渴望精神自由的孟玉樓式的已婚女性,甚至女性的自由本身對作者而言都是奢侈的,金釧的跳井更多是在男權社會下自證清白的無奈,而鴛鴦的抗婚則是以得到賈母絕對寵信為前提的,而賈母則恰恰是取代男性成為男權社會家長的代表。

改琦繪司棋

唯一的例外大約只有司棋,她是書中為數不多將戀愛而非人身依附為前提進行婚前性行為的女人。因為有了性行為,所以無所禁忌;因為無家庭之累且婚前性行為在當時屬於道德劣勢地位,所以司棋不能以妻子的身份自居而避免了在小家庭內的狗苟蠅營,避免了成為寶玉所說的「死珠子」或是「魚眼睛」。

但仍需注意的是,司棋的初夜並沒有失落在她所希望嫁的之外的人身上,由於八十回後的文本的失落,我們不知道司棋被逐出賈府之後怎樣,但想來續書者安排她與潘又安殉情便是最好的結局。續書者替司棋說:「一個女人配一個男人。我一時失腳,上了他的當,我就是他的人了,決不肯再失身給別人的。」

雖然完全是男權的口吻,但就當時的條件來說,大約只有如此,否則潘又安與司棋各有婚姻,又放不下彼此,恐怕《水滸傳》中的潘巧雲便很有可能是司棋的結局。換言之,司棋反抗男權社會的結果是勢必服從於男權社會的規則。

戴敦邦繪薛蟠

將女性納入男權社會的最佳方式,正是將之少女化和處女化,例如全書開篇中即寫薛蟠對甄英蓮、賈寶玉對花襲人處女之身的佔有,便是對男根及男性性事不夠自信的表現。

將《風月寶鑑》中賈寶玉的舊有形象幼齒化,當然也可以視為其對男根及性事不夠自信的開脫。而另一種方式則是通過社會地位獲取性行為的任意性,例如崇尚男風。

與現代意義上的同性戀不同,男風的享受者並非不排斥異性戀的「雙性戀」,而是在異性戀得到滿足後的自我放縱。《紅樓夢》中從來沒有純粹的同性戀,賈寶玉和秦鍾先後分別與襲人和智能兒發生了性關係,薛蟠鍾愛男風的同時也為甄英蓮打死了馮淵,蔣玉函最終與花襲人雙宿雙棲,至於藕官、菂官雖然是有溫存體貼之事,但卻是因戲中扮演夫妻而生情,並非真正的同性身份認同。

電視劇《紅樓夢》中蔣玉菡劇照

所以書中所述的同性戀應該視為上流人物對性行為的任意性,也即對性權力掌控下的性自由。如果以上野的理論來看,《紅樓夢》所聚焦的可被視為附庸於男權社會的「異性戀文化」,而其中所描繪的女性則是「異性戀文化」中的他者。因此,僅就敘述的視角來看,《紅樓夢》無疑是以男性視角為立場的描繪女性的小說。

但歷史地看,《紅樓夢》卻也不失為一部努力脫離男性社會世界觀的小說。相對於對性開放且描繪女性自身精神世界的《金瓶梅》,《紅樓夢》一直努力在消除男權社會的合理性。

在《金瓶梅》中,西門慶將性事活動作為其聚斂生意本錢的一種方式,如其納娶孟玉樓和李瓶兒,或是滿足其權力欲望的一種手段,如私會林太太。

西門慶在後堂看見的「裡面燈燭熒煌,正面供養著他祖爺太原節度頒陽郡王王景崇的影身圖:穿著大紅團袖,蟒衣玉帶,虎皮交椅坐著觀看兵書。有若關王之像,只是髯須短些。迎門朱紅匾上寫著『節義堂』三字,兩壁隸書一聯:『傳家節操同松竹,報國勳功並鬥山』」等等都是男權的展示,而西門慶對林太太的佔有和性虐則是以被社會歧視的商人的身份對現有男權的嘲弄。

錢曄繪《招宣府初調林太太》

而美國性學家塞吉維克的《男人之間》則指出,男人之間一向存在著「男性同性社會性慾望」,也即是男人在自身所建立的男權社會中的彼此認同。

賈寶玉對經濟學問的厭棄及對鬚眉濁物的否定正是對這種認同的超越,只是當他試圖認同女性社會時,發現女性社會只有對男性既有社會角色的取代或輔佐或是借隱逸之名的迴避,因此他只有認同女性自身,說「女兒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見了女兒,我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並由於當時的社會下只有男權的行為模式可以模仿,所以他也終於不免於發怒趕了茜雪,當心一腳想要踢在開門小丫頭的胸口,卻不想踢傷了自己鍾愛的襲人。

賈寶玉的努力被《紅樓夢》塑造的時代終結,正如《紅樓夢》對女性的推崇終結於厭女情結的無可超越。

相關焦點

  • 「你太強勢了,一點也不女人」:「厭女症候群體」的前世今生
    瓊.史密斯在其著作《厭女症》的概述:厭女症,「misogyny」,是廣泛存在於文學、藝術、現實和種種意識形態表現形式之中的病症,表現為對女性化、女性傾向及與女性相關事物的厭惡。你的性別是男人還是女人?如果你是男人,你會不會慶幸自己生而為男人,而女人天生就是比男人弱的生物,她們只適合呆在家裡廚房和育兒室?
  • 承認吧,很多男人其實很「討厭女人」|厭女症|直男癌|女權|男權...
    何為「厭女症」?「厭女症」(misogyny)並非生造標籤詞,最普遍的理解來自於它的古希臘詞源,字面的意思就是「對女人的憎恨,對女人的蔑視」,是一種廣泛存在於文學、藝術、現實和種種意識形態表現形式之中的病症。其表現為對女性化、女性傾向以及一切與女性相關的事物和意義的厭惡,並把婦女,尤其是婦女的性,當作死亡與痛苦,而不是當作生命和快樂的象徵。
  • 新元素新視角解讀別樣《紅樓夢》
    2019-08-23 09:36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花花朵朵罈罈罐罐皆被關注新元素新視角解讀別樣《紅樓夢》 江蘇《紅樓夢》研究會會長、南京大學文學院副院長苗懷明教授表示,一滴水可以觀整個世界,對年輕讀者而言,新的視角幫助他們打開一個奇異的世界,會讓傳統文化藝術再次煥發出耀眼的光芒。讓經典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紅樓夢》被譽為一部百科全書,苗懷明稱其展現了一個民族文化藝術的精髓。
  • 單口喜劇、厭女文化與「大家保護的人」
    女性話題似乎是全球女單口喜劇演員繞不開的話題,相比之下楊笠並沒有提出明確的女權議題主張,卻掀起了他人所不能企及的社會輿論巨浪,一個可能的原因是:楊笠是個「普女」。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總體上來說「厭女文化」植根於單口喜劇之中,許多關於嘗試創作單口喜劇的建議中都會出現關於寫「yo mama jokes」的段落。
  • 懷念常明
    老表常明去世了,媽媽泣不成聲。常明姓肖,喊母親「保孃」(就是姑姑加乾媽)。聞此噩耗,我半晌沒回過神來。據奔喪的大舅娘講,常明走的那天天氣暴熱,常明挑一擔米趕集,途中中暑昏厥倒地,烈日下行人寥寥,未能及時施救,等老父趕到,已經氣絕而亡。常明長我兩歲,1968年生,我們同住一個村,同飲一井水長大,小學初中同校求學。其父肖志剛,我稱呼大舅。
  • 爆款劇《以家人之名》,怎麼又是一部厭女大戲?
    帶著這份驚喜開始追劇的我,卻萬萬沒料到,這部為月經去汙名的劇,會是一部徹頭徹尾的厭女大戲……01.當女性離開其「與生俱來的」母職、妻職身份時,勢必有頂「惡」的帽子,穩穩地扣在她頭上,這種邏輯為影視作品中的「厭女」情緒找到了價值觀上的合理性。基於此,更多的厭女角色被成功而隱秘地塑造了出來。接下來,沒了妻子的兩位男人——李尖尖的爸爸李海潮「李爸」、凌霄的爸爸凌和平「凌爸」,以一種極其自然合理的方式,搭夥過上了小日子。
  • 程式設計師群體為什麼是直男癌和厭女症的重災區?
    其私人微博上發表的不少言論具有極端性別歧視色彩:「一個女人,若一生生孩子不足兩個,那麼無論她如何努力,都註定是不幸福的」;「女權只是醜女蠢女迫害美女迫害傳統女的東西」;「女人越笨,越講平等,越聰明越懂得找優秀男夫唱婦隨」等等。配合其廣泛「納妾」生孩的人生經歷,被網友稱為「史詩級直男癌」。藉此,還有不少網友指出,程式設計師群體向來是「厭女症」的高發區。
  • 《厭女》:日本李銀河運用女性主義理論深入解剖「厭女症」現象
    今天我們解讀的《厭女:日本的女性嫌惡》這本書,就從根源上討論了女性厭惡這一現象。這本書的作者上野千鶴子,是東京大學的名譽教授,也是日本女性主義理論和運動的領袖人物,她在日本相當於中國的李銀河。這本書的主題雖然是日本的女性嫌惡,但要把日本換成其他一些國家名,厭女症一詞也都是適用的。很遺憾,目前我們還很難想像一個完全沒有厭女症的國家。
  • 獨家報導(41):常明醫生,懇求大家一件事情
    唐鳳給我發來一條微信說,鵬飛哥,請儘快轉告常明醫生,在用這個方法救人時,一定要善於保護自己,她總結了六個不治,很有道理,希望常明醫生及其遍布各地的他的學生們,高度注意唐鳳醫生的這個忠告。 常明記錄的病案,不僅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齡、性別、民族、職業、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等基礎信息,治療全程的情況記載,還包括患者本人對治療結果的評價,以及籤名,李躍華對常明的做法十分讚賞,認為他記錄的原始資料是最有說服力的實證材料。
  • 常明:畢生精力獻與醫學夢
    杜邁 鄒霞晨光微露,常明已經早早來到醫院,投入到繁忙的日常工作中。他身材高挑,衣著整潔,動作幹練,眼神穩定,就連頭髮都一絲不亂,始終給人一種一絲不苟、聰明絕頂的感覺。患者利益永遠高於一切原本8時30分的採訪推遲了一小時,因為常明主任要趕去為一名疑難重症患者會診,而科室監護室裡還有八位重症患者等待著主任的會診指導意見。每天早上,他都是在這樣的繁忙中度過。不知道會突然發生什麼,但只要是患者的需求他一定隨叫隨到。雖已接近退休年齡,但休息日甚至節假日常明主任仍會為重症病人的診治而身體力行。在他的內心,患者利益永遠高於一切。
  • 這是「厭女症」的根,但大多數人沒有意識到
    必須清楚地思考這個問題,因為這就是為什麼性別平等的口號被高喊了這麼多年,而卻的進展緩慢。這本書《女性與權力》包含了英國著名古典科學家瑪麗Bild關於性別問題的兩篇演講。在他的演講中,瑪麗圖片報深入討論了這種文化代表之後的婦女權益問題。作者瑪麗Bild是英國劍橋大學古典教授,學術聲譽享譽世界。她自己也成為最受歡迎的「國寶級」知識分子,因為她獨特的個性和謹慎的懷疑。
  • 末路狂花|女性的自我意識覺醒,與「厭女症」的意識萌發
    《末路狂花》是一部性別意識相當強烈的電影作品,它描述的並不是女權主義。它只是真實地反映了現實中的性別關係和女性處境。時間過去了三十年,現代社會的女性生存環境有沒有好一些呢似乎並沒有。女性在家庭中額外承擔的壓力,在職場中額外受到的歧視,已經是老生常談了,再說沒多大意思。最近聽說了個讓人不解的詞兒:「厭女症」。
  • 英國知名大作家毛姆,為何會有「厭女症」?讀者:擱我也會這樣!
    英國知名作家毛姆,為何會有「厭女症」?讀者:不討厭女人才奇怪!自古以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但這句話用在「厭女症」的男人身上可不管用。病症能讓這類人從此厭倦和女人相處,從而不會主動去找女朋友,更別談結婚問題。而英國知名作家毛姆,就被認為有厭女症傾向?這主要是從他的作品中透露出來的。
  • 【展訊】陳瀾個展——常明 | 三影堂無界項目
    【展訊】陳瀾個展——常明 | 三影堂無界項目 2020-11-10 15: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逆蘇當道:放大厭女情緒還是女性凝視的興起?
    如今的逆蘇範圍已經不僅僅局限於男性,凡是給對方安排的角色是逆轉他/她性別的,都可以成為稱為逆蘇行為。很多女明星/愛豆也存在大量的逆蘇粉(比如稱呼其為XX弟弟,XX大哥,XX老公),但其數量和流行程度和逆蘇男性相比還是稍遜一籌,因此本文分析的對象多為以男性為主角的逆蘇現象。
  • 流動的性別:除了男性/女性,我們如何描畫「性別」的多樣性?
    性傾向成了「我們是誰」的一個重要面向,而不單是我們做了什麼。思考性傾向的這類方式,反映了一種二元的生物學模式。性傾向以「正常」與「異常」的二元對立被分類;婚姻中生殖性的異性性行為就是正常的,其他性行為就被建構為作為對立面的異常。大量的性經驗被病態化。易裝與跨生活的性別經驗起初是被放進類似同性戀的框架內來理解的。
  • 人類性別不止男和女,還存在擁有兩套生殖器官的雙性人
    在我們的認知裡,人類的性別共分為男和女,但其實從染色體的角度上來說,人類的性別共有五種,分別是男、女、偏男、偏女、雙性人。其中一個人的染色體為男性,有睪丸組織,但外生殖器似男非男性,並且喉結不明顯,乳房比較豐滿,外觀女性化,則是男假兩性畸形,也就是我們說的「偏男」,染色體是46XY。
  • 深度解析《紅樓夢》「褒女貶男」思想
    作者:慧讀古典《紅樓夢》中「男濁女清」的男女觀讓很多人感到困惑,從而歧解疊出,令人一頭霧水。然而,如果把《紅樓夢》的時代背景定位明末清初,作者為明遺民,吹散作者故意設置的迷霧,其深意就令人振聾發聵。書中是這樣寫的。子興冷笑道: 「萬人皆如此說,因而乃祖母便先愛如珍寶。那年周歲時,政老爹便要試他將來的志向,便將那世上所有之物擺了無數,與他抓取。
  • 「厭女症的歷史」之二:強姦
    「厭女症的歷史」之二:強姦 2020-05-22 20: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鄭州常明教育舉辦首屆高三畢業生集體成人禮暨畢業典禮
    6月26日上午,鄭州經開區常明教育舉辦一場生動的成人畢業典禮,鄭州市常明教育的400多名畢業生迎來了2020年首屆高三畢業暨成人禮,與老師、父母回眸一起走過的高中歲月,張開青春的臂膀再啟新程。「從今天起,你們即將和父母兄長一樣,共同擔負起對國家、對社會和對家庭的責任,從今天起,你們也將去獨立承擔起各項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