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禪意——五臺山素齋美食

2021-01-10 平凡的世界

素食作為一種古老的傳統,與其中的精神內蘊一同傳揚四海。來自寺廟的素食被稱為"齋",僧侶們在寺廟的園子裡種植蔬菜瓜果,以新鮮蔬果入饌,順時而食,得天之味,處處體現出禪意,清淨自持。這些蔬食菜餚,所展示的不僅是素食之美,更是從舌尖到心靈的返璞歸真。

世間唯愛和美食不可辜負,美食和愛一樣溫柔,她是有溫度和靈魂。品味五臺山素齋美食是一種情趣,享受美食是一種幸福。這就是美食的誘惑,更是大自然的饋贈。

享美食禪悟,譜食者心歌。

圓緣五臺山靈感源於五臺山標誌性建築大白塔,五種五臺山地方特色蔬菜丸子代表「五峰」。

繡球豆腐將五臺山最具特色的豆腐創新到更高的水平。

吉祥脂油烙餅鬆軟香脆,別具一番風味。

臺蘑五彩酥將五臺山特有的高營養蘑菇做成丸子酥也是奇思妙想啊!

蔥燒臺蘑五臺山地方特色菜——蔥炒臺蘑,色、形上較之前都有很大的提升。

五臺幹炸豆腐丸子不是所有豆腐丸子都叫五臺豆腐丸子,純手工的哦!

粗糧香排叉老北京傳統小吃與五臺山地方粗糧的完美結合。

臺蘑魚丸湯造型夠新穎吧,味道也很獨特。

祥雲棗糕把五臺山特色油糕做成這個樣子,真的有點捨不得吃呢!

智慧豆腐缽如果不看名字,你一定不知道這道菜真正的「內容」是豆腐吧!

土豆條炒小腸一場炸薯條與炒小腸的邂逅。

九龍蒸餃清風徐來,水波不興—一盤詩意的蒸餃

莜麵栲栳栳「我等早已就坐,只等您來品嘗」。

佛國素翅這樣的「素」有沒有驚豔到你。

黃菜鼓鼓這樣極具地方風味的名字,很有趣吧。

禪韻佛心禪意就在這方小碟中。

如意棗糕一樣的棗糕,不一樣的色、香、味、形。

三色土豆墩看了這道菜,你是否也想吃素齋了。

鐵板培根土豆卷佛國聖地菜單上的中西結合。

土豆泥披薩下次想去必勝客的時候,來五臺山吧!

蓮花素齋讓素齋也充滿格調。

仙風道骨這是一道菜!請告訴我我不是最後一個知道的。

素食的快樂,豈是葷食者能明白的!朋友,要想體驗這種奇妙的境界嗎?來吧,讓我們一同去五臺山素齋美食的奇妙的境界中去。

相關焦點

  • 山西五臺山黛螺頂舉行千僧齋法會(圖)
    山西五臺山黛螺頂舉行千僧齋法會(圖) 2014-10-20 23:27:0920日,素有小朝臺之稱的黛螺頂大雄寶殿內外經聲如濤,梵音陣陣,來自五臺山全山寺院的千餘僧眾在簌簌秋風中合十祈福世界和平,人民安康。五臺山佛教協會會長、黛螺頂主持昌善法師親自主法。 高峰毅 攝    千僧齋,指供養千僧的齋會。又稱千僧供養、千僧會,事實上,千僧齋並非限於千人之數,乃係泛指對眾多僧侶的供養而言。中國自南北朝以來即相當盛行,而五臺山的千僧齋法會由來已久。
  • 中國佛教聖地五臺山黛螺頂舉行千僧齋祈福法會
    中國佛教聖地五臺山黛螺頂舉行千僧齋祈福法會 法會現場 2015年10月15日(農曆九月初三),中國佛教聖地五臺山黛螺頂舉行千僧齋祈福法會,旨在藉此祈願世界和平
  • 隴商·金招牌|龍華素齋淨素月餅,唯美味與信仰不可辜負
    梅隴鎮域內的上海龍華素齋禪悅食品有限公司工廠裡,6000平方米的生產車間也忙碌了起來,從食材的源頭到堅持古法的手工製作,一切只為那一口酥香。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龍華古寺淨素月餅製作堅守千年古法工藝,傳承工序一絲不苟。
  • 美味食譜:五臺山上的佛門素宴,做法新奇,好吃美味!
    (清碑類鈔)載:「寺廟庵觀素鎂之著稱於時者,京師為法源寺,山西為五臺山,杭州為煙霞洞。」其品種不多,但質地甚精,就地取材,多與各寺廟庵觀為風物傳說緊緊扣合,「飲食供客,極其豪華」。五臺山位於山西省東北部,是我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風景秀麗,物產豐富。山上寺院內的「羅漢素齋」獨具特色。五臺山羅漢素齋一般由一冷拼、四熱菜、一湯、兩主食共八款組成,每款都有深刻的寓意。
  • 佛門清香,鼎湖上素
    《清稗類鈔》載:「寺廟庵觀素饌之著稱於時者,京師為法源寺,山西為五臺山,杭州為煙霞洞。」其品種不多,但質地甚精,就地取材,多與各寺廟庵觀為風物傳說緊緊扣合,「飲食供客,極其豪華」。由於廣東肇慶鼎湖山慶雲寺附近的山頂上有一長年不枯的湖泊,該寺住持將此菜又取名為「鼎湖上素」。寺內一位80高齡的方丈生前曾寫下《齋菜歌》流傳,其中唱到:我愛菜,你愛菜,人人愛菜,湖山有福寺,康寧上齋菜,福進時來,時進福,合家老少平安福。據稱,慶雲寺的《齋菜歌》已唱響了東南亞。
  • 千年古寺的素齋、網紅御守……本地人每周都要來的超靈驗上天竺法...
    同為四大古剎,位於上天竺的法喜寺名氣沒有靈隱寺大,地理位置也沒有西湖邊的淨慈寺好,常常會被人錯過。 但是如果提到法喜寺的周邊,以及寺裡五塊錢管飽的素齋,杭州人一定會想起它。
  • 翠鳥捕魚,舌尖上的美食
    閒雲野鶴今年興洛湖裡種了些許荷花荷葉田田荷花豔豔翠鳥時有登門獵得美食心滿自得  舌尖上的美食獵得美食在舌尖,美食在喙上下翻。
  • 舌尖上的美食夢員工怎麼轉職 舌尖上的美食夢員工轉職與僱傭攻略
    舌尖上的美食夢員工怎麼轉職 舌尖上的美食夢員工轉職與僱傭攻略 鬥玩網(d.chinaz.com)報導:在舌尖上的美食夢遊戲中玩家需要通過僱傭各種各樣的員工來進行沒事製作,而如何僱傭員工、培養員工
  • 少林寺素齋單人套餐50元 工作人員稱湯要熬幾小時
    這家位於少林景區黃金地段、距少林寺正門只有20多米的公司——少林歡喜地(登封)有限公司,主營少林素齋,是少林寺旗下眾多公司之一。  10月2日-10月4日,少林歡喜地生意火爆,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三次去試吃少林素齋,遊客普遍反映套餐性價比低、商業味濃。
  • 中國求姻緣極靈的寺廟,素齋5元一份,張國榮牌位就在此
    公交車在翠木環繞的山道上將我放下,6月的杭州梅雨不斷,細雨落在竹林上,打在雨傘上,氤氳了整個青山。寺廟落在半山腰,青巒疊嶂將其環抱,「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古詩中所寫意境莫過於此。《靈山志》記載:「宋時定地,以飛來峰之南為天竺,以飛來峰之北為靈隱」,法喜寺便又名上天竺寺,乾隆時改為了法喜寺。因為天竺山一帶有三座寺廟,相離不遠,常年香火縈繞,因而得名「天竺香市」。中國寺廟一向以時間久遠為貴,法喜寺是三座寺廟中最晚建的,香火卻是最旺盛的。
  • 舌尖上的美食——翟家香烤雞
    「民以食為天」,無論面臨什麼樣的壓力,吃永遠都是老百姓最關心的事,人不可一日不餐,而熟食作為擁有上千年歷史的飲食文化小吃,千年不衰,美味依舊。37年來在美食界被譽為「想不到的香,忘不掉的味」,堪稱泰山美味之神。「如果你來到泰山,有幸買到剛出爐的泰山翟家香烤雞,那定是一場美味與舌尖的美麗邂逅,視覺與味覺的完美享受。
  • 禮佛吃素齋 佛入心中來
    全素宴  中國的素齋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可追溯到西漢時期,相傳淮南王劉安發明了豆腐,為素齋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豆腐不僅是素菜的重要原料,也是素食中的優質蛋白。據考證,北魏的《齊民要素》中專列了素菜一章,介紹了十一種素食,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素食譜。南朝的梁武帝崇尚佛學,終身吃素,並倡導素食,推動了中國素食菜文化的發展。此後,據《東京夢華錄》和《夢梁錄》記載,北宋汴京和南宋臨安的市肆上曾有專營素菜的素食店。在《山家清供》中還首次記載了當時有「假煎魚」、「勝肉夾」和「蒸素雞」等素菜葷做的手法。
  • 行走山西五臺山大朝臺
    朝臺是指佛教信徒到五臺山朝山拜佛 大朝臺 就是禮遍全山的佛寺 親臨東臺、南臺、西臺、北臺、中臺 五大高峰供佛祈禱 出發
  • 山西五臺山舉行觀音菩薩誕辰紀念法會(圖)
    原標題:山西五臺山舉行觀音菩薩誕辰紀念法會(圖)   圖為五臺山龍泉寺正在大悲懺法會。付軼群 攝   3月27日,農曆二月十九,中國佛教聖地山西五臺山的佛母洞、塔院寺、殊像寺、普壽寺、三塔寺、真容寺、龍泉寺等各大寺院紛紛舉行系列法會,紀念觀音菩薩誕辰。   觀音菩薩是佛教四大菩薩之一,被譽為大慈大悲的化身,普救疾苦。
  • 「舌尖上的中國2」美食英文說法搶鮮看之三(組圖)
    剛看完《舌尖上的中國2》第三集,是不是還有意猶未盡的感覺呢?讓我們一起在一張張美圖中回顧這些人間美味,順便學習一下它們的英文說法吧。老鴨雁來蕈Old duck stewed with lactarius deliciosus 相關閱讀「舌尖上的中國
  • 鄭州胡辣湯上舌尖上的中國,6元1碗10點還排隊,早餐吃出春節年味
    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的逍遙鎮胡辣湯這家胡辣湯店在科源路與文博東路交叉口,在科技市場和正弘城的中間。胡辣湯和豆腐腦兩摻這裡要給大家講個美食文化知識點,高群生逍遙鎮胡辣湯其實是發源於河南省周口市的西華縣,2003年4月在省會鄭州舉行的中原美食文化節,逍遙鎮高記胡辣湯被評為「河南名吃」,2018年高群生榮登中央電視臺《舌尖上的中國
  • 舌尖上的金絲峽——瓠子
    不同的蔬菜循著時序被端上餐桌,依時而食更不失為一種雅趣。「壺」是葫蘆科植物的總稱,與蔬菜相關,首先驚豔舌尖的就是「葫蘆」和「瓠子」。《詩經》裡「匏有苦葉,濟有深涉」的「匏」指的就是葫蘆。葫蘆和瓠子同屬葫蘆科,但模樣卻大不同:瓠子扁長呈圓筒狀,好似放大了比例的黃瓜;葫蘆呈梨形,如圓滾敦實的大肚羅漢。
  • 【海口美食推薦】舌尖上的海口丨大馬風情舌尖之旅
    特色小吃、滋味燒烤,重磅熱菜、貓山王榴槤甜品,現場製作飛餅和喇沙等經典美食站點等!  馬來西亞美食節在海口香格裡拉開啟  特邀廣州香格裡拉大酒店的馬來西亞大廚,為海口食客打造地道的馬來西亞風味美食  讓廣大食客不出國門,便可享受一次舌尖上的馬來西亞之旅。  為深入了解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文化魅力
  • 《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十年間吃遍美食,告訴你什麼是人間美味
    每當《舌尖上的中國》背景音樂響起,主持人濃厚低沉的嗓音開始念稿,我就不由自主的舔了舔舌頭,防止自己的口水流下來。2012年,執導中華美食文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火遍全網。我印象裡面有一個讀者,他說了一句特別棒的話。他說,我的故鄉只有一小塊,它在我的舌頭上。 ——陳曉卿網上出現過一個段子,有人說看到陳曉卿就想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