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俄羅斯人,是如何評價史達林的呢?史達林在他們心中,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形象呢?
史達林的一生非常複雜,無論是他的功績還是過錯,都能夠寫出一本厚厚的書。
就功績來看,史達林最大的功勞,當然是他率領蘇聯人民擊退納粹侵略者,成功守護了家園。尤其是當德國大軍兵臨莫斯科城下時,史達林拒絕逃走,堅決地進行了紅場閱兵,誓要同莫斯科共存亡。史達林的行為,讓整個蘇聯軍隊士氣大振,這才有了後來史達林格勒和庫爾斯克的勝利。
並且除了戰爭中的表現,史達林在二戰後推行了3個五年計劃,在蘇聯各地建立了集體農莊,使得蘇聯的工業和農業,都達到了大國的水平。甚至于震懾世界的原子彈核按鈕,也是史達林時期的研究成果。
憑這些功績,史達林就絕對當得上蘇聯英雄這幾個字。
然而,在人們為他歌功頌德的同時,史達林的過失,也同樣非常嚴重。20世紀30年代的大清洗運動,是蘇聯人永遠無法忘懷的傷痛。在那一次恐怖的清洗中,有數百萬人被判刑,有近70萬人遭到槍殺。並且根據不完全統計,蘇聯共有上百萬人,因為流放或古拉格集中營而死亡。
大清洗運動,大大地降低了蘇聯的國力。但相應地,史達林個人的威望,也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史達林搞個人崇拜期間,蘇聯到處都掛著史達林的像。在各種書籍、文章、廣播節目中,不引用史達林的著作,以及不多次提到他的名字是不行的。
這種個人崇拜現象,一直到他去世後,才有所改變。
史達林死後,赫魯雪夫成為了蘇聯領導人。1956年2月,蘇共召開了第二十次代表大會。當時已經成為領導人的赫魯雪夫,在會上用5個小時的時間,作了一次主題為《關於個人崇拜及其後果》的秘密報告。
赫魯雪夫沉痛地譴責了史達林大清洗的嚴重罪行,攻擊了他在基輔戰役中軍事指揮上的無能。最後他認為,蘇聯要獲得更好的發展前景,就必須徹底否定史達林主義,重新回到列寧思想的路子上來。
赫魯雪夫的思想,在蘇聯國內引發了一場風暴。無數史達林的支持者走上街頭,大罵赫魯雪夫過河拆橋。要知道,赫魯雪夫可是大清洗運動中,最積極的支持者,他手下的亡魂不知幾何。而如今,他卻為了抬高自己的形象,反手將史達林出賣,這毫無疑問是一個非常無恥的行為。
實際上,赫魯雪夫這麼做,除了把自己和大清洗撇清之外,更多的則是想抹去史達林在人們心中無上的地位。他根本就不是反對個人崇拜,只是想搞起一套對自己的個人崇拜。
不過,由於史達林的威嚴太過根深蒂固,赫魯雪夫的手段,並沒有收到很好的效果。1961年,赫魯雪夫冒天下之大不韙,強行將史達林的遺體,移出了列寧墓。直到這件事發生,蘇聯民眾才終於意識到,史達林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蘇聯隨即掀起了一場「去史達林化」運動。比如史達林的雕像、建築,基本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以史達林命名的城市和道路,也都重新改了名字。比如史達林格勒就更名為伏爾加格勒。
但這種勢頭還沒有持續多久,赫魯雪夫就黯然下臺了。新上臺的勃列日涅夫,通過否定赫魯雪夫,止住了反史達林的勢頭。並且在他執政生涯末期,也開始搞起了個人崇拜。
實際上,蘇聯的領導人,都喜歡以否定自己前任的方式,來穩固自身。這也就使得史達林的影響一直都沒有被徹底去除。
到最近幾十年,大清洗運動的受害者或家屬們,基本上都已經去世。史達林的聲望又開始提升。在當今俄羅斯年輕一代人的心中,史達林更多是一個拯救民族危難的英雄,各地紛紛開始新建史達林雕像。2008年8月,俄羅斯的歷史教學參考書《俄羅斯歷史1900—1945年》,重新評價史達林「在特定的時間裡做出了正確歷史選擇」。
也是在2008年,俄羅斯國家電視臺舉行了一次「最偉大的俄羅斯人」的評選活動,最終史達林位列第三,僅次於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和斯託雷平。時隔多年,史達林再一次獲得了民眾的認可。
(參考資料:《史達林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