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肉中因為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鈣等礦物質元素和DHA,不僅可以促進神經系統和大腦發育,開發智力、提高記憶力、保護視力,並且肉質鮮美,可謂好處多多,是家長給孩子進行營養補充的重要食物,但也有一些兒童卻因吃魚產生了可怕的後果。
小玲很注重孩子的營養,經常給孩子做魚吃。有一次夫妻兩人要出差,將孩子交給公婆照顧,並囑咐要讓孩子多吃魚。但公婆做魚時不小心將魚膽刺破卻沒注意到,孩子吃魚後上吐下瀉到醫院檢查是魚膽中毒,最後只能洗胃。看著孩子痛苦模樣,小玲只能怪自己沒有叮囑好公婆孩子吃魚的一些注意事項。
魚肉營養價值雖然豐富,但要想讓兒童吃上無後顧之憂的營養魚肉,家長們還需注意以下正確吃魚「姿勢」:
1、魚的種類和部位
由於化工原料造成水汙染,一些重金屬等有害物質會殘存在魚體內,兒童食用後會造成難以預料的後果,那兒童能食用哪些魚呢?兒童食品安全專家稱,處於食物鏈底端的草魚、鱸魚等草食性淡水魚類以及深海魚類如秋刀魚、青花魚、沙丁魚、鱈魚等(鱸魚也有海魚),不僅體內汙染物會相對含量少刺也少(除了草魚),適合兒童食用,但處於食物鏈高端的帶魚、金槍魚等肉食性魚類,屬於雙重攝入有毒汙染物,不適宜兒童食用。
年齡小的孩子,為了防止魚刺卡住孩子咽喉,家長可選擇比較鮮嫩、魚刺少的魚腹和魚鰓下的魚肉餵給孩子,而魚頭、魚眼、魚的肚皮等部位易受汙染,魚膽有毒,都需給孩子謹慎食用。
2、魚的烹飪方式
除了選擇魚刺少和汙染小的魚,只有合適的烹飪方式才能給兒童增加營養。在保證魚的新鮮情況下,最適宜兒童的烹飪方式是一是清蒸,二是喝魚湯。魚湯鮮美、清蒸魚口味清淡,都完美保留著魚的營養價值,最適宜兒童。除此之外,還可將魚做成魚泥、魚丸等,其他的加油、高溫的烹飪方式會氧化部分的DHA,並且紅燒、醋溜時調料要少,避免增加兒童腎臟負擔,油炸、燒烤儘量少讓兒童食用,而魚鬆、魚罐頭、醃製魚則不適宜兒童過多食用。
3、魚要適量
鑑於水汙染嚴重,雖然魚肉營養價值高,也不建議家長給兒童每天都吃魚,過多攝入會造成健康威脅,另一方面是由於兒童胃容量較小,魚類吃飽就攝入不了其他營養物質了。美國食品藥品局和環境保護局建議兒童魚的攝入量是每周2-3次,即可保證營養。
另外,美國過敏哮喘和免疫學學會已將魚列入食物易過敏因素,一周歲以下免疫和消化系統尚不健全的兒童,以及3歲以下有家族過敏哮喘史的兒童,不宜過早吃魚。
兒童吃魚好處多,但家長需要注意選擇汙染少、刺少的魚和適合兒童食用的部位,用減少營養流失的方式烹飪,並且讓兒童適量攝入等正確「姿勢」,一定能達到兒童營養吃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