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頭新聞記者 王萌 文/攝
兩隻擔負科研任務的東方白鸛因傷耽誤了遷徙的行程,黑龍江省小興安嶺野生動物救護繁育研究中心的專家決定將其護送至越冬地點,然後進行放飛。5日,兩隻東方白鸛在哈爾濱的哈西站轉乘,記者有幸直擊了整個轉乘過程。專家告訴記者,這是黑龍江省首次進行越冬地放飛,兩隻東方白鸛也成為首次乘火車完成遷徙路線的東方白鸛。
兩位「乘客」都是高顏值、大長腿
5日上午,哈爾濱降溫的第一天,哈西站的站臺實際溫度達零下20多攝氏度,黑龍江省小興安嶺野生動物救護繁育研究中心的崔巖主任已經忙活了一個多小時。
據介紹,此次放飛行動,研究中心派出了兩位專家,他們5日3時許從鐵力市出發,一路乘坐商務轎車來到哈爾濱,轉乘Z114次列車去往九江,最終的目的地是鄱陽湖,東方白鸛的越冬地。
5日7時許,他們一行人抵達哈西站,兩隻東方白鸛在中鐵快運的候車室「卸貨」,它們會在這裡短暫停留。
兩隻白鸛待在專用的大型鳥籠裡,為了抵禦寒冷,鳥籠外面還罩上了棉布罩。打開棉布罩後記者看到,白鸛長腿、長嘴、白羽毛,非常漂亮。
崔主任說:「這兩隻鳥一路上都比較安靜,只要不受刺激,它們一直保持安靜,就不會有問題。」
9時許,專家給東方白鸛第一次餵食,是美味的泥鰍魚,為了保持鮮活,泥鰍魚存放在專門的整理箱內,箱內有水,總共2.5公斤,足夠兩隻白鸛一路進食的需要。
崔主任告訴記者,普通的東方白鸛一天的食量最多吃5斤泥鰍,野生鳥類在運送途中由於對環境變化的敏感,會影響到其進食量,這麼多的泥鰍可能還吃不了。
車票165元 還要辦理這些手續
記者在棉罩上看到兩隻白鸛的託運單,目的地是九江,總重量為30公斤。據說,這是包括籠子的重量,實際野生白鸛的重量每隻接近5斤。兩隻白鸛的總運費為165元,這就是它倆的車票,還不貴。
據崔主任介紹,在運送野生動物,特別是保護動物的過程中,國家都有嚴格的規定,除了開具《動物檢疫合格證明》之外,他們還於近日向江西省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局發出了申請函。11月2日,該放飛活動得到了江西省林業局的批准,並指定江西省野生動植物救護繁育中心協助完成放飛工作。 原定是三隻白鸛共同放歸,但在起程前其中一隻未能到達,所以變成了兩隻。
兩隻白鸛都「參與科研」
「要說起它們的故事,那可是相當有來頭。」崔主任告訴記者,這兩隻白鸛均為科研用鳥,其中一隻白鸛參加的科研項目還有俄方的參與,被救護的時候,它們的背上都戴著GPS定位系統,腿上戴著環志。
10月29日15時,黑龍江省小興安嶺野生動物救護繁育研究中心接到青岡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的求助電話,說他們救助了一隻受傷的東方白鸛,急需救護。該中心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由中心主任帶隊,四人攜帶救護用品,驅車趕往青岡縣救治東方白鸛。科研人員對其進行了全面檢查與診斷,並對其傷口進行了科學處置。
從這隻東方白鸛佩戴的環志和GPS定位系統初步確定,它來自俄羅斯科研保護部門。後經詳細的調查,該受傷白鸛是來自一個俄方與中科院共同參與的科研項目,總共80隻白鸛參與其中,這隻受傷的白鸛佩戴著49號環志。
另一隻東方白鸛於今年11月中旬接收,由黑龍江省洪河保護區的工作人員送交的,這隻白鸛的翅膀受傷,在救護中心的醫護人員的救治下,傷情恢復得很快。這隻白鸛的環志編號為T98號,經調查是全國鳥類環志中心科研用鳥。
為啥不在當地放飛?為啥不等夏季放飛?
崔主任介紹,在放飛之前,護救中心的工作人員對它們進行了詳細體檢和健康狀況的評估,證明其充分具備了自然生存能力,包括它們能夠飛翔、取食、自我保護等,才決定對其放飛。
那麼,為什麼要選擇冬季放飛呢?為什麼不乘坐飛機呢?為什麼不在當地放飛?
崔主任說:「在放飛前,專業的工作人員已經充分地論證了各種方案,首先,不能接受在救護中心飼養一冬的方案,餵養投入的人工和成本巨大不說,這兩隻鳥承擔著科研的任務,幾家科研機構都在關注它們的行蹤,希望它們儘快回歸自然,傳輸科研數據。另外,對野生鳥類救護的原則就是保持其野性,飼養一冬,科研人員擔心弱化它們的野性,對人類產生依賴,不利於回歸自然後在野生環境中的生存。」
在當地放飛,由於它們因傷已錯過了遷徙的時機,天寒地凍未經歷過嚴寒的候鳥,極有可能沒有飛出黑龍江就發生不測,而且現在的季節它們也無處休息和取食。
最終,科研人員選擇了乘火車的方案。此前他們還詢問了航空有氧艙的運送條件,「乘飛機溫度適合,時間短,是最佳的交通工具,可是有氧艙有高度限制,限高為60釐米,兩個鳥籠最小的一個也達到68釐米高,也就是說兩隻白鸛塊頭大,飛機的有氧艙裝不下。」
兩隻白鸛 一隻溫順一隻「有脾氣」
10時50分,還有20分鐘列車就要開車,崔主任把兩個鳥籠安頓在了行車託運車的背風位置。列車準時發車,崔主任告訴記者,他和同事會輪班在行李車陪護,直到把兩隻白鸛送到目的地。
當晚18時許,記者採訪了該趟列車哈爾濱客運段海口第八機務組的列車長李樹偉。李樹偉告訴記者,得知黑龍江省的專家正在運送野生保護鳥類的事情後,考慮到行李車沒有供暖,所以他們特意為白鸛在休息間騰出了足夠空間,保證野生鳥類有個溫暖的環境到達目的地。
崔主任說,他們剛剛餵了一次食,由於兩隻白鸛有了一個溫暖的空間,他們也可以放心休息了。目前,兩隻白鸛狀態良好,其中一隻正常取食,另一隻野性較強,因被困在籠子裡拒絕取食,但是問題不大,餵食的人離開後,白鸛就會自行取食。
據介紹,列車將於6日10時40分許到達九江,江西省野生動植物救護繁育中心派車接站,休整一天後,8日在鄱陽湖放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