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沙百年,河水變清,中國沙漠面積減少了多少?

2020-12-05 趙爺談旅遊

中國沙漠的管理可以延伸到一百年前,在這期間出現了很多治沙人,他們也將這種精神傳給自己的子孫,為子孫謀福利, 你知道過了一百年,中國的沙漠面積減少了多少嗎?畢竟是已經經過了近百年的發展了。

讓我們先看看沙漠的本質, 乾旱缺水,植物稀少地區,中國沙漠總面積約70萬平方公裡,包括50萬平方公裡戈壁在內的總面積為128萬平方公裡,佔全國陸地總面積的13%,主要集中在西北乾旱地區,中國的八大沙漠分別是塔克拉瑪幹沙漠、 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騰格里沙漠、烏蘭布和沙漠、庫布齊沙漠、柴達木盆地沙漠、庫木塔格沙漠。

在世界各沙漠中,塔克拉瑪幹沙漠是最神秘、最有魅力的一個,維吾爾語意味著「出不來的地方」,人們通常稱之為「死海」, 是中國最大的沙漠,世界上第二大的流動沙漠, 我國的環境重視自古以來一直持續到現在,為了不讓更多的土地沙漠化,最近10年,陝西榆林先後投資千億元治沙也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人工造林800萬畝,植被的展望率達到30%以上,僅僅10年這座「沙漠之城」就被稱為「沙漠綠洲」 但是榆林這樣的治沙成功的例子在中國真的很少。

我國也有很多地方的沙漠化狀況持續惡化,沙漠面積持續增加,而且速度也在增加,這樣的情況綜合全部的現狀,其實中國近100年縮小的沙漠面積並不大, 這幾乎成為了能量守恆的規則了,從漫長的歷史幅度來看,中國地區沙漠面積的變化並不大, 我國目前的治沙方式主要是防風固沙,減少揚沙和大風帶來的沙塵暴天氣,減少空氣汙染和環境汙染,主要是為了改善人民生活條件,管理庫布齊沙漠環境已經大大改善,1.86萬平方公裡的沙漠已經將三分之一染成綠色,森林展望率和植被展望逐漸增加。

總量上來說,中國在治沙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我們不能輕易放棄, 如果沒有治沙,北京的天空會很黑,從整體上看治沙的面積比新沙漠化的土地面積多,但其實不多,所以我們還任重道遠,還有很多事要做。

相關焦點

  • 中國治沙幾十年,如今的沙漠面積小了嗎?你可能想多了
    中國是一個國土面積十分遼闊的國家,有著多種多樣地形,而沙漠這個是現在大家聽到就有點膽怯,畢竟沙漠是最不適合人類生存的環境之一,而中國又是世界上沙漠面積最廣的國家,沙漠化對人類的影響是比較大的一個,所以為了能夠有一個好的生存環境,中國一直在治沙路上探尋著。
  • 中國治沙史上的奇蹟,面積超過了海南省,如今沙漠成綠洲
    中國治沙史上的奇蹟,面積超過了海南省,如今沙漠成綠洲,環境問題是世界面臨的一大難題,近年來,由於環境惡化引起的新聞越來越多,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由於過度放牧、大面積開墾草原等造成的校園沙漠化,極大地影響了人們的生活,是當今許多環境問題,沙漠化是人們面臨的最嚴重的災害之一,漫天的霧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 中國大力治沙三十多年,沙漠面積有何變化?真相讓人欣慰
    而地球雖然叫做地球,但是有絕大一部分都是海洋的,供我們人類生存的土地面積,可以說是少之又少,而且這僅有的土地面積之中,還有很大一部分是沙漠的,要知道,在這一些沙漠地區是很難讓人生存下去的。中國大力治沙三十多年,沙漠面積有何變化?
  • 撒哈拉沙漠還在擴張,中國人能否可以治理?中國治沙有神秘魔方?
    中國人的植樹節日2017-2018年,庫布齊沙漠的總體沙漠治理率已經超過面積的30%,曾經寸草不生的「死亡之海」。如今變成了一片綠色的海洋,令國內外眾多媒體、網友的報導與稱讚,庫布齊沙漠治理工程也因其輝煌的成就被聯合國授予「全球治沙樣本」榮譽獎項。如今,每年來中國北方學習如何治理沙漠的外國人士數不勝數,中國治理沙漠過程中,一直被廣泛使用的一個正方形麥草方格,又被外國人稱為「神奇的中國魔方」。
  • 中國的又一項大工程,沙漠變綠洲,全國人們歡呼
    中國的又一項大工程,沙漠變綠洲,全國人們歡呼文/阿知醬旅遊記事簿大家好我是阿知醬,今天要和大家聊的就是我們中國引以為傲的一個大工程。我想應該有很多的小夥伴都非常嚮往遼闊的草原,而且我們國家經常會被提起的,那就是蒙古的大草原了。
  • 中國治沙30年終於有了成果,如今卻出現新的問題,網友:憤怒
    相信很多人都了解過,我們中國是全世界中沙漠面積最大的國家,而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塔克拉瑪幹沙漠和古特沙漠,這裡的荒漠環境即使是最具經驗的探險家們也不敢隨意深入。在30年前,國家荒漠化嚴重,也讓人們對治沙這個問題開始越來越重視,從而組建了「治沙人」,專門為綠化沙漠而行動。
  • 中國治沙70年 為全球荒漠化治理貢獻智慧
    全球荒漠化面積已達3600 萬平方公裡,佔地球陸地面積的1/4。據我國第5次荒漠化和沙化監測結果顯示,截至2014年,我國荒漠化土地面積261.16萬平方公裡,佔國土面積的27.20%;沙化土地面積172.12萬平方公裡,佔國土面積的17.93%。荒漠化作為全球面臨的重大環境問題,嚴重威脅著生態安全和可持續發展。
  • 中國最「沒用」沙漠:60年把600萬畝沙漠變綠洲,沙漠要消失!
    旅遊需要「佛系」,千萬不要刻意計算你去了哪裡,看了什麼,花費多少,而是要放下腳步享受大自然的風情萬種,品味人生百態,從而真正體驗到什麼是旅遊。隨著遊客人數的增加,遊客不僅已經去了慣例的觀光地欣賞,也有人去沙漠等地探尋自然的妙趣,我們國家是世界上沙漠最多的國家之一,與此同時,我們國家也正為土地沙漠化而煩惱。
  • 該沙漠80%已變綠洲,卻被一群「搗亂者」破壞,治沙人:不歡迎
    沙漠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就是乾旱炎熱缺水,並且佔據的面積也很大,只要是進去之後很容易就會迷路,因此就成了不少探險家心中的禁地,而這樣特殊的地貌在我們國內也多分布在西北地區,雖然大部分都已經被開發成了旅遊景點,但人們仍舊沒有忘記要把它恢復成綠洲,造福周邊居住的百姓。
  • 即將被「憋屈」死的毛烏素沙漠,都快水草肥美了!
    1977年秋,陝西省榆林市補浪河女子民兵治沙連的民兵們向沙漠進軍(資料照片)。圖片來源:陝西省林業局曾經水草肥美 後來卻一片荒涼毛烏素沙漠是中國四大沙漠之一,海拔多為1100至1300米,處於幾個自然地帶的交接地段,植被和土壤反映出過渡性特點。
  • 中國「最沒面子」的沙漠:面積超過臺灣島,如今卻變成了「綠洲」
    在這些眾多的地形以及環境之中,沙漠可以說一直都是人類發展的一個難題。古代人們因為亂砍亂伐對自然環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壞,就拿曾經繁華一直的樓蘭古城,因為人類對於環境的破壞,最終被沙漠給吞噬。
  • 敢叫沙海變桑田 ——民勤縣防沙治沙紀實
    近年來,民勤縣將防沙治沙作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首要任務,全力實施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努力探索生態建設長效機制,積極實踐政策措施、技術模式和管理機制,大規模開展治沙造林行動。目前,全縣人工造林保存面積達到229.86萬畝以上,森林覆蓋率由2010年的11.52%提高到17.7%。
  • 重慶治沙團隊在內蒙古沙漠種出了甜瓜 1500畝果蔬即將收穫
    是沙漠裡種出來的?」8月10日上午,在內蒙古烏海市一小區對面,10餘筐黃燦燦的華萊士水果擺上街頭,陸續吸引了不少市民駐足品嘗、購買。這是重慶交通大學治沙團隊在烏蘭布和沙漠試驗基地裡的成果。力學治沙,由重慶交通大學副校長易志堅始創,其採用力學原理,在沙粒間加入一種植物粘合劑,使沙粒獲得「萬向結合約束力」從而具有土壤的力學特性,成為可存儲水分、養分和滋生微生物的植物生長載體。
  • 中國首個將消失的沙漠:面積比舟山群島還大,如今80%沙漠成綠洲
    但極難,並不代表不可能,我們中國,偏偏要把「不可能」變成「可能」,創造屬於我們的「奇蹟」。 1.歷史由來 毛烏素沙漠,位於陝西省榆林市,乃中國四大沙地之一,
  • 硬在沙漠中挖出水庫!中國這一操作,讓美國專家紛紛叫停
    置身大漠,只能看到無邊黃沙,鮮少能看到綠植,動物更是屈指可數,除環境乾燥外,沙漠的晝夜溫差也令眾多探險者卻步。科學家表示,白天,在陽光的照耀下,沙漠溫度能達到60攝氏度甚至更高。夜晚,陽光褪去,沙漠溫度能驟減至零度以下。如此之大的溫度差不僅讓人類難以承受,也令許多動物畏懼。
  • 治沙英雄記--上觀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人愈來愈深切地感到生態建設的重要性。1956年,毛澤東同志發出「綠化祖國」的偉大號召。榆林地方政府、林場和老百姓全力治沙、堅定造綠,向沙漠深處執著推進,矢志不渝,接力苦幹,書寫了生態改造的奇蹟……  一  1974年3月,榆林補浪河公社的大喇叭連續廣播,宣布要成立一個「長城姑娘治沙連」,戰時去打仗,平時搞造林。
  • 中國沙漠綠化的成就被世界讚譽「中國奇蹟」
    我國領土上分布著八大沙漠,分別是:塔克拉瑪幹沙漠、 古爾班通古特沙漠(準噶爾盆地沙漠)、巴丹吉林沙漠、騰格里沙漠、庫木塔格沙漠、柴達木盆地沙漠、庫布齊沙漠、烏蘭布和沙漠。據統計,中國沙漠面積達130萬平方公裡,佔全國土地總面積的13.6%。
  • "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 中國生態治理的意義
    放眼望去,盡頭便是烏蘭布和沙漠南緣,梭梭林猶如一道綠色屏障,擋在沙漠前,守護著黃河與賀蘭山。「以前這裡全是沙地。種上梭梭以後,沙子固定下來,沙丘也越來越低。」阿拉善左旗林業工作站站長劉宏義說。「全球新增綠色1/4來自中國!」國際上根據衛星數據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全球2000年到2017年新增綠化面積中,約1/4來自中國,貢獻比例居全球首位。
  • 中國荒漠化和沙化面積連續15年「雙縮減」
    中新社北京12月30日電 (王慶凱)記者30日從全國林業和草原工作會議上了解到,2019年中國治理沙化土地面積226萬公頃,完成石漠化治理25萬公頃。荒漠化和沙化面積已連續3個監測期實現「雙縮減」;巖溶地區石漠化土地總面積年均減少38.6萬公頃,年均縮減率為3.45%。
  • 寧夏2020年計劃完成3.3萬公頃防沙治沙任務
    記者17日從寧夏林業和草原局獲悉,自2011年至今,寧夏完成防沙治沙任務103.72萬公頃,截至2019年底,全區森林覆蓋率達到15.2%,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56%,2020年計劃完成3.3萬公頃防沙治沙任務。6月17日當天,寧夏林草局觀來到哈巴湖摩沙地營造林,感受哈巴湖防沙治沙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