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治沙30年終於有了成果,如今卻出現新的問題,網友:憤怒

2020-12-05 新刻

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經濟就在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國家在科技、軍事等領域上也有了不俗的進展,甚至在某些領域上已經超越了部分發達國家。這麼多年來,我們中國從一個落後貧窮的國家發展到現在變成了在全世界的舞臺上都有著舉足輕重地位的強國之一。不過我們在發展的同時,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其中環境因素就是最嚴重的問題之一,比如沙漠化。

相信很多人都了解過,我們中國是全世界中沙漠面積最大的國家,而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塔克拉瑪幹沙漠和古特沙漠,這裡的荒漠環境即使是最具經驗的探險家們也不敢隨意深入。在30年前,國家荒漠化嚴重,也讓人們對治沙這個問題開始越來越重視,從而組建了「治沙人」,專門為綠化沙漠而行動。

一直到現在,我們中國的治沙終於有了成果,讓全世界都為之震撼,受到了很多國家的稱讚,現在國內有不少沙漠區域,特別是西北地區,都已經變了樣子,讓之前的漫天黃沙多了不少綠色。在中國治沙30年中,西北地區的「治沙人」們為了不讓自己的家園繼續受到傷害,開始在沙漠上種植一些樹木,據說,最多的時候參加治理沙漠的工作人員就達到了30萬人,也正是因為如此多人的總是,我們國家的沙漠治理才能有如此成果。

但是,中國治沙30年終於有了成果,在讓人開心的如今卻又出現了新的問題。現在沙漠中除了多了不少的「綠洲」之外,還多了不少這些東西:塑膠袋。這可能會讓很多人不解,為什麼會出現塑膠袋呢?原來,隨著治沙的持續,沙漠中逐漸變成綠色,這讓不少的國人都為此感覺欽佩,也好奇。因此選擇去沙漠旅遊的人也是開始逐漸增多,但是人增多,那也就意味著產生的垃圾也變多,有許多遊客來到這裡的時候都會把隨身攜帶使用過的塑膠袋直接丟在這裡,這對沙漠的環境帶來了極大的危害。

因為塑膠袋這種東西是沒辦法自動降解的,數量一多,也就造成了白色汙染,也是一個嚴重的環境問題。對此,有不少網友都表示:對於這種情況很憤怒!治沙好不容易有成果,你們去旅遊的人又給沙漠增加新的環境汙染,就算是在城市中,也不能夠這樣子隨意丟棄垃圾吧?身為遊客的素質呢?

去沙漠旅遊,雖說能夠給當地帶來一定的經濟收入,而且沙漠治理好也能夠為國家的農業發展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阻止了沙漠荒漠化的速度,但是遊客隨意亂扔垃圾也會給治沙工作帶來很大的阻礙,就像有些網友說的那樣,作為遊客也要保持自己應有的素質,不該亂丟棄的垃圾就不要亂丟了。對此,大家對於這個問題又是怎樣看的呢?

相關焦點

  • 中國治沙史上的奇蹟,面積超過了海南省,如今沙漠成綠洲
    中國治沙史上的奇蹟,面積超過了海南省,如今沙漠成綠洲,環境問題是世界面臨的一大難題,近年來,由於環境惡化引起的新聞越來越多,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由於過度放牧、大面積開墾草原等造成的校園沙漠化,極大地影響了人們的生活,是當今許多環境問題,沙漠化是人們面臨的最嚴重的災害之一,漫天的霧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 中國治沙70年 為全球荒漠化治理貢獻智慧
    治沙70年 我國達到國際領先局面 據了解,我國每年因荒漠化問題造成了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640億元人民幣,將近 4 億人直接或間接受到荒漠化問題的困擾。荒漠化在我國最主要的表現形式之一是土地沙化。因此,防沙治沙、國土綠化是遏制我國北方土地退化的重大舉措,是我國應對荒漠化的國家行動。
  • 中國治沙幾十年,如今的沙漠面積小了嗎?你可能想多了
    中國是一個國土面積十分遼闊的國家,有著多種多樣地形,而沙漠這個是現在大家聽到就有點膽怯,畢竟沙漠是最不適合人類生存的環境之一,而中國又是世界上沙漠面積最廣的國家,沙漠化對人類的影響是比較大的一個,所以為了能夠有一個好的生存環境,中國一直在治沙路上探尋著。
  • 中國治沙有神秘魔方?
    埃及2次宏偉的治沙工程及慘痛經驗教訓告訴我們:治沙工程不是一錘子買賣,必須得量力而為,不然貿然推出龐大的沙漠治理工程是不切實際的,資金斷裂之後肯定會是爛尾工程,一地雞毛的慘劇。2、2019年亞馬遜雨林森林大火,巴西為什麼不積極救火?2019年的一次亞馬遜雨林大火,一些國家的表現讓全世界的網友都跌破了眼鏡。
  • 治沙百年,河水變清,中國沙漠面積減少了多少?
    中國沙漠的管理可以延伸到一百年前,在這期間出現了很多治沙人,他們也將這種精神傳給自己的子孫,為子孫謀福利, 你知道過了一百年,中國的沙漠面積減少了多少嗎?畢竟是已經經過了近百年的發展了。在世界各沙漠中,塔克拉瑪幹沙漠是最神秘、最有魅力的一個,維吾爾語意味著「出不來的地方」,人們通常稱之為「死海」, 是中國最大的沙漠,世界上第二大的流動沙漠, 我國的環境重視自古以來一直持續到現在,為了不讓更多的土地沙漠化,最近10年,陝西榆林先後投資千億元治沙也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人工造林800萬畝,植被的展望率達到30%以上,僅僅10年這座「沙漠之城」就被稱為
  • 寧夏2020年計劃完成3.3萬公頃防沙治沙任務
    記者17日從寧夏林業和草原局獲悉,自2011年至今,寧夏完成防沙治沙任務103.72萬公頃,截至2019年底,全區森林覆蓋率達到15.2%,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56%,2020年計劃完成3.3萬公頃防沙治沙任務。6月17日當天,寧夏林草局觀來到哈巴湖摩沙地營造林,感受哈巴湖防沙治沙成效。
  • 治沙英雄記--上觀
    資料顯示,新中國成立前的一百年間,榆林地區有六個城鎮和四百多個村莊被風沙掩埋,「堆沙高及城堞」。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人愈來愈深切地感到生態建設的重要性。1956年,毛澤東同志發出「綠化祖國」的偉大號召。
  • 重慶治沙團隊在內蒙古沙漠種出了甜瓜 1500畝果蔬即將收穫
    這是重慶交通大學治沙團隊在烏蘭布和沙漠試驗基地裡的成果。力學治沙,由重慶交通大學副校長易志堅始創,其採用力學原理,在沙粒間加入一種植物粘合劑,使沙粒獲得「萬向結合約束力」從而具有土壤的力學特性,成為可存儲水分、養分和滋生微生物的植物生長載體。2016年,交大治沙團隊在內蒙古烏蘭布和沙漠進行沙漠土壤化的」變土」後,試種下25畝植物。
  • 治沙高手「劉紅柳」(知識分子風採·走進自然)
    紅柳壽命可達百年以上,耐旱、耐熱,尤其對沙漠地區的乾旱、高溫及嚴寒有很強適應力。  1956年,還在蘭州大學生物系學習的劉銘庭到新疆進行畢業實習。在荒漠中,他第一次見到紅柳,便被這能與風沙、鹽鹼奮力抗爭的植物深深吸引。畢業分配時,劉銘庭主動要求,如願來到中科院新疆分院,開始了與紅柳結緣60年的漫漫科研生涯。
  • 中國大力治沙三十多年,沙漠面積有何變化?真相讓人欣慰
    地球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一個家園,正是因為有地球的存在,才有了我們這豐富多彩的世界。而地球雖然叫做地球,但是有絕大一部分都是海洋的,供我們人類生存的土地面積,可以說是少之又少,而且這僅有的土地面積之中,還有很大一部分是沙漠的,要知道,在這一些沙漠地區是很難讓人生存下去的。
  • 《全國防沙治沙規劃(2011-2020年)》正式發布實施
    3月20日,國家林業局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正式對外公布經國務院批准的《全國防沙治沙規劃(2011-2020年)》。    根據《規劃》,下一階段我國防沙治沙的總體思路是,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科學防治、綜合防治、依法防治的方針,遵循自然規律,以構建北方綠色生態屏障為重點,以改善生態、改善民生為目標,堅持依靠人民群眾、依靠科技進步、依靠深化改革,堅持預防為主、積極治理、合理利用,建立和鞏固以林草植被為主體的沙區生態安全體系,力爭經過10年的不懈奮鬥,使我國重點沙區得到有效治理
  • 敢叫沙海變桑田 ——民勤縣防沙治沙紀實
    近年來,民勤縣將防沙治沙作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首要任務,全力實施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努力探索生態建設長效機制,積極實踐政策措施、技術模式和管理機制,大規模開展治沙造林行動。目前,全縣人工造林保存面積達到229.86萬畝以上,森林覆蓋率由2010年的11.52%提高到17.7%。
  • 中國有座像恐龍一樣的沙漠正在縮小
    在30年前,庫布其沒有路、沒有植被、沙塵暴泛濫,是北京的三大風沙源之一。由於交通和通訊閉塞,使庫布其地區的經濟發展嚴重滯後,3萬多沙區群眾深受其害。在那些年裡,沒有見過黃瓜、西紅柿、豆腐、葡萄等食品的沙區牧民很多,個別人家是四五口人蓋一床被子,三四個孩子穿一條褲子,誰出門誰穿,有了病得不到及時醫治而喪命是常有的事。
  • 西藏到2020年計劃治沙408萬畝 阿里沙丘變綠洲
    中國園林網3月21日消息:由於我區海拔較高,自然平衡的生態系統相對較為脆弱,加上人為破壞、大風吹蝕、流水侵蝕、冰雪融蝕和土壤鹽漬化等都會使土地的生產力下降或喪失,逐漸形成荒漠化、沙化土地,而荒漠化土地最明顯的變化就是風沙天氣,所以土地荒漠化的速度較快。
  • 印度「金龜」頻頻出現?困擾專家數百年的問題,如今終於得到答案
    有可能是一種動物、一株植物、一棟建築,或是一個地區的風俗習慣等,都能給人帶來非常深刻的印象,可見大自然的神奇之處了。說到烏龜,相信小夥伴們都不陌生。烏龜是一種非常長壽的生物,大多數人見到的烏龜顏色都比較正常,但在印度卻有著金色的烏龜現身,並且出現的頻率非常高,這種龜類的出現可謂是困擾專家數百年之久,如今終於得到了答案。
  • 梭梭樹為沙漠終於換上綠裝,人參果也更甜美多汁,致敬治沙人!
    梭梭樹為沙漠終於換上綠裝,人參果也更甜美多汁,致敬治沙人!之前馬雲發現了在沙漠裡種植梭梭樹的公益項目,全國人民也緊跟著行動起來,到目前為止,說說書的政治總面積已經高達200多畝,也正因如此拯救了騰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中間的一片綠洲。
  • 推出兩年的螞蟻森林,如今有了什麼成績?看完網友直呼:難以想像
    在這種情況下,治沙無疑成了改善生態環境中的首要任務。早在大約兩年前的時候,支付寶就已經推出了一項與此有關的活動,叫做「螞蟻森林」,一時間眾說紛紜。轉眼已經過了那麼長時間,當初對此持懷疑態度的人們也大多加入了種樹的隊伍。那麼到底在這幾百個日夜的努力之後,曾經的沙漠如今成了怎樣一番景象呢?首先要介紹一下螞蟻森林。
  • 該沙漠80%已變綠洲,卻被一群「搗亂者」破壞,治沙人:不歡迎
    其實一般沙漠在形成如此大的規模之前,都曾經有過山清水秀的一面,那時候周邊水草肥美牛羊成群,而百姓們也能安居樂業過得安穩幸福,只不過後來因為過度的灌溉放牧以及砍伐樹木,才最終導致綠洲變沙漠,因此恢復綠化也就勢在必行,經過這麼長時間,很多都已經有了明顯的成效。
  • 國家林業局公布我國防沙治沙進展和目標
    國家林業局公布我國防沙治沙進展和目標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5-08 13:26 來源: 林業局網站  國家林業局計財司副司長張豔紅回答了記者今春北京遭遇近13年來最強沙塵天氣的問題。張豔紅介紹,沙塵暴的起因是多方面的,有氣象原因也有裸露沙塵的原因。林業部門主要是採取增加植被減少裸露沙塵等防沙治沙方式,降低沙塵暴行進過程中的風速,減少沙塵暴或降低沙塵暴的強度。  張豔紅向媒體介紹了中國防沙治沙的總體情況。
  • 美終於對中國「留學生」下手了,網友:換著法驅逐?
    根據消息指出,在最近美疫情變得越來越嚴重的時候,當地又有新的動作。在這樣的特殊情況下,不想著如何快速解決問題,居然做出一套又一套迷幻操作,開始對留學生下手了,這次留學生們該何去何從?而今天跟大家說的就是,放狠招?美終於對中國「留學生」下手了,網友:換著法驅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