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戶們都在搶抓晴好天氣,對油菜苗進行除雜、鬆土、施肥管理。
一棵棵油菜苗,青翠欲滴;一片片油菜田,滿眼碧綠,一望無垠……
紅網時刻衡陽1月4日訊(通訊員 陳延上 彭超 記者 王敏)一棵棵油菜苗,青翠欲滴;一片片油菜田,滿眼碧綠,一望無垠……1月3日,記者在湖南省祁東縣各個鄉村看到,無論在田間地頭,還是山坡路邊,農戶們都在搶抓晴好天氣,對油菜苗進行除雜、鬆土、施肥管理。
2020年,祁東縣冬種生產油菜種植按照「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的工作思路,立足「一個高起點、一個高規格、一個高標準」要求,以培育規模種植主體為主要抓手,以創辦油菜示範帶與各類高產示範片為重點,確保全縣冬種油菜上規模上產量。
「去年,我縣根據油菜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在不影響雙季稻生產的前提下,在歸陽鎮和鳥江鎮、風石堰鎮和白地市鎮、黃土鋪鎮創辦3個縣級萬畝油菜示範片,核心區面積不低於5000畝。」該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我縣根據生產條件和產業需要,在除去承接縣級萬畝示範片5個鄉鎮和馬杜橋鄉、鳳歧坪鄉、四明山國家森林公園管理處以外的17個鄉鎮(街道),我們還各創辦1個鄉鎮級千畝油菜示範基地。」
「我縣還根據全縣油菜生產習慣、考慮各鄉鎮(街道、管理處)種植主體種植油菜的生產積極性,在不影響雙季稻生產的前提下,縣裡在全縣25個鄉鎮(街道、管理處)還創辦50個村級百畝油菜示範點。」在田埂邊,這名相關負責人邊走邊向記者介紹,如數家珍,娓娓道來。
「油菜種植要把好三關,一是搶抓天氣,二是除好蟲害,三是及時收割。只要把好了這三關,油菜產量就會有保障。」見記者前來採訪,正在田間對油菜苗進行培育管理的風石堰鎮倚忠村76歲的劉發生大爺與記者攀談起來,「去年,我家種了2畝油菜,收穫了700餘斤油菜籽,打了260斤菜籽油,賣了2700元。」據劉發生大爺介紹,在他們村,每家每戶都種了2至3畝油菜,同時,該村還有好幾個種植大戶,每戶種植的油菜面積都在上百畝、幾百畝以上。
據了解,2020年,祁東縣冬種油菜總面積達到40.2萬畝以上,畝平單產95公斤以上,油菜籽總產量3.82萬噸以上,真正把「閒田」變成了增產、增效、增收的「富裕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