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鍛鍊孩子思維的小遊戲,學會思考,才是孩子成為學霸的前提

2021-01-08 媽咪的驛站

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思維教育的重要性,尤其在孩子低年齡階段,幫助孩子打好思維基礎,孩子未來的學習及工作,會受益無窮,但怎麼教孩子才能鍛鍊孩子的思維呢?這裡給大家分享五個小遊戲,讓孩子在遊戲中提升思維能力。

思考

一、想像力訓練遊戲

隨便給孩子一個物品,讓孩子去聯想這個物品的功能,可以做什麼,比如筷子,是用來吃飯的,除了這個作用,還能用來做什麼,比如用來測量、當槓桿、當樂器、折斷當牙籤等等,儘可能讓孩子給出更多答案。

這個遊戲的目的是打破孩子的固定思維,讓孩子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想像力給出更多的答案,訓練發散性的思維。

二、續編故事遊戲

孩子都喜歡聽故事,好的故事對開拓孩子思維有很大的幫助,一般家長也都會在睡前給孩子講故事,但我們可以在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留一個尾巴,讓孩子續編這個故事。

這樣可以鍛鍊孩子的邏輯思維、想像力,需要孩子對故事情節的發展有很好的梳理和理解。但剛考試的時候,孩子經常會不按常理出牌,家長不要著急,耐心的引導孩子去思考,堅持一段時間,你將會發現孩子的思維變的非常靈活,而且語言表達能力也更上一個新臺階。

三、因果句式的使用

在和孩子的對話中,多使用因果句式、假設句式,對孩子的邏輯思維能起到很好的鍛鍊效果,比如常見的「因為…所以」、「雖然…但是」等,並有意識的引導孩子也使用因果句式,比如如果太胖,會怎麼樣?

這樣的句式,除了鍛鍊孩子的邏輯思維,也能鍛鍊孩子的發散性思維,只要堅持上一段時間,你會發現孩子的進步非常明顯。

四、圖形遊戲

一般我們給孩子做圖形訓練,都是讓孩子認識不同的形狀,比如三角形、正方形,但我們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比如畫出一個圓形,問孩子像什麼,孩子會進行思考,給出不同的答案,比如蛋糕、呼啦圈、遊泳圈等等。

這樣對鍛鍊孩子發散性思維有很大的幫助,尤其孩子通過想像力,把圖像和現實對應,有助於訓練孩子的抽象思維。圖畫是半抽象思維,是過渡到抽象思維的最佳方式之一。

五、猜謎語遊戲

自古就有猜謎遊戲,而且猜謎能力也經常會被認為是一個人聰明與否的判斷標準,猜謎遊戲中經常會用謎底的一些特徵以及關聯現象進行出謎,孩子需要進行全方位的思考,才能猜出謎語。這裡給大家的建議是,謎語不要太難,也不要太簡單,要從孩子熟悉的事物和場景入手,以免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和興趣。

這對鍛鍊孩子的邏輯思維、分析推理能力有很大的幫助,而且對孩子思維靈活性的鍛鍊也有長足的好處。

除了這些家庭遊戲,推薦給父母一套超鍛鍊孩子大腦思維能力的遊戲書

《瘋狂大腦思維訓練營:幼小銜接全腦開發400題》(全10冊)

這套書由兒童心理研究專家權威審定,10大場景開啟前所未有的快樂閱讀,學前兒童書單上不可缺少的訓練書。

首先,像追劇一樣做題!這套遊戲書的特點在於,將學齡孩子所需掌握的十二大能力:專注力與觀察力、空間力、數學力、想像力、邏輯力、生活力、判斷力、記憶力、語言力、表達力、社交力融入到了場景遊戲之中,而且這個遊戲場景是具有情節連貫性的,孩子就好像我們大人追劇一樣,在謎題的破解、線索的追蹤中完成思維啟蒙與訓練。

第二,好玩到停不下來!對於兒童,尤其是低齡兒童而言,好玩是促進學習的第一要力。

首先,遊戲書一開篇就通過一隻在馬路上蹦來蹦去的小猴子做引子,交代給孩子們一個任務,要把小猴子送回家(動物園)!不過,要怎麼才能完成任務呢,挑戰來了~

400道經典習題、左右腦同時開發,開發大腦 激發潛能

齒輪運轉遊戲與圖形初探

左右腦同時開發,12大能力一個都不能少

爸爸媽媽都了解,對於學齡前/學齡兒童來講,其實會拼音、能計算其實只是一種技能,並不代表孩子真正擁有了與之相匹配的思考力。

思考力到底是什麼?它是一個綜合能力,這其中包括:觀察力、空間力、想像力、數學力、邏輯力、判斷力、記憶力、表達力、專注力乃至語言力、社交力等等。

通過小編的介紹,想必大家也發現了,《瘋狂大腦思維訓練營》通過場景的打造,讓孩子們身臨其境,將注意力牢牢地集中在各種思維訓練遊戲之中,同時,10個主題場景中涵蓋的天文、地理、自然、機械、動物等各種百科知識性內容其實也潛移默化地融入其中了,真可謂是一舉多得!

點擊下方連結

相關焦點

  • 哈佛研究:孩子有這3個特徵,說明右腦很發達,是個學霸苗子
    左腦支配右半身的神經和器官,是理解語言的中樞,主要完成語言、分析、邏輯、代數的思考、認識和行為。右腦支配左半身的神經和器官,是一個沒有語言中樞的啞腦。但右腦具有接受音樂的中樞,負責可視的、綜合的、幾何的、繪畫的思考行為。兩者相互配合,分工協作,智慧才得以提升。
  • 床上的怪獸,床下的怪獸:打破既定思維,讓孩子學會多角度思考
    我看過很多家庭,深切感受到教育孩子最終要的就是父親和母親。如果父母不和,孩子便會非常艱難。父母的不安、動搖、煩躁等,都會反彈給孩子。父母越是和睦、互相信賴,孩子越會感到滿足。如果想讓自己的孩子生活得幸福、想把他培養成良好的人,那就要創造陽光、開心、溫暖的家庭。家庭,才是幼兒教育根本中的根本。想要讓孩子成為怎樣的人,前提是作為父母的我們就要以身作則。
  • 為什麼要鍛鍊孩子英語思考能力呢
    知識點的記憶,就是日常互動和實踐中掌握了,何嘗需要單獨領出來學會了,再去實踐呢。而對於課本上的學習,看起來是在教孩子學知識,其實是在鍛鍊掌握知識的能力;短暫的記憶,是為了訓練方法;方法的訓練,是為了鍛鍊思維;思維的鍛鍊,是為了學以致用。課堂上的英語學習,是孩子思維和老師教學方法的結合,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活躍的是孩子的思維,讓孩子跟著模仿,還不如和孩子互動中認知。
  • 這五種孩子天生就是「學霸」,父母好好養育,別毀了孩子的將來
    他們經常問:「我的孩子在學校是學霸嗎?」我認為。他以後能考上985和211大學嗎?找個好工作,以後能出人頭地嗎?事實上,孩子的未來是什麼樣子,你可以從他童年的一些表現中看出。特別是有以下5種表達方式的孩子,很有可能帶著「學霸基因」!家長們趕緊和自己家的孩子對比過嗎?
  • 孩子不愛動腦思考?心理學家:了解四大法則,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
    ,做事一根筋,有時候明明繞個彎就想通的事情卻遲遲想不明白。家長的親力親為中國式的父母習慣於包辦孩子的一切大小瑣事,愛得太寵溺,愛得太專制。很多父母對孩子都是百般呵護,事事包辦,不讓孩子做任何事情,這樣看似是在愛孩子,其實是在害孩子。孩子因為動手少,動腦也會少,獨立思考的能力得不到鍛鍊,對孩子的學習沒有幫助,而且會大大減少孩子動腦思考的能力,讓孩子的思考能力下降。
  • 觀察力強孩子才是「真聰明」!8個小遊戲,幫助孩子提升觀察力
    這種時候孩子的觀察力就尤為重要孩子能觀察到什麼,他就能學到什麼,理解到什麼。中國有個傳統,叫做:抓周,就是在滿周歲的那一裡孩子一堆東西,讓孩子選擇一個抓,藉此圖個吉利。這就跟孩子的觀察力有關係了,目之所及,琳琅滿目,孩子就會選擇自己喜歡的或者是好奇的,這既是觀察力的作用。做爸媽的都希望孩子耳聰目明,面對孩子的眼神,爸爸媽媽能做的很有限,其實爸媽可以通過一些小遊戲來幫助孩子提高觀察力。
  • 豌豆思維打造獨家數學思維教具體系 讓孩子「手腦並用」提高思考力
    豌豆思維打造獨家數學思維教具體系 讓孩子「手腦並用」提高思考力 如何讓孩子在課堂上學習更專注?如何讓孩子在課下依舊「沉迷」學習?爸爸媽媽又如何參與到孩子的思維培養中?
  • 孩子有這些特徵,將來可能是個學霸,來看看你的孩子有嗎?
    前言在現在的社會中,如果孩子不讀書,基本上是不會有好的出路,為此家長們對孩子的學習成績非常在意,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是個學霸,因此從小就開始給孩子報各種補習班,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學習上不輸其他人。強迫孩子學習並不是好的方法,而且學霸也不是那麼容易培養的,如果把孩子逼的太緊,還會起到反的效果。其實孩子是不是學霸,從小就能夠分辨出來,只要具備了以下這些特徵,將來很有可能是個學霸,來看看你的孩子有這些特徵嗎?
  • 孩子的不同年齡階段有這些數學玩具加持,妥妥成為學霸 | 清單
    一般數學強的人,他們的思維能力都不會弱,不論是條理性還是思考問題的深度都會很強。但在數學中,沒有唯一一個「必殺」技能,一切概念和技巧都是不斷累積起來的,也許這就是數學最令人怯步的地方。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發布過一份兒童與學習發展指南,裡面就有清晰地描述到兒童數學思維發展的三個目標,也是數學啟蒙的路徑。
  • 《像烏鴉一樣思考》:讓您的孩子學會科學思考
    日本NHK電視臺製作了科普系列紀錄片《像烏鴉一樣思考》,就是從烏鴉喝水這個寓言故事,啟發孩子觀察生活,獨立思考的能力。他們想要教導孩子科學方法的四個步驟:觀察、假設、實驗和評估,幽默的片段展示了科學方法的前三個步驟,而第四個步驟評估,則留給觀眾自己思考。具體是怎麼操作的呢?
  • .| 這個冬天來系統思維冬令營,讓孩子動手探索、動腦思考
    系統思維親子營 | 這個冬天來系統思維冬令營,讓孩子動手探索、動腦思考 2019-12-12 17: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孩子很機靈,成績卻不好?來看看這五個習慣都到位了嗎
    其實不少學生有這樣的問題,本身是個很聰明的孩子,可是書就是讀不好,這不是智商的問題,絕大多數時候其實就是讀書的習慣不好,要想讀好書,家長一定要注意督促孩子做好以下五個習慣。1.專心聽課我國的教育專家李玫瑾說,最有效的學習方法是讓孩子們專注於學習,學會專注比獲取知識本身更重要。北京大學的一名學生回到母校分享學習經驗。他的經歷很簡單,就是「認真聽講」。實際上,只要我們仔細觀察,在課堂上能認真聽40分鐘課程的人很少,真正能聽40分鐘課程的學生很多是學霸。在聆聽的過程中,孩子們不僅學習知識,而且學會思考。
  • 5條收納原則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更好的掌管人生
    在《收納,孩子受益一生的思維整理訓練》一書中,關於「整理」是這樣定義的:整理,是一種循序漸進的思維和行為過程,我們通過有形物品(比如房間、環境)的整理,理清內在需求和思維方式,並逐步深化至對於各種無形概念(比如大腦、思維)的整理,從而領悟到從「有形」到「無形」的過程是一種自我認知與生活修煉的方式。
  • 李玫瑾:四個激發孩子數學興趣的小遊戲,讓孩子快快樂樂愛上數學
    一、撲克牌遊戲這裡推薦三種鍛鍊數學能力的撲克牌遊戲,大家參考一下,或許可以找到更多類似的遊戲,讓孩子在玩撲克的時候,提升數學思維及數學能力。1、湊數字:我們可以帶孩子一起玩湊十或湊二十的遊戲,比如輪流拿牌,可以決定放棄或者收起撲克牌,只要先湊到的點數是十或二十,就算勝利。這個遊戲能鍛鍊孩子的計算能力,也能鍛鍊孩子的策略思維。
  • 愛頂嘴的孩子是太叛逆?才不是,會頂嘴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昨天跟對門甜甜姐聊天,說起她家五歲女兒,她氣的牙根痒痒,說:「我家這閨女小時候可乖巧了,讓她吃飯就乖乖吃飯,出去玩讓她回家就跟著乖乖回來。現在倒好,長大了學會頂嘴了,我說一句能給我對三句,真是氣死人了。」
  • 這部豆瓣評分9.3的兒童紀錄片,培養孩子超讚思考能力
    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能力強,而思維能力是人們最重要的能力之一,需要從小培養孩子科學的思考能力,今天為廣大家長推薦這部豆瓣評分9.3分《像烏鴉一樣思考》的兒童紀錄片,向孩子展示如何觀察、思考、假設、實驗、論證的科學思考方式。
  • 學霸屋頂蹭網上課,學渣被窩打卡:孩子間的差距就是這樣拉開的
    從這件事就可以看出來,學霸和學渣之間,差在智商的沒有多少,其實主要還是差在這2件事情上。而這2件事,足以讓孩子在一個假期,差距陡增。1、每天學習不需要一天9、10個小時的學,但是至少要保證1、2個小時的學習時間。是保持學習的狀態,也有利於孩子養成自律好習慣。
  • 寓教於樂,八款鍛鍊孩子思維邏輯的桌遊(下)
    玩家們開始時都會隨機抽取一些繪製著精美圖畫的卡牌,只有自己才可以看到。接下來,由年齡最小的玩家作為主家,選擇一張自己的卡牌,然後使用各種形式來描述自己的所選擇的這張卡牌的內容,可以講一個故事、唱一首歌甚至跳個舞也完全是允許的,不過必須和自己卡牌的圖畫有關聯。描述完畢後,其他玩家從自己的手牌中選擇一張交給主家,由主家將這些卡牌混洗,然後全部正面朝上。
  • 心理學老師一張圖告訴你:為什麼培養2-8歲孩子的數學思維很重要
    所以,作為家長的我們,要在2-8歲這個敏感期階段,培養好孩子的數學思維,孩子上小學、中學後,學數學就會非常的輕鬆,就像我們小時候班上的那些學霸一樣。否則孩子將來學習數學會非常吃力,而家長輔導孩子作業也會很累,就會像網上一樣,天天雞飛狗跳,不得安寧。
  • 玩一玩邏輯思維遊戲,激活孩子的5種思維方法,增智力
    有經驗的老師都知道:孩子小學成績好,靠勤奮;孩子中學成績好,靠時間管理;孩子高中成績好,靠邏輯思維。邏輯思維是智力的核心,一個人的邏輯思維能力反映了他智力水平的高低。邏輯思維是可以系統地訓練的。當我看到《神奇的邏輯思維遊戲書》的時候,簡直是愛不釋手,這本書針對5—13歲孩子,提供了55個邏輯思維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