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喜歡吃肉是很正常的,但是喜歡吃丸子就是表現得太突出了,甚至很多大人都喜歡吃丸子,不管是肉丸,蝦丸,牛丸還是魚丸,都是非常受到大眾追捧的,所以說孩子們愛吃丸子就是來者不拒的,其中魚丸就是一種特別好的食物,畢竟還是有很多孩子不太喜歡吃魚肉,但是魚肉裡面含有DNA,這個是補腦的關鍵,像處在生長發育期的孩子更應該多吃的。
魚丸就成了很多媽媽的首選了,把新鮮的魚肉做成Q彈十足的魚丸,既沒有丟失掉魚肉裡面的營養價值,又非常的好吃,哪怕是寶寶們都是非常愛吃的,魚丸一般都是在大街小巷的小吃攤才能吃到,其實魚丸是屬於沿海一帶的特色風味小吃的,尤其是福州,廣州一帶都是傳統的名點,屬於粵菜和閩菜系,味道鮮美,多吃又不會覺得很膩,可以做成配料,也可以做成湯喝。
今天就來教大家製作一道魚丸,魚丸注重的是選料和製作工藝,一般都是以海魚製作的,把魚肉剁碎來,加上木薯澱粉攪勻揉搓成小丸子,不過在家裡製作魚丸的話沒有這麼複雜,只是想著不用出門買了,這邊選用的就是大頭花鰱魚,先把魚好好的處理一下,肚子裡面的黑膜一定要刮乾淨,這樣魚丸才不會很腥,把魚頭和魚尾切下來留著燉湯。
然後用刀緊挨著魚骨的位置把魚肉片下來,魚骨頭去掉和魚頭放在一起,接著再來處理魚肉,用刀輕輕地來刮魚肉,這個方式是很耗時間的,也很累,但是這樣刮出來的魚肉做的魚丸才會更香的,而且也沒有多餘的魚骨頭,吃著也是很放心的,一直刮到只剩下魚皮和魚骨頭就好了,另一半也是這樣操作的,把刮好的魚肉全部放在一個碗裡面備用。
接著準備一個小碗,裡面放入生薑片和蔥段,用手抓出裡面的汁水再用清水衝一下,浸泡一會之後倒入魚肉裡面,一邊倒水一邊朝著一個方向攪拌魚肉,裡面的水分被吸收之後再倒入蔥姜水,其實加入蔥姜水就是為了去除魚肉的腥味,孩子吃起來口感也好,攪拌好之後分兩次把油加進去抓,這樣能夠鎖住魚肉的水分,保持魚肉的彈性。
然後往裡面打入一個雞蛋清進去,還是順著一個方向把魚肉攪拌到上勁,這樣魚丸吃起來更勁道,一直到插上一根筷子都不會倒下去的時候就可以加入適量的生粉了,充分攪拌均勻之後魚肉會變得更加的細膩,口感就會大增的,然後準備一個小鍋,裡面倒入適量的清水,用手抓著魚肉擠出一個個小小的魚丸放在清水裡面定型,全部做好之後靜止一下定型。
最後把鍋放在火上面,開火把魚丸煮一下,一直煮開之後把上面的浮沫撈出來,魚丸也全部浮起來了,成雪白的顏色就說明魚丸製作的很成功了,最後撈出來放涼,直接吃或者是放在冰箱裡面冷藏都是可以的,一次性也是可以多做一點的,家裡孩子要吃或者是做成火鍋料都是不錯的。